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纸时代的图书馆发展之路*

2012-02-15苏海明

图书馆学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电子书出版物图书

苏海明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520)

苏海明 男,1981年生。硕士,馆员。

1 电子纸概述

1.1 电子纸的概念

电子纸(electronic paper或 E-paper),或称“数字化纸”、“数码纸”(digital paper),“像纸张(或纸板)一样,具备记忆功能并采用反射式的、可以重复变更的显示器”。这种新的平面显示平台,由于外观上好像一种较薄的片状物,重量轻,可适度卷曲或折叠,用来展示电子形态的文字与图画,成为实用性强、新型的阅读工具或载体,因此被广泛地通称为电子纸。

电子纸完全打破了原有植物纤维纸的结构,又具有与传统纸张相似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古代的纸形与现代高新技术结合的延伸、进步和发展,也是现代电子化社会的一种新型纸张。

1.2 电子纸的发展历史

1975年,美国施乐公司率先提出电子墨水的概念,由此把纸和电子相结合的想法诞生了。1996年4月,MIT的贝尔实验室再次成功制造出电子纸的“原型”。1997年4月,由朗讯公司、摩托罗拉公司以及数家风险投资公司联合成立了E Ink公司,利用电泳技术发明了“电子墨水”并制出了初期电子纸,极大地促进了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001年5月,E Ink公司又制出了有色电子纸样品。2002年3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书展上,展出了第一张商用彩色电子纸。现在,鉴于世界商贸市场的扩大,投资金额更加充裕,从而使电子纸产业出现了令人惊喜的发展前景。

1.3 电子纸的优点和缺点

电子纸与传统纸张或液晶显示器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

①可阅读性。电子纸的反射率是液晶显示器的3~6倍,对比度为液晶显示器的2倍;尽管反射率比报纸低,但对比度明显高于报纸。因此电子纸的可阅读性比液晶显示设备强得多,与报纸相当。

②功率消耗。与液晶显示器相比,电子纸的功率消耗大大降低,这意味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或者说可以使用体积更小的电池,降低显示器重量和使用成本。

③使用功能。电子纸重量轻,坚固耐用可弯曲,再加上极低的功率消耗,能生产出超薄的轻质手持显示设备,使通过电子墨水技术制备成的电子书具有类似于纸质图书的功能。

④信息可变性。这是电子纸相比传统纸张的最大优点。与传统纸张印刷过程的周期长、传递速度慢、加载信息不可更新相比,电子纸的信息内容实时可变,可凭借电子墨水的排列形状转变而变化图文,因此电子纸可以循环利用,节约能源且环保。如果与网络相连接,电子纸的信息更是可以快速更新,使读者获取最新的资讯。

电子纸技术目前还不成熟,仍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电子纸要获得更大的发展,至少需要解决彩色、抗压、刷新等三大技术问题。

①目前电子纸主要还是黑白两色,多彩色尚在研发之中。电子纸当前最高也只有16级灰度,这对于期刊文字、图片等不太理想。至于彩色问题,虽然富士通公司已经研发出了26万色的彩色屏幕,但对实际应用而言,26万色也嫌太少了。

②因为电子纸太薄,耐压性差,必须设法提升电子纸屏幕的抗压性。否则,要实现电子纸商品化将会困难重重。

③解决电子纸的刷新过慢问题。因为电子纸的显示不需要电子维持,使其耗电量极低,所以在翻页时需要进行全屏刷新。这样一来,就造成了翻页时刷新速度过慢,进一步制约了电子纸的应用,如视频、动画、网页都需要频繁刷新。

除了以上3个技术问题之外,尤其重要的是,电子纸的价格问题。尽管电子纸未来的用途将非常广泛,并从小尺寸扩展到大尺寸,但是电子纸目前的价格制约了其推广。

2 电子纸的应用

2.1 电子纸的应用领域

电子纸在许多领域都可以得到应用,如电子墨水显示器、无线电接收器、书写用电笔、电子壁纸、电子笔记本等,而其中最广泛的应用是电子墨水显示器。根据市场预测,电子墨水显示器在技术发展初期将以电子书阅读器、户外广告牌及便携式显示产品三大应用领域进入市场。预估电子纸市场未来7年内可维持20%以上的高年成长率,2015年则可达到40亿美元的总产值,约占平面显示器年总产值的3%。

