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雀疾病的防治

2011-12-09翁善钢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1年8期
关键词:球虫新城疫支原体

翁善钢

(上海外高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上海 200137)

孔雀养殖已成为一项新兴的特禽养殖业。孔雀不仅可供观赏,其肉和羽毛还是珍贵食品和高贵装饰品。但在养殖过程中对于一些疾病的防治还是不可忽视的。引起孔雀的疾病的病原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虫、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等。

1 病毒性疾病

1.1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一种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这种疾病容易迅速蔓延。该病所引起的高死亡率取决于病毒的毒力或致病性。新城疫的持续时间约为14天。由于迄今仍没有针对新城疫的有效药物,因此需要对饲养的孔雀及时使用疫苗并精心饲养管理来预防和控制本病。

加强孔雀场卫生防疫制度,防止病毒或传染源与孔雀群接触。场门前设消毒池,经常保持孔雀舍、运动场清洁卫生,定期消毒;保持饲料、饮水清洁,食槽和饮水器须每天洗刷、清洁,并做好消毒;孔雀场最好实行全进全出制饲养;新购进孔雀时,须隔离观察2周以上,确认健康后方可合群;严防人、畜和禽带进病原。

孔雀群一旦发病,应及时采取紧急措施,严防疫情扩大蔓延。立即封锁孔雀场,紧急带孔雀喷雾消毒,将假定健康孔雀、可疑病孔雀和病孔雀分群隔离,并依次用疫苗进行紧急接种;及时扑杀、深埋或焚烧病死孔雀尸体,做好被污染羽毛、粪便等的无害化处理和消毒;最后一个病例处理后2周,若无新病例发生,经严格消毒后,方可解除封锁。

对发病孔雀群采用新城疫克隆30活疫苗大剂量(3~5羽份/只)肌注,并用0.1%菌毒净带孔雀消毒,饮用含适量多维、10%葡萄糖水等,可收到较好治疗效果。另外,使用新城疫Ⅳ系疫苗4倍量饮水免疫,再结合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肌注,每只0.5毫升,并辅以对症治疗,也有较好疗效。

1.2 禽痘(Fowl Pox,FP)是一个传播相对缓慢的疾病。病毒是首先通过被感染的蚊子叮咬来进行传播。痘病毒主要在上皮组织复制增殖,因此病变局限于皮肤、眼结膜和咽喉区。预防和控制本病的主要措施是在疾病发生之前或暴发时对群体进行疫苗免疫,灭蚊,对于病变的痘斑可采用局部消毒的方法。

1.3 出血性肠炎(Hemorrhagic Enteritis,HE)是由腺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疾病。这种疾病的特点是广泛的炎症和肠出血。4~13周龄的孔雀最易感。这种疾病不会在孔雀个体间传播。但孔雀可以通过摄入受感染的物质,如饲料、水、垃圾或粪便染病。由于尚无特别或具体的治疗方法,健全的管理和疫苗接种预防是最好的措施。然而,在饲料或水中加入抗生素以防止继发感染是一个较好的措施,还可以缩短恢复期。

2 支原体疾病

支原体疾病是由鸡毒支原体 (Mycoplama gallisepticum,MG)、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moviae,MS)和火鸡支原体(Mycoplasma meleagridis,MM)引起的疾病,其中以MG和MM致病较严重较普遍。MG和MM所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表现为鼻窦炎,气囊发生炎症,含有分泌液和脓汁,严重时眼睛张不开。MS感染的症状表现为关节炎或关节感染。支原体感染彻底治疗困难,但有几种抗菌药物(泰妙菌素、土霉素和四环素等)对于治疗和控制该病有一定效果。恢复期的孔雀仍然是携带者,该病也可以通过母孔雀垂直传播。因此支原体阳性的孔雀不宜用于保种繁殖。

在病初可以试用一些对支原体有抑制作用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抗菌药物可以拌在饲料内或者经过饮水投服,也可以注射。土霉素和四环素的用量为每吨饲料400克;泰乐菌素为每4.5升水内加2~3克;北里霉素为每吨饲料内加300~500克。支原净(泰妙菌素)饮水含量为120~500毫克/升,不论饮水或饲料拌服都要连用几天。如果投药效果不良,就要考虑并发病的问题,或者是病原对所使用的抗菌药物具有抗药性的关系。

