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纪之交美国的太空军事化政策与实践

2012-02-15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军事化航天太空

杨 峰

(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世纪之交美国的太空军事化政策与实践

杨 峰

(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然而,美国逆历史潮流而行,开始推进太空军事化政策。文章分析了形成这一趋势的动因;对美国政府和军方在世纪之交陆续出台的主要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和评述,进而分析了美国为实施此类政策而采取的关键性措施;美国政府推进太空军事化既是对他国的威胁,也是对美国自身的威胁。

太空;卫星;航天;政策;战争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人类从此进入太空时代。随后的半个世纪里,几个实力较强的国家持续进行了航天活动,使太空成为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舞台,美国和苏联是这一舞台上的主角。两国争夺世界霸权引发了军备竞赛,而军备竞赛反过来又促使两国在包括太空在内的各个领域谋求优势地位。[1]因此,美国的航天活动从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军事色彩。进入二十一世纪,苏联不复存在,冷战早已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然而,美国航天的军事色彩不仅没有淡化,反而更为浓重。美国推进太空军事化的野心已昭然若揭,在政策和实践两方面都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一、美国推进太空军事化政策的背景

这一趋势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在其背后有着复杂动因。

1.历史传统的延续。自从人类进入外层空间,太空就成为战略制高点,其重要意义首先在军事领域得到了充分体现。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共发射了6000多个航天器,其中70%负有军事使命或具有军事用途。各类军用卫星构成了一个空间信息系统:侦察卫星为指挥官提供及时、准确的敌方情报;导航卫星为地面部队、海军舰艇、空中飞机和导弹指引方向;预警卫星提前发现来袭武器并及时发出警报,等等。现代战争中,如果没有多种军事航天器构成的空间信息系统来获取情报和传输信息,就如同盲人骑瞎马,结果可想而知。在1982年的马岛战争中,远涉重洋的英军战胜了以逸待劳的阿军,不是因为前者实力更强,而是英国背后有美国支持,美国的军用卫星向英国提供了大量情报,对英军取得制空制海权起到关键作用。[2]军事航天活动的重要作用经过了实战检验,使得人类的航天活动以军事航天为主的历史传统得以延续,而且在美国表现得最为突出。

2.在战争中对卫星系统的依赖。如果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战争只是证明了军事航天活动及空间信息系统的重要作用,九十年代以及本世纪初的几场战争则彰显了美军对它们的彻底依赖。今日的美军完全到了“无天不战”的程度。1991年的海湾战争是一场空前规模的高科技战争,也是美军严重依赖卫星系统的初步体现。军事航天装备第一次全面支援了作战行动,在战争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这次战争中,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动用了72颗军用卫星,同时还征用了一部分商业卫星。[4]仰仗庞大卫星网络的指引,美军对伊拉克的军事目标实施了不间断的精确打击,迅速击败了萨达姆的百万大军。总结战争经验时,美军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说,海湾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太空战”。[4]在1998年的第二次海湾战争、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调用的卫星数量都很多,空间信息系统的关键作用得到了反复验证。最终结果是,美国军队被完全捆绑在了运行于太空中的卫星系统上。这也表明,现代高科技战争的作战空间超越了陆地、海洋和空中,向更高的太空扩展。仅仅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已经不够,必须在大气层以外的空间占据绝对优势,也就是夺取“制天权”,这是美国继续保持霸权地位的一个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条件。

3.来自其它国家的竞争压力。世纪之交,面对美国的优势地位,一些老牌航天强国也不甘落后,纷纷展开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美国在冷战结束后首次感受到了威胁与挑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虽然无力与美国全面抗衡,但保留了强大的太空技术潜力,仍具有雄厚实力,而且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2]2001年6月,俄罗斯在原有军事航天力量的基础上成立了一个直属于俄军总参谋部的独立军种——航天军,目前担负的任务包括军用卫星发射与测控、导弹防御等等,长远目标是研发反卫星武器,在必要时对敌方卫星系统实施打击。[5]除俄罗斯之外,由法国主导的欧洲航天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也取得了长足进展。最近几年,欧洲航天局推出了世界上运载量最大的“阿里安5”型火箭,极大地提升了欧洲在国际卫星发射市场上的竞争力。此外,为了打破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 (GPS)”在卫星导航领域的垄断地位,摆脱在这方面对美国的依赖,欧洲在本世纪初实施了“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计划,组成该系统所需的30颗卫星将在几年之内部署到位。与GPS相比,“伽利略”不仅更先进、定位精度更高,而且不受美国控制,其服务向全世界开放,这意味着任何敌对国家和组织都有可能借助该系统对美国的目标发动袭击,这让美国极为不安,也刺激美国去加紧研发反卫星技术和武器。

