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变英语情境教学中的“负效性”为“有效性”

2012-01-29费如春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2年8期
关键词:万圣节教者预设

费如春

(南通市海安县实验小学,江苏 南通 226600)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变英语情境教学中的“负效性”为“有效性”

费如春

(南通市海安县实验小学,江苏 南通 226600)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创设各种情境来组织教学。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本无可厚非,但“乱花渐欲迷人眼”,有时不难发现,在教学中我们会为“情境”而“情境”,那些虚伪的、繁琐的、不真实的情境,没有达到我们预设的效果,没有真正地实现为教学目标服务。这些“情境”给我们的感觉是一种“多余”的“摆设”。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追寻真实的、自然的、简约的、丰富的情境,变英语情境教学中的“负效”为“有效”呢?

一、追寻真实,摒弃虚伪

在教学中常常会发现我们预设的情境与实际的课堂有时会脱离,我们的课堂应该是“预设因生成而精彩”。在真实的课堂中,我们应根据实际的教学进程来变通我们的预设,而不是生搬硬套。

【教学回眸】在教 5A Unit 7 After School这一课时,我首先设计了一个Free talk:“What are you doing?I’m...”,用此来导入本课的句型“Are you...?Yes,I’m/No,I’m not”的学习。但在上课时,我发现学生不知道怎么回答,不清楚老师的意图,回答起来比较别扭,不自然。在第二个班上课时,我进行了调整,改成一个“Listen,do and say”的活动,让学生边做动作边用英语表达所做的内容。

T:Walk,walk,walking.

Jump,jump,jumping.

Swim,swim,swimming.

Dance,dance,dancing.

T:(教师边发指令,边问)What are you doing now?

Ss:We are…

T:Are you…?

Ss:Yes,we are.

T:(指其中一个学生)What is he/she doing?

Ss:He/she is…

T:Is he/she…?

Ss:Yes,he/she is.

学生不仅能够迅速回答老师的问题,而且达到了预设的目的——引出本课重点句型。真实的课堂应允许学生表演,但又不是“作秀”,它应该让每个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都有所“获”。

【听课回顾】

一段对话学完之后,教者常常安排学生进行对话表演。对话表演是对课本内容的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的过程。但对于表演,如何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呢?笔者采取了不同的方法。第一次,选出5位学生评委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学生评委一般采取“Good”“Great”“Excellent”“Not bad”来评价。这一活动,没能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其中,出现了一部分学生无事可做、交头接耳的现象,而且其中不乏“作秀”成分在里面。但同样这一活动,第二次是这样处理的:同样让学生进行表演,但是改让全班同学参与评价。也许有些学生还不能完全用英语表达他们的意思,但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这种课堂才是真实的、有效的。

二、追寻简约,摒弃繁琐

【听课回顾】曾听过一节公开课5A Unit4Halloween,教者为了让学生了解万圣节这一节日,下载一些关于万圣节的视频。我以为这很不错,它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眼界。但教者没有“就此罢休”,又增加了一些图文并茂的文字说明,并且在课中安排了一个学生画南瓜灯的游戏。整节课看起来非常热闹,但由于前面花费的时间过多,教者在后面的几个教学流程只能草草收场,也没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我们追寻的应该是简约课堂,对于一切繁琐的东西,应尽可能地摒弃。

【教学回眸】

教5A Unit6Doing Housework这一课时,在复述课文这一环节,我安排了一张复杂的幻灯片,不仅配有图画,同时又有英文补充说明,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而黑板上,我按照上课流程,逐步进行的板书却没起到任何作用,总觉得有点画蛇添足的感觉。那么,如何让这一环节发挥其作用,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和记忆,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同时又力求简洁,而不是复杂、繁琐呢?经过思考,我决定“反其道而行之”,把板书与课件进行有机的整合,让学生通过板书来构建知识体系。后来,在复述课文这一环节,学生通过黑板的板书,对这段语篇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非常顺利地复述了这篇课文,为以后的课文背诵提供了帮助。

板书呈现的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板书中出现的内容课件不应再重复出现。虽然课件是那么精美,但如果它是繁琐的、复杂的,那么还不如不用。也只有简约的、灵动的课堂才会焕发其生命力,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三、追求丰富,优化课堂

我们的课堂应该是真实的、自然的、简约的,那么我们又如何利用身边的资源来丰富我们、优化我们的课堂呢?