3 细菌性疾病

3.1 鸡白痢(Pullorum)、鸡伤寒(Fowl typhoid)分别是由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疾病。这两种细菌抗原性是相关的。要控制这两种疾病,需要在繁殖季节前夕做血清学检测来淘汰鸡白痢、鸡伤寒呈阳性的孔雀。如果所有阳性的孔雀去除后,其后代将免于感染鸡白痢或鸡伤寒。

3.2 副伤寒(Paratyphoid)也是由一种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败血和肠道性疾病。幼雀在8~28日龄的时候死亡率较高。受感染的孔雀往往长期感染,大多数表现为食欲不振伴有受惊吓状。同鸡白痢、鸡伤寒类似,副伤寒也是通过感染的母雀传递给幼雀的。幼雀往往因孵化过程中接触了有细菌污染的蛋壳而感染。在饲料中增加新霉素等药物可以减少因副伤寒所造成的损失。

信息采集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划标高、建筑高度的测量与面积的测量与测算,停车泊位的位置与面积的测量与测算,单体建筑建筑面积与占地面积、建筑密度、总占地面积与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物的名称、绿地面积等测算,层数、结构、使用性质、户型与户数,建筑物退界距离、建筑间距、退线距离的测量与测算,建筑工程用地界址等数据信息的采集工作[1]。

3.3 亚利桑那菌病(Arizona paracolon)感染可以导致幼雀急性败血症和肠道感染,其症状、严重性以及引起的经济损失同副伤寒类似。该细菌同沙门氏菌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因此两者的分离和鉴定方法类似。由于两者的密切关系,故在疾病暴发时需做鉴别诊断,亚利桑那菌对用于治疗副伤寒的药物比较敏感。新霉素可以用于防控或治疗。

3.4 葡萄球菌病(Staphylococcus)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所引起的疾病,其主要症状为败血症,土黄脚(Bumble foot)也能见到,被葡萄球菌感染孔雀趾骨的跗骨与跖骨间的肉垫肿胀而且过度增厚,并积聚干酪样的脓状物。葡萄球菌病大多是因为个别孔雀从环境中感染所致。遇到该病暴发可以对个别感染雀只进行抗菌药物治疗。提高雀舍的环境卫生以及良好的饲养管理有助于控制葡萄球菌病。

3.5 禽霍乱 (Fowl cholera)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疾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患病孔雀出现广泛性出血,高死亡率。最好的控制方法是避免巴氏杆菌被新引进的雀只、病雀或污染的材料和设备带入。现在已经有商用的疫苗,但效果不甚理想。疾病暴发时可以使用磺胺类或抗菌药物来控制。除非采取彻底的净化程序,暴发过该病的养殖场容易再次发生该病。

3.6 禽结核病(Avian tuberculosis)是在成年孔雀群体中缓慢蔓延的一种疾病,主要出现在3~4岁的孔雀中。该病病原是具有强抗酸性的禽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avian)。其主要症状是逐渐消瘦,内脏结节(肉芽肿)逐渐发展。除非采取有目的的彻底净化程序,存在该病的养殖场容易长期存在该病。抗酸染色技术可用来确诊该病,加强管理,提高环境的清洁卫生程度有助于阻止该病的传入。

4 原虫病

4.1 球虫病(Coccidiosis)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引起的,禽类的球虫大多为艾美耳球虫属。球虫病一般发生在3~12周龄的孔雀身上。球虫是宿主特异性的,因此不同种类的鸟的球虫一般不会造成交叉感染。大多数鸟类受到两种以上的球虫感染。在易感期饲养时饲料中加入一些药物可以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目前已有很多抗球虫药,其中氨丙啉和增效磺胺效果较好。在疾病暴发时,可以在饮水中加入磺胺类药物,但应该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添加。

4.2 组织滴虫病(Histomoniasis),通常被称为“黑头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Histomonas meleagridis)所引起的一种肠道疾病。6~14周龄的孔雀比较易感,主要症状为水样硫黄色粪便,嗜睡,虚弱。引起疾病的病原主要存在于感染雀只的粪便里,易感的孔雀往往通过接触了排泄物而感染。在疾病暴发初期通过对特定孔雀进行药物治疗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甲硝唑(灭滴灵)、硫酸铜溶液等可用于治疗该病。

4.3 毛滴虫(Trichomonias)主要发生在幼雀。该疾病主要有两种形式。由鸡滴虫(Trichomonas gallinae)所引起的口或食道感染和由Trichomonas gallinarum引起的肠道感染。其主要症状分别是精神沉郁,流口水,作出反复吞咽的动作,往往还有恶臭气味,保持类似企鹅般的姿态和体重减轻、消瘦、伴随黄色水样粪便的腹泻。治疗和防控方法与组织滴虫病类似。