在这三大应用领域中,电子书阅读器是最重要的一个领域,占了目前电子纸应用产品的绝大部分,以至于很多人把电子书等同于电子纸。此外在智能卡和电子货架标签领域,电子纸均有一定的应用。

2.2 电子书阅读器

电子书阅读器(E-book或E-reader)是电子纸最重要的应用,它是采用电子纸作为显示屏的阅读器。经过多年的发展,电子书阅读器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较好地解决了显示清晰度、刷新频率等电子纸的固有问题,具有很好的阅读舒适度。电子书阅读器支持目前流行的TXT、PDF、DOC等文本格式,并配备了键盘,可以编辑文本图像。电子书阅读器可以与网络连接,通过网络更新内容,快速获取大量信息。

3 电子纸的影响

3.1 电子纸的发展趋势

电子纸目前的发展速度相当快,显示器市场研究公司Displaybank表示,电子纸市场将以每年46.9%的速度成长,至2015年,将达21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而到2020年还会进一步提升至7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而作为电子纸的一个最重要的应用,电子书在近几年也迅猛发展起来。市场分析机构Collins Stewart发布的报告显示,作为电子书的最主要厂商,2009年亚马逊Kindle的销售额达到2.56亿美元,2012年将增至16亿美元,其销量将达到250万台。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市场前景,各方预测电子纸将很快掀起一场无纸化革命,给许多相关行业带来巨大的变化,也深刻影响读者的阅读行为。

3.2 出版业的数字化变革

电子纸的飞速发展,对出版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电子书阅读器的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更是给这场变革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据统计,2009年的法兰克福书展40%以上的参展商都涉及到了电子书业务,并有汉王等国内企业参展。德国出版业杂志《书业报道》2009年9月对84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出版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到2018年,数字化出版将超越传统的图书,更有人由此断言传统书籍将消亡。

除了图书以外,报刊出版业也受到了电子纸的影响,发生了诸多具有革命意义的转变。电子纸可以使报纸的发行突破地域限制,完全省去印刷成本,缩短新闻发布时间;可以实现内容的个性化订制,可以与编辑以及其他读者在线交流,解决传统报业一直头疼的互动难题。

可以预见,电子纸将首先在时效性较强的出版物,如报纸和期刊行业中应用,然后将逐渐扩展到图书、光盘等出版物。它将大大缩减发行成本和出版时间,并因为成本低廉而逐步取代传统的文献形式。出版物的品种数量和出版商的数量将迅速增长,出版费用大大降低,出版将更加容易,由于没有库存的压力,一些很小众的学术专著,也容易获取出版的机会。网上发行将成为一种主流的发行模式,传统发行渠道将逐步萎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购买到出版物,而不必到书店、报摊、邮局等传统发行点。

“按需出版”将成为出版行业的一项重要服务,读者可只购买出版物的部分内容,电子纸使这种个性化服务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多种文献形式合一的趋势将出现,电子纸出版物承载的将不仅是静态文字、图片信息,还能像计算机那样加入视频、声频等信息。

与此同时,一些传统出版物的出版形式更灵活。如对报纸来说,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或发生一些特殊事件时,可加发电子纸版,及时显示、更新新闻。对于杂志,电子纸可做成增刊,在两期杂志发行的间隔,即时显示最新的内容以及一些视频或特殊内容。对于图书,除了传统的印刷区域,还可以用电子纸做成小块窗口,用于显示动画或一些互动内容,甚至可用电子纸为图书做动画封面。

3.3 读者阅读媒介的改变

互联网的发展,使读者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来进行阅读。2010年的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18~70周岁国民的纸质图书阅读率一直在下跌,到了2010年才上涨了0.8%,达到50.1%。但即便是纸质图书0.8%的增长,也未必能说明问题,纸质出版物的颓势依然存在。比如,此次国民阅读调查显示,一面是图书阅读量的微涨,一面却是报纸期刊阅读量的锐减。2009年国民人均年阅读传统纸质版报纸73.01份,比上年减少了15.59份,平均每5天才读一份报,而人均年阅读传统纸质版期刊6.97本,比上年减少了1.23本。

