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露醇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致死1例

2012-01-25徐汉英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22期
关键词:甘露醇肾小管肾小球

徐汉英

吉林省汪清林业局医院,吉林 汪清 133200

甘露醇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致死1例

徐汉英

吉林省汪清林业局医院,吉林 汪清 133200

甘露醇;急性肾功能衰竭

甘露醇注射剂是高渗制剂,通过高渗性脱水产生直接的药理作用,消除脑水肿,能使脑水分含量减少,降低颅内压。主要成分为甘露醇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极少被重吸收,起到渗透利尿作用。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现将甘露醇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致死1例做一介绍和讨论。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80岁,因急性眼痛流泪,视力下降,伴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于1998年7月18日入某院,被诊断为“青光眼”。医生给予20%甘露醇250ml静脉点滴,每8小时一次。次日患者自觉好转,但继发胸闷,尿少 (24小时尿低于100ml),医生又给予口服50%甘油,100ml/次,每日2次,随后患者恶心,呕吐加剧,频繁腹泻,8天内无尿。于2008年8月29日转入我院。当时患者血压22.7/14.7kPa,神志朦胧,端坐呼吸,发绀,全身浮肿,满肺湿罗音,BUN23mmol/L,Scr1103μmol/L,血气:PAO27.5kPa,O2SAT83%.被诊断为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多器官功能不全,后因医治无效死亡。

2 分析与讨论

甘露醇是一种渗透性脱水剂,临床上被广泛用于降低颅内压,治疗青光眼及预防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近年发现可诱发急生肾功能衰竭。

甘露醇引起肾功能衰竭的机理尚未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实验证明甘露醇可引起实验动物“渗透压肾病”。其肾组织学改变为肾小管细胞肿胀及空泡样变。甘露醇对肾血管亦有影响,小剂量应用时呈肾血管扩张,而大剂量应用则引起肾血管收缩。动物实验表明,甘露醇的肾血流动力学表现为剂量依赖性,低中等剂量应用时,血浓度小于55mmol/L肾血流阻力下降,肾血流量上升,肾小球滤过率上升,而大剂量应用时,血浓度大于55mmol/L肾血管收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因为甘露醇引起尿中溶质排泄增加,从而刺激致密斑激发强烈的肾小管-肾小球反馈,导致肾小球小动脉收缩,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因为高渗物质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有直接损害,亦可能是引起肾功能衰竭的原因之一。本例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患者年龄偏大,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由于肾动脉硬化使肾单位数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均下降。因此快速静脉点滴甘露醇对原有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减退者更易发生肾中毒;②大剂量快速静脉点滴甘露醇可在肾小管沉淀,形成高渗性肾炎,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而导致肾功能衰竭;③与相继给予甘油有关,因甘油亦引起脱水,再加上患者频繁呕吐,腹泻,血液浓缩,从而增加甘露醇在肾小管内的浓度,导致中毒。

从本例因快速静滴甘露醇致肾功能衰竭并多器官功能不全死亡病例,我们应引起注意的是:①输注甘露醇的剂量不宜过大,应因人而异,一般按0.25~1.0/kg给药,如果按0.25g/kg与0.5~1.0g/kg剂量的疗效相同,每4小时给予0.25g/kg比较合理。对老年人及高血压、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者不宜大剂量使用甘露醇;②滴注20%甘露醇的速度不宜太快,一般以10ml/分钟为宜,滴注速度过快可因组织脱水太快血容量猛增而导致一过性高血压,头痛,同时可致血浓度突然升高,肾血管收缩,肾小球渗过率下降;③用药期间常规检查渗量差,即应用甘露醇后测得血清渗透压减去生化结果 (Na,K,BVN,Glu)计算出的渗透压。治疗上要求甘露醇血浓度不超过55mmol/L,相应渗量差不超过55mmol/L,就有可能避免肾小管坏死的初发期,可静滴甘露醇12.5~25g;如2小时后不利尿,则可再加上述1/2剂量甘露醇加速尿200mg静滴,如2小时后尿量仍不增加,说明患者急性肾小管坏死已确定,此时不应增加用甘露醇,同时应严格控制入水量;④严重病例尽快采用血液透析以降低体内甘露醇血液浓度。在透析过程中注意防止渗量下降过快,透析时平均渗量下降不宜大于10mmol/L。适当补充钠,在甘露醇及尿素氮升高到高水平前即行透析,方可取得较好疗效。

R692.5

A

1007-8517(2012)22-0098-01

2012.09.16)

猜你喜欢

甘露醇肾小管肾小球
赵振昌教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经验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肾小管疾病能治好吗?
视黄醇结合蛋白在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及尿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浅析甘露醇在临床中的应用
浅析甘露醇在临床中的应用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
镰形棘豆总黄酮对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