上述三方面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美国在二十一世纪初掀起了太空军事化高潮。

二、美国政府推进太空军事化的相关政策

所谓太空军事化,也称太空武器化,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并被各类媒体逐渐接受和采用的一个概念。简单地说,它是以夺取和维护制天权为目标的各类军事行为的总称。

美国政府和军方的太空军事化图谋由来已久。上世纪六十年代,约翰逊总统就明确指出:“谁控制了太空,谁就控制了世界。”长期以来,美国空军一直认为,太空不过是大气层的自然延伸,它当仁不让地享有这一空间的主导权。[6]1977年,空军参谋长大卫·琼斯(David Jones)上将公布了一份航天政策文件,其中就已经宣称,发展航天武器和太空作战理念是美国空军的一项关键职责。[6]1982年,美国空军正式颁布了第一部太空作战条令,即《军事航天理论》。[7]这标志着美国的太空军事化构想那时就已经成型。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这种构想在世纪之交被陆续纳入政府和军方的太空政策和发展规划中。

克林顿政府于1996年颁布了冷战结束后的第一个《国家航天政策》,首次指出,美国必须具备控制外层空间的能力,并称“太空和陆地、海洋与大气层一样都是一种介质,美国在这些介质内进行的军事活动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安全目标。太空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至关重要。”它还强调:“必要时,可阻止对方利用空间系统。……美国要发展、运用和保持对太空的控制能力,确保在太空的行动自由。一旦受令,可剥夺对方的这种自由。”[8]该政策以较为委婉的措辞表明,美国要拥有制太空权。它为美国的太空军事化定下了基调,并且把太空军事化确立为一项国家战略。过去十多年中,无论是政府更迭,还是国际形势变换,美国这一战略始终没变。

紧随其后,美军航天司令部于1998年4月公布了发展太空力量、实施太空作战的长远规划《2020年设想》。其中提出了空间控制、全球作战、力量集成和全球合作等作战思想,强调要“确保美国及其盟国拥有不间断地进入太空、在太空自由行动的能力”,同时还明确指出:“美国及盟国的卫星和空间系统不仅要有可靠的防护措施,还应具有制止敌对国家利用空间的能力,…… 应具有剥夺或直接摧毁敌对卫星和空间系统的能力。”[8]这份文件标志着美军的太空军事化理论已经成熟。

一年之后,美国国防部又出台了《国防部航天政策》。它除了重申上述两项政策的基本思想和原则之外,又为太空军事化提出了新的借口和理由,声称“任何对美国卫星和空间系统的蓄意干扰,都将被视为对美国主权的侵犯,美国可以采取一切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回击这种侵犯。”[8]该政策把太空军事化提升到维护国家主权的高度,也把美国称霸太空的野心暴露无遗。

2004年8月,美国空军发布了《空军作战条令2:太空对抗作战》,明确规定:空军将把太空对抗作战作为首要任务之一。文件指出,太空对抗和空中对抗是美军在任何军事行动中都要首先采取的关键步骤。这份文件还具体论述了美军在摧毁敌方太空能力方面可能采用的方式,以及如何保护美国在太空中运行的卫星系统。[9]该作战条令把美国的太空军事化从理论向实践推进了一步,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忧虑和反对。

以不同部门各自制定的相关政策为基础,布什政府于2006年10月发布了新版本的 《国家航天政策》,以取代克林顿政府的老版本。新政策虽然提出,“美国应该为和平目的及全人类共同的利益进行探索并利用太空”,但同时也声明,“与此原则相一致的是,‘和平目的’允许美国在追求国家利益时从事防御及信息相关活动。”并且重申,“美国的航天系统有权在太空中运行而不受到干涉,与此原则相符的是,美国将把别国有目的地干涉其太空系统视为侵犯其权利。”新政策意识到,“美国国家安全十分依赖于航天能力,且这种依赖将不断增长。”因此,“美国将反对制定禁止或限制美国出入或使用太空的新法律或其它限制条款,所有提议的武器控制协议,都不能损害美国为国家利益在太空从事活动的权利。”[10]这里所说的太空活动包括什么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2006年《国家航天政策》成了美国太空军事化的纲领性和总结性文件。

