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医大学教育技术能力混合培训模式的应用与研究

2011-12-02卞亚红孙项洁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1年5期
关键词:军医大学技术培训混合

卞亚红,张 力,孙项洁,杨 璐

(第二军医大学教育技术中心,上海 200433)

军医大学教育技术能力混合培训模式的应用与研究

卞亚红,张 力,孙项洁,杨 璐

(第二军医大学教育技术中心,上海 200433)

针对军医大学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存在的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和实用性等弊病的现状,从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及考核方式四方面,提出了混合培训模式。并以具体案例介绍了第二军医大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混合培训模式的实施方案。

军医大学;师资培训;教育技术能力;混合培训模式

2010年5月国务院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对未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高度概括了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再次强调了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可见,加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有效实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依然是一项义不容辞的任务。

1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背景及现状

1.1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理论依据

美国早在1993年就制定了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第一版),并将其作为审核教师认证、培训相关项目的依据[1];AECT(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于1994年为教育技术作了较为全面的界定:“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它明确地把教育技术划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进一步为阐述教育技术能力内涵提供了理论依据[2]。

我国教育部于1999年开始启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将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列为该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2000年12月高教司发出“关于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文中指出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面;2004年12月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2010年9月推出了《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再次强调了高校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界定了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现代教育技术的素质与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媒体操作与使用能力;具备教学软件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能力和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加工与应用能力[3]。

1.2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现状

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推动与影响已被广泛接受和认可,但从其总体应用效果来看不容乐观[4]。2009年,北京交大向全国涵盖30多个不同学科、近45所高校的教师展开了关于“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依然停留在对信息资源的检索、简单课件的制作这些较低的应用层面上,并不能充分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5]。

同样,军医大学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与不足。近几年,笔者有幸承担了学校青年教员岗前师资培训、信息化教学活动培训及多媒体与网络课程制作等师资培训任务和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培训效果看,情况并不十分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培训普及率较低。虽然全校范围内已经逐渐展开教育技术技能和方法的培训,但培训的普及情况不太理想。受训人员往往都是选择中级职称以下或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而忽略一些年龄较大的老教授。据统计我校尚有75.9%的教师没有接受系统的教育技术培训。

培训多流于形式。由于军队体制问题,组织管理人员流动性大。导致每次的教育技术培训衔接不好,培训时间也没有统一的限定,培训内容的重复、不系统、不规范性,仅仅是为了培训而培训,形式往往重于内容。

培训与应用脱节。军医大学教师多数是本校的医学毕业生,这种非师范教育类背景使得他们具有显著特点:具有较高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但人文素养和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却相对薄弱。虽然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教育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但普遍缺乏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力;另外,多数教师反映培训的技能与理论过多,与自身教学实践联系太少,造成培训的实效性不高。

2 军医大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混合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由于军医大学教师除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工作外,还承担着科研、实验、进修等其他任务。通常培训都是短期、非连续的。在培训中,针对本校具体情况并结合教学实际,我们提出了非结构化的方式,即将多种模式混合在一起的混合培训模式,如图1。

2.1 学习理论的混合

混合学习理论的目的是在恰当的时机对合适的人选以适合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教学,宗旨是提高学习绩效,这恰恰是教育技术工作者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真正对教学实践起指导作用的依据[6]。混合学习从不同侧面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与互动性;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感性知识的传授,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智能的发展[7]。因此,以现代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石,将建构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等学习理论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能够大大提高培训的绩效。

图1 军医大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混合培训模式示意图

2.2 学习内容的混合

培训内容的设置是保证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整个培训活动的重要支撑。由于培训教师知识结构和信息素养基础各不相同,在受训的起点和要求方面有较大差异。为此,我们将培训内容设为基础技能类、理论-技能结合类和综合应用实践类三个模块,彼此之间既能独立作为一个培训内容,又彼此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受训者可根据自身需要、当前认知水平和已有技能,将培训的目的融人参训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中,从而进一步扩大实践培训的效能。

2.3 学习方式的混合

由于受训教师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不统一,这就要求培训的形式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为此,采取了多种培训方式。

