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外币账户期末调整的计算及处理

2012-03-18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10期
关键词:差额损益外币

陈 樱

外币业务,是相对于记账本位币而言,是企业开展国际贸易、从事投融资等经济活动引起的外币交易事项。从会计学角度来说,包括外币交易和外币报表折算两部分。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第四条规定,我国境内企业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按照准则规定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境内企业,不论是何种经济形态,只要发生人民币以外币种的交易事项,就需进行外币业务的处理。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发生外币交易,在实行外币统账制核算方式的,除非货币性项目以外,对外币账户价值都采用两次确认的方法来确认账户的人民币价值(或称记账本位币价值,下同),即在交易发生日,按照当日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而在期末对该交易引起的货币性项目变动按相同外币金额以期末市场汇率重新折合为人民币金额,同时将两者的差额确认为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是对货币性项目外币业务处理的原则性规定。在会计实务工作中,企业外币业务的某些账户,在特定期间可能会出现复杂的交易记录。如何按照上述原则性规定来正确计量、核算、确认外币账户期末人民币价值,关键是外币账户的期末调整的正确核算。

一、我国确认外币交易业务汇兑损益的不足

《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于各种外币账户的余额调整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在期末应当按照相关的规定,按照期末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并且按照期末汇率折合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账面上的本位币进行对比,将二者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进行计算,计入当期损益中。

二、外币账户期末调整公式

1.资产类外币账户:期末调整额=期末账户余额*期末市场汇率-∑(借方发生额*交易发生日市场汇率)+∑(贷方发生额*交易发生日市场汇率)。

2.负债类外币账户:期末调整额=期末账户余额*期末市场汇率-∑(贷方发生额*交易发生日市场汇率)+∑(借方发生额*交易发生日市场汇率)。

三、外币账户汇兑差额的处理

期末调整额,即为具体外币账户当期发生的汇兑损益,一般情况下,应计入财务费用—汇兑差额。资产类账户,按照上述公式计算的期末调整额若为正数,确认为汇兑收益,同时增加该资产账户(人民币户)金额,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账户,贷:财务费用—汇兑差额;若为负数,确认为汇兑损失,同时减少该资产账户(人民币户)金额。负债类账户,则相反,若为正数,确认为汇兑损失,同时增加该负债账户(人民币户)金额,借:财务费用—汇兑差额,贷: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科目;若为负数,确认为汇兑收益,同时减少该负债账户(人民币户)金额。特别注意,上述调整,应分别账户,逐个进行。

对于筹建期间发生的汇兑差额,根据现行规定,作为开办费的一部分,计入“长期待摊费用”进行摊销。而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外币专门借款产生的汇兑差额,仍按借款费用原则处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予以资本化;反之,则费用化,即计入财务费用。

四、外币折算的方法

折算就是将某种货币的财务报表转变成另外一种货币的表述方式。当企业发生外币交易时,可采取不同的方法,对所在国货币计量的收入、费用、负债以及外币资产等进行折算。几种常见折算方法分析如下:

1.单一汇率法。所谓单一汇率法,即现时汇率折算。对于外币报表中的所有负债项目、资产等,都根据期末现时的汇率实行折算;公司实收资本仍然根据股份发行日的历史汇率实行折算。

2.流动法与非流动法。在该种方法中,对国外子公司的负债、流动资产等,根据现有的汇率,折算为母公司的报告货币形式。其中非流动资产与负债,根据历史汇率进行折算。在收益表中,除了待摊费用、折旧费用之外,其他项目则采取报告期的各月平均汇率、加权平均汇率等方法实行折算。

3.区分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通过应用该种方法,可以根据历史汇率对非货币性项目进行折算,并根据现行汇率对货币性资产、负债进行折算。针对收益表的相关项目,采取流动与非流动法类似的处理方法。

4.时态法。在该种方法中,将外币折算过程视为计量变换的程序,也就是根据既定的价值进行描述,可以对被折算项目的计量单位进行折算,而不对项目计量属性有任何影响。对于外币余额的折算来说,只需要对项目货币的名称重新表述即可,而不需要变换实际价值。

五、正确区分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性项目

在企业进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时,应当对于外币货币性项目与外币非货性项目进行正确的区分,才能确保其编制的正确性。我们主要对货币性项目进行阐述。

1.外币货币性项目:外币货币性项目一般可以分为外币货币性资产与外币货币性负债两类。外币货币性资产主要是以外币形式存在的银行存款、现金以及各种应收款项和票据等。外币货币性负债则指的是需要使用外币进行支付的固定金额的债务,其中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以及其他应付款项等。在通常情况下进行会计处理时,对于外币货币性项目,因结算或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增或调减外币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

2.外币非货币性项目,指的是除了外币货币性项目以外的其他项目,其中包括存货、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内容。对于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变动,一般在会计核算中应当计入到“资产减值存数”等账户。需要注意的是,其不计入到汇兑损益汇总,因此通常情况下,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调整只是针对外币货币性项目所进行的调整。

3.我国企业在进行外币账户的设置时,一般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外币)”、“银行存款(外币)”、“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股利”、“预收账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科目,针对外币账户的记账形式一般都采用复式记账,通过外币账户的原币金额以及其折合的人民币金额,并且将二者的差额计入到汇兑损益中。

4.对汇兑损益的处理。对外币业务发生的汇兑损益,企业一般设置“财务费用——汇兑损益”来核算,有的企业直接设置“汇兑损益”一级账户进行核算。

六、新会计准则下外币折算方法选择

随着我国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力度逐渐加大,国外子公司的数量也大幅度增加,因此面对报表折算问题非常普遍。在新会计准则背景下,已经对我国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会计处理等提出明确规范,有关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折算,应遵循以下规定:①针对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项目、资产等,采取期汇率折算方法,所有者的权益项目除了“未分配利润”之外,其他项目则采取发生时的汇率折算;②对于利润表中存在的费用项目、收入等,采取交易发生日的期汇率折算方法,或者结合系统的实际情况,确定汇率进行折算。通过以上方法,获得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差额,而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项目则单独列示。

对于损益表中的项目来说,将随着汇率的变化而面临折算风险,而汇率变化的实际情况,将对当期会计报表的利润数字产生影响。如果属于净资产情况,那么在外币升值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折算收益,而外币贬值的情况下,则会出现折算损失,进而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影响,不利于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客观评价。

综上所述,企业在对外币账户进行期末调整时,主要是对外币货币性项目进行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应当采用科学的核算方式,将汇兑损益正确的计入到相应的账户中,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差额损益外币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跨境外币清算:从“走出去”到“连起来”
中小银行外币清算困局与应对
外币清算困境与未来发展
外币清算变局
运城盐湖区:“三个差额”择优选人用人
外汇风险与会计外汇汇兑损益
资产处置损益会计处理的一致性研究
浅议未实现损益对每股收益计算的影响
按图结算过程中易发生的问题纠纷预防与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