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少儿图书馆发展的思考

2012-02-15金小兰

图书馆学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文献图书馆服务

金小兰

(东台市图书馆,江苏 东台 224200)

金小兰 女,1963年生。本科学历,馆员。研究方向:读者服务工作。

少年儿童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少年儿童服务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是拓宽少年儿童知识面的“第二课堂”。近年来,少儿图书馆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信息来源的多样化,传播媒介的个性化,用户对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探索少儿图书馆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 少儿图书馆的现状分析

1.1 覆盖面小,馆舍不足

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在《图书馆学五定律》中写道:“我们的理想是应该有足够多的分馆,使得每个市民从他的住所走10分钟就能发现一个分馆。”我国有3.67亿未成年人,占总人口的28%,而少儿图书馆的发展规模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目前全国独立建制的少儿图书馆有91所,平均每省只有2.6个。从分布看,东部地区56所,占总量的62%;中部地区19所,占总量的20%;西部地区16所,占总量的18%。其配置不理想,发展极不平衡。与图书馆事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少儿图书馆的数量严重不足。法国巴黎市内有34所少儿图书馆,其中专业少儿馆13所。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少儿图书馆的状况也不容乐观,全市最大的少儿图书馆面积不到4000平方米,每年购置的6.6万册新书,上架不久就得让位给更新的图书,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的浪费。

1.2 借阅量减少

少年儿童图书馆的读者绝大部分是中小学生,借阅图书大多数只能在课余时间和假期,受地理位置和活动能力的限制,远距离的小读者很难在课后来馆借阅书刊。同时,网络阅读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也是借阅量减少的原因之一。

1.3 文献资源建设和设备相对落后

国际图联建议各国公共图书馆为每个居民提供2~3册藏书,若以此计算,我国少儿图书馆的藏书应为7~10.5亿册(件)。而目前我国少儿图书馆的书刊总数不足1800万册,儿童人均藏书量远低于全国人均藏书的0.5册指标。购书经费的短缺,导致图书馆难以进行文献资源的扩充与完善。由于现在大多数少儿图书馆的文献仍以印刷型文献为主,视听文献、电子文献、多媒体文献所占馆藏比例较少,有些馆根本没有资金购买新型文献资源;有些少儿馆仍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设备落后。

1.4 藏书结构欠合理,检索体系不够健全

藏书结构是藏书建设的核心。由于目前少年儿童图书馆的藏书布局和各库室的设置与划分,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托成人馆的模式来运作的,造成检索难度加大,不能完全适应小读者的个性发展需求和特长培养。

馆内检索体系不健全,网络教育效果差。虽然在网上设有书目数据库,但它只是简单地揭示馆藏,不能按教育对象的要求形成特色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光盘数据库等检索点。

2 新时期少儿图书馆的新变化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的生产、流通、使用(消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相继出现,远程通信存储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读者通过网络查询与利用资料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新时期少儿图书馆的职能也正发生着变化。

2.1 文献流整序的新变化

传统少儿文献以印刷型文献为主,其文献流的整序与加工主要依赖于工作人员的手工或半自动化制作。而现代文献载体的形式,除了传统的印刷型之外,还增加了电子文献、网络文献、数据库等新型的文献载体,对其整序与加工的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网上协调采购、网络资源编目等。

2.2 信息服务方式的新变化

网络环境下,少儿馆的信息服务已由文献传递服务向信息导航服务转变。信息服务的资源载体、存储形式、检索方式、服务路径、效率评估等都体现出网络化这一时代特征。实际上,公共图书馆已把互联网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少儿馆当然也不能例外。

2.3 开展社会教育的新变化

针对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少儿馆开展智力开发和进行社会教育活动是责无旁贷的,在新时期这项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依据不同年龄段的少年儿童的阅读需求,少儿馆开展知识启蒙、智力开发、艺术欣赏等活动,能有效地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4 图书馆服务内容的新变化

少儿馆坚守阵地服务的同时,应适时开展符合少年儿童身心需要的科普讲座、展览等活动;结合暑假举办的“红领巾”读书征文活动已成为少儿馆活动的品牌;不少学校也将学生的阅读课延伸到少儿图书馆;图书馆间的区域合作有了新发展,如长江三角洲以及华东地区少儿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已成为典范等。所有这些,都为少儿馆工作增添了新内容。

3 少儿图书馆创新发展的切入点

3.1 管理模式的科学化、社会化

随着自动化、网络化在图书馆的应用以及服务功能的拓展,原来少儿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已难以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要求,原来需要多部门、多人员完成的工作以及许多体力性、事务性的岗位正在被智力型所取代。这些变化需要图书馆设置技术管理、设备维护、导读、咨询、用户教育等岗位。因此,图书馆应根据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以满足未来少儿图书馆的发展需求。

政府的支持也是少儿图书馆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各级政府应把少儿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纳入到当地政府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优先保障少儿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资金;要制定和完善少儿图书馆法规,加强协会组织建设,发挥行业协会在其中的作用;鼓励社会办馆,推广国家、集体、个人共建的方式,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建馆格局。

3.2 服务方式的多样化、特色化

在新形势下,少儿图书馆的读者对象、阅读内容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图书馆要延伸服务领域,为少年儿童提供全方位的直接或间接的服务。如少儿图书馆可以在规模较大的社区或学校建立流通点,定期为他们提供借阅服务;还可以把阅读范围扩大到家长、学校的教师及与少年儿童密切相关的其他人群,这些都是少儿图书馆潜在的读者对象。

服务手段现代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是少儿图书馆创新发展的方向。为提高小读者们的阅读兴趣,应根据小读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举办科普展览活动、读书知识竞赛系列活动,以及结合节庆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根据各学校的阅读计划和各年龄层次读者的阅读趋向,特设图书专架,引导读者的阅读。设立“读者点书台”,让读者将他们需要的、喜欢的以及流行的书反馈给图书馆。总之,根据读者的不同需要,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服务,延伸图书馆的服务内涵,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

3.3 图书馆员的知识化、专业化

美国图书馆界曾对图书馆服务中馆舍、图书资源和图书馆员所起作用进行分析,其结果是:图书馆建筑占5%,信息资料占20%,图书馆员占75%。图书馆工作者不只是文献的管理者,更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及广博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能梳理筛选网上信息,通晓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知识,具有较高知识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少儿图书馆员的职业特点,决定了馆员的工作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管理人员。其职业技能涉及到少年儿童成长发展的方方面面。少儿馆员不仅要掌握本职工作技能,而且要能掌握“儿童化”的教育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少儿馆员的要求还要高于成人馆。少儿馆员作为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应该像一本书,一本综合类的书、一本检索性的书、一本充满着人文的书,为少儿图书馆注入源源不竭的发展动力。

3.4 图书文献的网络化、现代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在图书馆服务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少儿图书馆要加强图书馆网站的建设,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开展网上信息交流,利用图书馆网页发布馆藏信息,指导少年儿童参与少儿图书馆活动。网络环境下的少儿图书馆不仅能够将传统图书馆工作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还可开设具有网络特色的活动,如电脑绘图、个人网页设计大赛、网上阅读科普杂志、网上发送电子邮件、网上专题信息搜集等。

少年儿童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少儿图书馆应在政府、图书馆人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加快发展步伐,充分发挥作用。

[1]李国新.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时代任务[J].图书馆,2005(2):1-2.

[2]王秀军.网络时代少年儿童图书馆服务的拓展[J].图书馆学刊,2011(8):92-93.

[3]朱淑华.公共图书馆与儿童阅读推广[J].图书馆建设,2008(10):61.

猜你喜欢

文献图书馆服务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