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创意产业与本土文化资源保护开发
——以辽宁抚顺为例

2012-03-01潘澍

党政干部学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抚顺雷锋辽宁

潘澍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 沈阳 110004)

文化创意产业与本土文化资源保护开发
——以辽宁抚顺为例

潘澍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 沈阳 110004)

抚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作为清朝开国立基和满族发祥崛起的地方,其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既有秀美的自然风光,又有灿烂的人文景观。抚顺的社会发展需要在历史文化方面打造抚顺的文化品牌。其中,清王朝的发祥地、抗战重要遗址地、新中国工业基地、雷锋精神肇兴地,是抚顺历史文化的四大名片。这四大名片对于抚顺、辽宁的历史、现在与未来都具有重要意义,应该着力打造弘扬。

文化名片;抚顺;文化品牌

抚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在奔流不息的浑河岸边,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浑河文明。作为清朝开国立基和满族发祥崛起的地方,其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既有秀美的自然风光,又有灿烂的人文景观。这里有建造于900多年前的高尔山辽塔,清王朝肇兴之地——赫图阿拉城,中国现存规模较大、体系较完整、居清代帝陵之首的清永陵,曾经关押改造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与900多名日本战犯的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面积达13平方公里、深400米的“亚洲第一大矿坑”西露天矿坑;张学良将军为其父张作霖修建的空冢元帅林,以及助人为乐的好战士雷锋的陵墓和纪念馆等人文景观。还有萨尔浒省级风景名胜区、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辽宁屋脊岗山和猴石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山湖风光、满族风情、清前遗迹是抚顺旅游资源的独有特色,在这里既可以观赏到秀美的自然风光,感受度假休闲的乐趣,还可以体会到浓郁的满族风情。而通过一处处清前遗迹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崛起和衰落过程。

抚顺的社会发展需要在历史文化方面推出抚顺的文化品牌。抚顺推出文化品牌,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有利于更好地整合抚顺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第二,有利于打造抚顺文化品牌,走向全省,走向全国。第三,有利于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带动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第四,有利于提高抚顺作为文化大市、文化强市的文化品位。第五,有利于为抚顺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第六,有利于激发全市人民爱抚顺、爱辽宁、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全市人民的凝聚力。

辽宁人民在我国历史的各个时期都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早期创造了古代文明,然后出现了代表北方少数民族的满族和清前期文化,接着又有抗战文化,辽沈战役、抗美援朝、反抗邪恶势力的斗争精神等。在社会主义时期代表时代精神的雷锋与孟泰精神,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张志新代表的一批同“四人帮”进行抗争的正义力量,以及正在形成和丰富的制造业文化,这些都连续不断地反映了辽宁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而抚顺作为清王朝的发祥地、雷锋精神的肇兴地、共和国功勋卓著的老工业基地(第一桶石油、第一吨铝、第一吨特钢、第一台机械式挖掘机)、东北重要的石化基地、冶金基地、装备制造基地,中国的煤都,在历史文化方面有丰厚的积淀、重要的地位。其中,清王朝的发祥地、抗战重要遗址地、新中国工业基地、雷锋精神肇兴地,是抚顺历史文化的四大名片。这四大名片对于抚顺、辽宁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清王朝的发祥地

清文化是辽河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满族为代表的我省少数民族,从兴起、发展到问鼎中原的历史时期内,所创造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清文化的外延部分主要是指从 1644年清政府统一中国至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这一历史阶段。由于这一时期清文化已经由辽宁走向全国,成为影响全国的一种重要文化,并与中原文化交融,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特定历史时期的主体文化。清文化对辽宁政治、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满族从赫图阿拉(今抚顺新宾县)到东京(今辽阳附近)最后定都盛京(今沈阳),正是辽宁地域的核心地带,而且努尔哈赤以沈阳为政治、经济、军事的中心,才逐渐形成了后来的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东北的政治经济格局。清王朝肇兴之地、后金第一都城赫图阿拉城,世界文化遗产、关外三陵之首清永陵,都是抚顺值得骄傲的历史文化遗存。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代代相习的生活事象。它包括民众中传承的物质生活文化、社会生活文化、民族传统的思维方式、心理习惯等诸多内容。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民俗文化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在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流传着许多有关大清龙脉的传说。位于新宾县城以西20公里处的永陵镇,坐落着大清皇室的祖陵——清永陵。这里埋葬着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远祖、曾祖、祖父、父亲和他的伯父、叔父。清王朝在关外有3座皇陵,由于清永陵辈分最大,从而被称为关外第一陵。新宾的前身就叫兴京,“兴京”的兴字的含义就是兴起的地方,因为这里是清朝发祥的原点。当年被称作兴京的赫图阿拉城,当地人习惯叫它为老城。“赫图阿拉”是满语,它的意思是山冈、横岗,赫图阿拉城也就是横岗上的城。390年前,已经58岁的努尔哈赤就是在这里黄袍加身登上大汗的宝座。努尔哈赤在这里,创建了军政合一、兵民一体的八旗制度,还创制了满文。1644年,清世祖入关,在北京坐稳江山后的大清皇帝不忘祖宗,从康熙到道光的150年间,先后有4位皇帝9次来永陵祭祖。为了保护这片龙兴之地,清廷把龙脉的保护范围扩展到了整个现在辽宁省的范围。300年前,大清江山由努尔哈赤在此奠基;300年后,又以末代皇帝溥仪被关进抚顺战犯管理所而告终。从启运山到战犯管理所,一个历史的句号从这里画起,画圆了整个中国,又沉重地落回了这片土地。清王朝在抚顺开始启运,又在抚顺归结。

