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通信类课程实践环节设计探析

2012-01-21尹军祖

关键词:警种公安实训

郑 涛,尹军祖,秦 静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防范系,北京 102600)

0 引言

公安通信类课程是公安院校各专业常设的通修课,主要介绍国内外各种警用通信系统及各种通信手段的适用情况。内容侧重公安实际应用,而非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以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公安通信系统组成、功用及不同系统的适用情况,为其今后在公安工作中娴熟应用各种信息通信系统奠定坚实基础。

1 公安通信类课程实践环节的选择方针

针对上述课程定位,实践环节应尽量涉及各种实际警用通信系统,并让学生有机会亲手操作,以单兵、分组、分队甚至模拟地市级公安局、公安分局及各警种协同的方式进行仿真操作,加深学生对各种规模的公安通信指挥调度组织、实施和效能分析的理解。此外,根据目前公安信通技术发展的现状,实践环节的学时数至少为8学时。因此,如何在各公安院校现有实验条件范围内,优中选优,精选出8学时的四个实验项目,是需要慎之又慎,再三斟酌的课题。笔者总结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和地方公安实战部门的调研结果,得出以下几点设计方针。

1.1 实训贴近公安实战,不以技术手段高低定取舍

公安实战与理论课程讲授的内容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现在公安实战中的各种环境及现场情况瞬息万变,需要指挥员及时采用有效的指挥通信手段,而非只考虑技术手段的高低。例如,目前我国县级公安机关基本已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安集群通信系统,比以往手台间直接的互联互通在技术层面上提升了一个档次。但并不意味着手台间直接互联互通就肯定要退出历史舞台,在没有网络覆盖的地区,或者需要临时组网的情况下,使用手台间直接互联互通更为便利,呼叫建立时间相比公众移动通信大大缩短。

1.2 单项技术应用及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均有侧重,不可偏废

单项通信技术肯定需要熟练掌握,而在此基础上,也应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各种技术手段综合应用的概念。现代公安指挥员必须像军事指挥员一样建立C4I的概念,而C4I的基础就是各种通信技术及手段的综合应用。

1.3 各种规模的警力指挥调度尽量在实验环节中体现

在公安实战中,既有小规模小范围的警力指挥及联络,也有大规模跨地区多警种之间的指挥调度通信。因此,实践环节中应尽量在允许范围内安排实战模拟,可以安排一个或部分同学代表一个警种,或代表某一个地区,模仿大规模跨地区的指挥调度。虽然没有实际调动大量警力,但也一样可以感受相似的气氛,掌握相同的指挥调度手段。

1.4 利用现有实训实验手段,给学生提供相对自由的发挥空间,调动学生自主创新兴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只是刻板规定实践环节步骤,没有学生自主创新的机会,则极可能无法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没有给学生自主思考判断的机会,也就无从谈起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了。在公安通信类课程中,可以考虑只设置实践环节的实验条件及目的需求,而中间操作步骤简略,甚至无需提供,完全依赖单一学生或学生群体的独立思考。这种实验方式的效果往往是教师在实验前所始料不及的,学生的创造能力有时会使教师感到惊叹,甚至有些方式方法对教师本身也是一种极大的启发。既锻炼了学生,又启发了自己,并且师生在实验中不断互动,头脑飞速思考,又何乐不为呢?但在这样的实验设计方案中,对教师在实验课前的理论课程教学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学生在实验前的实验预习准备工作要求甚高。鉴于这种情况,教师不妨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引入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引发学生争论,或可以给学生分组辩论的机会,在此类偏重应用的理工科教学环节中一样可以借鉴文科课程的辩论形式,让学生在辩论中积极主动地思考,知识越辩越清晰。当然在辩论过程中及结束后,教师要控制局面,顺势引导,不必担心课堂纪律,往往在此类形式的课堂上,虽然语言激烈,声音提高,但全体同学的注意力均高度集中于所辩论的课堂内容之中,连一些平时学习主动性不高的同学,都能积极地查找资料,努力参与到知识的辩论中去。

2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实验环境

秉承以上的实验设计思路,应继续考虑公安院校相关实验环境的基本情况,把设计思路与实验环境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设计出符合自身条件及需求的实验项目。目前公安院校实验环境大致如下。

2.1 公安院校实践实验环境

公安院校公安通信类课程一般相关实验设备齐全,但相对略显陈旧过时。这样的实验环境并不能成为设计公安通信系统课程实验的制约因素,反而可以成为优势所在。原因就在于这些实验设备的时间跨度和我国公安通信系统现代化进程基本吻合,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造成各地各级别公安机关所使用的通信设备新旧不等,技术层次差别很大。但这些设备基本上都可以在本系实验设备中找到,包括人工接续台、150 MHz无线中继台、小型接处警指挥平台等。这些设备在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及临时组网情况下一样可以发挥重大作用,而且相对高技术设备而言,这些设备一般还具有设备简单、造价低廉、使用可靠等优势。学生适当接触此类设备,可以使学生适应能力更强,面对艰苦困难环境时采用适宜、可靠的低技术设备完成任务,避免在面对此类设备时无从下手。