(一)激活教材内容,丰富情境

课本上出现了不少歌曲,在听课时,我们会发现教者一般会使用歌曲作为“Warming-up”课前准备活动来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尝试,让歌曲与句型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教学回眸】

在教 Unit 8“A camping trip”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熟悉have,has的用法,我在教学中利用了“What do you have”这首歌曲,让学生练唱,并在唱的过程中熟悉其用法。这首歌,我在运用的过程中,不只是用一次,而是反复用。一开始读单词和句型时用了,在复习时继续沿用这首歌。其目的不同,开始用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其用法,第二次用是了解学生掌握得如何。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进行,让学生带着目的来听歌、唱歌,让英文歌曲发挥其重要作用——为教学目标服务。

(二)运用教材文本,创设情境

教材文本本是很好的教学资源,但有时我们在教学中,为了追求与众不同,常常脱离课本,另辟蹊径,不仅浪费原有的资源,而且并不一定起到很好的作用。

443 大鼠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水浴复温的实验研究 奂剑波,陈丽娜,韩志海,代 维,袁丹凤,周继红,史成和

【教学回眸】Unit 4“Halloween”这一课,第一个班上课时,对于买东西这一交际用语,自创了一段情境(同桌两人模拟买卖东西)。

A:Can I help you?

B:Yes.We need…

A:What… do you like?

B:I like…

A:Here you are.

B:How much are they?/How much is it?

A:…yuan.

学生在完成时随意性大,教学效果一般。在上完课后,我在写教学反思时想:如果利用课本上这段对话,三人为一组进行操练、表演,同时要求学生注意发音准确和语音语调,效果会怎么样呢?因此,在第二个班进行教学时,我就采取这种方法,同时还加上一个Learning Tip:当同学在表演时,注意倾听。实践下来,果然比第一种方法好多了。学生不仅表演得非常到位,而且还能够指出别人表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后面表演的同学还能够汲取别人的经验,演得越来越棒,达到了预设的效果。

(三)开展趣味游戏,激活情境

保加利亚著名教育家洛扎诺夫认为,教学方法关键在于一个“活”字,但“活”不是花架子,不是故弄玄虚,而是要达到活学活用、乐教乐学的理想境界。

我们平时在听课时,常常发现教者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了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这本无可非议,但是有些教学活动过分追求游戏的形式而忽略了教学内容,不仅“形”散了,连“神”也没了。为了追求表面的热闹而忽略了教学目标的达成,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活”。因此,在教学时应注意:无论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教学,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考虑教学活动是否有效,是否真正为教学目标服务。

【教学回眸】

在教5A Unit 7 After School这一课BC时,我准备一个不花哨且有实用价值的Chant。

Newspaper,newspaper,read a newspaper,

Magazine,magazine,read a magazine,

Picture,picture,read a picture book,

Is he reading a newspaper?

No,he’s not.He’s reading a magazine.

Is she reading a magazine?

No,she’s not.She’s reading a picture book.

学生随着chant节奏进行对话、打节拍。但起初设计教案时,有同事提出Chant“太老土”,好多人都用过,还不如用一种更热闹的形式,如击鼓传花。我没有采用。笔者认为,采用chant这种形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而又愉悦的学习情境,有趣又实用,还可以让学生改编Chant。这样做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巩固、强化的作用,同时也帮助学生将新知逐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四)简化多媒体,拓展情境

如何在教学中巧妙、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也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考虑的一个问题。是不是制作越漂亮、越精美的课件就越好呢?是不是我们每一节课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制作课件呢?其实我们可以借用现成的课件资源,制作简易的power point,直接从网络上下载我们需要的资源。多媒体教学应该是“给力教学”,追寻学生的发展。它的作用应该是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扩大学生更广阔的视野。因此,我们应采取最简洁的手段去获取最大的收获。

【教学回眸】

Unit6“Doing Housework”这一课,主要讲现在进行时,那么怎样让学生对现在进行时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呢?为了不影响整节课完整,我在上课之前安排了一段迪士尼英语“animal friends”的视频。它的词汇非常简单,都是学生学过的词,但是语法知识是新的。学生在被生动的画面感染的同时,对现在进行时这一语法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积极投入英语学习的状态。在教Unit4“Halloween”这一课时,由于万圣节这一节日是一个外国的节日,学生对此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中,我引用了初中课本上关于万圣节的一段视频资料,同时配上中文,让学生对万圣节有所了解,并让学生参与其中的活动“Trick or treat”。这些资源都是从网上下载的或借用的,并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它却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教学中,我们只有考虑到情境的目的性、高效性、层次性、趣味性,追寻真实、简约、丰富的教学情境,摒弃虚拟、繁琐、空洞的教学情境,才能改变情境教学中的“负效性”,让情境教学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符 洁)

猜你喜欢

万圣节教者预设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试论预设语言-言语表征
万圣节狂欢派对
Sundry Features of Halloween 杂谈万圣节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我国退休法律制度的预设前提及其反思
万圣节大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