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廉政思想与实践研究

2012-03-01高嵩峰关润华

党政干部学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廉政腐败制度

高嵩峰 关润华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 沈阳 110004)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廉政思想与实践研究

高嵩峰 关润华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 沈阳 110004)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加强廉政建设问题历来都高度重视,并且根据形势的发展提出了各具时代特色的廉政思想,并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实践措施。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始终把廉政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结合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的时代特征,在廉政建设理论和实践上做了许多新探索。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倡廉思想。胡锦涛总书记对搞好反腐倡廉建设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并实施了许多重大举措,对推动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廉政建设思想与实践;研究

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在廉政建设上的思想精髓及实践经验,对于我们加强今天的廉政建设,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具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廉政思想与实践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始终把廉政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不仅深刻地阐述了党政机关、党员干部反腐倡廉的重要性,并采取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廉政措施来加以保障。

(一)毛泽东的廉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1.廉政思想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新型民主政权性质的科学总结、提炼与升华,也是他廉政思想的基础和核心。毛泽东指出:“我们的人民政府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因此,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为人民服务。我们的权力“是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广大劳动群众给的”。“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代表他们的、能够忠实地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1]“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行动言论,必须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最广大的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2]2.反腐倡廉的指导方针和原则是“两个务必”。毛泽东把艰苦奋斗、防止腐蚀作为廉政建设的基本方针。在西柏坡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他明确提出了“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3]“两个务必”思想是在我党由革命党向建设党、在野党向执政党转变的历史关头,有可能走向腐败的情况下提出来的纲领性的指示。是对执政党廉政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和执政党加强廉政建设的根本途径的高度概括,至今仍是党内廉政建设的重要法宝。3.廉政建设的制度保障是民主监督。毛泽东充分认识到对政府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权力进行切实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是防止腐败现象产生的重要制度保障。在民主的基础上建立互相监督的机制来促进廉政建设,是他的一贯主张。1945年7月,毛泽东回答黄炎培关于中国共产党如何跳出历史兴衰的周期率时,回答道,“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4]

(二)毛泽东廉政建设的实践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毛泽东历来将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执政党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用“整党整风”方式来加强党员干部的廉洁作风建设,是他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创造出来的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好方法。在整风运动期间,他亲自作报告,大力主张在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他的倡导下,批评与自我批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成为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2.建章立制、依法惩贪。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杜绝腐败滋生是毛泽东廉政实践中的一重要方面。毛泽东非常重视在反腐败斗争中运用法律手段。在延安期间,按照他的指示,陕甘宁边区政府制定了《惩治贪污暂行条例》,对各种贪污行为及处罚作了详细的规定。在这个暂行条例的基础上,经适当修改,于1939年颁布了《惩治贪污条例》,使反对腐败、促进廉政建设纳入了法制轨道。建产新中国后,在他的指导下,1952年3月,政务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和《关于三反运动中成立人民法庭的规定》。这些法律、法规为惩治贪污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反腐斗争的法制化建设。

(三)毛泽东廉政思想与实践的当代启示

毛泽东廉政思想和实践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廉洁政治进行了艰辛探索和开创性的尝试,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对当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仍然有着深刻的启示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1.要充分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毛泽东廉政思想的一大特色。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只有在思想上真正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自觉端正自己的从政行为,自觉抵御和防止腐败。2.要建立健全防止腐败的制度体系。制度建设是规范权力运行,防止腐败行为的根本性措施。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3.要强化切实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要从根本上解决官员滥用权力导致腐化的问题,就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廉政思想与实践

邓小平充分继承了毛泽东的廉政建设思想,并结合我党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时代特征,在廉政建设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许多新探索,形成其独具特色的廉政理念。

(一)邓小平廉政思想与实践的主要内容

1.从战略上高度重视廉政建设。邓小平指出,执政党的党风和廉政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1982年,他针对我国党员干部腐化现象严重化的现象,明确指出:“这股风来的很猛。如果我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么,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5]1989年他再次提出:“要整好我们的党,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6]他还对当时的腐败现象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辩证分析,指出:党员干部中确实有一部分领导干部存在问题,但是不能把个别的现象当做普遍的现象。他认为对腐败现状的分析要客观适度,既要看到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主流是好的,又不能低估腐败现象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要把廉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常抓不懈。2.反腐倡廉既要靠教育又要靠制度。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廉政思想中依靠教育的主张,反复要求全党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他也认识到必须以制度建设作为保障。因此,他主张廉政建设应当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思想建设先行、制度建设为重点和根本。他充分认识到国家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着重指出了党和国家制度建设的重点,是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制度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法制,他提出,要通过社会主义法制的逐步完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依法从严打击,使用法律武器,同腐败现象作斗争。将开展反腐败斗争纳入法制轨道,是邓小平对毛泽东廉政思想的又一个重要发展。3.确定了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要坚持两手抓”“这两手都要硬”,既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廉政建设中最重要的指导方针。1982年他在《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一文中提出了两手抓方针:“我们要有两手,一手就是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的政策,一手就是打击经济犯罪活动。”1986年他又强调,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建设精神文明。“要做几件人民满意的事情。主要是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更大胆地改革开放,另一个是抓紧惩治腐败”。之后,他在南巡谈话中更加系统完善地表述为“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手都要硬。”

