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职业素质教育打造护理特色专业

2011-10-12潘芬忠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我院职业

潘芬忠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铜陵244000)

强化职业素质教育打造护理特色专业

潘芬忠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铜陵244000)

素质教育它是一种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强化综合能力的教育,是高职教育的任务所在。实施职业素质教育必须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深入到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

高职教育;职业素质;特色专业

我院医学系的前身是原安徽省铜陵卫生学校,始建于1958年,已有近50年医学教育的办学历史,护理专业规模从每年招生几十人发展到每年毕业生上千人。我院护理专业改革方向着重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着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特色,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以“迎评”为契机,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各项管理,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院护理专业与2008年被评定为省级特色专业,2009年12月3-5日评估专家组来我院进行全面评估,肯定了我院在多年职业教育中取得的成绩,特别指出我院人才培养工作的亮点在于:勇于探索,锐意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初步建成;护理专业基础雄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学院高度重视,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明确办学定位,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

一、职业素质教育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体现

职业素质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综合体现,我们严格按专业培养的目标制定和执行教学计划,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健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工作规范等管理工作,学院各级(教务、系、教研室)每学期都要对教学计划执行进行检查和评估,修订完善。

我院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现代护理理念,具备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及人文社会科学、预防保健的基础知识,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护理人才。该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合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如下:

(一)知识结构

1.政治、英语与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

2.社会学、人际沟通与交流、美学、礼仪的基础知识。

3.护理实践涉及的法律、法规和伦理学原则。

4.护理管理的相关知识。

5.人体正常与异常的结构和功能。

6.常见疾病的病原学、病理学及发生发展规律。

7.使用药物的原则及用药护理的相关知识。

8.生命过程中(儿童、成人、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效果评价及健康教育等专业知识。

9.精神病护理与康复护理。

10.社区健康评估、健康教育及护理等基本知识。

11.护理专业的历史与现状,护理学基础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12.急、危、重症病人护理基本知识。

(二)能力结构

1.核心能力

1.1 掌握规范的护理基本操作技术。

1.2 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1.3 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用药反应的观察能力。

1.4 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

1.5 具有社区护理,老年护理等专业方向的护理能力。

2.一般能力

2.1 沟通交流的能力。

2.2 健康评估的能力。

2.3 进行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的能力。

2.4 具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通过相应的等级考试。

2.5 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通过相应的等级考试。

(三)素质结构

1.思想道德素质: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运用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思想和行为;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社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道德素质;具有诚实守信、勤奋、谦虚、文明的品德。

2.文化素质: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兴趣爱好,有较宽的知识面,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及人格品质;具有认真刻苦、勤奋求实、严谨乐观的科学态度。

3.专业素质:热爱护理事业,具有文雅端庄的仪态,严谨勤奋的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为护理事业献身的精神,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理智、沉着、坦城、执着的性格,勇于和善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乐观、健康向上的情绪,开阔的思路和敏锐的思维,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和自我锻炼能力。

二、职业素质教育在课程设置上的综合体现具体见下表

护理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表

三、职业素质教育在教学内容选择上的体现

我院护理专业力求突破传统模式的束缚,从专业特色要求出发以培养应用技术能力为主线,教学内容坚持以“必需、够用”为度,纠正原来教学内容“偏多、偏深、偏难”的现象,专业课突出护理的原则,新课程体系中增加了人文和社会科学内容,增开设了《护理心理学》、《人际沟通》、《护理伦理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护理美学》等课程,使学生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整体认识人的健康,理解人对健康的反应,提高整体护理能力,更好地与专业培养目标适应,实现专业知识与临床护理对接。

四、职业素质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的体现

我院对护理专业不仅进行教学内容的精选与改革,还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以“启发式”代替“注入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及其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2.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体现“工学结合”理念,注重做中教和做中学,并将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真正凸显“教-学-做”一体化的职教特质,实训课教学采用“仿真模拟教学法”。为此课程设计上,是以高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学生今后将从事的职业岗位(群)需求为导向,与护理专家和护理操作能手合作,根据行业标准对本课程应培养的职业能力作全面分析,设置本课程所应涵盖的工作任务;以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任务为引领,以护士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为依据,不断加强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建设,充分利用模拟实训室和多媒体虚拟教学环境,开发技能实训包,构建融“教、学、做”于一体的实训课程体系;学生进入手术室、外科病房、急诊科等,在仿真的环境下,面对仿真病人进行真实的护理工作,弥补学生在见习过程学生“只准看,不准做”的遗憾。