二、抗战重要遗址地

辽宁的抗战文化,在广义上,是指自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日本发动黄海海战入侵辽宁,辽宁人民开始进行英勇的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至1956年新中国审判日本战犯期间,日本侵略与中国人民奋勇抵抗所留存下来的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其中,正面文化遗产有东北军爱国官兵反抗斗争业绩、义勇军精神、抗联精神、抗战文学及其遗址、遗迹;负面文化遗产包括日本侵华遗址、遗迹、奴化教育与殖民地文化等。而狭义上,抗战文化的外延则将时间的跨度界定为起自1931年 “九一八”事变,止于1945年“八一五”抗战胜利。抗战文化由3部分组成:一是从甲午战争开始到1945年东北抗联配合苏军出军东北,辽宁全境光复的斗争;二是抗战胜利后到1956年辽宁人以宽广的胸怀遣返日侨俘、改造战犯、审判战犯,圆满完成处理解决日本侵华的遗留问题;三是日本侵华期间留下大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遗址、遗迹及物证。

抚顺平顶山惨案遗址是全国唯一一处日军屠杀中国人民原貌现场遗址,具有日本无法否认的真实性和证据性,是二战中发生时间最早的日本法西斯制造的大屠杀。二战中改造与审判日本战犯最成功的事例也在辽宁,曾经关押改造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与900多名日本战犯的抚顺战犯管理所,被称为将鬼变成人的“再生之地”。抚顺平顶山惨案遗址纪念馆距抚顺市区南约4公里的东洲区平山街南昌路17号,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二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屠杀中国平民的现场。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大好河山陷于日军铁蹄之下。1932年9月15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夜,日军将平顶山村夷为平地,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平顶山惨案”。1951年3月,为了纪念在1932年“平顶山惨案”中死难的同胞,抚顺市人民政府在惨案旧址建立“平顶山殉难同胞纪念碑”,1971年建 “平顶山殉难同胞遗骨馆”。1988年1月31日,国务院将“平顶山惨案”遗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原“平顶山殉难同胞遗骨馆”改称 “平顶山惨案遗址纪念馆”。“平顶山惨案遗址纪念馆”从1973年正式开放以来,已成为向人民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历史上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民族的未来。与中华民族的丰功伟绩相比,我们更应该深深地铭记国耻,而不是“忽略”和“忘记”。因为“倘若我们失去了那段历史,也将失去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进步的机会”。

抚顺战犯管理所,成立于1950年6月,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比较完整的唯一一所羁押与改造、审判战争罪犯的监狱遗址。共接收、关押、教育、改造了日本战犯982人,伪满洲国战犯71人,其中包括清朝末代皇帝溥仪。1956年6月至1964年8月间,在该所关押的日本战犯分期分批被全部释放回国。1959年12月至1975年3月间,被关押的伪满洲国战犯和国民党战犯也被分期分批全部释放。1986年,抚顺战犯管理所正式对外开放;2005年11月,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羁押和成功改造战争罪犯的场所,也成为一座反映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终胜利的历史丰碑。

应该用抗战文化的理念系统地进行梳理和整合我省境内的抗战遗址遗迹,把那些具有标志性的遗址遗迹作为重点来进行保护和修复。保护与利用抗战文化遗址遗迹是一项发展文化战略与发展文化产业的系统工程。为此,应提高对抗战文化遗址遗迹的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各级政府及文物管理部门应对这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像看待历史文化遗址那样看待抗战文化遗址遗迹,像抓经济工作那样来抓抗战文化的遗址遗迹保护工作,将这项工作作为提高我省历史文化品位、增加我省文化含量、提升我省文化力的重要举措。

