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肿瘤女性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原因分析及预防膀胱反射神经损伤的措施

2012-01-23孙晓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17期
关键词:漏尿尿管导尿管

孙晓文

河南省肿瘤医院 郑州 450008

我院2009-03—2012-03对100例老年肿瘤女性患者漏尿原因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对100例老年肿瘤女性患者,年龄62~75岁,平均67岁。留置导尿管220例次,留置导尿管型号为12-18F,球囊注生理盐水15~20mL,留置10~200d。

2 结果

因尿道括约肌松弛发生漏尿28例,占28.0%。因膀胱结构、容量的变化引起漏尿14例,占14.0%。应膀胱内压增高发生漏尿12例,占12.0%。因尿管引流不畅发生漏尿12例,占12.0%,膀胱痉挛发生漏尿20例,占20.0%;膀胱废用性萎缩发生漏尿4例,占4.0%;尿管本身质量问题发生漏尿2例,占2.0%;球囊内所注液体不当发生漏尿4例,占4.0%;导尿管插入过深或过浅发生漏尿4例,占4.0%;使用32号尿管12例出现尿液外渗8例,采用相应措施后,得到控制84例,减轻16例。

3 讨论

3.1 预防措施 克服生理因素方面的影响:选取合适导尿管,防治膀胱内压过高,18-20F气囊导尿管为宜。导尿时要充分润滑导尿管。避免膀胱内压力过高,尿管定时开放,3~4h/次开放术,定期更换,避免用力排尿,教会患者自行夹闭或开放尿管。妥善固定好导尿管,防止打折、扭曲、受压等。鼓励患者多饮水、多排尿,预防导尿管表面结晶形成造成堵塞,如果出现血尿,膀胱排空后,注入100mL生理盐水和8 mg甲肾上腺素,保留止血。避免多次插管,以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渗尿发生的几率。密切观察导尿管固定情况,严防导尿管脱出,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尽早拔除尿管[1]。

3.2 导尿技术 (1)掌握尿道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插管时见尿后再进1~2cm,向球囊内注生理盐水,然后向外轻拉使其紧扣于尿道内口至尿液不外溢为止。在导尿前先用注射器抽净膀胱内尿液再做注水试验,以确定尿管位置。在留置尿管期间,嘱患者翻身时勿过度牵拉,以防气囊破裂或尿道损伤。(2)采用1%丁卡因表面麻醉,麻醉5min后插管,且在导尿成功后注入稀释的肝素12.5mg,防止尿管阻塞。本组使用该措施有5例缓和没有出现漏尿现象。(3)球囊内注液量应适量,避免球囊在膀胱内浮动,影响封闭尿道内口效果,减少溢尿的发生。注液量一般6~8mL较适宜[1-2]。注入生理盐水时用力要适度、均匀。

3.3 神经损伤的预防 确保尿管引流通畅妥善固定尿管,保持尿袋位置低于尿道口;每天更换尿袋,并用0.5%碘伏消毒接口,更换尿管频度1次/2周;保持会阴部整洁,并使用0.5%碘伏棉球对尿道口、尿管近尿道口端进行消毒;口服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定期采用生理性方法行膀胱冲洗,其冲洗液为0.02%呋喃西林,要少量多次输入,以150~200mL/次为宜,冲洗液悬挂高度要低于60cm[2]。手置膀胱底部压尿。且对堵塞者,给予及时处理,并采用密闭式膀胱冲洗。患者要饮水2 000~2 500mL/d。防止膀胱出现痉挛,留置导尿前与患者沟通,介绍可能出现不适感觉,嘱患者深呼吸,以抑制膀胱收缩。冲洗时采用接近体温冲洗液,尤其是冬季[2],以减少冷刺激。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保持冲洗通畅,避免因引流不畅致膀胱内压增高,同时避免膀胱处于空虚状态,保持冲洗液入出平衡。加快膀胱冲洗速度,并挤压引流管,以防引流管阻塞。膀胱废用性萎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个体放尿方法,对神志清醒者,可按照生理排尿反射进行排尿;神志不清醒的患者,刚开始时1~2h放尿1次,然后逐渐延长至2~3h放尿1次[3]。使用利尿药或者是输液较多者可以有效缩短放尿时间,然而一定要保证膀胱容量再排尿。(8)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遵医嘱给予解痉镇痛药,并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9)插入导尿管前检查气囊有无漏水、破裂等,认真检查导尿管的质量。

3.4 原因分析 生理退行性变化是患者漏尿主要原因,一般是尿道括约肌松弛、膀胱容量、结构发生变化,便秘致使膀胱内压升高等。(1)老年女性患者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尿道及盆底肌肉松弛,长期卧床,腹内压增高,尿道与导尿管间缝隙增大,与导尿管不能完全吻合而导致尿液外漏。(2)由患者属于生理性衰老,膀胱容量减少,根据文献资料50岁以上人的膀胱容量与20岁时相比,减少约40%[2],球囊中注液量减少。(3)习惯性便秘导致腹内压增高,使膀胱内压增高,导致尿液沿尿管溢出。同时由于患者长期卧床,使其尿道紧张度降低,在腹内压增高时,易出现渗尿,且如尿管夹闭时间过长,则更易发生漏尿。(4)尿路感染、尿沉淀物产生、出血会导致尿管堵塞,翻身不当导致导尿管扭曲或受压,尿液流出不畅而导致漏尿。此外,老年患者饮水量减少,更易钙质沉淀形成膀胱结石,进而引起尿管阻塞。(5)导尿管气囊与膀胱壁直接接触,使膀胱肌肉过度收缩,进而发引起漏尿。(6)引流放尿,膀胱贮存功能废用,膀胱处于空虚及惰性状态,膀胱废用性萎缩,一旦夹闭尿管即致尿液外溢。(7)由于尿管本身质量问题,导管气囊上细小的破损,插完导尿管后,会使气囊内的水减少,使导尿管滑脱,出现漏尿现象[2-3]。(8)球囊内所注液体不当:注水量过少使气囊不能充分与尿道口相嵌;过大易导致球囊浮动,易封闭尿道口,效果欠佳,发生溢尿。(9)导尿管插入过深,导尿管头端落在膀胱底或膀胱体处,尿液沿导尿管流出;插入过浅,注水后患者感觉胀痛,不能很好的引流使尿液外漏。(10)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膀胱内压增高而出现膀胱痉挛[4]。

总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关对策,减轻其痛苦,防止并减少漏尿现象的发生,提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

[1]黄群英 .留置气囊导尿管后尿液渗尿原因分析及对策[J].右江医学,2009,37(3):330-331.

[2]肖娟,钟世镇 .临床应用解剖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461.

[3]于红 .老年患者留置导尿6例出现溢尿的原因与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08,24(2):45-46.

[4]吴显和,刘惠,刘珉甬,等.16Fr气囊尿管插入深度和注水量的实验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7):590-591.

猜你喜欢

漏尿尿管导尿管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分析老年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一例膀胱镜下留置尿管困难拔除个例分析
你被漏尿困扰了吗?
缘何会出现产后“漏尿”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