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网络化建设

2012-02-15

图书馆学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网络化政务图书馆

焦 斌

(沈阳市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15)

焦 斌 男,1960年生。本科学历,馆员。

在2009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召开之际,国家图书馆向全国图书馆界发出加强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建设“全国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整合服务联盟”的倡议,要求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行动起来,联合共建、合作共享,积极为政府信息公开和服务创造条件,以实际行动促进政府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和公共化,将公共图书馆系统建设成社会可信赖的政府信息收藏者、整合者和增值服务者。号召全系统图书馆做好各项政务信息基础服务及资源的建设,提高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的效益,加强政府信息整合服务技术平台与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服务中的作用。

这一倡议给许多正在尝试和探索开展政务信息服务的图书馆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使他们认清了工作的方向,也增强了基层公共图书馆开展政务公开服务工作的动力。当然要实现这一联盟,公共图书馆还将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毕竟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对图书馆来说是一项新的未曾涉及的工作,需要学习的内容太多。笔者就公共图书馆如何响应这一倡议,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网络化建设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1 网络化建设的内容及必要性

1.1 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网络化建设的内容

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网络化是指图书馆利用纵横交叉的信息网络来实现政务公开信息的交流与传递,使政府信息公开服务通过网络得以延伸。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网络化建设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政府信息公开文献资源数据库的建立;②政府公开文献的网上查询、网上传递;③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平台的建设和移动政务文献提供服务等。

1.2 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网络化建设的必要性

图书馆作为一个公益性的信息收藏地,收集、整理、保存信息,公平、无偿地提供信息是其根本任务。政府信息是社会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收集、整理、保存政府信息,公平、无偿地向公众提供政府信息,是图书馆应该做好的本职工作。据统计,目前各级政府部门的信息资源占全社会信息资源总量的80%。由于这些资源具有权威性、客观性、及时性、全面性等特点,因此政府信息资源已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信息需求。图书馆开展政府信息公开网络化服务将带动整个社会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增强人们参政议政的热情,引发人们对政策及其执行的更多关注,为政策执行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保证政策的最有效实施。

随着我国政府加大信息公开的进程,国内图书馆界也开始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而公共图书馆能否抓住这次机遇,就要看图书馆的观念与态度是否能够迅速转变。许多图书馆在突然面临这一问题时,难免被动地把自己定位在可有可无的信息查询点上,如只是将自己视为政府信息的查阅场所之一,把政府提供的出版物专架专室陈列出来,或者仅仅是提供计算机、网络设备供公众登录政府网站。在档案馆等机构主动提供各类政府文件查询的今天,图书馆这样做,等于放弃了可能的发展前景,无法尽到保障公民公平获取政府信息资源权利这一社会责任。笔者2010年1月对全国15个副省级公共图书馆进行了调查,其中与政府政务公开网站建立链接的只有9家,仅占总数的60%。

数字资源建设是现阶段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目前,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政府公开信息资源建设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建设政务公开数据库,对公开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开展政府公开信息网络化服务,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条件下图书馆深化政府信息资源开发服务的必然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政府信息资源收集、利用最大化,真正满足群众的信息需求。

2 网络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各地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向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但仍有些地方政府部门对政务公开的重要性认识不高、重视程度不够。“法藏官府、密不可知”的观念依然存在,他们没有真正理解政府信息的权利归属,没有认识到政府信息具有全体公民所有的公共属性。所以政府机关向图书馆报送公开文件的过程中就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图书馆只能被动地等待行政机关报送文件;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有力的制度保证,文件报送机关不能按时、完整地报送文件,报送的文件也存在“范围不够宽、数量不够齐全、时效不够及时”等问题。甚至有极少数单位从未报送过文件,因此造成了政务公开文献资源获取的难度。

2.2 信息公开与保密的界定有相对难度

当前,我国的政务公开进程中,定密工作随意性大。一方面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在定密级时“宁高勿低”,明明应当向公众公开的规范性文件,偏偏作为内部规则或内部材料对待,影响了政务公开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在政务公开中,主动公开与依申请公开信息的界限较难把握,一些敏感信息(如工作福利)是否公开认定不准。

2.3 缺乏统一规范

政府公开信息要实现服务网络化,实现全图书馆的服务联盟都有统一的规范、统一的信息标准,但目前,图书馆界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有条件的公共图书馆在建设本馆的政府公开数据库时也都各自为政,存在相对的盲目性。这就给将来在网络环境下整合政府信息资源,实现在各网络平台、各网络主体之间自由流动以及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增大了难度,容易造成重复建设,浪费人力、财力资源。

2.4 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政府公开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刚刚开展的一项新型服务,存在着工作人员对政府各机关的设置、部门的划分、工作性质与工作流程认识不明确,缺乏对各机关要报送文件的了解,对文件的分类把握不准等问题。如果开展网络化服务,必将会暴露出图书馆员此方面知识的不足。此外,缺乏对图书馆员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的教育,一旦将不该提供的信息提供给公众,必将造成涉密的严重后果。

