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机遇狠抓落实乘势
——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海南发展的重要论述

2011-11-17鲍锋

今日海南 2011年6期
关键词:海南总书记生态

□本刊记者 鲍锋

抓住机遇狠抓落实乘势
——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海南发展的重要论述

□本刊记者 鲍锋

2008年和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三年两次考察海南。这个时段正是“十一五”和“十二五”的衔接点,也是海南发展的重要节点。

三年两次考察一地,这在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日程和工作安排中并不多见。这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海南人民的关怀和对海南发展的高度重视。总书记希望海南广大干部群众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发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努力实现海南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人民幸福,更是为海南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海南发展的重要论述意义重大

胡锦涛总书记近年足迹踏遍琼州大地。

时间追溯到2004年4月。胡锦涛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后,首次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4年年会并考察海南,地点是琼海市和海口市。他在考察中强调,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发展经济,兴琼富民。

2008年以来,胡锦涛3年之中又两次考察海南,先后到海口、洋浦、东方、乐东、三亚等地,深入乡村、企业、港口、农家,就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行调查研究,同各族干部群众共商改革发展大计。在考察过程中,胡锦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海南当前及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指导意义。

这里有必要对胡锦涛近年关于海南发展的重要指示作一个概述。

1、突出经济特区的“特”字。

2006年12月,胡锦涛在同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谈话时,明确要求海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经济特区的“特”字,努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推动海南又好又快发展。

2、中央关于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2008年4月7日下午,正在海南考察的胡锦涛专门到海南省博物馆,参观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成就展。胡锦涛在观看展览、听取介绍后,深有感触地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实践充分证明,中央关于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3、发挥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作用。

2008年4月8日上午,胡锦涛来到国家级开发区洋浦这块热土。胡锦涛在考察中希望,海南要着力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好地发挥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作用。

4、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博鳌亚洲论坛这一平台。

2008年4月,胡锦涛在海南考察时指出:“博鳌亚洲论坛设在海南,海南一定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这一平台,广交朋友,广拓商机,全面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5、两个定位,两大任务。

2011年4月14日,胡锦涛在海南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致辞时说:海南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海南正在迈开步伐朝着建设国际旅游岛和生态省的目标前进。

6、实现科学发展。

2011年4月15日至16日,胡锦涛在海南考察时强调:希望海南广大干部群众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发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努力实现海南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人民幸福。

7、抓住机遇、狠抓落实。

2011年4月16日,胡锦涛在海南省规划展览馆考察时指出:中央已作出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重大战略决策,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也已批准。对海南来说,现在的关键是要抓住机遇、狠抓落实。

从2006年12月胡锦涛在同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谈话时,明确要求海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经济特区的“特”字,努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推动海南又好又快发展,到2011年4月16日在海南省规划展览馆考察时,指出海南的关键是要抓住机遇、狠抓落实,胡锦涛在不同时期关于海南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既是一个整体,一脉相承,又具有时代特征,层层递进。整个论述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它将激励、指引海南人民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过去5年海南实现超常规发展

胡锦涛三年两次考察海南,从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发展目的等方面,对海南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点燃了海南人民加快发展的激情,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创新活力。

过去5年,海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重要指示,率领全省人民真抓实干,实现了海南超常规发展。过去5年,是海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是海南经济总量提升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时期之一;是海南改革开放攻坚力度最大、体制机制创新最具活力的时期之一;是海南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之一,是海南广大干部群众亲切称颂的“黄金五年”。

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努力实现海南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人民幸福。

“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人民幸福”,互为条件、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缺一不可。

在四大目标中,“经济繁荣”居首,这是对海南省情的科学判断,发展经济是海南的头等大事。近年来,海南坚持发展为先、发展为大、发展为重,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省委书记卫留成多次强调,如果我们不抓住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就会犯错误吃大亏,就会辜负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期望。他指出,“海南不仅要以自己的特色在全国占据一席之地,也要以自己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来显示社会主义大特区的优越性。”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在2005年完成“千百亿跨越”后,2010年全省生产总产总值是2005年的1.87倍,年均增长13.3%。2010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2005年的4倍,年均增长31.6%。经济总量超50亿元的市县由2005年的4个增加到2010年的11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10亿元的市县由1个增加到6个。