4.4 鸡住白细胞虫病(Leucocytozoonosis)是寄生在宿主白细胞内的原虫引起的疟疾样疾病。此病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各个年龄段的孔雀都易感,尤其是对于幼雀。病初的症状为发病严重,贫血,发烧,乏力,食欲不振,跛行。接着发病孔雀会呕吐,排泄绿色粪便,最终死亡。鸡住白细胞虫病的传播媒介是蚋(Simuliuim sp.)、吸血库蠓(Culicoidos sp.)。在有媒介生物存在的季节尽量避免易感的孔雀与其接触。在疾病暴发时,使用磺胺类药物或氯羟吡啶对该病的防控有一定的作用。

4.5 血液变形虫(Haemoproteus)感染是由一种血液内能够入侵并损坏红细胞的寄生性原虫引起的,可以导致孔雀严重的贫血和死亡。血液变形虫往往通过吸血性蠓等昆虫的叮咬而使孔雀感染。发病比较突然,主要症状为全身乏力,嗜睡,最终导致死亡。疾病暴发时使用抗疟疾的药物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通过控制媒介昆虫以及以较低的水平持续使用抗疟疾药物或氯羟吡啶可以较好地防控该病。

5 蠕虫病

5.1 蛔虫(Ascaridia)在各种孔雀中流行。蛔虫具有较强的宿主特异性。蛔虫的幼虫在肠道广泛迁移造成许多组织损伤,出血,并引发各类肠道疾病。成虫对哌嗪类药物很敏感,可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为期一天的用药。有必要的话可以定期重复使用。

5.2 气管比翼线虫(Gapeworms,Syngamus trachea)是主要存在于鸟类气管的一种寄生虫。严重感染时导致幼雀气管机械性阻塞而造成呼吸困难。蚯蚓是该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可以使用噻苯咪唑(噻菌灵、涕必灵)来防治。

5.3 毛细线虫(Capillaria worms,capillaria sp.)是一种胃肠道寄生虫。至少有两种毛细线虫感染食道和口腔,而其他物种往往寄生在小肠和盲肠。每一物种都有其特定的寄生部位。受感染的孔雀主要症状表现为身体憔悴,羽毛粗糙。噻苯咪唑、阿苯达唑或阿维菌素可以用于治疗。

5.4 绦虫(Tapeworms)有两阶段的生命周期,第一阶段存在于昆虫、节肢动物中,甲壳动物被称为第二宿主,孔雀往往因吞食作为第二宿主的动物而感染。症状严重程度往往取决于粪便里面绦虫节片的多少。阶段性治疗可以使孔雀免于感染,但孔雀很容易因吞食甲壳类食物而造成感染。

6 外寄生虫

6.1 虱子(Lice)是鸟类常见的外寄生虫。虱子以皮肤、鳞片以及羽毛的碎片等为生。孔雀身上的虱子有咀嚼式的口器。虱子传播往往通过孔雀之间互相接触造成。低毒安全的杀虫剂有治疗效果,但建议最好不要采用,除非情况很严重。

6.2 螨(Mites)也是孔雀体表常见的寄生虫,与虱子相比其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更强。螨虫的生命周期约为7~14天,因此可以采用以10天为间歇期连续3~4次用药的方法来防治。

7 营养性疾病

这些疾病是由于饮食所需的基本的维生素或矿物质缺乏造成的。营养缺乏症主要出现在幼雀中,常见的有佝偻病 (钙、磷、维生素D缺乏症)、脚趾卷曲或麻痹(核黄素缺乏症)、营养性白喉(维生素A缺乏症)、脱腱症(锰缺乏症)、小脑软化症或疯狂病(Crazychick disease)(维生素E缺乏症)及白肌病(硒缺乏症)等。治疗方法是在一定时期内在饮水中加入适当营养元素来达到营养元素的平衡。

猜你喜欢

球虫新城疫支原体
正确认识儿童支原体肺炎
肉鸡养殖中球虫疾病防治研究进展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渝西地区兔球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及虫种鉴定
和田部分地区和田黑鸡3种球虫分子检测与鉴定
肉鸡球虫疾病药物防治效果的分析
山西省赛鸽新城疫抗体水平监测与分析
商品化鸡新城疫活苗分类及特点
比利时:商业家禽养殖场爆发新城疫
当前鸡新城疫流行特点和防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