2.2 公安大学实训实验环境

公安大学近年来对实验环境实验设备的投入逐年加大,体现出了学校对于培养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的重视。在这些更新、新购进及捐赠的实验设备中,与公安通信系统相关的占到了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2006年公安大学战训大楼及模拟街区的建成,大量的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十分先进的公安通信系统得以引进。如作为公安指挥调度通信中枢及高技术大量集成的指挥中心系统,就是模拟地市级公安机关而建设的,但建设规模、投入及技术含量在国内完全站在了前列,比很多省会城市公安指挥中心都要先进和完善。其中的显示系统由32块DLP大屏拼接而成,左右辅之以多块等离子显示器,可显示多路图像及多种类型的图像。在学校这个层面的实验环境来看,可以满足学生综合实验训练的要求,并可使学生接触到国内最先进的公安通信系统。如果学生分配到经济发达且公安通信装备精良的地区,完全可以迅速熟悉并能良好操控高科技系统进而综合应用。如果学生今后的工作地区还未配备这些高科技设备,则学生对先进公安通信系统的了解可使其在设备更新换代的过程中保持清晰思路,不致毫无头绪。

3 实训项目及内容的设计

在综合考虑实训选择方针及常见实践实验环境的基础上,拟制定以下四个实训项目。

3.1 手台(对讲机)操作实训

在此环节中,选用几种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手台进行操作。实训第一部分是熟悉设备,明确手台的基本组成结构,使用注意事项及基本操作。这些基础知识无论在低端民用设备还是在高端数字集群中基本相同,无重大变化。在这些操作中同时要重点熟悉低端设备的一些特殊功能,熟练掌握这些功能可将低端设备的潜力发挥到较高水平。实训的第二部分主要安排学生自主编组,进行模拟演练,情景可由学生事先安排,教师也提前准备出相关场景,防止学生编排的场景与设备适用情况差别过大。可以安排学生走出实验室,在校园中拉开较大距离,体验不同距离不同地点通话质量的区别,并尝试使用车台,了解车台的基本参数,在实验中要求学生使用规范语言通话,并可尝试使用事先编制的密语进行部分通话。最后由教师通过车台或中继台向学生发出归队命令,使学生对带有中心的对讲系统发生兴趣。如果还有时间,可安排学生参观原有的低技术设备,适当讲解使用方法,不必在本环节中全部介绍,这种介绍可以贯穿四个实训环节始终,并可在实验室开放时间继续深入介绍。

3.2 350MHz集群通信系统实验

实践环节选用的设备为符合我国公安机关模拟集群标准(CPSX)集群通信系统。实验中先简单介绍系统组成和软件使用,之后由学生自行编队组网,引导学生按照各警种分组、队,设计模拟场景进行指挥调度通信。在我校教学中一般安排部分学生留守指挥中心,其他大部分学生在战训大楼及模拟街区进行模拟执勤。由于条件所限,车台为固定地点使用,不加载在实际车辆上,同时要学生清楚车台使用要求,并明确车台可以因地制宜地使用在有线通信不便的建筑物内,而非一定车载使用。如果条件允许车台装载在实际车辆上更为贴近实际。本实训环节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公安日常工作中的各警种配合或各警种的独立工作,更为贴近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的实际工作。教师在实训中预留十分钟进行点评,指出成绩及问题,学生则在课后进行总结,深入体会设备使用的正确方式方法。

3.3 综合测试仪使用(选做)

为保证学生学习的深度,本环节安排学生对前两项实验所使用的车、手台进行相关参数测试,初步熟悉终端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常规修理。对于本科层次的教学,需要这样的环节对以往所学的各类专业通信知识进行深入了解,摆脱抽象的物理概念,转换为实际数据。如果学生日后的工作岗位为信通部门,则完全需要这类的测试知识,并需要熟练掌握综合测试仪这种高级通信测试设备。本实验环节学生需要查阅资料,课前就要明白各种参数所代表的意义,由于部分设备可以手动调节频率,所以不同组学生的实验参数可完全不同,这点在教师批改实验报告时应加以注意。

3.4 公安指挥调度通信综合演练

本实训环节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安排相应内容,将各种通信手段做全面总结,由学生根据战训大楼及模拟街区设计场景,如银行反抢劫、要人保卫、社会大型活动及群体性事件处置等,并由学生自行分组模拟各警种,体会各警种间的协调作战,指挥员在这些重大事件发生时所应采用的各种通信手段,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适宜的通信手段。此实训环节涉及到的公安通信手段极多,基本可以涵盖现有的公安通信设备,可以作为设计性、综合性实训。当然也可由学生发挥想象力,利用理论课程中的知识,辅以大量的资料查阅,制定预案,在实训演练中得到验证,修正原有的预案。

4 结语

限于教学大纲中的总体实训时间及各公安院校相关指挥通信系统配备情况,目前仅考虑优先开设以上四项实训环节,大体可涵盖各警种(包括信通专业警种)对通信指挥技能的基本要求。有条件的院校,可在此基础上开设诸如通信保密、指挥中心详细运作规程、有线通信、光纤通信、短波电台、无线图像通信、数据通信、卫星通信、指挥车、应急通信等内容的实践环节,可根据不同警种的具体要求对各专业学生进行实践环节的差别化选择,由于实训时间无法全面展开的实践环节可争取在实验室开放时间让学生加以了解和掌握。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可随时把经过公安实战检验的新技术、新手段、新系统加入实训,淘汰陈旧过时的实训环节,紧跟公安通信指挥技术发展。

[1]公安部人事训练局、公安部信息通信局.公安信息通信技术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

[2]郑祖辉,陆锦华,丁锐,等.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3]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应急警务实战指挥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警种公安实训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执法记录仪在公安工作中的适用性研究
对现代警务协作形式和指挥的分析
公安信息化的同路人——华为构架云计算和大数据开创公安信息化新局面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我国行业警种发展的模型构想及其结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