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复方磺胺甲唑治疗鼻咽癌放射性湿性皮炎32例

2011-12-09陈静陈叶珊杨坤禹尹中元王琼

医药导报 2011年10期
关键词:性皮炎皮炎放射治疗

陈静,陈叶珊,杨坤禹,尹中元,王琼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武汉 430022)

放射治疗(放疗)是目前根治鼻咽癌的主要手段,鼻咽癌放疗往往需要同时进行颈部淋巴结照射,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放射性皮肤反应通常分为干性和湿性反应,干性皮炎一般仅需对症处理也不会中断放疗,但是湿性皮炎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必须暂停放疗,中断治疗时间过长会降低放射生物学效应,影响放疗疗效。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更新,鼻咽癌的生存率明显提高,但是对于放射性皮炎特别是湿性皮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2009年1月~2011年4月,笔者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复方磺胺甲唑局部外用治疗湿性皮炎取得良好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经病理学确诊并在本中心初治接受首程根治性放疗后出现3或4度湿性皮炎的鼻咽癌患者62例,有磺胺变态反应史者和颈部皮肤疾患者除外。所有患者均为中或低分化鳞癌,6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龄18~74岁,平均(44.1±11.5)岁,3 级和 4 级放射性皮炎分别为27和5例,卡氏评分(Karnofsky,KPS)评分(76.2±2.1)分。对照组 30 例,男 20 例,女10例,年龄20~65岁,平均(42.3±12.5)岁,3 级和 4级放射性皮炎分别为26和4例,KPS评分(75.9±2.8)分。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在性别、年龄、皮炎程度、KP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急性放射皮肤反应分级 根据 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1],将放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急性皮肤损伤分为5级:0级为无变化;1级为滤泡样暗红色斑、脱发、干性脱皮和出汗减少;2级为触痛性或鲜红色斑,片状湿性脱皮、中度水肿;3级为皮肤皱褶以外部位的融合的湿性脱皮,凹陷性水肿;4级为溃疡、出血和坏死。其中3和4级皮炎为湿性皮炎。

1.3 治疗方法

1.3.1 给药方法 所有病例的放疗均采用6MVX线和(或)9 ~12 MeV 电子线照射,1.8 ~2.0 Gy/F,每周5次。一旦出现湿性皮炎,所有患者暂停放疗。治疗组:0.9%氯化钠溶液清洗后,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商品名:金因肽,深圳市华生元基因工程发展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S20010038,规格:2 000 U·mL-1),每10 cm2均匀喷湿创面约4 000 U,然后将研碎的复方磺胺甲唑片粉末(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1568,规格:每片含磺胺甲唑 0.4 g,甲氧苄啶80 mg)均匀撒于金因肽喷湿的创面,早晚各一次。对照组仅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用量同治疗组早晚各一次均匀喷洒创面。两组治疗均直至创面彻底干燥,痂皮脱落。

1.3.2 健康宣教 本中心对所有鼻咽癌患者在放射治疗开始时即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其中关于皮肤护理内容如下:射野皮肤充分暴露,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与阳光直射,宜穿无领全棉宽松内衣,避免摩擦,清水洗涤护理射野皮肤。勿使用刺强激性洗涤品、过冷过热水及粗硬毛巾擦洗皮肤,射野皮肤禁用刺激性油膏、化妆品和其他外用药物。

1.4 观察指标 以创面干燥,无渗液出血,新生皮肤形成,痂皮部分脱落或完全脱落,能继续接受放射治疗者即为愈合。每天早晚2次定时观察并记录皮损变化及愈合时间,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后的自我感受。

