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皮下血管网腹部皮瓣修复一手多指及一指多个不同部位皮肤缺损1例

2012-01-22吴维国邢志利陈俏依吴晓君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16期
关键词:指端真皮克氏

吴维国 邢志利 陈俏依 吴晓君

浙江省台州市博爱医院手外科,浙江台州 31805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5岁。因左手热压伤术后21 d中环指皮肤坏死入院。患者于21 d前因左手热压伤在外院行“清创左手骨折内固定肌腱关节囊修复术”,术后常规抗炎、活血、对症等治疗。现左手热压伤术后21 d,因左中环指部分皮肤坏死而转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

入院后查体:左中指由掌指关节至近节远端背侧见面积约1.5 cm×3.0 cm皮肤坏死,界限清晰,肌腱组织外露;中节远端至指端背侧约1.0 cm×3.0 cm皮肤坏死,界限清晰,肌腱组织外露,甲床坏死;指端见1枚克氏针尾外露;左环指由近节背侧指横纹至指端背侧约1.0 cm×7.0 cm软组织坏死,界限清晰,可见伸肌腱1区包括止点坏死,甲床坏死;中节远端桡侧方分别见1枚克氏针外露。X线片检查:左中指末节指骨骨折,骨折对位对线良好,见1枚纵行克氏针内固定,在位准确;左环指可见中节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可见2枚克氏针交叉内固定,在位准确。

2 治疗

连续硬膜外麻醉+左侧臂丛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术中扩除左手中环指坏死组织,左中指两个平面组织坏死,其中一个位于近节背侧面积约1.5 cm×3.0 cm软组织缺损,肌腱组织外露,另一个位于中末节背侧约1.0 cm×3.0 cm软组织缺损,肌腱及骨质外露,同时左环指由近节指横纹至指端背侧约1.0 cm×7.0 cm软组织缺损,骨质外露,并伸肌腱1区包括止点坏死,需行远节指间关节融合。

术中清创完毕,予以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冲洗伤口2遍,左环指予以远节指间关节功能位融合,用2枚直径为1.0 mm克氏针交叉固定。于左腹部以左环指软组织缺损面积大出约20%设计皮瓣,切开皮瓣三边,留置环指尺侧一边做为皮瓣蒂部,将皮瓣修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腹部创面直接缝合,再将皮瓣将左环指皮肤缺损区缝合;在左环指于腹部调整舒适位置后,以左中指由掌指关节至指端的长度设计皮瓣,将皮瓣蒂部设计于左中指桡侧方,也将皮瓣修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腹部创面直接缝合,再根据左中指近节及中末节软组织软组织缺损情况,将皮瓣一分为二,分别修复左中指两个软组织缺损区。无菌包扎,适当外固定,术后常规抗炎、活血、对症等治疗。于术后17 d断蒂,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年,皮瓣少许色素沉着,质地可,外形较满意,皮瓣周缘有感觉,之后失访。

3 讨论

对于手部多处组织缺损,该患者较为特殊,既有一手多个手指皮肤缺损,又有一指多个部位皮肤缺损,处理起来比较复杂。因本例应用局部的带蒂岛状皮瓣修复难度较大,且供区的损伤也大;使用游离皮瓣修复,风险高及供区损伤大,患者不同意,故选择真皮下血管网的腹部带蒂皮瓣修复。

真皮下血管网腹部皮瓣,较传统的带有部分脂肪组织的腹部皮瓣血供略差,但取材多,供区可直接缝合,瘢痕隐蔽。如为单蒂皮瓣,则皮瓣可大可小,可根据创面不同形状采取相应的皮瓣,可为方形、椭圆形、梯形等多种形状。皮瓣的蒂部位置和方向设计灵活,可依据皮瓣的要求随意设计,对长宽比例也没什么要求[1-2]。但该患者为多蒂皮瓣,因为要在腹部设计多个皮瓣,所以既要考虑多个皮瓣的大小及设计先后,又要考虑皮瓣蒂的位置方向,还要充分利用腹部的自然曲度。

因该患者是一手多指及一指多部位的皮瓣,皮瓣的蒂部放置尤为重要,也是关系皮瓣成活的关键,因此皮瓣易发生蒂部扭转及卡压,故皮瓣的蒂部要设计合理,设计时要保持蒂部宽松,不能太紧,缝合张力适中,对患肢的体位要求也较高,易因体位引起的皮瓣本身及皮瓣蒂部扭转或卡压发生坏死,故术中及术后合理安排肢体的体位,可减少术后皮瓣坏死率的发生[3-8]。因该患者采用了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可较传统腹部带蒂皮瓣3周断蒂较早断蒂,可于2~3周(16~17 d左右)断蒂,可减少手部固定时间。术后因皮瓣本身已经较薄,外形较满意,不需再次整形,皮瓣术后远期可建立部分感觉。本皮瓣适用于多指及一指多部位背侧皮肤缺损[9-10]。

[1] 向文东,陈锋,孙微.应用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1,24(2):96.

[2] 张志新,刘志刚,路来金,等.带蒂皮瓣移位术及游离皮瓣移植术失败原因分析 [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3,17(4):264.

[3] 王澍寰.手外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5,190.

[4] 劳维蔼,吴焯鹏,谢国钧,等.不同皮瓣在指腹皮肤缺损修复中的疗效分析[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J],2003,26(3):225-226.

[5] 王德昌,傅洪滨,王一兵.人体皮肤组织学彩色图谱[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4-80.

[6] 王炜.整形外科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313.

[7] 陆大鹏.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及前臂软组织缺损26例报告[J].广西医学,2002(2):267.

[8] 沈祖尧.烧伤剖面修复与全身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9] 韦廷强.皮瓣修复指端缺损53例临床分析[J].微创医学,2011,6(5):428-429.

[10] 胡长青,闫厚军,付贯忠,等.腹部皮瓣修复上肢复杂损伤26例[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23(3):32-34.

猜你喜欢

指端真皮克氏
中国皮革协会重磅推出真皮标志宣传片
“真皮星尚我做主”微视频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微型锁定钢板螺钉与克氏针治疗闭合性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桃红四物汤对跟骨骨折患者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影响
深夜写作
别给真皮汽车座椅穿“马甲”
MEMS反射镜静电斥力致动单元建模
建模求解MEMS反射镜静电斥力致动器指端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