三、新中国工业基地

辽宁的制造业文化,是在解放初期的经济建设恢复时期,以及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实践中,在党的领导下,辽宁人民的支持下,辽宁工人阶级形成的创新与自主创新的奋斗精神,以及取得的巨大的成就,创造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称。

新中国成立后,抚顺以“煤都”之名享誉中外。抚顺西露天矿始建于1901年,是一个具有百年开采历史、规模宏伟的大型露天矿。自西露天矿露采至今,已形成了东西长6.6公里、南北宽2.2公里,矿坑总面积为14.52平方公里,开采垂直深度400米,容积17亿立方米的“亚洲第一大坑”。宏伟的西露天矿坑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至今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友人以及省内外各界人士来这里观光旅游,饱览十里煤海的雄姿。2004年7月,西露天矿被评为全国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已成为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胜地,传播矿山发展史,品味人文景观。

经过建设和发展,抚顺成为中国举足轻重的工业基地。抚顺石化是我国炼油工业的“摇篮”,炼油工业“五朵金花”中的三朵(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延迟焦化)就诞生在这里。抚顺石化的石蜡产品和贸易量居世界第一位,出口量占全国的35%。从抚顺市的产业结构来看,以石油炼制为基础的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是主体产业,约占地方经济的60%。2004年4月26日,抚顺石化百万吨乙烯项目正式立项。2006年3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抚顺石化百万吨乙烯项目。2006年3月17日,国家发改委正式签发了核准文件(发改工业[2006]445号文件)。百万吨乙烯项目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一个企业获益的范畴,它不仅是抚顺市乃至辽宁省的一个救命项目和头号工程,而且还带着非常深的政治意义,“这是中央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创建和谐社会的希望工程”。百万吨乙烯项目建成后,可以解决抚顺市10多万人的就业问题,这对于人口只有230多万的抚顺市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项目于2006年8月18日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目前累计完成总体形象进度的85%。

四、雷锋精神肇兴地

在雷锋三年多的军旅生活中有两年多就是在抚顺度过的,雷锋在抚顺度过了一生中最璀璨的年华。雷锋自来到抚顺之日起,把自己当成抚顺市民的一员。在这短短两年多的劳动和生活实践中,雷锋经受千锤百炼,实现了“当一个好农民、好工人、好战士”的誓言,书写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可歌可泣的历史。抚顺人民喜爱雷锋,崇敬雷锋,早在全国开启学雷锋热潮之前,就开始大力宣传雷锋事迹,倡导人民学习雷锋。1960年12月11日,《抚顺日报》在第三版上用一整版的篇幅刊载了介绍雷锋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并配发了编者按语,使抚顺人民加深了对雷锋的了解。可以说,抚顺是最早宣传雷锋精神的城市。

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事故牺牲。以抚顺为起点,雷锋事迹在全省传播开来。抚顺市委为了永远纪念、宣传和学习雷锋,在望花公园内修建雷锋烈士纪念碑、亭和雷锋事迹陈列室,把全市学雷锋活动推向新高潮。在学习和宣传活动中,雷锋精神日臻完美,凝结为一种精神力量,成为根植于人们心中永恒不朽的丰碑。1964年,抚顺雷锋事迹纪念馆建成,随后,全国各地相继修建了几处雷锋事迹纪念馆。为了更好地发挥雷锋纪念馆的作用,抚顺先后3次重修雷锋墓,5次扩建和改建雷锋纪念馆。新改扩建的雷锋纪念馆是城市最耀眼的人文景观之一,是全省15个党史教育基地之一。雷锋纪念馆连同雷锋团、雷锋班、雷锋储蓄所等场所,形成“雷锋足迹”的人文旅游风景线,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到抚顺来参观、学习。

雷锋精神的发祥地——抚顺,拥有 “雷锋传人”这一特殊群体。这个特殊群体,既有军人,又有普通的百姓,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传承雷锋精神,身体力行地发扬雷锋精神,彰显了雷锋精神的恒久魅力,使这座城市成为继承雷锋精神的典范。雷锋生前所在团一直驻守在抚顺,49年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们都坚持用雷锋精神建团育人。“雷锋传人”的特殊群体不辱使命,奋力传扬雷锋精神,使雷锋精神由先进典型的个体精神,发展成为英雄模范的群体精神,进而演变成为整个城市的精神主流,整个中国的精神财富。抚顺是雷锋精神的发祥之地,更是雷锋精神的传播之地、弘扬之地,雷锋精神同抚顺人民早已连接在一起,融和成统一的整体。雷锋的陵墓和纪念馆坐落在抚顺市望花区,是红色旅游的重要基地。