2 结果

2.1 皮损愈合时间 临床医师与患者本人共同监测皮损愈合情况,其中治疗组皮损的愈合时间为2.0~4.5 d,平均愈合时间为(3.20±0.93)d,对照组皮损愈合时间为5.5 ~9.0 d,平均愈合时间为(7.50±1.1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局部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或复方磺胺甲唑片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是鼻咽癌放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皮肤损伤,其中有10%~15%患者会发生湿性反应即3或4级放射性皮炎[2-4]。损伤发生的轻重程度和放射线的性质、照射总剂量、单次分割剂量、照射面积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营养状况等有密切关系。其发生机制主要是因为皮肤属于快反应组织,极其容易受到电离辐射产生的高活性氧自由基的损害,导致成熟的上皮细胞持续丢失,基底层内的前细胞不能再产生新细胞,从而表现为脱皮、脱发、溃疡、水肿、出血、坏死等一系列的皮肤反应和损伤[5-6]。轻型损伤一般不会引起治疗中断,但是中重度皮肤损伤(湿性反应)出现就要停止放射治疗,过去多采用休息及抗炎治疗等对症处理。近年来随着调强放疗技术的进步,鼻咽癌治疗有效率日益提高,5 a总生存率已达到80%以上[7]。在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如何降低放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先后有文献报道中药类、三乙醇胺乳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抗菌药物及外用药物制剂等用于预防和治疗放射性皮炎,但都疗效不一,目前仍缺乏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8-12]。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是以10%的甘油和1.0%甘露醇为保护剂制成的外用药液。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ECF及其受体存在于除造血系统以外的所有组织,可促进皮肤与黏膜创面组织中DNA、RNA和羟脯氨酸的合成,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生成和上皮细胞增殖,同时可趋化上皮细胞、中性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多种细胞向创面迁移,促进创面细胞再上皮化,从而缩短创面愈合时间[11-13]。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作为人源性多肽类细胞生长因子,其分子结构和生物学活性与人体内源性表皮生长因子高度一致,无过敏性,且重组表皮生长因子与其细胞受体的结合反应存在饱和机制,在促进创面加速愈合的同时也不会引起靶细胞的过度增殖,安全性好。既往研究也证实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防治放射性皮炎的发生[11,13]。

另外,患者湿性皮炎发作时,皮肤发生水疱、糜烂或破溃,极其容易合并感染,特别是在炎热夏季,患者出汗较多,稍有不慎就可能在24 h内波及全颈。而复方磺胺甲唑为磺胺类抗菌药,抗菌谱广,对化脓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厌氧菌、大肠埃希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外用时可不受脓液、分泌物及坏死组织的影响[14]。

[1]殷尉伯,余子豪,徐国镇,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350.

[2]FISHER J,SCOTT C,STEVENS R,et al.Randomized phase III study comparing best supportive care to biafine as a prophylactic agent for randiation-induced skin toxicity for women undergoing breast irradiation:radiation therapy on cology group[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0,48(5):1307-1310.

[3]林芳.龙珠软膏联合维生素E防治鼻咽癌放射性皮炎[J].护理学杂志,2010,25(11):93-94.

[4]许春娇,涂桂红,宋爱梅.美皮康在放射性湿性皮炎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25(12):73.

[5]OlASCOAGA A,VILAR-COMPTE D,POITEVIN-CHACON A, etal.Wound healingin radiated skin: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 options[J].Int Wound J,2008,5(2):246-257.

[6]MENDELSOHN F A,DIVINO C M,REIS E D,et al.Wound care after radiation therapy[J].Adv Skin Wound Care,2002,15(5):216-224.

[7]SU SF,HAN F,ZHAO C,et al.Treatment outcomes for different subgroups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s treated with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J].Chin J Cancer,2011,30(8):565-573.

[8]洪金花.放射治疗皮肤保护剂用于鼻咽癌放疗患者皮肤反应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08,9(3):38-39.

[9]WANG R Z,WU F E,WANG D M,et al.Clinical effect ofbiafnein preventingand treatingradioactiveskin destruction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s caused by concurrent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J].Chin J Clin Oncol,2008,5(1):58-63.

[10]袁红.呋喃西林用于鼻咽癌放射治疗所致皮肤损伤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08,29(21):1925.

[11]RYU S H,KIM Y H,LEE S W,et al.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factor(rhEGF)on the recurrence of radiodermatitis[J].J Radiat Res,2010,51(5):511-517.

[12]罗雪飞,李小红,刘跃辉.外用药物制剂治疗放射性皮炎的临床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1,4(1A):151-152.

[13]李素艳,高黎,殷蔚伯,等.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金因肽)对急性放射性黏膜炎及皮炎的作用[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2,11(1):30-32.

[14]戴自英.实用抗菌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80.

猜你喜欢

性皮炎皮炎放射治疗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野生木耳致植物日光性皮炎4例
空气污染与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慢性光化性皮炎发病机制及治疗
逃不开的痒
系列性科普
染发
——皮炎
放疗
当心季节化妆品引发的面部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