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灾害事件的媒体报道模式探微

2011-11-28黄芙蓉

传媒 2011年11期
关键词:关怀灾害传统媒体

黄芙蓉

近年来,我国南方雪灾、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我国媒体对自然灾害事件的报道取得了一定经验,但也有一些报道内容纷繁芜杂,造成某些新闻的时效性、准确性欠佳,有些报道内容重复、雷同。如何确立“及时、准确、全面、公开”的全息型报道模式值得业界和学界探讨。

对自然灾害事件的报道模式

传统媒体在报道自然灾害事件时,主要有三种基本模式:一是“人”情型,以灾害面前人们的行为和精神面貌为主要内容;二是“灾”情型,主要以灾害事实本身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三是综合型,即将“灾”情报道和“人”情报道充分结合的报道模式。这三种报道模式各有侧重,也各有利弊:“人”情型报道模式从宣传的角度出发,习惯以“人”的精神面貌和救灾行动为报道切入点,忽略客观灾情,即“灾害不是新闻,抗震救灾才是新闻”;“灾”情型报道模式侧重灾情,其报道内容既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抗灾救灾情况,又有对灾害原因的剖析与反思,其最大的缺陷是人文关怀缺失;综合型自然灾害报道模式将客观的“灾”情报道和充分的“人”情报道相结合,使自然灾害事件的信息内容得到多向度呈现。这种模式充分吸取了“人”情型模式和“灾”情型模式的优点,相对而言较为合理,但报道内容的纷繁芜杂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近年来,经历了南方雪灾等自然灾害的考验,我国媒体对自然灾害事件的报道进步很快,“及时、准确、全面、公开”的报道模式逐渐确立。

公开透明,把握自然灾害事件报道的主动权。2008年以来,随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实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逐步确立和负责人“问责制”的尝试,“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成为新的信息发布准则。比如,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许多媒体进行了全程直播报道和24小时不间断滚动报道,每日公布伤亡、失踪具体人数。其信息发布之快、传播范围之广、报道信息量之大、透明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同时,自然灾害发生时,我们对境外媒体也采取了开放的态度,这些有效地推动了自然灾害新闻报道体制的进一步深化。

迅速反应,第一时间向外界传递灾害信息。面对灾害的威胁,时间就是生命,报道的时效价值更加凸显。汶川地震发生后仅9分钟,国家地震局立即通过新华社发布了信息,使公众在第一时间了解真相,避免了恐慌和骚乱的发生。这种“谁主动、谁主流;谁失语、谁边缘;谁抢先、谁领先”的新闻特性,使得我国媒体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能迅速反应。这样,不仅杜绝了各种流言的发生,增强了公众对抗灾救灾的信心,也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从而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全面、立体、准确报道,多角度呈现自然灾害的总体情况。对自然灾害事件的报道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报道要全方位、立体化,并注重体现人文关怀。对自然灾害事件的报道也包含了更多的层面,既有自然灾害的基本情况、政府组织抗灾救灾的举措、抗灾救灾活动取得的效果,又有受灾群众面临的困境和精神状态、社会各界对受灾群众的关爱和义举、抗灾救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等等。二是重视自然灾害的后续报道。在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报道中,我国媒体重视直播和跟踪报道,通过后续报道完善、修正乃至纠正前期报道中出现的不足。三是边报道边反思,通过反思报道找出其中的规律。

完善自然灾害事件报道模式的三个着力点

我国媒体对自然灾害事件的报道有了长足进步,但有些报道仍存在缺失人文关怀、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各自为战、类似的灾害信息重复播报等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应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

建立有效的报道机制,组建科学、统一、协作的媒体组织架构。一是建立大编辑部体制,即建立一个大编辑部,对新闻资源进行统一协调、配置,统一策划选题、统一使用设备、统一调度记者。记者采集回来的新闻素材由大编辑部统一调配,各栏目能够各取所需。当自然灾害事件发生时,大编辑部能及时协调各个栏目,统一安排节目的播出时间,使各个栏目能够围绕同一个主题从不同角度设置节目内容。这样既可以避免题材之争,又可以在同一时间进行立体化、多层次、多角度的动态报道,从而产生报道的规模效应。

二是建立灾害预警机制。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预测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媒体应该与气象、地震、防汛抗旱等部门建立长期固定联系,科学地制定灾害性天气报道计划,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提高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之能及时采取措施,将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面对自然灾害事件,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必定是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队伍。应当鼓励媒体工作者强化新闻质量意识,深入灾情一线调查研究,创作出好的作品。同时,通过总结、点评自然灾害事件报道的得失、组织交流新闻创新的经验等方式,提高媒体工作者的业务素质。

配合政府妥善应对自然灾害事件,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一是要迅速发布政府的各项指令,动员公众参与灾害事件的处置。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后,各级政府会发布抗灾救灾动员令,并启动应急预案。这时,各类媒体应及时发布这类信息,让公众认识到政府指令推行的必要性,动员群众自觉参加灾害处置行动,使抗灾救灾行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是抗灾救灾报道要体现人文关怀。新闻媒体的人文关怀一方面体现在对受众知情权的尊重,要向他们及时、准确、客观地传递信息;另一方面体现在对灾区群众的关怀与鼓励上。面对自然灾害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媒体在采访时应当注意四点:避免过度煽情,给遇难者以尊严;崇尚生命至上,给救援者以施救的空间;提倡人文关怀,给幸存者以恢复的时间;彰显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做好采访工作。

三是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社会正气。报道自然灾害事件,在价值取向上应当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具体而言,媒体要把握好三个“度”:在量上,不搞“有闻必录”,力求突出重点;在程度上,坚持实事求是,不为追求轰动效应而夸饰,不为迎合受众口味而媚俗;在力度上,保持适当规模,不炒作,不过分。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积极配合,拓宽信息获取渠道,创新报道的内容与形式。在自然灾害事件报道中,传统媒体可以借力新媒体,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建立更高效的传播渠道,提供全面、立体、互动式的报道。

一是利用新媒体开掘灾害信息来源。过去,传统媒体在报道自然灾害事件时,主要通过政府部门、一线采访、新闻热线等渠道获得新闻线索。如今,网络已成为获取新闻线索的重要渠道。为此,传统媒体应密切关注网络舆情,从海量信息中挑己所需,在遵循规则、反复核实的前提下,第一时间获取新闻线索。

二是利用新媒体拓宽信息发布渠道。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制作和发布自然灾害信息的门槛越来越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具有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功能的工具和发布渠道,如博客、论坛、播客、微博等。与此同时,手机等移动通讯工具的发展使得网民能“动”起来,真正做到随时随地发布和传播信息。对此,不少媒体招募发展“百姓记者”报道新闻事件,并为参与的网民提供有关新闻报道的专业指导,还为其提供便捷的信息上传通道。

本文为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公共危机报道研究”([2009]119)、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重点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系主任

猜你喜欢

关怀灾害传统媒体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灾害肆虐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
培养多面能手 提高综合技能
建立内容权威 运用网络思维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
何为“纯粹的知识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