相反地,数字化阅读的比例一直在逐年增长,此次接受调查的18~70周岁国民中,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国民比例达24.6%,这个数字比去年的调查增长了0.1%。而这批“触网”的国民每天上网时间已经长达34.09分钟,其中,阅读数字图书和手机图书的人也在迅速增加。在这些“触网”的受访者中,有91%的人认为他们在阅读电子书后就不会再购买此书的纸质版。

电子纸的出现,更加剧了这种趋势,读者会更多地选择电子纸并通过网络来进行阅读。尤其是在报纸期刊领域,由于报纸期刊的时效性强,读者更愿意选择数字化阅读,而不再购买纸质报纸期刊。因此,报纸期刊出版单位也将在数字化出版方面投入更大的精力,选择利用电子纸这种媒介,通过网络出版报纸期刊。

3.4 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阅读方式是在某个固定的场所进行阅读,因为传统的纸质图书、报纸、期刊等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而且内容有限,要经常更换,阅读时也需要一定的空间,在较拥挤的交通工具上进行阅读会妨碍他人。

相比之下,电子纸做成的电子书体积较小,方便携带,而且存储量大,可以随时更新内容,阅读时不需要太多空间,即使在交通工具上阅读也不会妨碍他人。因此,电子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喜欢选择这种移动阅读方式的一般是上班族,其中又以年轻人居多,因为他们喜欢接触新鲜事物,能够熟练掌握电子书的使用方法,而且他们的闲暇时间较少,所以在上下班途中利用电子书进行阅读,是获取信息和增长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移动阅读的概念,不仅只是在交通工具上或者步行时进行阅读,还包含了方便地变换固定阅读场所的含义,实现了随时随地的阅读。

4 图书馆的变化

4.1 图书馆上下游环境的变化

图书馆不是孤立发展的,容易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影响图书馆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如政府的投入、国民经济的发展、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等,但作为信息中介,它有两个直接影响因子,一个是信息的供给,一个是信息的接收。具体来说,一个是出版界为主的信息供给方的发展变化,一个是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如上文所述,电子纸将会给新闻出版业带来深刻的变化,而图书馆必须做好准备,应对出版业的数字化变革对图书馆的影响。

另一方面,电子纸也使读者的阅读行为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大大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而电子纸结合了网络阅读和传统阅读的优点,做到了随时随地的阅读,将更受读者欢迎。图书馆应该利用电子纸这个新媒介,吸引更多的读者。

4.2 馆藏虚拟化和馆舍小型化

电子纸保存的内容是数字形态,而不是传统出版物的实体形态,它将和传统图书馆的资源一起,构成未来图书馆的主要内容。另外,由于出版物价格的降低和出版品种的丰富,图书馆能购进更多的资源,并且由于电子纸出版物能承载多种形态的资源,可以大大扩充目前图书馆比较缺乏的声像资料等内容,更大程度上增强了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

图书馆收藏文献信息主要通过收藏它的载体来实现,所以文献载体的发展变化对图书馆文献收藏的影响非常大。每一次文献载体的革命,实际上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容量到高容量来发展的。现在不能断定未来出版的图书,是每种一张电子纸,还是只需要一张电子纸来接收出版社传递过来的文献内容,因为影响到电子纸出版物的因素,还有版权、技术标准等多项内容。但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出版物包含的是数字内容,其体积大大小于现在出版物的体积。随着电子纸的普及和应用,使图书馆不再需要那么大的存储空间了;阅览空间也不需要那么多,因为读者可以不用到馆就能方便地借阅图书馆的资源。所以未来的图书馆,馆舍面积将会大大减少,甚至可能出现“口袋式图书馆”。

4.3 业务流程的调整

图书馆在收集、加工、整理图书资料方面已经形成比较成熟、完善的工作程序。当电子纸大规模进入图书馆后,图书馆现有的工作内容和业务流程将要进行大的调整,如图书的采购面将更广,书目数据的编目将要制定新的规则,图书的保存和流通借阅也会发生改变。

美国的一些公共图书馆已经开始向用户提供电子纸书外借服务,外借的电子纸书按用户需要下载内容。而在国内,上海图书馆已经率先向读者提供电子纸书外借服务,大胆尝试“数字移动阅读”服务,并通过其网站招募试用人数100人,引起了强烈反响,当月图书馆的借阅率、借阅人数及读者满意度都有了显著提升。

