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优势与途径

2012-02-15朱玉恕

图书馆学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图书馆院校资源

朱玉恕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辽宁 锦州 121001)

朱玉恕 女,1967年生。本科学历,馆员。研究方向: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

高等职业教育属大众化高等教育,具有目标职业的定向性、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知识结构的职业性、师资队伍的“双师型”和毕业生的“双证型”等办学特色[1]。作为高职院校文献情报中心的图书馆,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深化服务层次,提高服务能力,满足社会大众对图书馆的需求,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1 高职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必要性

1.1 时代发展的需要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机关、企业、学校的文化设施要尽可能向社会开放,积极开展文化服务。”以“图书馆服务:全民共享”为主题的2008年中国图书馆学会第9次年会上,首次使用与国际现代图书馆理念及核心价值体系接轨的语言,提出了图书馆对全社会开放的服务理念。在中图学会发布的《图书馆服务宣言》中宣称:“现代图书馆秉承对全社会开放的理念,承担实现和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缩小社会信息鸿沟的使命。”“宣言”是对现代图书馆理念和图书馆精神的深刻诠释,它所表达的是整个行业认同的奋斗目标。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其中的一员,理应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站在世界图书馆发展趋势这一高度搞好服务与建设,真正成为“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与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关注文化、民生,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迫在眉睫。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资源的一部分,在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方面应发挥重要作用,并为“缓解社会矛盾、缩小社会差距,维护信息公平、保障公民权利,活跃文化生活、提高教育水平,弥补数字鸿沟、推动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高职院校图书馆在为社会大众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传播最新的政治、教育、生活信息来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向社会大众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相关法规,以此来陶冶他们的情操。高职院校图书馆为社会大众提供服务,还可以增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激发社会成员关心、支持和参与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意识,培育和谐的城市文化,同时可以提高城镇居民的文化程度和知识水平,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

1.2 创新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办馆宗旨是“一切为了读者”。此处的读者不仅仅指高职院校师生,还应该包括其周围的居民。为实现这一宗旨,高职院校图书馆在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同时,应面向社会开放,积极为社会大众服务,激发馆藏资源活力。高职院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还可以发现自身资源和服务方面的不足,从而重新配置馆藏资源和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内容,使图书馆文献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利用。

高职院校图书馆积极参与城市文化建设,为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会使更多读者认识到图书馆的存在和价值,使社会公众对学校重点学科有所了解,同时也便于学校科研人员同其他学校、社会机构科研人员之间的沟通,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提高学校的声誉。

2 高职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优势

2.1 文献信息资源和专业队伍优势

高职院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肩负着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双重任务。高职院校图书馆蕴藏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藏书系统完整,整体学科比较齐全,情报含量高,与学校所设置的专业联系密切。近年来,高职院校图书馆加强了新型数字资源的引进和建设,如电子图书、期刊数据库等,采购电子资源的经费连年增加,丰富的馆藏资源奠定了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坚实的信息基础。

高职院校图书馆拥有一批学科专业齐全、素质较好的专业技术人员,人员配备齐全、比例均衡、文化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他们可以解答咨询问题,也可以辅导读者进行信息检索,对情报的收集、加工、整理等工作有一定的经验,在长期面对教学、科研人员的服务工作中一直追求良好的服务效果,树立了良好的服务形象。

2.2 基础设施和现代技术优势

高职院校图书馆还有着馆舍及其他服务设施的优势。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图书馆发生了显著变化。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各高职院校纷纷新建(扩建)一批规模大、功能先进的图书馆,各种服务设施也日臻完善,具备了向社会开放的条件。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网络化技术等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普遍应用,为信息用户快速、准确、有效地获取信息资源提供了保障。在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拥有强大的网上资源优势,印刷型、数字化信息资源共存互补,共同发展。图书馆不仅拥有实体的馆藏文献,而且还可以通过“存取”的方式使用外单位的电子资源,借助资源的异馆流动,达到节约经费、资源共享的目的。这种先进的现代技术手段,为服务社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平台。

3 高职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途径

服务创新是图书馆永恒的课题。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善于捕捉图书馆变化的新趋势、新动向,勇于创新,把图书馆建设成集教育、科研、学习、成长为一体的理想殿堂[2]。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要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尝试,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

3.1 积极为社会大众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高职院校图书馆利用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数字资源向社会开放,为广大民众利用信息资源提供优质服务。高职院校图书馆应根据实际情况,向社区居民发放借阅证,并提供文献的查询、检索、阅览等服务。社区居民可以通过网络登录图书馆网站,查阅自己所需的书刊资料和数字信息。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充分依托学校各学科实力,开发出适用的信息产品,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同时应将学校的科研成果、本馆研制开发的信息产品提供给城市的企业、主管部门,主动为科研成果寻找市场,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现实生产力。高职院校图书馆为社会大众服务必然促进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3.2 积极开展大众读者个性化服务

高职院校图书馆应根据馆藏特点、地区优势、社会用户的需求状况等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有所侧重。建立特色数据库,从文献的整体提供转向知识单元的提供,为用户利用有价值的信息创造条件。图书馆服务人员应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分析与重组,提供信息增值服务。针对从事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的社会读者,提供定题、定向、定人的跟踪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高职院校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类宣传和服务活动来扩大影响,依靠高校人才优势,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教授与社区街道合作开展免费的专题讲座,并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文化活动,如读书会、艺术展览、科普展览、诗歌朗诵会等,增强社会对图书馆的认可和重视度,变信息资源为社会效益。

随着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的不断拓展,对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信息服务过程中知识和技术含量加大,且逐步向智能化发展,图书馆必须有适应新环境的专业人才,才能够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要注意人才的培养,使图书馆服务人员真正承担起“信息导航员”、“信息资源管理者”的新角色。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将蕴藏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使自身成为根本意义上的人类精神财富的宝库,并建立起一个开放式的管理体系,面向社会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对知识的渴求,这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服务领域应努力的方向,也是创新发展之路。

[1]王晓华,柳较乾.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定位与发展思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7).

[2]徐俊华.信息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探讨[J].甘肃科技,2010(24).

猜你喜欢

图书馆院校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资源回收
图书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