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马基雅维利主义倾向探微

2011-11-13吴红梅

关键词:马基雅维利马氏

吴红梅, 沈 丽

(南京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5)

大学生马基雅维利主义倾向探微

吴红梅, 沈 丽

(南京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5)

个体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倾向影响其对人际交往的态度与实践。文章采用西方成熟量表,通过对南京某高校274名大学生样本研究结果发现:多数人的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比较低,约三分之一强的人属于高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男生要比女生表现出较高的马氏水平;非商科学生比商科学生表现出较高的水平;三个年级中,大一学生的马氏水平最高;在所有学生中,城市大学生的马氏水平最高,来自农村与小城镇大学生的马氏水平几乎相同。

马基雅维利主义;大学生;人际交往

0 引言

人际关系是否和谐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我国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而其中近五成是由于人际关系紧张造成的。[1]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他们人际交往实践不仅影响着自身的心理健康与将来的职业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与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教育与指引。

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与交流情感的过程。[2]本文认为作为一种人际互动的行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必然受到交往者自身人格特征与内在价值观念的制约,比如个性是否热情、宽和,个体对人性的态度与判断以及对人际交往持有的价值取向等。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对上述人格特质开展了广泛的探索,形成了统一的概念,即马基雅维利主义。大学生群体的马基雅维利主义程度如何,它如何影响该群体的人际交往行为,是高校教育者与管理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对大学生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这一人格特质进行调查以期丰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引导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选择

本研究以南京某高校的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从该校本科学生中随机抽取。共发放问卷300份,共得到有效问卷274份,其中男生120人,占总数的43.8%,女生154人,占56.2%。经济管理专业58名,占22%,理工类专业136名,占49%,人文社科专业22名,占8%,其他专业57名,占20%。其中,大一108人,占39.4%,大二86人,占31.4%,大三80人,占29.2%。来自农村的114人,占42%,来自城镇的54人,占20%,来自城市106人,占38%。

1.2 调查工具

尼古拉·马基雅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1469—1527)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主张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而著称于世。后来,马基雅维里主义(Machiavellianism)也因之成为权术和谋略的代名词。[3]不少心理学的研究者将这个概念引入到人格特质的研究中,用来指向一种人格特征。通过几十年的实证探索,学者们认为马基雅维利主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对人性的判断,比如人性是善还是恶,人是勤劳还是懒惰;其次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使用的策略,比如是诚实还是欺骗,是投机取巧还是脚踏实地;最后是个体对道德的观点,比如行为要符合道德,成功人士应该过着一种清白的生活等。Christie amp; Geis(1970)等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编制出来Mach IV量表,目的在于衡量个人马基雅维利倾向的高低。高马基雅维里主义的个体比较重视实际利益,刻意保持着与他人在情感上的距离,相信结果证明手段的正当,更愿意通过操纵别人来赢得更多收益,更多地是说服别人而不是被别人说服。[4]

研究采用Christie amp; Geis设计开发的Mach IV量表。30多年来,Mach IV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普遍为研究者所接受。[5]Mach IV量表在中国也被使用,台湾学者叶光辉在1983年的硕士论文中将其翻译为英文,后来他的译本不断为后来学者所使用。[6]本研究充分参考了先前学者的研究成果,经作者反复推敲斟酌,并根据国人的语言表达习惯对相关的题项进行修改。本研究最终采用20个题项,其中第3、4、6、7、9、10、11、14、16题反向计分。采取用Likert7点计分,“完全同意”给7分、“完全不同意”则给1分。

1.3 统计处理

本调查问卷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量表总信度为0.678。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马基雅维利主义倾向的总体情况

Christie amp; Geis开发了Mach IV量表,并在在上个世纪60年代曾经对美国大学生做过马基雅维利主义倾向的调查,被试的马氏水平平均值为90.7。之后Webster amp; Harmon在2002年重复了此项调查,结果表明,新世纪的大学生的马氏水平要高于上个世纪,被试的马氏水平的平均值为92.6。[5]

在很多现存研究中,中国人往往被认为在人际关系上比较宽和,待人热情的。[7]本研究调查的被试的马氏水平平均值为是96.4,高于西方被试群体。从样本总体特征来看,马氏值在100以上的有100人,占总体的36.4%,其余皆低于100,占总体的63.6%。可以看出,在大学生样本中,多数人的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三分之一强的人属于高马基雅维利主义者。

2.2 不同性别马基雅维利主义倾向的差异

Webster amp; Harmon于2002年的实证调查表明男性要比女性表现出较高的马氏水平。在本次调查中也证实发现两群体在该人格特征上存在差异,男生的马氏均值为99.3,而女生为94.3,但是t检验表明,不同性别之间差异并不显著,如表1所示。

