APP下载

膀胱癌手术30例治疗效果观察

2012-03-30马军民

当代医学 2012年36期
关键词:丝裂霉素膀胱癌泌尿外科

马军民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男性,且发病年龄多在60岁左右。膀胱癌手术作为其可行的治疗方法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从最先的大创伤、多并发症的开腹手术逐步过渡为小创伤的腹腔镜手术[1]。但膀胱癌经手术后由于癌细胞的播散及脱落等原因导致其复发率高达50%左右,因而在膀胱癌手术应具有明确的无瘤观念。笔者对2002年6月~2006年2月淮安市楚州医院收治的30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膀胱癌患者共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32~78岁,平均57岁;肿瘤位于三角区者4例,位于左侧壁者11例,位于顶部者8例,位于后壁者6例,多部位发病1例;其中19例患者肿瘤临床分期为T1期,7例为T2期,4例为T3期。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且均为首次接受手术治疗。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术要点 男性患者的前列腺、膀胱、输尿管下段等部位对于患者的排尿功能及性功能均有重要作用。为了尽可能地保证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应在进行手术时注意保护血管、神经且应对其上述部位行冷冻病理检查,如未在上述部位发现肿瘤细胞,则可视情况予以保留,并采用吻合术对其进行接合,尽量保证其生理功能的完整性。对女性患者进行手术则需对卵巢、膀胱、尿道和子宫进行冷冻病理检查,在确定上述部位是否受到肿瘤细胞的侵犯后,对其尽可能予以保留,如需切除尿道则需分离保留耻骨尿道韧带以帮助患者术后控尿。

由于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器械均于癌细胞直接接触,及时更换纱布垫,禁止重复使用,在其使用后需置于含有化疗药物蒸馏水中进行灭癌处理且需密切留意,不可将其与未接触肿瘤细胞的器械放置在一起。手术中切除的标本需用弯盘接递,严禁与医护工作者体表部位直接接触,术后需对切口进行反复冲洗,同时医护人员应注意自身的保护。

1.2.2 丝裂霉素灌注方法 手术30min之前利用导尿管排空患者膀胱内的尿液,再将20mg经50mL生理盐水稀释后的丝裂霉素一部分灌注入患者膀胱,另一部分则根据情况注射于膀胱三角区、两侧壁、顶部等处的黏膜。手术后2周进行丝裂霉素治疗,即每隔7d将20mg丝裂霉素经50mL生理盐水稀释后灌注入患者膀胱,予以保留30min,持续6~8次后,改为每2周1次行膀胱灌注,持续6个月,以后每个月灌注1次,至1.5~2年。

2 结果

本组30例膀胱癌患者随访时间为1.5~5年,其中22例患者随访3年以上,占病例总数的73.33%,6例患者随访2~3年,占病例总数20.00%,剩余2例随访时间为18个月。随访结果,27例患者确认治疗有效,有效率90.00%,3例出现复发,均为单发,并接受电切术治疗,除1例患者于术后7个月因再次出现肿瘤转移死亡外,其余2例均存活至今。

3 讨论

单纯采用手术治疗膀胱癌复发率较高。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均尝试通过一种或多种抗癌药物进行膀胱内灌注来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复发率。丝裂霉素作为其中较为理想的选择已得到临床疗效的验证和认可[2-3]。

丝裂霉素是一种可以直接使肿瘤细胞变性或间接使肿瘤细胞继发性坏死的烷化剂,虽其在灌注中被膀胱黏膜吸收后对人体的正常细胞有伤害,但正常的膀胱上皮组织对其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4]。在对患者行膀胱肿瘤切除术后跟进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治疗其上述作用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能够延长患者的无瘤期,增强抗肿瘤能力,从而降低肿瘤复发率,这些作用在本组资料中也得到了验证[5]。

综上所述,采用膀胱肿瘤切除术结合丝裂霉素灌注对膀胱癌患者进行治疗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Elhage O,Murphy D,challacombe B,et al.Robotic urology in the United Kingdom:experience and overview of robotic-assisted cystectomy[J].J Robotic Surg,2008,1:235-242.

[2]刘任,李远伟,赵晓昆,等.Studer原位尿流改道在女性膀胱癌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7,28(4):264-267.

[3]Huguet J,Monllau V,Sabate S,et al.Diagnosis,risk factors,and outcome of urethral recurrences following radical cystectomy for bladder cancer in 729 male patients[J].Eur Urol,2008,53(4):785-792.

[4]孔垂泽,宫大鑫,姜元军,等.膀胱癌膀胱全切术后尿道复发的风险评估及对策[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3,24(7):457-459.

[5]梅骅.尿流改道与膀胱替代[A]//吴阶平.吴阶平泌尿外科学(下卷)[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057-2081.

猜你喜欢

丝裂霉素膀胱癌泌尿外科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稿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稿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稿约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丝裂霉素治疗食管良性狭窄的临床应用进展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膀胱癌患者手术后症状簇的聚类分析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临床意义探析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防治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效果比较
miRNA-148a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