上述诸项政策的陆续出台,把美国逐渐引入太空军事化之路。

三、美国太空军事化政策的实施措施

美国将上述政策付诸实践的第一个行动是搬开绊脚石。2001年12月,布什总统正式宣布退出美苏1972年达成的《反弹道导弹条约》。该条约不仅是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障碍,也是太空军事化的障碍。“导弹防御70%的技术属于空间领域技术,发展导弹防御技术实质就是发展空间军事技术。通过退出反导条约,开展导弹防御系统研制,美国可以为发展天基武器找到借口,逐步在太空部署武器。”[11]除了该条约之外,美国对来自其它方面的束缚也极为敏感,极力排斥。2008年2月12日,在联合国裁军谈判会议上,中国和俄罗斯提交了两国联合起草的禁止部署太空武器的议案,但立刻遭到了美方拒绝。白宫发言人当天下午发表声明称,布什政府反对任何试图“禁止或限制开发太空”的条约。[12]防止太空军备竞赛是联合国裁军谈判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中俄在此之前的几年里一直提议签署一个这方面的条约,正是由于美国的阻挠而始终未能出台,裁军会议在外空问题上也没有取得成果。

美国实施太空军事化政策的另一个行动是举行太空战演习。2001年1月,美国空军在科罗拉多州的施里弗空军基地(Schriever AFB)举行了一场太空战计算机模拟演习。参演人员除了空军的专业人士外,还有来自全美各地的非军事空间技术专家,共250多人。这是美军首次以太空作为主要作战空间的演习,目的是演练利用己方的航天系统和武器系统来保护本土不受攻击,并寻机摧毁敌方航天力量。此次演习表明,夺取和保持制天权的确是取得未来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2003年2月,美国空军在相同地点又进行了第二次太空战演习,共有300多名军人和非军事人员参加。此次演习目的在于检验美国航天力量在国防部未来作战战略中的作用,以及美国的法律和其它政策对太空作战的影响。2005年2月,第三次太空战演习在内华达州的奈利斯空军基地(Nellis AFB)举行。这次是由美军航天司令部组织实施,共有来自军方、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的350多人参加。演习目的是研究如何利用航天器系统支援未来的反恐战争,并在总结近几次局部战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航天器系统如何直接支持未来的陆、海、空军联合作战。[13]这三次太空战演习是美国推进太空军事化的标志性事件。

美国的导弹打卫星试验也成为其推进太空军事化的重要步骤。2008年2月21日,也就是拒绝了中俄的反太空武器化提案仅仅几天之后,美国海军“伊利湖”号巡洋舰在太平洋发射了一枚“标准-3”型导弹,击毁了太空中一颗失控的卫星。布什政府宣称,这次行动目的是防止卫星坠落地面造成人员伤亡,但其真实意图令人怀疑。正如英国《卫报》所指出的,这次只用一枚海基导弹就精准地拦截了卫星,验证了美国攻击外太空卫星的能力。俄罗斯国防部发表声明,指责美国打卫星行动是为了检验导弹防御系统摧毁卫星的能力,是对地球上所有人的威胁。俄新社的报道也指出,通过这次行动可以看出,美国的“标准-3”型导弹实际上已是太空武器,美国将进一步加强自己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14]从这次用海基反导系统打卫星的试验来看,美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取得制天权的条件。

近年来,美国还加紧研制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武器。从相关计划来看,目前的重点是提高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和发展反卫星武器。尤其是以DART、XSS-11卫星为代表的微小卫星的升空,反映了美国太空武器发展的最新动向。[15]由于现代小卫星具有成本低、研制周期短和技术性能高等特点,受到了各航天大国的普遍重视。美国除了把小卫星应用于侦察和通信之外,最近几年还应用在反卫星领域。其中的自主交会技术验证计划(DART)是为了对美国航天器在太空中接近敌方卫星时所需的传感器、推进系统和软件进行试验。而XSS-11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验证星载监视设备对目标的监视能力,以及卫星自身的在轨机动能力和对外来威胁的感知能力。XSS项目的最终目标是利用多颗小卫星执行 “近距离军事行动”,即围绕敌方卫星行动,以便执行监视、干扰和攻击等任务。上述两项计划的试验卫星都在2005年4月发射升空,初次试验都取得了成功。[15]可见,美国将首先把小卫星作为太空武器,它在接近敌方卫星后,可通过强力干扰使其失效,也可自行引爆或利用携带的武器将其摧毁。

