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霉菌毒素是养鸡业的隐性杀手

2011-12-09伍庆斌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1年8期
关键词:垫料霉菌肉鸡

伍庆斌

(广西参皇养殖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 广西玉林 537000)

在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霉菌毒素在肉鸡饲料中普遍存在,特别是每年3~6月份,对肉鸡饲养造成巨大的威胁。鸡霉菌毒素慢性中毒临床表现不典型,而会表现出其他传染病的症状,带来临床诊断上的困难,造成霉菌毒素的危害被人忽视。但霉菌毒素中毒造成肉鸡增重缓慢,饲料报酬增高,多系统疾病病变等,使得霉菌毒素对养鸡业的危害愈发严重,已成为养殖业的隐性杀手。特别是它与其他几种免疫抑制疾病共同作用引起鸡群免疫抑制,使得现阶段鸡疫病变得错综复杂。

1 霉菌毒素产生的主要原因

霉菌大量生长、繁殖的理想条件为:气温在20~35℃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上,霉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有害的霉菌毒素。按孳生习惯将霉菌分为仓贮性霉菌和田间霉菌两种。仓贮性霉菌主要是贮存的饲料或者原料在上述适宜温度和湿度下产生的霉菌,如:原料特别是玉米晾晒不充分,在贮存过程中霉变,产生霉菌毒素;田间霉菌则是指青霉菌属、麦角菌属和梭霉菌属,此类霉菌属于野外菌株,通常在谷物未采收前已感染,霉菌孢子会进行繁殖并且分泌毒素。

广东、广西等地区以地面养鸡为主,地面养鸡的垫料主要为花生壳、稻壳、麦秸与木屑等。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此类垫料容易发霉。肉鸡在养殖中采食垫料或者掉在垫料上的饲料,导致霉菌感染或者摄入霉菌毒素。

2 主要症状

原料在采收、贮存过程中会感染多种霉菌而产生不同种类的霉菌毒素,这些毒素较稳定,常规饲料加工不能对其破坏,而残留在饲料中。鸡对霉菌毒素非常敏感,饲喂经霉菌污染的饲料一定时间后引起慢性中毒(1~2月后)。可呈现消化系统损伤、肝肾损伤和繁殖障碍等;影响家禽的增重、饲料报酬及色素沉着,亦可造成免疫失败。在不同地区,不同的养殖场,因为饲料和垫料的霉菌毒素种类和含量不同,鸡的健康指数不同,临床表现差别也较大。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生长缓慢,采食慢,腿爪颜色发浅,色素沉积不良,增重慢,肠炎、球虫病久治不愈,饲料消化不全。

霉菌毒素对消化道的破坏最为明显,整个消化道都可能表现出相应的变化,嗉囊炎、食道炎、肌胃炎、腺胃炎、坏死性肠炎及肠黏膜脱落等,出现经常性的拉稀,消化不全。

霉菌毒素对肾脏的损坏表现为使肾小管发生变性而阻塞,发生炎症、坏死和尿酸盐沉积,导致痛风症。

霉菌毒素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鸡营养不良,特别是蛋氨酸的需要量大幅上升,可高出NRC标准的40%。

3 霉菌毒素对肉鸡的危害

3.1 霉菌毒素影响肉鸡生长速度,导致肉鸡的均匀度差,个体参差不齐。

3.2 霉菌毒素影响肉鸡的抗病力,对疾病的易感性增高,生产性能降低等;饲料粪,消化不良。

3.3 肉鸡霉菌毒素中毒严重者,表现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和啰音;眼睛受到侵害时,表现一侧或两侧瞬膜下形成绿豆大的球状结节,致使眼睑肿胀、突出,个别出现角膜混浊。

3.4 霉菌毒素引起鸡只口腔黏膜白色或红色的溃疡灶,鸡因为疼痛不敢采食大的饲料颗粒,影响鸡只的采食量。

3.5 霉菌毒素引起整个消化系统发生炎症,饲料粪、鱼肠子粪便等,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造成料比高,体重轻。饲料消化不良,引起生长障碍,鸡只均匀度降低,肠炎、球虫病反复发病,大肠杆菌易感性增加,用药费用增加。

3.6 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抑制色素的代谢和沉积,加之肠道对色素的吸收障碍,引起喙和爪着色不良。可使鸡喙、脚颜色呈肉色,鸡的皮肤不够黄,次鸡增多。

3.7 霉菌毒素影响引起肾脏肿大、尿酸盐沉积、痛风、炎症、坏死和不明原因腿病增多。

3.8 霉菌毒素对血管壁的损伤导致血压上升,增加了心脏的负担,使肉鸡腹水症发生率增加。

3.9 霉菌毒素造成免疫抑制,疫苗免疫后抗体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后期易感染非典型新城疫等病毒性疾病,增加养殖风险。

3.10 霉菌毒素中毒引起的肠道病使机体对维生素E的吸收减少。如单端孢霉毒素可减少维生素E在血浆中的浓度。维生素E为一促微粒化合物,维生素E的缺乏可引起肠内脂肪消化的障碍。在生产中表现为鸡消瘦,肥度不足,鸡肉风味不佳。