2.5 政府投入有待加大

从社会角度看,由于受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目前的网络普及率和网络用户占总人口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人口众多的农村和广大的西部地区,对于许多家庭来说电脑仍然是一种奢侈品。政务公开信息要实现网络化服务,还有待于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3 网络化建设的对策

3.1 搞好政府公开信息资源建设规划,统一文献资源建设标准

2009年4月,在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与开发研讨会上有专家提出,公共图书馆对政府公开信息的整合服务应采用分层建设、共建共享的模式,由国家图书馆整合中央级的政府信息、省市图书馆整合本行政区的政府信息,通过国家图书馆牵头,来带动公共图书馆在政府公开信息整合开发方面的统筹协调发展,以实现对政府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开发、利用并服务于公众。因此,各地区图书馆在开展政务信息服务网络化建设时必须做好资源建设规划,统一资源建设标准。通过政务信息资源规划摸清各地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拥有量和分布,明确工作步骤和目标。图书馆政务信息资源规划应当包括:信息资源调查、读者需求分析、编制规划报告、数据库建设标准、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和资源数据分布策略,以及建立标准体系和系统建模等。

3.2 全面收集政府公开的信息,加强数据库资源建设

全面收集政务文献,建设好政府公开信息资源数据库是实现图书馆政府公开信息服务网络化的基础。因此各地区图书馆应当全面系统地收集本行政区政府依法公开的信息及各种相关信息,包括政府公报、政报、通报、年鉴、报告、指南等出版物及其他动态性信息、电子政务项目等。在全面收集资源的基础上,加快对政府信息的回溯数字化工作,建立政府公开信息资源数据库,使历史性的政府信息资源能够通过网络提供服务,方便读者的网络查询和利用。

3.3 正确处理公开与保密之间的关系

由于图书馆以往的读者服务工作从未曾涉及到保密的内容,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思想观念上缺乏保密意识。而政府公开信息服务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极强的工作,所以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提高认识,重点抓好文件的审查工作,防止泄密事件发生。在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中需要保密的信息主要有:①政府的机密信息,如有关国防部署、尖端科学技术发展等;②政府所掌握的商业秘密,如企业的经营计划、投资方案、设计图纸等;③政府所掌握的个人隐私,如个人的财产状况、心理活动、宗教信仰及个人通信等。因此,当图书馆工作人员将各类政务信息在网上发布时,一定要注意防止非公开信息的泄露,确保社会秩序的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障政府及其各部门的正常运转,为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3.4 尝试开展无线网络技术的移动政务服务

图书馆政府公开信息网络化服务还应开展无线网络技术的移动政务项目,与移动等通信公司合作,结合短信和GPRS网络服务,为公众提供各类公共信息服务。市民使用各种移动终端(如手机、PDA、手提电脑等),通过移动通信服务,如短信息、WAP、MPS(手机定位)、CBS(小区广播)等,获取政府公开信息系统中与自身利益有关的信息服务。真正实现政府公开信息的无障碍获得,使公众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都能获得政府公开信息的服务,促进政府工作的透明化、公开化,提高公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拉近公众与政府之间的距离,使图书馆的政府公开信息服务网络成为公众参与政府决策、参与政府管理和监督政府行为的重要渠道。

3.5 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

人才是政府公开信息资源建设的关键要素。从事政府公开信息服务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主动提高政府信息服务意识和能力;加强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具备发现影响信息安全现象和行为的敏锐性及维护信息安全的主动性。此外图书馆应开展专题讲座或培训等教育活动,提高读者的信息素养和政府信息利用能力,开展读者信息行为调查,为政府信息服务网络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美国学者曾指出,开展政府公开信息服务分为“目录服务阶段(cataloguing)”、“交易阶段(transaction)”、“纵向服务整合(vertical integration)”、“横向服务整合(horizontal inte-gration)”4个阶段,其服务从简单的政府文件下载、在线服务,到最终的无缝集成信息服务,其政府公开信息资源库也从单一的资料库提升为能实现与公众互动,甚至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知识库。从这一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图书馆的政府公开信息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加强政府公开信息服务的网络化建设,促进政府公开信息资源优化管理整合,实现全国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整合服务联盟,仍然任重而道远。

[1]人物访谈:访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部主任王志庚.[2009-11-04].http:∥book.sina.com.cn.

[2]公共图书馆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建设.[2009-11-04].http:∥book.sina.com.cn.

[3]李晓焰.公共图书馆开展政府信息服务的现状与思考.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6).

[4]林咏红.充分利用互联网推进政务公开.人民政坛,2009(10).

[5]国图倡议组建“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联盟”.[2009-11-04].http:∥book.sina.com.cn.

[6]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回顾与展望.[2009-03-07].http:∥www.heze-ib.gov.cn.

[7]李晓焰.试析政府网站在政府信息公开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电子政务,2009(9).

[8]金雪梅.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查询服务及潜在问题分析.图书馆学刊,2009(1).

猜你喜欢

网络化政务图书馆
图书馆
政务云上看政情
关于陈某政务公开申请案的启示
基于最优树的网络化作战装备体系结构优化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
基于HDS和CANopen多品牌PLC网络化控制实验平台搭建
政务微信,你加了吗?
去图书馆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
一类非线性网络化系统的鲁棒故障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