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53例临床观察

2012-01-26韩秀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24期
关键词:理疗包块盆腔炎

韩秀杰

吉林省通榆县中医院,吉林 通榆 137200

慢性盆腔炎是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多由于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来,但也有急性期不明显,待发现时已属慢性,它是造成慢性盆腔痛、异位妊娠和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多发生于中青年妇女,该病病因复杂,病情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存质量。我院对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附件炎29例;盆腔积液13例;附件炎性包块6例;炎性包块伴盆腔积液5例,共计53例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微波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53例,其中附件炎29例;盆腔积液13例;附件炎性包块6例;炎性包块伴盆腔积液5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的47岁,平均34岁,病程最短的3个月,最长的3年,均有性生活史。

1.2 诊断标准 ①症状:反复发作的下腹一侧或两侧坠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月经前后、性交及劳累后加重,伴月经失调及白带增多,有异味,输卵管粘连阻塞时可致不孕。②体征:宫颈抬举痛,子宫多呈后位,粘连固定或活动受限及压痛;在子宫一侧或两侧可扪及条索状物或触及包块,并伴有压痛;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③超声检查提示:盆腔积液、炎性包块、双侧或单侧附件增厚。④实验室检查:可有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或正常。

1.3 疗效标准 ①治愈:自觉症状消失,月经基本恢复正常,妇科检查子宫及附件无压痛,超声检查提示盆腔积液或炎性包块均消失;②好转:自觉症状明显好转,妇检子宫及附件轻度压痛,超声检查提示盆腔积液减少或消失,附件增粗明显减轻,炎性包块明显缩小;③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妇检及超声检查与治疗前相比无改善。

1.4 治疗方法 ①中药保留灌肠药方:双花50g,白花蛇舌草50g,蒲公英25g,地丁25g,丹参25g,赤芍15g,丹皮15g,桃仁15g,莪术15g,败酱草25g,薏苡仁25g,牛膝15g,车前子15g,蜈蚣2条,土虫10g,鸡血藤50g,每疗程4付,每付熬制120ml,每次40ml,每日1次,12天为1疗程,月经期暂停用。②微波理疗:采用KJ—6200B型微波治疗仪理疗,以理疗辐射器照射患者下腹部,距离腹壁0.5~1厘米隔一层毛巾,患者感到温热为宜,调整理疗功率为40瓦,时间30分钟。每日1次,7天为1疗程,连用2~3个疗程。

2 结果

治疗2~3个疗程后,53例患者中有41例治愈,9例好转,3例无效,总有效率94.3%,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常因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或不恰当或因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该病具有病程长,病情易反复等特点,常可导致不孕、异位妊娠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其病理改变主要是组织充血水肿炎性渗出,局部结缔组织增生瘢痕形成,分泌物积聚。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主要采用中西药治疗和物理治疗,西药治疗通常采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杀菌治疗,但因慢性盆腔炎引起的盆腔广泛粘连,纤维组织增生等,临床西药治疗疗效欠佳,且长期使用可产生耐药性及引起菌群失调。近年来,中药治疗辅助微波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药保留灌肠避开肝脏首过效应,且肠壁与盆腔子宫附件部位邻近,能使药物直达病灶,并能通过温热作用使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增生组织软化和盆腔炎性渗出物的吸收,从而达到消肿、散结、止痛的目的。微波理疗具有加热均匀和较强的穿透力,可直达病灶,有效改善盆腔脏器的血液循环,增强组织营养代谢,提高药物吸收利用,具有消炎、松解粘连软化瘢痕及镇痛作用。我院采用中药保留灌肠辅助微波治疗效果显著,方中双花、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地丁、败酱草、莪术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利湿消除包块等作用;丹参、赤芍、丹皮、桃仁、牛膝、鸡血藤活血化瘀;薏苡仁、车前子利水渗湿;蜈蚣、土虫有补肾作用。治疗2~3个疗程后53例患者有41例治愈,9例好转,总有效率达94.3%,3例无效均因未按疗程坚持用药及理疗,治疗中无不良反应,且安全价廉,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理疗包块盆腔炎
包块型宫角妊娠的超声表现
juliArt觉亚头皮理疗中心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肌内效贴:无毒无害理疗产品引发关注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针灸配合易罐运动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预后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石墨烯理疗U型枕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