3.“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代替“教给学生知识”。注重学生自我学习、管理及调节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整体素质的培养。

4.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及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努力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的模式,取得较好教学效果方法有: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方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了教学效果,保证了教学质量。

五、职业素质教育在考核方法上的体现

护理专业在校学生的考核成绩来自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平时作业和实验报告占20%,要求教师应认真评阅平时作业和实验报告,学院教务处定期检查;第二部分是理论考试占50%,建设理论考试试题库,实行考教分离;第三部分是操作考核占30%,在实训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护理操作项目当中,经对任课老师和临床护理专家调查,选择其中临床上最常用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技能作为强化训练和达标项目,考核中注重综合能力测评。每项护理操作都要进行达标考核,考核严格按实验技能考核标准执行,从护理礼仪、沟通能力、操作原则、熟练程度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中教师要严格把住质量关,不走过场,没有达标的同学,给时间再练习可以补考,争取人人操作过关,真正实现实践技能与护理岗位对接。

六、职业素质教育在校园文化中的体现

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载体,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生活有助于陶冶高尚的思想情操,培养良好的生活志趣,充分发挥学生的爱好与专长。各种学生社团组织极大地繁荣了校园文化,学生社团逐步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和依托力量。现有的社团如学生会、英语社、讲演团、文学社、健康社、广播站等十分活跃,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扩大调整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理论分析能力,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和管理能力。积极组织丰富的校园活动如有:演讲比赛、歌咏比赛、英语朗诵比赛、书法比赛、摄影篆刻、辩论赛、在护士节前开展各类活动如:操作比武、走入社区等场所的义诊活动,卫生保健宣传。这些文化专题活动,具有主题明确,思想性突出等特点,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为学生提供了实现自我的大舞台,有效的弘扬了正气,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七、职业素质教育在心理素质工作中的体现

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方面,我院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充分认识到“没有打好心理素质基础的人才是有缺陷的人才,没有心理健康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为此开设了有关心理教育的课程,设立专职心理教育指导教师,建立心理咨询机构,举办各种心理教育和咨询活动,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完善的人格,增强身心健康和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及时处理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排除心理干扰,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有计划地安排学习、生活和娱乐,提高心理承受力。

八、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创新素质提高中的体现

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由“传授知识型”的应试教育向“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素质教育转变,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以适应21世纪以创新和技术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良好的教育可为学生的创造性的发展与提高提供条件,我们的做法是:

1.教师要创设思维情境,如:病案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法等训练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及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广开思路,从多种尝试中选出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案。

2.让学生不断接触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是开阔学生视野,促进思维发展,要让学生在业余时间通过电视、广播、书报等多种途径,广泛接触现代科技信息,

3.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自学,敢于想象,不可墨守成规。要求学生从生活中入手,多观察、多实践。教师从知识情境中创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就有追求,就能克服困难,教师精心安排,鼓励学生小发明、小创造。我院毕业生胡金兰同学在工作中根据临床需求发明的“药瓶开瓶器”已获专利权。另外我们还注重对学生理想、信念、道德、兴趣、意志、性格等方面非智力因素的陶冶和培养,为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动力。

九、职业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对事业的态度与敬业精神中的体现

护理工作是平凡忙碌的,琐碎疲惫的,需要有足够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需要我们有博大的胸怀,乐于奉献,执著于我们的职业,不怕脏不怕累,要培养护生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秉承和发扬南丁格尔精神。

首先,思想指导行动,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牢固的专业思想,激发学生对护理专业的热爱将高等护理专业思想教育融合到专业课程中实施,使学生知道护理在整个医疗史和人类发展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了解不同时期各国护理界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以及将来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的光明前景等等,激发学生的职业自豪感!责任感,塑造学生高尚的敬业精神。其次,在教学中,从人性、人格、人本的基础上,从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的情感出发,挖掘人的潜能,体现人的最大价值,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师生共创关爱氛围,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护理实践中引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帮助学生建立为其个人和专业定向所需的伦理道德修养。另外,每年“5.12”护士节前后,我院组织一系列庆祝活动,如:操作比武、演讲比赛、相关文艺节目等,目的在强化学生的爱岗敬业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秉承和发扬南丁格尔精神。

(责任编辑:夏万夫)

G40-012

A

1671-752X(2011)01-0084-03

2010-11-24

潘芬忠(1964-),女,安徽芜湖人,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讲师。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我院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