五、四大文化名片打造抚顺文化品牌

第一,把抚顺文化品牌作为抚顺市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列入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全市社会发展的一项带有长远战略性的任务来统筹规划,系统安排,具体实施。要成就伟大的事业必须有伟大的精神来支撑。

第二,进行系统包装,精心设计,实现抚顺历史文化的品牌效应。以文化为理念,整合抚顺历史文化资源。满清文化、工业文化、雷锋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具有巨大的品牌效用。

第三,探讨以抚顺文化品牌为龙头,同抚顺市旅游业、文化产业相结合,带动经济发展的新途径。整合旅游资源,增强旅游的文化含量,提高旅游的文化品位,形成特色文化旅游线路,比如:“清朝启运之地”游、“两馆一所”红色游、“绿都”抚顺生态游、“一宫三陵”品牌游、“紫气东来”观光游、“皇家、乐高”亲子游、宗教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等等。

第四,2007年省人代会上,辽宁省政府提出了沈抚同城化的命题。抚顺要借助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把与沈阳市的联动作为重点。沈阳旅游资源与抚顺有互补性,抚顺要借助两市毗邻的优势,把抚顺作为沈阳旅游线路的延伸,要把与沈阳旅游发展的合作常态化。本溪、鞍山、辽阳、营口,都可与抚顺旅游资源形成互补捆绑式开发,开展联合宣传促销活动。

第五,清王朝肇兴之地、后金第一都城赫图阿拉城,世界文化遗产、关外三陵之首清永陵,都是抚顺值得骄傲的历史文化遗存。以清永陵为龙头,整合赫图阿拉城、佛阿拉城、古烽火台、汉长城、古御道、满族风情节等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抚顺市的历史文化与满族风情旅游。满族作为马背上兴起的少数民族,其征战进取、入主中原的线路,清代帝王数次东巡返乡祭祖的线路,秦始皇、汉武帝、魏武帝、唐太宗等历史名人的遗迹,满族人历史上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过程等等,都是游客很感兴趣的内容,应尽量安排进旅游活动线路中。

第六,以“两馆一所”为龙头,结合岗山、三块石等抗联遗址等,将抚顺市打造为全国的红色旅游重镇。抚顺是雷锋精神的发祥之地,更是雷锋精神的传播之地、弘扬之地,这座城市成为继承雷锋精神的典范。雷锋纪念馆坐落在抚顺市望花区,是红色旅游的重要基地。抚顺战犯管理所、平顶山惨案纪念馆等为载体的“红色旅游”,如果将其发挥应有作用,将是抚顺历史文化品牌的又一个闪光点。

第七,继续推进赫图阿拉城、新宾上夹河大山根艺奇石馆、辽东特艺有限公司、艺博雕刻有限公司、八旗风满族艺术团等文化产业重点企业的发展,继续办好满族风情旅游节、读书节、满族秧歌大赛、中韩文化节、百姓雷锋评选、广场系列活动等文化活动,继续建设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品牌。

第八,科学有效地整合辽宁地区的民俗资源,让好的民俗资源形成好的民俗旅游产品,让好的民俗旅游产品形成有影响、有效应的民俗旅游品牌,带动辽宁旅游经济的繁荣发展。辽宁地处山海关外,一直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重要聚居地。辽宁是满族人聚居的地区,清王朝的发样地,“口袋房、万字炕,烟筒立在地面上”等,不仅仅体现了一种独特建筑风格,更体现了一种历史和文化,它是满族居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活画廊,是中国人文历史的博物馆。沈阳故宫、关外三陵(抚顺永陵、沈阳福陵、昭陵)、抚顺赫图阿拉老城(兴京)、辽阳东京城、东京陵等早期满族风格的都城、陵寝建筑,浓郁的民族特色对游客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和长久的吸引力。旅游纪念品要想出彩,就一定要抓住辽宁特色,特别是满族的乡土风情,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满族的产品。例如,抚顺新宾的根雕,神态传情,无人工雕琢痕迹,如在造型和包装上再加改进,一定会受到旅游者的青睐。

抚顺要以“资源深加工、旅游提人气、沈抚同城化”的发展方针,以四大文化名片打造抚顺文化品牌,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建设旅游名城、历史名城、文化名城,建设和谐新抚顺。

责任编辑 宋桂祝

G127

A

1672-2426(2012)02-0091-04

潘澍(1979-),女,辽宁开原人,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基础教研部副教授、副主任,研究方向为文化社会学。

猜你喜欢

抚顺雷锋辽宁
接过雷锋的“枪”
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馆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图说抚顺琥珀(六)
辽宁·抚顺·雷锋纪念馆
辽宁·抚顺·雷锋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