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在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2012-03-24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16期
关键词:微量糖化白蛋白

王 山

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病科,贵州贵阳 550081

肾功能损伤是2型糖尿病(T2DM)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但因T2DM患者肾功能损伤在早期症状体征较为隐匿,故较易被忽视。本研究就尿微量尿白蛋白(U-mAlb)、血清胱抑素C(CysC)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三项指标检测对DM患者肾功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T2DM患者(DM组)、DN患者(DN组)与健康查体者(对照组)各60例,其中男102例,女78例,年龄39~68岁,平均(49.0±9.1)岁。T2DM患者均符合WHO关于T2DM的诊断标准,所有对象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肝、肺等重大脏器疾病患者及免疫、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除外精神经神系统疾病患者及妊娠哺乳者。三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采用仪器与试剂 采用OLYMPUS-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生化试剂。

1.2.2 操作 抽取清晨空腹血5 mL将其中3 mL抽入促凝分离胶试管检测CysC及2 mL入EDTA-K2抗凝管中检测HbAlC。24 h尿微量白蛋白测定方法为嘱患者与受试者按时完整地收集并测量记录24 h尿液总量,其中加入15~20 mL的甲苯防腐,取3 mL尿液混匀后立即上机检测。用比浊抑制免疫法检测HbAlC、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ysC、免疫比浊法检测24 h微量白蛋白。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三组U-mAlb、CysC、HbAlC检测结果比较

DN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DM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U-mAlb、CysC、HbAlC检测结果比较(±s)

表1 三组患者U-mAlb、CysC、HbAlC检测结果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5

组别 n U-mAlb(mg/L) CysC(mg/L) HbAlC(%)DM组 60 15.89±2.49# 0.96±0.39# 7.36±1.54# DN组 60 66.89±12.88* 1.98±0.66* 9.46±1.58*对照组 60 9.78±2.45 0.66±0.34 5.46±1.28

2.2 HbAlC与U-mAlb、CysC相关性分析

对HbAlC与U-mAlb、CysC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显示,HbAlC与U-mAlb(r=0.463)、HbAlC与CysC(r=0.383)均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较为严重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致死原因。早在糖尿病的早期,肾脏损害即已开始,但因初始阶段患者病情较为隐匿,临床常规肾功能监测较难检出,故导致早期DN的发生较易被忽视,造成诊断诊断延误[2]。正常人机体内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为5~30 mg/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低于20μg/min),糖尿病患者在肾脏损伤早期尿液中的白蛋白含量增高是糖尿病早期肾脏损伤及全身广泛性内皮损伤的标志,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一个灵敏判断指标[3]。近年来发现CysC做为一种小分子的非糖基化碱性蛋白产物,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存在于细胞核内,该物质的生成速度较为稳定,血液浓度变化较小,且较少受炎症、免疫功能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其唯一代谢与滤过器官为肾脏,因此可作为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理想指标,可作为早期肾脏损害的标志,同时也是肾功能监测的良好指标[4]。谢群芳等[5]有关研究报道CysC在对肾小球滤过率检测方面较传统的肾功能检测项目具有更好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因此有取代血清肌酐与肌酐清除率而成为临床常规检测指标的趋势。

笔者选择DM与DN患者各60例,并与健康查体患者进行研究,比较三组患者U-mAlb、CysC的差异。结果显示,在肾脏损伤时此两项指标显著升高,有效说明U-mAlb、CysC检测可成为肾功能监测的良好指标。HbAlC的合成速率与葡萄糖浓度呈正相关,可反映糖尿病患者2~3个月血糖控制情况。该物质除能够与血浆蛋白结合还可与肾小球基底膜的结构蛋白发生不可逆的非酶促反应,经该反应后的功能异常的蛋白质可能通过血液动力学、多元醇途径、氧化应激作用、广泛糖基化作用以及生长因子途径等在肾脏损害的发生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6-7]。此项检测不仅有利于糖尿病的早期发现,同时对其早期并发症的诊断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发现DN组患者HbAlC检测值显著高于DM组与对照组。

研究显示,高血糖状态下,因糖化血红蛋白的增加,其与氧合血红蛋白竞争增加,另外因高血糖状态较高的血液黏稠度,导致微血管灌注减低、组织缺血缺氧,内皮细胞受损,肾脏基底膜电荷屏障缺损,从而导致了蛋白尿的出现[8],由此可见,HbAlC浓度与U-mAlb可能存在一定关系。而当肾功能出现损伤时,血液CysC水平也随之增高,且随着肾小球功能损伤的加重而加重,故HbAlC与CysC之间同样可能存在一定关系。笔者对上述三者的水平进行了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bAlC与U-mAlb、CysC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上述结果说明HbAlC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功能的变化,而肾功能的损伤可导致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增加,且血清胱抑素C亦可敏感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变化。

综上所述,联合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HbAlC与U-mAlb及CysC对于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1] 林良武,李剑民,张传洽,等.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清蛋白等指标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15):926-927.

[2] Malkani S,Mordes JP.Implications of using hemoglobin Alc for diagnosing diabetes mellitus[J].Am J Med,2011,124(5):395-401.

[3] 李军民,谈钧,张树苗.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清蛋白联合测定与2型糖尿病肾病功能损伤的关系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0,25(4):76-77.

[4] 李玉艳,杨振坤.胱抑素C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9):812-813.

[5] 谢群芳,王叶舟,戴文森.血清胱抑素C清除值估测肾小球率过滤的临床评价[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9):1969-1970.

[6] 余红,陆其兵.戴宏斌.胱抑素C脂蛋白(a)及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对不同肾损害期糖尿病的临床价值[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4):357-358.

[7] 张艳菊,刘吉纯.尿微量尿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和糖化血红蛋白三项指标在2型糖尿病肾功能损伤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4):957-958.

[8] 赵然,毕呜梓,张冬.全血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肾脏微血管病变程度的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83.

猜你喜欢

微量糖化白蛋白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院外延伸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自护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应用安琪酿酒曲糖化工艺的研究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nodules in a patient with pulmonary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A case report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