投资力度和基础设施水平的大幅提升,是海南发展的重要体现。5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78亿元,是“十五”的2.8倍,年均增长25.8%。海南有史以来最大工程——全长308公里的东环铁路建成通车,西环既有铁路完成提速改造。累计新建农村和垦区公路1.5万公里、高速公路34公里,新开通国际国内航空航线101条,海口美兰、三亚凤凰机场扩建成功;海口绕城高速公路建成;新建了一批万吨级泊位港口码头,新增港口年吞吐量4355万吨、80万标准集装箱,新增水库库容8.36亿立方米,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52万千瓦,城乡电网改造升级加快,新一代3G网络基本建成,全省乡镇100%通无线宽带、20户以上自然村100%通电话。

过去5年,海南发展成就巨大。但毋庸讳言,海南目前的发展水平与先进地区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加快发展,仍然是海南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紧迫的任务。

社会和谐,是经济繁荣的前提,是人民幸福的保障。

近年来,海南最大限度增加和谐稳定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通过加强全省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两抢一盗”、毒品犯罪等突出问题实行专项整治,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多年来海南保持了在重大节日、重要敏感期无重大治安案件、无重大政治事件、无集体进京上访的“三个零记录”。

目前海南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存在问题也不少。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很平衡,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等等。我们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理顺分配关系,解决社会公平“核心问题”;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维护社会安全的“防护网”;要加强群众和信访工作,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察民情,听民声,化民怨,解民忧,畅通利益诉求渠道,努力做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环境优美,是海南发展的突出优势和长期依托,是海南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保护好海南的环境,是胡锦涛总书记一直高度关注的问题。2008年4月考察海南时,胡锦涛反复强调,海南一定要坚持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今年4月考察海南时,胡锦涛再次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对海南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近年来,海南着力创造优美环境,打造“全国人民的后花园”和“世界一流的海岛度假休闲胜地”。为了让环境更优美,海南坚持以生态优化为主导,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与环境稳定改善,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的“三赢”。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全省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从2005年的55.5%提高到2010年的60.2%。近年持续开展的环境卫生整治大行动,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不可否认,海南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脏、乱、差”问题仍然突出。我们要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大力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努力向“环境优美”的目标迈进。

人民幸福,也就是民生工作,是我们全部工作的落脚点。

近年来,海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作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08年省委全会通过了《关于大力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见》,明确提出省和市县每年新增财力的55%以上必须用于改善民生,集中解决一些重点民生问题。从教育、就业,到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农民增收,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海南“民生账单”上的七大工程,逐一梦想成真。过去的5年,全省民生共投入952.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净增745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净增2271元,分别增长84.3%、75.6%。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海南经济欠发达,财政收入总量小,社会事业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基本公共服务欠账较多,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社会群体之间的民生状况差异较大,民生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希望海南广大干部群众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发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就是要紧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海南近年为此作出了巨大努力,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全省的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2.7∶26.2∶41.1优化为26.3∶27.6∶46.1,第三产业比重上升5个百分点、对“十一五”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3%,旅游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型升级,并带动现代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油气化工、浆纸等新型工业不断壮大,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兴起,海洋经济开始起步;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成效突出,海南作为国家重要的冬季瓜菜、热带水果、南繁育种和水产基地的作用日益凸显。

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海南要“更好地发挥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作用”。海南近年改革开放的最大突破,就是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去年相继下发,国际旅游岛建设全面展开。

国际旅游岛开局之年,海南完成了一系列项目,推进了国家赋予的多项政策落地开花。4月20日,世人瞩目的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试点实施。这是国家赋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最重要的政策支持之一,是对我国现行免税购物政策的一项突破,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尝试,充分体现了经济特区的“对外政策窗口”功能。

但是,建设国际旅游岛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海南产业基础薄弱,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总量小,欠发达的省情尚未根本改变;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城镇化程度不高;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仍较滞后;对外开放水平与国际旅游岛不相匹配;旅游要素雷同,与旅游要素相配套的设施不完善,等等。从人的因素看,我们干部队伍的知识、能力、素质还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机关的思想作风、行政效能,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各方面建设人才匮乏,等等。这些需要我们继续下大气力认真加以解决。

