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途行程因素对CUBS主场效应影响作用的研究

2011-10-25范晓明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客场赛制主场

范晓明,刘 庆

(1.佳木斯大学体育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2.北京密云二中,北京 101500)

旅途行程因素对CUBS主场效应影响作用的研究

范晓明1,刘 庆2

(1.佳木斯大学体育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2.北京密云二中,北京 101500)

文章通过对CUBS(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2008-2009赛季南北区的实力排行选取不同等级的9支球队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前人的研究观点并结合大超联赛的赛制特点,试图从旅途行程因素出发,分析主客场比赛不同地点对运动员的心理及行为产生的影响,了解旅途行程因素对CUBS主场效应影响作用。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日后比赛及训练中掌握优势克服劣势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旅途行程;CUBS;主场效应

库尔内亚和卡伦(Courneya&Carron,1992)通过对一些主客场赛制运动竞赛的研究,发现主场获胜的概率超过一半,并进而提出了主场效应的概念:“在主客场比赛场次均等的情况下,主队在竞赛中获胜的比例超过50%”。这一概念的提出迅速被国内外学者认同和引用,并且将主场效应的研究等同于主场优势的研究。由于旅行带来的疲劳和日常生活饮食规律习惯等旅途行程因素作为主场效应的一个影响因素已引起各运动队及学者的广泛关注。如施瓦兹和巴斯基认为,随着赛季的进展,主队和客队都可以产生疲劳、睡眠和饮食障碍。主场优势在赛季的前一段时间要比后一段更明显一些。而库尔内亚等认为,随着赛季开始后时间的推移,主场优势增加。施奈德和蒲蒂(Snyder&Purdy,1985)考察了大学篮球赛和职业橄榄球赛中得分与参赛队伍距离比赛地点的远近关系,发现旅途路程在322公里以内的主场优势为58.8%,旅程超过322公里主场优势为84.4%。普拉德扩大样本研究了3496场比赛,发现旅程在200英里内外主场优势一样,所以他认为旅途的远近并不重要。从前人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旅行因素作为主场效应的一个影响因素来说,其直接对运动员的影响大小问题一直是中外许多学者关注的。但由于受到比赛项目、比赛时间、旅行方式、训练模式、研究方法等不同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只能是针对某一地点某一项赛事而言,不能广泛推广。

对于该研究对象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简称“大超联赛”、“CUBS”),是由中国篮协和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创办的一项由官方举办、推广的大学篮球赛事,其旅途因素问题就不能套用前人的研究观点。首先大超联赛的常规赛采用南北区主客场分赛制,主队方面避免了旅途行程带来的劳累问题,住宿及饮食方面也不会有异地的感受。然而,客队方面在旅途劳累、住宿及饮食方面的影响就会干预到运动员的比赛状态。所以笔者在调查中只针对运动员在客场比赛时旅途因素对其影响进行调查。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CUBS(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2008-2009赛季南北区的实力排行选取不同等级的9支球队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对有关主场效应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

(2)观察法

通过现场、电视网络资源和比赛录像观看CUBS,获得论文所需的资料,并加以整理。

(3)问卷调查法

按CUBS2008-2009赛季南北区实力划分,选取南北区不同等级9支球队的90名现役运动员作为调查对象。专家选择从事篮球教学训练职称达副教授以上者,国家级以上裁判员。问卷采用当面发放、回收的方式。发放问卷104份,回收问卷104份,有效率100%。

(4)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软件(电子表格),对研究中收集的数据资料及回收的调查问卷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分析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CUBS赛制特点下的主场效应

1.CUBS联赛运动员特点及赛制特点

CUBS2008-2009赛季联赛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国篮球协会及央视体育联合主办,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冠名赞助的中国大学生超级联赛。比赛分为南、北两区,均采用主客场赛制进行双循环比赛,参加联赛的所有运动员必须是按照教育部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有关规定(以及相关的特殊招生政策),经考生所在地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录取(已在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注册备案)的在校在读全日制学生(含研究生和双学位学生);而且每支参赛球队上报中国篮球协会注册球员的人数不得超过两名,参赛运动员入大学(本科)时年龄不得超过22周岁。