4 霉菌毒素对种鸡的危害

霉菌毒素对种鸡的影响集中表现在:卵巢和输卵管萎缩,产蛋量下降,产畸形蛋;采食量减少、生产性能下降、料蛋比升高,白壳蛋、薄壳蛋和软皮蛋增多。如玉米赤霉稀酮有植物雌激素作用,可导致育成前期的鸡发生鸡冠增大、发红,出现“假公鸡”现象。输卵管变细、水肿和卵巢萎缩甚至绝产,造成种鸡受精率下降,孵化率降低,孵化中的胚胎死亡多见。

种鸡采食霉变饲料后,霉菌毒素在卵黄中蓄积,孵化后期及出壳后霉菌毒素随着卵黄的吸收被转移到雏鸡体内,引起霉菌毒素中毒。

霉菌污染的种鸡舍,主要分布在产蛋窝及垫料中。霉菌可通过污染蛋壳表面进入蛋内,在储运及孵化中发生雏鸡的霉菌侵袭,导致毛蛋和1日龄雏鸡出现气囊和肺部的霉菌斑块状变化,临床表现1日龄鸡出现呼吸道症状。

5 防治措施

霉菌毒素的可行性控制措施必须分两个阶段完成:阻止霉菌生长和霉菌毒素产生(防霉)和去除饲料中存在的霉菌毒素(脱毒)。

5.1 从源头抓起,严格控制原料的采购,杜绝霉变原料入库,特别是玉米的霉变危害最大。加强玉米采购的过程监督,如码头的装卸、中途运输等。

5.2 尽量缩短原料储存时间和成品库存时间。控制仓库的温度湿度,注意通风,做好对仓库边角清理工作,控制饲料加工、配制和运输等环节。

5.3 在饲料中添加有效的脱霉剂。由于有些原料在田间的时候就已经霉变,且肉眼很难辨别,实验室鉴定仅限于个别的毒素,很多毒素缺乏可行性鉴定手段,所以仅仅依靠原料的把关是不现实的,因此脱霉剂的使用就变得非常重要,特别是在种鸡场,更加显得重要。常用的脱霉剂有硅铝酸盐包括黏土、沸石和水合硅铝酸钙钠、活性炭和酵母细胞壁吸附剂等,在实际生产中红酒酵母有一定的效果。

5.4 饲料运到养殖场后,避免被水淋湿或浸湿,避免阳光直射或其他高温环境;同时料桶不要有剩料,如果有剩料,要及时处理;注意垫料的存放,不要用发霉的垫料,在养殖过程中及时清除发霉的垫料;每天清洗并消毒喂料器具和饮水器;霉菌污染的鸡舍、孵化室要进行有效的消毒。

5.5 使用免疫增强剂和肠道调节剂。通过改善肠道环境,有利于各种消化酶保持活性,促进饲料的消化,提高饲料报酬。免疫增强剂常用的有维生素E、左旋咪唑、转移因子和干扰素等;肠道调节剂有益生素、酶制剂、酸化剂、寡糖、中草药和红酒酵母多糖等。

5.6 合理使用饲料防霉剂。防霉剂,要具备抑制霉菌生长,但又对动物无毒的特点。因此,作为饲料防霉剂,必须符合以下3个原则:一是具有较强的广谱抑菌效果;二是pH值低,在低水分的饲料中能释放出来;三是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经济,无致癌、致畸或致突变作用,有效添加量不影响动物健康及饲料的适口性。目前,常用的防霉剂主要有以下3大类:第一类为有机酸,如丙酸、山梨酸、苯甲酸、乙酸、脱氢醋酸和富马酸等;第二类为有机酸盐及其酯,如丙酸盐、山梨酸钠 (钾)、苯甲酸钠和富马酸二甲酯等;第三类为复合防霉剂。有机酸防霉效果较好,但腐蚀性较大;有机酸盐防霉效果较有机酸差,且必须在有一定的水分和pH值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但腐蚀性小;复合防霉剂防霉效果作用强、腐蚀性小。

5.7 对已经发现中毒的病鸡,应立即停止所使用霉变饲料,换成优质、新鲜饲料,并投服盐类泻剂,以排除肠道毒素,使用甘露糖、山梨酸钾等有助于对霉菌毒素的解毒;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和有机硒等,有助缓解霉菌毒素对细胞的毒性;同时添加蛋氨酸,亦可用葡萄糖水、复合多维、恩诺沙星或阿莫西林等。也可用每千克水加5~10克碘化钾,饮水 3~5 天。

6 体会

当前一些肉鸡养殖公司感觉肉鸡的出栏体重较以往轻、饲料报酬高和成活率下降,笔者认为,霉菌毒素中毒可能是原因之一。霉菌毒素通过影响种鸡的生产性能从而影响鸡苗的质量,鸡苗质量的下降对肉鸡的健康生长不利;肉鸡摄入霉菌毒素影响肉鸡的出栏体重和饲料报酬等,导致养鸡利润下降,造成经济损失。

在广东和广西等南方地区,霉菌毒素的污染及其危害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彻底做好这方面的防护措施。

猜你喜欢

垫料霉菌肉鸡
给肉鸡带上小眼镜 性格变温柔还长肉
浅析鹅发酵床养殖模式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木屑垫料和牛粪垫料对奶牛泌乳性能及健康的影响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鸡舍垫料管理技术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
早期霉变纸币霉菌分离与鉴定研究
霉菌的新朋友—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