5年来,海南改革开放的大动作还有:一是农垦管理体制实现由省部共管到海南省全面管理的重大改革,激发了农垦活力,改善了垦区民生。二是省直管市县管理体制进一步深化,下放了200项行政管理权,增强了市县发展活力。三是顺利完成了839家省属国有企业的关闭破产和改制。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四是医药卫生、文化体制等各项改革成效明显。五是金融运行质量和效益大幅提高,金融风险得到有效化解。六是土地林地纠纷、债务纠纷、就业社保、旅游车管理体制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七是洋浦保税港区、海口综合保税区先后封关运行,对外交流、区域合作和招商引资、进出口贸易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关注的海南生态省建设,取得重要进展。12年来全省共投入10多亿元造林资金,造林面积累计达600多万亩。截至2010年底,海南森林面积达到30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0.2%;建立了逐年增长的生态补偿机制,中部核心生态区得到有效保护;形成了覆盖全省主要城镇的垃圾污水处理体系,垃圾无害化和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分别达到86%和70%;强力推进了节能减排;文明生态村累计建成11461个。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森林覆盖率每年增长近1个百分点,环境、大气、河湖和近海海域水体质量保持全国一流。过去的5年,是海南省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最大、环境质量保持优良的5年。

但是按照中央“率先建成生态省”的要求和生态省“要有80%的地级市达到国家生态市标准”,海南已经明显落后。目前全国已有14个省(区、市)开展了生态省(区、市)建设外,陕西、河南、湖南、云南、广东等省也在陆续启动并积极开展生态省建设。海南曾在全国生态省建设中发挥了领头羊作用,功不可没。但近年来,“生态省”、“建设生态省”、“生态省建设”等“流行语”已沉寂。胡锦涛在三亚欢迎金砖国家领导人致辞时指出“海南正在迈开步伐朝着建设国际旅游岛和生态省的目标前进”后,“建设生态省”才再度热络。12年后的今天,起步最早的海南生态省建设能否继续领跑全国,有待于我们加大发力。

抓住机遇、狠抓落实,建设国际旅游岛任重道远

“黄金五年”为海南“十二五”发展,为实现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宏伟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后需继续努力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抓住机遇,狠抓落实,乘势而上。

首先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

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后,海南曾经有过一次很好的发展机遇,但由于我们对此认识不足,急功近利,未能很好地驾驭和把握,使海南不仅错失良机,还陷入了泡沫经济的泥淖中十多年不能自拔。海南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由此继续拉开。

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海南迎来了第二次重大历史发展机遇。这也是继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后,中央对海南发展给予的力度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支持。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已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更是为海南带来了机遇叠加的效应。

胡锦涛总书记曾经精辟地论述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无论是从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看,还是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看,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国家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历史一再表明,机遇极为宝贵,稍纵即逝。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把握住了机遇,落后的国家和民族就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弄潮儿;而丧失了机遇,原本强盛的国家和民族也会不进则退,成为时代发展的落伍者。”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第二个年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从空间布局、基础建设、产业发展、保障措施、近期行动计划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安排,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全面扬帆起航勾画了基本蓝图和行动纲领。抓住了这次历史发展机遇,海南完全有可能后来居上,10年后步入中等发达省份的行列。

其次,就是狠抓落实。

国际旅游岛建设一年多来,海南许多工作落实到位,执行到位,开局良好。如战胜了海南历史罕见的持续强降雨灾害;海南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能源项目昌江核电工程正式开工;东环高速铁路全线开通;“一号民生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设顺利推进,按建设规模和人口总量比建设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两倍。今年以来开展的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进一步规范了旅游市场,提升了海南“软实力”,维护了海南形象。今年前4个月全省各项经济指标全面趋好。

当前,中央关于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重大战略决策已经明确,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批准。目标明确了,政策给了,规划有了,关键就是抓落实。

4月26日,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在海口调研时指出,胡锦涛总书记三年两次来海南参加重要国事活动并在海南考察指导工作,这都是海南发展的重大机遇。……全省干部群众要全力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

狠抓落实,才能抓住机遇。机遇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缺乏只争朝夕的精神,只会“坐失良机”。

狠抓落实,重在务“实”。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多一点真抓实干,少一点华而不实,增强对事业的紧迫感、责任感、危机感。

狠抓落实,核心还是人的问题。目前海南一些地方、部门,包括一些领导干部,作风漂浮,沽名钓誉;眼睛只对上不对下,应付检查,抱有错误的“政绩观”。尽管这些不良作风只是少数个别现象,其危害和影响决不可低估,必须坚决扭转。

建设国际旅游岛是海南的宏伟大业,征程漫漫,任重道远。一年多来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历程,12年的生态省建设之路,23年经济特区的巨大发展,为海南发展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我们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狠抓落实,加快发展,就一定能创造海南更加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海南总书记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怀念海南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海南杂忆
习总书记“下团组”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