4.4 网络化与个性化服务

电子纸的一大优势是节省了文献传递的时间,使读者通过网络完成整个流通过程成为可能。另外,在未来,人们利用图书馆的方式将不限于图书馆内,而更多地是在办公室或家里,甚至是在路上,网络服务将成为图书馆服务的主要环节。在这种环境下,图书馆服务还将突破空间范围的限制,传统按地域服务的方式将被打破,图书馆将走联合服务之路应对读者的需求。

电子纸与传统的纸质图书不同,是一种复合型的载体,除了包含文字、图片以外,还可以包含视频、声音等内容。另一方面,电子纸是一种电子媒介,可以随意挑选所需的内容,放弃不感兴趣的其他部分。因此,读者在使用电子纸时,自由度更大,选择更多。他们可以只阅读一本图书的某一章节,或者只订阅报纸的某一专栏,也可以在看书的同时欣赏视频和音乐。由于读者能够实现更多样化的选择,因此图书馆也应该相应地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针对每位读者的兴趣爱好采取不同的方法,使每位读者都能获得个人所需的信息。

5 未来图书馆的发展重点

各种电子显示设备的日益普及,加上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地获取各种信息。借助这些电子显示设备,如手机、电脑、笔记本、MP4等,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而电子纸的出现,更是使得电子阅读的感受与纸质阅读非常接近。图书馆对于读者的必要性,已经有很大的下降,读者不需要到图书馆就可以阅读自己所需的图书资料,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种趋势将越发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图书馆将如何发展,要靠什么才能吸引读者?

由于环境的变化,图书馆的功能也将发生改变。一直以来,图书馆最重要的功能是信息的储存功能,读者只有到了图书馆才能阅读馆藏文献。但现在,由于电子纸等电子媒介的迅猛发展,图书馆的信息储存功能将越来越不占优势,图书馆必须找到新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其继续发展。

笔者认为,未来图书馆最重要的功能,也是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是信息的搜集整合功能。图书馆是专门的信息机构,在信息搜集、整合等方面具有很多其他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很多图书馆都拥有的一项资源——特色馆藏资源,就是图书馆通过对各种信息的搜集、整合而形成的,是彰显图书馆自身特点并区别于其他图书馆的标志,也是图书馆能够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

图书馆的读者信息服务也需要对信息的搜集整合。图书馆在了解了读者的信息需求后,再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评价,然后再进行总结归纳。经过这样一个信息搜集整合的过程,图书馆再把结果通过不同的途径发送给读者,完成一项信息服务的任务。

图书馆的信息储存功能会因为电子纸等电子媒介的发展而削弱,而图书馆的信息搜集整合功能却会因为电子媒介的发展而得到更大的发展。借助这些电子媒介,图书馆可以有更多的渠道来更好地搜集整合信息,而读者也可以更方便地获得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因此,可以预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图书馆的信息搜集整合功能将越来越重要,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水平将不断提高。在电子纸时代,依托电子纸的优势,加强信息搜集整合工作,为读者提供网络化和个性化的服务,这是图书馆的未来趋势,也是电子纸时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1]《微电脑世界》编辑部.阅读革命[J].微电脑世界,2010(2).

[2]方志辉.电子纸对图书馆及上下游环境的影响[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6(4).

[3]刘仁庆.电子纸及其发展[J].中华纸业,2010(5).

[4]马晓阳.电子纸:开创阅读新方式[J].今日印刷,2009(7).

[5]那福忠.电子纸的迷思[J].印刷杂志,2009(7).

[6]齐成.浅谈电子纸和电子油墨[J].印制电路信息,2010(1).

[7]王文静.电子纸技术版图概览[J].中国数字电视,2009(11).

[8]闫安.浅析电子纸及其技术发展[J].印刷工业,2009(3).

[9]扬帆.电子纸的动向[J].印刷杂志,2009(11).

[10]衣丰涛.电子书:数字阅读时代将崛起的新产业?[J].中国集成电路,2010(5).

[11]赵丽萍.电子纸驱动下的移动数字图书馆[J].图书情报工作,2010(2).

猜你喜欢

电子书出版物图书
图书推荐
谈谈电子书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2017年出版物
打造自己的电子书架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
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分析探究
电子书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