比赛地点、差旅问题是主客场赛制中客观存在的问题,场地器材等的适应程度、比赛地点的天气状况、旅途的远近都是随着每个不同主场的变化而变化的。虽然大超联赛采用南北分区赛,但常规赛采用每周一次的主客场赛制。有的队伍很可能就是一周主场一周客场,甚至连续客场,而正处于大学生人群的运动员在刻苦训练的同时还要忙于自己的学业重担,所以很难做到如同国际大赛一样各运动队提前入住比赛地点,充分地适应比赛环境。而且差旅的经费问题也是各高校的一个棘手问题。由于旅行方式的不同旅途时间受到限制,如运动员因旅途问题休息不好感觉劳累过度,没有调整好状态第二天就进行比赛了,很难发挥出自己的最佳竞技状态。

2.CUBS主场效应的客观存在

库尔内亚和卡伦(Courneya&Carron,1992)通过对一些主客场赛制运动竞赛的研究,发现主场获胜的概率超过一半,并进而提出了主场效应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迅速被国内外学者认同和引用。证明主场效应的客观存在,但针对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它有自己的均衡主客场赛制、大学生运动人群、有国家篮协注册球员的加盟等特点。首先,该联赛是主客场均衡赛事,每只球队在面对不同对手时都有自己的主场比赛,主队的运动员及教练员在主场比赛过程中都会想利用一切主场比赛地点因素,在主场发挥出自己的最佳竞技状态,给主场观众及家人和学校领导一个满意的答复,最终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其次,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的大学生运动员,部分人员因大赛经验少、自身技术不娴熟、心理活动过程不稳定,容易受到比赛地点因素影响而产生心理变化,而心理变化又容易引起外在行为变化。如运动员在主场作战信心十足,能利用好一切主场可利用优势,使自己的竞技水平发挥到极致。但也有部分运动员在主场比赛时感到压力过大,心态没调整好反而主场竞技状态低迷。所以当主场效应的各种因素干预到临场运动员时,对其竞技水平就会有促进和抑制两方面作用,它们是对立统一的。

(二)客场旅途因素对运动员的影响

表1 客场旅途因素对运动员的影响

如表1通过对运动员的调查得知,58.9%、56.7%的运动员认为在参加客场比赛时因为旅途劳顿和赛前睡眠方面的问题会影响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发挥。访谈中,有部分运动员表示对旅途方式的确感到不适应,而且到异地睡眠质量不高,以至于临场竞技状态发挥不好。大超联赛的常规赛中,客队在行程问题上避免了相对较远距离的客场比赛,从北区看,最远的旅途行程就是黑龙江到西安的距离。据笔者访谈结果显示:八所高校中东北三省内的客场比赛多采用火车,而东北三省到北京、天津、西安、山东的比赛多采用飞机。在季后赛的南北区交叉赛时,各队在前往客场比赛时都采用飞机。虽然由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旅行方式的改进节约了旅行时间,但随着赛季时间的延续多少还是会给客队带来旅途疲劳的。辩证地来讲同场竞技下,对手因为旅途的原因发挥不好,对于主队来说就占据主场优势。

旅途因素中的四个子因素,没有运动员认为,对客场的竞技水平发挥有积极影响。在食宿方面,运动员选择无影响的要大于消极影响,说明各队的主场接待工作还是令客队比较满意的,对客队食宿管理也是非常在意的,都比较重视运动员的饮食及休息,为保持最佳的比赛状态做好充分准备。相对比较而言旅途劳累和睡眠质量对客场比赛运动员的消极影响要稍大一些。就一个运动队来讲,任何一个运动员出现了生理及心理上的反应,都会影响整体的实力,所以我们在研究影响主场效应的因素时,就必须把旅途因素列入其中,用于教练员了解因旅途因素而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利用科学训练手段及人性化生活管理模式,尽量地减少或避免因旅途因素而给运动员临场竞技水平发挥带来的消极影响。

[1](美)杜·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G8

A

1673-0046(2011)03-0174-02

猜你喜欢

客场赛制主场
饭圈乱象:历年竞技类综艺节目的赛制分析与思考
中国经济:从客场到主场的全球化发展新格局
北京少儿散打比赛采用评分赛制刍议
认识足球(九)
主场
赢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