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辨证治疗心力衰竭验案举隅

2012-01-25范同心范颖颖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7期
关键词:心阳酸枣仁利水

范同心 范颖颖

(河南省正阳县人民医院,河南 正阳 463600)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致死原因。传统中医文献中虽无此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一般归属于中医学“心悸”、“喘证”、“水肿”、“胸痹”等范畴。笔者近10年来通过总结历代医家对心衰相关证候和病变机理的阐述,应用传统中医理论辨证治疗心力衰竭,多获良效。现列4则,以供同道正之。

1 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张某,男性,12岁,2009年3月9日就诊。患先天性心脏病12年,患者面色萎黄,少气懒言,动则喘促,心悸怔忡,纳差便溏,肢体倦乏,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西医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属心脾气虚。治疗宜益气健脾。药用红参10 g,白术 8 g,茯苓 15 g,灸甘草 6 g,木香 5 g,砂仁 5 g,陈皮8 g,半夏 5 g,炒酸枣仁 15 g,山药 15 g,附子 5 g,远志 10 g。每日1剂。服10剂后心悸止,喘息平,纳谷渐增。守上方略加变化服汤剂3个月,诸症递减,体重增加,复查心脏,心功能好转。

按:先心病是心脏器质性病变,当与先天禀赋有关,中医药治疗只能改善心脏功能,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心悸怔忡,其病在心;少气懒言,纳差便溏,其病在脾。《难经》云“损其心者,调其营卫”。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调而营卫气血生,心力衰竭自复。临床常醒脾开胃,以振奋气血生化之源,治愈心脏疾患,此即治脾以安五脏之意。

2 冠心病心力衰竭

张某,男性,72岁,2010年1月2日就诊。患者10年前经常胸闷、憋气,心前区不适,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冠心病,一直服用扩张血管西药治疗。20 d前胸闷憋气加重,心悸气短,左胸时疼,手足发凉,双下肢水肿,尿少、舌质淡,有齿痕,脉沉弱数;心率132次/min。中医辨证为心肾阳虚,水饮上泛。治宜温阳补肾,利水消肿。 药用制附片 10 g,茯苓 30 g,白术 15 g,白芍 10 g,干姜 5 g,西洋参10 g(浓煎兑入),麦冬 10 g,五味子8 g,山茱萸肉 10 g,丹参30 g,炒酸枣仁20 g,葛根20 g。服30剂后心悸气短明显好转,四肢转温,下肢肿消失,舌淡红,脉沉弦滑,心率82次/min,守方加熟地黄15 g,灵磁石 30 g(先煎),太子参30 g,川芎10 g,制何首乌15 g。再服30剂以巩固治疗。数月后随诊,病情稳定。

按:心为阳中之太阳,肾主一身之水液。心阳虚衰日久致肾阳不足,蒸化无力,水液泛溢全身为肿,水饮上逆为喘为悸。四肢为诸阳之本,阳虚不能外达,失却温煦则手足发凉。治以真武汤温补肾阳、利水消肿。予生脉散益气补心,养阴复脉,药证切中,愈出必然也。

3 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李某,男性,44岁,2009年3月7日就诊。患者风湿性心脏病21年,现面色晦暗,唇舌紫暗,强迫半卧位,心悸不宁,喘促气短,小便量少,下半身水肿,心率 123次/min,肝静脉回流征阳性,舌体胖大而暗,苔白腻,脉结代无力。中医诊断为心痹;辨证为心肾阳虚,痰瘀水湿内停。宜温阳化气、活血利水。药用红参12 g,麦冬 10 g,五味子 10 g,制附片 12 g,干姜 10 g,桂枝 10 g,茯苓 30 g,白术 15 g,白芍 15 g,丹参 30 g,黄芪 30 g,全瓜蒌 30 g,薤白15 g,灸甘草6 g。10剂后精神较佳,饮食有增,心悸、喘促减轻、尿量增多,水肿渐退。服药30剂后,心率减至80次/min左右,水肿基本消退。再予4剂共为细末,炼蜜为丸重10 g,早晚各1丸为之巩固效果。

按:正气内虚、腠理空疏,致风寒湿杂至侵犯成痹,“胸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系受病,血脉失主,五脏失养,致水湿内停,水气凌心射肺,而致心悸、气促、水肿。本案属本大虚而标实盛。本虚从五脏病变来看,以心脾肾为重点;从阴阳来看是以阳虚为主。标实为邪毒不解,成瘀及痰,痰瘀交结不解。治疗应权衡标本,时刻顾护正气,在补虚的基础上祛邪。补虚不能呆补,否则会使痰瘀难消,变生他证,延误病情。故予生脉散温心阳养心气,真武汤以温肾化气行水祛湿,加桂枝甘草汤以加强温心阳之力。且苓桂术甘汤为张仲景治痰饮之主要方剂,加黄芪以助益气利水之力,重用丹参则活血化瘀,同时具有养血之力。经治疗心阳振,血脉通,则心悸减;肾阳复,膀胱气化,故尿量增多,水肿渐退,寒水得去,痰饮逐消,咳喘得平;脾阳升发,胃气恢复,故胃纳改善。由于标本同治,药证相符,故得佳效。

4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

王某,男性,73岁,2009年9月6日初诊。患者2003年先后两次发生心脏前间壁和下壁心肌梗死,经抢救治疗缓解,但常感心慌乏力,动则气喘,夜间不能平卧,胸闷憋气,大汗出,舌质暗淡,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属心脉瘀阻,心气衰弱。法当益气养心,活血通脉。药用红参10 g,麦冬、黄芪、炒酸枣仁、丹参、川芎、石菖蒲、瓜蒌、莪术、白术各15 g,附片、红花、薤白、五味子、延胡索各10 g,三七粉2 g(冲服)。服药10剂,心慌气短减轻,夜间睡眠可平卧。继服20剂,病情稳定,症状无反复。再服30剂以巩固治疗。

按:心为五脏六腑之君主,为全身阳气之宅,主血脉,藏神。本案心梗后心阳虚衰,元阳衰惫,诸脏皆伤而见以上之症。因此治疗心梗后心力衰竭的患者,单纯活血还不够,补心气,温心阳当为必用,本案用红参、黄芪补心气,附片温心阳先扶其本;以丹参、莪术、红花、川芎、三七粉活血化瘀通达心脉,除其病机;并用生脉饮养心复脉,石菖蒲、炒酸枣仁开心窍、安心神。俾标本兼顾,消补兼施,故而取得良好疗效。

猜你喜欢

心阳酸枣仁利水
标点符号
酸枣仁复配制剂改善小鼠睡眠功能的研究
益气活血利水复方塌渍治疗大鼠深静脉血栓的实验研究
酸枣仁行情出现上扬
复方葶苈子汤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经验
酸枣仁黄酮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2种成分测定
浅谈茯苓在宠物临床上的运用
心神宁片中酸枣仁成分的质量控制研究
前桃后杏终归无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