表1 马基雅维利主义倾向的性别差异

注:均值越大表示马氏水平越高

本研究认为在中国文化中社会对于不同的性别有着不同的角色要求。女性通常与温柔、体贴、贤惠等词语联系在一起,而男性通常是与进取、专注、自我等词语联系在一起。因而相比较男性,女性通常被认为在人际交往中比较宽和、包容性强,人际关系和谐等。本研究认为不同性别之间差异不显著可能主要源于大学生样本的关系,大学生群体作为未来职场的重要来源,女性与男性一样需要追求事业成功。随着调查样本的多元化,很可能组间差异会变得较为显著,因为从整个社会来看,女性还是处于一个竞争的相对弱势地位。

2.3 不同专业马基雅维利主义倾向的差异

Webster amp; Harmon的调查表明商科专业的学生要比非商科专业的学生表现出较高的马氏水平(见表2),而在本次调查中发现非商科学生在该人格特征上要显著高于商科的学生。本研究认为可能是由于马基雅维利主义作为一种内隐的人格特征,其形成主要是来自学生家庭、父母以及成年早期经历的影响,而当其步入大学,他的内在人格特征基本趋于成熟,教育发挥的功用相对较小。

表2 马基雅维利主义倾向的专业差异

注:均值越大表示马氏水平越高,﹡﹡Plt;0.001

2.4 不同年级马基雅维利主义倾向的差异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认为,可能随着被试年龄的增长,在大学生活中越来越接受团队、合作与共赢的理念。同时,大学生活是人际交往较多的时段,大学生也在这个时候不断学习并调试自己的行为方式,而冷漠自私的人大多不会被集体所接受。因而,高年级的同学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相对比较低。

表3 马基雅维利主义倾向的年级差异

注:均值越大表示马氏水平越高,﹡﹡Plt;0.001

2.5 不同地域马基雅维利主义倾向的差异

研究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的被试在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可以看出来自农村与来自城镇的大学生的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非常接近,但是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的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要稍高于上述两地的学生(见表4)。城市是一个由钢筋混凝土搭建的森林,是一个“生人社会”,因而人们需要相互戒备来保护自己;而农村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熟人社会,人与人的交往较为自然。

表4 马基雅维利主义倾向的地域差异

注:均值越大表示马氏水平越高,﹡﹡Plt;0.001

3 结论

第一,总体而言,多数大学生的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较低,三分之一强的人属于高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第二,男生要比女生表现出较高的马氏水平,但是组间差异并不显著。第三,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在马氏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三个年级中,大一学生的马氏水平最高,而且非商科学生的马氏水平要高于商科学生。第四,学生来自城市还是农村影响马氏水平的高低,来自城市大学生的马氏水平最高,来自农村与城镇的大学生马氏水平几乎相同。

[1] 张伟.试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J].卫生职业教育,2005(5):13-141.

[2] 张东娇.简论沟通及其教育价值[J].教育科学,2002(1):4-7.

[3] 刘志刚.求职者面试作伪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 赵明铎.论马基雅维利管理思想在人本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2):47.

[5] Robert,L.W.and Harry,A.H.Comparing Levels of Machiavellianism of Today's College Students With Students of the 1960s[J].Teaching Business Ethics,2002(6):435-445.

[6] 叶光辉.人情取向、分配方式与工作表现[D].台北:台大心理研究所硕士论文,1983.

[7] 王登峰,崔红中国人的人格特点(VI):人际关系[J].心理学探新,2008(4):41-45.

[责任编辑:张超]

SurveyofUniversityStudents'Machiavellianism

WU Hong-mei, SHEN Li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5, China)

Individuals' Machiavellianism affects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their actual behaviors.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274 college students' Machiavellianism in a Nanjing university with western developed Mach IV scale. The result shows that most individuals have low Mach IV, 36.4% of students are high Machs. Students of none business majors score higher than their counterparts. Males score higher than female students. Freshmen and students from cities score highest in all students. Students from the country and the town have almost the same scores.

machiavellianism; college student; personal intercourse

F270

A

1671-6876(2011)02-0151-03

2010-11-20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70902043);江苏省社科联项目(10-B-08)

吴红梅(1978-),女,江苏宿迁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商业伦理研究。

猜你喜欢

马基雅维利马氏
维利西呱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一类时间变换的强马氏过程
有环的可逆马氏链的统计确认
关于树指标非齐次马氏链的广义熵遍历定理
一致可数可加马氏链不变测度的存在性
《权力艺术:马基雅维利评传》
“旧制度”与“大革命”:马基雅维利的中国时刻
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特质对反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维利床下有鬼
马基雅维利军事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