(二)邓小平廉政思想与实践的启示

1.廉政建设必须依靠制度建设。邓小平在廉政建设总体思路上形成了两点重要认识:一是反腐败不搞政治运动而是应该靠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来解决;二是在腐败成因上个人的思想作风问题固然重要,但制度问题更为重要,更带有根本性,因此,反腐败的根本出路在于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2.廉政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常抓不懈。邓小平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反腐倡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战略任务,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也不是仅仅通过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和搞几次群众运动就能解决问题的。3.廉政建设不能干扰、冲击经济建设。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当前的最大政治”的论断,并率领全党果断地把战略重点转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他强调,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对腐败是全党的重要任务,但它必须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三、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廉政思想与实践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在新时期“怎样建设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重大理论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倡廉思想。

江泽民廉政思想与实践的主要内容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将廉政建设上升到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江泽民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分析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性质,认为腐败不仅是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更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他强调:“反腐倡廉,是顺利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政治保证。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以保证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执行,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的航向前进。”1997年,他针对党内的腐败问题,着重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的政治斗争……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把持”。[7]2000年11月,他再次强调,“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8]2.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思想作为廉政建设的指导思想。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三个代表”中的每一个“代表”,都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着内在的、紧密的联系。“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求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与先进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而腐败是对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阻碍因素,只有彻底消除腐败,才能保证社会生产力稳定、持续、快速的发展。“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求抵制一切腐朽、落后、反动的文化,就要求共产党人要自觉加强修养,廉洁自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营造良好的党风和社会风气,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我们党能否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仅取决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还取决于党风建设。人民群众对党是否代表他们利益的最直观的就是看党风如何。在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这个问题上,我们党能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我们的党风建设。3.实践上实行标本兼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的方针治理腐败。江泽民在继承邓小平“制度治腐”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有效地解决腐败问题,关键是要抓住现行的政治、经济、以及各类管理制度的种种漏洞,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和完善各项政策法规。1993年,他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会上明确提出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他又提出了:反腐败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再次强调,反腐败斗争“应该逐步加大治本的力度,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党的十五大以后,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从制度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大决策和部署:颁布了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试行)》,进一步完善了廉政建设领域的规章制度。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又进一步提出了“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重点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的监督”等重要思想,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颁布实施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人的廉政思想与实践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站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高度,密切关注反腐倡廉工作,对搞好反腐倡廉建设提出了许多重要论述,并实施了许多重大举措,对推动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1.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胡锦涛对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反腐败问题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对腐败危害性有着深刻的认识。2003年,他在中纪委十六届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明确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也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坚定不移地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任务,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2005年,他在中纪委十六届五次全体会议上再次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他从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战略高度,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9]2008年1月15日,他在中纪委十七届二次全体会议上再次强调,全党要准确把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持反腐倡廉常抓不懈,坚持拒腐防变警钟长鸣,把反腐倡廉建设贯穿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各个方面,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2011年,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讲话中,他再次强调:“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2.反腐倡廉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在中纪委十六届五次会议上,胡锦涛提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他还加以具体论述:治标和治本,是反腐倡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只有抓紧治标,严惩各种腐败行为,有效抑制腐败分子的猖獗活动,才能为治本创造前提条件。只有抓好治本,从源头上不断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才能巩固和发展反腐败取得的成果,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惩防并举就是要惩治于已然、防范于未然,加大预防工作力度,努力把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这一方针的明确,标志着我们党的反腐倡廉工作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即在惩处腐败行为的同时,分析产生腐败行为的原因,并寻求从根源上阻断腐败行为再次发生的治本之策。

反腐倡廉建设在实行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建成完善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他认为:必须继续在加强教育上下工夫,使领导干部自觉拒腐防变,带头廉洁自律;继续在完善制度上下工夫,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发挥法规制度的规范和保障作用;继续在强化监督上下功夫,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继续以改革统揽预防腐败的各项工作,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要经过努力,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建成完善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在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胡锦涛着重强调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建设好、管理好一个有几千万党员的大党,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必须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继承传统、大胆创新,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10]

3.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对党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地位问题,胡锦涛认为,坚持党的领导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政治保证。各级党委是反腐倡廉建设的责任主体,负有全面领导反腐倡廉建设的政治责任,必须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使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有效运转起来,以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明显的反腐成效取信于广大干部群众。纪检部门在党委领导下要认真履行职权,抓好惩防腐败的组织协调、综合规划、政策制定并狠抓反腐倡廉工作的落实。要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反腐倡廉工作中需解决的重点问题要组织力量进行督促、检查,确保解决举措真正落实到位。

同时,他也对提高纪检机关反腐倡廉的能力提出了要求。“提高纪律检查工作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加强纪律检查机关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纪律检查干部队伍素质”。[11]他强调,反腐倡廉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纪检机关在反腐倡廉建设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因此,必须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做好纪检工作的本领和水平;必须抓好纪检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高素质纪检队伍;必须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增强反腐倡廉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努力实现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人员素质和工作作风的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1]毛泽东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28.

[2]毛泽东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6.

[3]毛泽东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1439.

[4]毛泽东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

[5]邓小平文选(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03.

[6]同上,368页.

[7]江泽民文选(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5、46.

[8]江泽民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73.

[9]中共十七大报告.

[10]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1]胡锦涛在中纪委十六届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责任编辑 李秀华

D22

A

1672-2426(2012)02-0041-04

高嵩峰(1973- ),男,辽宁阜新人,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

关润华(1978-),女,辽宁沈阳人,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

猜你喜欢

廉政腐败制度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廉政之歌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明朝初期的廉政教科书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国外警察腐败控制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