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穴贴压法治疗肺结核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研究*

2012-02-24陈泉芳王威邹小英王可刘丽华巫艳彬姚冬芳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2年5期
关键词:压法控制率抗结核

陈泉芳 王威 邹小英 王可 刘丽华 巫艳彬 姚冬芳

(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 广西南宁 530021;

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广西南宁 530021)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P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发生结核病约有800~1000万,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单一传染病[1]。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肺结核的治疗以服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为主,疗程较长,而且容易产生各种副作用。肺结核患者在服抗结核药物后,胃肠道反应是常见的一种服药副作用,经常会有恶心、呕吐、腹胀、大便次数增多等,个别反应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对结核化疗产生恐惧心理而不愿接受治疗,使抗结核治疗延误甚至终止,从而出现难治、耐药、迁延不愈等情况[2]。本文旨在探索对服用抗结核药出现胃肠道反应的患者予耳穴贴压法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优化结核化疗方案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们收治肺结核化疗出现胃肠道反应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18例,男女比例2.33∶1;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37.15±7.35岁。化疗前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并排除化疗以外的其他因素所致的恶心、呕吐反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以及病情严重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1.1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符合《内科学》中肺结核的诊断标准[3]。

1.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肺结核的诊断标准;②正在服用抗结核药物进行化疗的患者;③伴随胃肠胀闷或疼痛、恶心、呕吐、大便不正常等胃肠道反应者。

1.1.3 排除标准 ①原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②耳廓皮肤溃烂不能接受耳穴贴压的患者;③合并其他如心、肝、肺、肾功能不全等重大疾病者。

1.2 方法 60例肺结核接受化疗出现胃肠道反应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应用生理盐水100m L+胃复安10mg静脉滴注以及奥美拉唑40mg静脉推注,每天1次,进行止吐、护胃治疗;治疗组在采取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法,具体操作为先用75%酒精消毒耳廓局部皮肤,将王不留行籽1粒置于0.5cm×0.5cm大小的胶布中制成耳贴,取3贴分别贴附于一侧耳廓的胃穴、食管穴以及贲门穴上,指导患者用拇指以中等力度揉捏耳贴3~5min,直至局部产生酸麻、灼热感为宜,每天3次,3d后改贴于另侧耳穴,如此交替直至2周后结束,同时详细记录患者胃肠道反应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结核化疗后第1、7、14d的恶心、呕吐情况以及进食状况。

1.3.1 恶心、呕吐情况 参照美国不良反应评估V3.0标准[4]:无恶心、呕吐(-),轻微恶心、呕吐1~2次/d(+),明显恶心、呕吐3~5次/d(++),重度恶心、呕吐>5次/d(+++)。

1.3.2 完全控制率 进食正常+无恶心、呕吐为完全控制,否则为不完全控制。

1.4 统计学方法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等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此次试验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恶心、呕吐的疗效比较 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第1、7、14d胃肠道恶心、呕吐的反应率比较,第1d两组恶心、呕吐的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14d治疗组恶心、呕吐的反应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的恶心、呕吐的反应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恶心、呕吐的疗效比较

2.2 胃肠道反应的完全控制率比较 治疗后第1、7、14d胃肠道反应的完全控制率分别为60%与70%、26.67%与53.33%、40%与66.67%,第l d两组的完全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14d治疗组的完全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完全控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胃肠道反应完全控制率比较

3 讨 论

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胃脘胀闷或疼痛、恶心、呕吐、胃纳差、大便性状改变等胃肠道反应在临床上较常见。一方面由于药物对胃肠道的直接刺激,另一方面与患者的体质有关。中医认为:体质脾胃虚弱,再受饮食药物所伤,气机不畅,运化无力,因而容易出现胃脘胀痛、恶心、呕吐、大便不正常等胃肠道反应[5]。在止吐、护胃的治疗基础上结合耳穴贴压法治疗有助于在结核化疗胃肠道反应综合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优势。

根据经络学说,耳区之经络与全身经络是连成一体的。耳廓可以说是人的整体缩影,人体各部位在耳廓上均有对应点或区域,其分布似倒置在母体子宫中的胎儿,头朝耳垂下缘,脚朝耳轮上缘,躯体居中[6]。神经解剖学表明耳神经之分布极为丰富,反应点大多分布于神经的分支通路上,因此耳穴与神经的关系极为密切。人体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疾病会在耳廓特定区域产生相应的敏感点,而对于这些耳穴施行一定的刺激,能通过经络的传导而产生调节脏腑气血的功能,以达到治疗的功效[7]。耳穴贴压法不仅疗效好,而且安全、无创、无痛,容易被患者接受。本次研究我们采用主食管、贲门以及胃经络的3个耳穴,合用具有镇静、安神、降逆止吐等功效,达到缓解胃肠道反应的疗效。胃穴:在耳轮消失处,即耳甲4区,具有主治胃痉挛、胃炎、恶心呕吐等作用;食管、贲门穴:分别在耳轮脚中、下1/3处,即耳甲2、3区,具有主治食管痉挛、贲门痉挛、神经性呕吐等功能[8]。

本组研究表明采用耳穴贴压法的治疗组在对服用抗结核药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程度以及作用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耳穴贴压法操作简便,易学易懂,经济实用疗效肯定、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1] Mazza L,Formento E,Fronda G.Anorectal and perineal pain:new pathophysiological hypothesis[J].Tech Coloproctol,2004,8(1):77.

[2] Long Q,Li Y,Wang Y,et al.Barriers to accessing TB diagnosis for rural to urban migrants with chronic cough in Chongqing,China:a mixed methods study[J].BMC Health Serv Res,2008,2(8):202-203.

[3]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7-49.

[4] U.S.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Ctep,nci guidelines:adverse event reporting requirements[R].Effective:cancer therapy evaluation program,2005.

[5]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08.

[6] 白兴华.实用耳穴区位图[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5-6.

[7] 孙国杰.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5.

[8] 黄丽春.耳穴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1-12.

猜你喜欢

压法控制率抗结核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混凝土强度的新型剪压法检测技术研究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耳按摩法可有效改善产后妇女失眠现象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链霉菌CPCC 203702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拉萨市城关区2014 年社区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分析
主要高危人群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郑州市某三甲医院职工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急性并发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