集中面授引导。在职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培训体系来支撑和指导,形成层次性、递进性和连续性的培训模式。因此,集中面授是提高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一个及时有效的途径,也是高校信息化培训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网络自主学习。网络自主学习是集中面授学习的重要补充。它能够使培训活动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引导与自主相结合,从而实现培训工作的常态化。具体做法:培训单位将培训的内容以网络课程的形式上传到服务器中,受训者可根据自身的水平、需求与进度在家中或工作单位中学习。

交流协作学习。交流合作培训模式包括在课堂中组织小组讨论学习、作品创作,通过网络组织小组协作、意义建构等。这种方式有利于交流与合作能力在不自觉中得到培养与提高,同时又是一个不断认识、思考进而获得自身发展的过程。

跟进式学习。为了充分利用学校内部的教育资源,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采取“跟进式”的教师培训方式。具体做法:每举行一次培训活动后,由各学科受训教员对受训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拿出最佳教学方案,最后向本学科全体教员汇报并集体讨论,让教师们互相仿效,跟踪前进,从而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切实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任务驱动式。任务驱动式是教师针对一些具有难度的任务进行说明与相应的演示后布置具体任务,由学生个人或小组对任务进行分析、探索并完成任务。在培训中,特别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课题式全程培训,以课题“任务”去驱动教师“学习”。具体做法:在开展教育技术培训的同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相关课题立项招标,鼓励教师参与资源库的建设、网络课程的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课题的研究及撰写相关的论文等,以此来促进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2.4 学习环境的混合

教育技术能力是一种综合的现代教学素质,它的养成必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为使教学培训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科学化、信息化”的轨道,学校逐步建立了适应军队特点的安全可靠、资源丰富的学习环境;构建了开放型的实验室。如军队网络教学应用系统、军事训练媒体资源系统、学校试题库管理系统、流媒体录播教室、计算机教室、视音频编辑室等。这些良好的教学环境为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2.5 考核方式的混合

考核评价是检验培训效果的重要标准。为了全面考察受训人员学习效果,做到全面、准确、科学地对受训者做出评价,我们采取了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具体做法:将书面考试、在线测验、作品课堂汇报演示并现场回答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3 结束语

探讨培训模式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最佳的培训效果。混合式培训模式不仅从思想上体现了对培训工作考虑的全面性和科学性,而且集多种方式的优点使培训方法、手段得到了充实。

然而任何一种培训模式都有其优缺点,有其适用的范围。在实施培训中,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如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等多方面因素,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1]黎加厚,刘雍潜.面向教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准备好应用技术的教师[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

[2]何克抗.教育技术的新定义及研究领域[J].山东电大学报,1995(3):19-22.

[3]李祥全.谈高等院校教师应具备的现代教育技术的素质与能力[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5(6):74-76.

[4]乔爱玲,王 楠.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式新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5(10):20-25.

[5]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分析[EB/OL].http://www.edu.cn/ry_6523/20110216/t20110216_577900.shtml.

[6]程 雁.混合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的重要意义-对学习理论的再认识[J].中小学电教,2005(6):4-6.

[7]混合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的重要意义[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0b31730100j0p0.html.

Establishment of Blende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raining Model at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ies

BIAN Ya-hong,ZHANG Li,SUN Xiang-jie,YANG Lu
(Center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adequate systematicness,continuity and practicability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raining at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ies,this paper proposes a blended training mode from four aspects:training conception,content,method and assessment.With specific cases of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the implementation plan is introduced on the blended training model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raining.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teacher training;educational technology training;blended training model

G434

A

1006-2769(2011)05-0959-03

2011-06-23

“全军医学科研计划”课题《军医大学教育技术应用标准编写研究》研究成果之一[(2010)10MA025-PX002]

卞亚红(1973-),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媒体制作与教学。

张 力(1957-),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及在教育中的应用。

猜你喜欢

军医大学技术培训混合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2022年征订启事
混合宅
越是艰险越向前一一记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病科连建奇主任
2021年度《药学服务与研究》审稿专家
怀仁市:举办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培训
三大智能灯光技术培训于CIT2021展会期间举行
陕西千阳:春耕备耕抓上手 技术培训走在前
混合运算的方法要领
军医大学转型发展中新生研讨课的实践与思考
混合运算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