美国在太空军事化之路上已经迈出了上述几步,今后必然会走得更远。

四、结束语

美国为了在世界上确立永久性和终极性的霸权地位,执意实施太空军事化战略,这对全人类和美国本身来说都是个危险趋势。美国虽然占据优势,但阻止不了别国太空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国家涉足太空,是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在美国推进太空军事化的背景下,其它航天大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只好同样以军事思维挺进太空,太空军备竞赛将不可避免。[1]从世界范围来看,这将导致总额惊人的、本可以用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宝贵资金和物质资源被消耗掉,这是人类福祉的巨大损失。而且,如果真的在太空发生战争,将不会有真正赢家。大批被摧毁的航天器将化为不计其数的太空碎片,这些仍将在太空中高速飞行的碎片对其它航天器有着巨大杀伤力,连同目前已经大量存在而且很难清除的太空垃圾,将使地球周围的太空成为一片雷区,人类航天事业将严重受阻。这种情况下,在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等各方面都对航天活动依赖最深的美国,必然会成为最大受害者。

[1]戴 旭.美国霸权阻碍太空新秩序[N].环球时报,2007-2-27(11).

[2]徐 起.世界太空力量面面谈[J].航空知识,2005(3):45-49.

[3]寇立研.海湾战争:太空战端倪初现[N].国际先驱导报,2008-2-25(4).

[4]Mark.J.航天部队与现代战争的革命[J].世界航空航天博览,2005(11):73-75.

[5]刘 青.傲视群雄 唯我独行[J].世界航空航天博览,2005(11):60-63.

[6]高庆军.美国空军军事航天别史[J].世界军事,2005(11):53-57.

[7]孟 龙.独霸全球的美国“天军”力量[J].世界航空航天博览,2005(11):64-67.

[8]江 燕.天战会爆发吗?[J].航天,2000(9):6-9.

[9]黄志澄.从美国新航天政策看美国太空武器的走向[J].航空知识,2007(1):68-69.

[10]王若衡.2006年美国国家航天政策[J].国际太空,2006(12):1-5.

[11]震 中,李 永.美国退出反导条约意味着什么[J].世界军事,2002(2):9-11.

[12]牛雨辰.美拒绝中俄太空提案[N].环球时报,2008-2-14(1).

[13]袁 俊,文 博.提前的未来之战——2005年美军举行第三次太空战演习[J].世界航空航天博览,2005(11):28-31.

[14]管克江.美炫耀精确击毁卫星[N].环球时报,2008-2-22(1).

[15]吴 勤,高雁翎.美国加紧研制反卫星卫星[J].环球军事,2007(2):48-49.

US Policies and Practices of Space Militarization in the Turn of the Centuries

YANG Feng
(Qiqihar University,Qiqihar,Heilongjiang 161006,China)

In the 1990s,the Cold War terminated.Peace and development have become the theme of the times.However,going against the tide of history,the U.S.has gradually pushed space militarization.The paper,at first,analyses the motive forces behind this trend,and then,reviews the major related policies that have been introduced by U.S.government and armed forces in the turn of the centuries and analyses the key measures that have been adopted to implement such policies,at the last,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pursuance of space militarization poses a threat to not only other countries but also the U.S.itself.

space;satellite;spaceflight;policy;war

D815

A

1008—7974(2012)01—0025—04

2011—10—15

杨 峰(1970-),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齐齐哈尔大学大学英语教研部讲师,硕士。

吕增艳)

猜你喜欢

军事化航天太空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上太空,安个“家”
逐梦航天日
单亲爸爸育儿经:军事化管理收服“公主心”
走进世纪阳光感受军事化管理的魅力
延安时期体育形式的探索与传承研究
航天股为何遭爆炒
太空遇险
畅游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