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胸术后氧气雾化吸入效果的观察与护理

2011-10-12姚静金正年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雾化器血氧总量

姚静 金正年

(铜陵市人民医院,安徽铜陵244000)

开胸术后氧气雾化吸入效果的观察与护理

姚静 金正年

(铜陵市人民医院,安徽铜陵244000)

目的:观察开胸术后氧气雾化吸入的效果。方法将50例开胸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超声雾化和氧气雾化吸入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排痰量和氧饱和度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咳痰量、排痰总量、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开胸术后患者行氧气雾化吸入疗效优于超声雾化吸入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氧气雾化;超声雾化;排痰

全麻气管插管开胸术后呼吸道黏膜受损,分泌物增多,痰液粘稠排除困难,易引起肺部感染及肺不张等并发症。雾化吸入是临床上用于湿化气道,协助患者有效排痰,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临床护理中常见的一项护理操作技术,而实际应用雾化吸入时,常引起或加重低氧血症,患者因不能耐受而拒绝治疗。为保证开胸术后雾化吸入的疗效,避免治疗过程中低氧血症的发生,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我科自2009年开始采用氧气雾化吸入法进行排痰治疗,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9月-2010年3月选择开胸手术患者50例,男38例,女12例,年龄20岁-76岁,平均年龄60.7岁,术前均无咳嗽、咳痰及发热等呼吸道症状,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吸氧、雾化吸入、营养支持等治疗,住院时间15天-40天,平均21天。

1.2 分组

将患者按照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诊断、手术指征、手术方式、排痰量、血氧饱和度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复合气管插管吸入全麻。

1.3 方法

超声雾化组:选择JWC-2B超声雾化器,在雾化罐内加入0.9%NS20m l+庆大霉素8万单位+a糜蛋白酶5mg+地塞米松5mg,连接各管道及喷嘴,并调节雾量呈中档,嘱病人作深呼吸。

氧气雾化组:选择太平洋医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QP70013型氧气雾化瓶组加入0.9%NS5ml,其余药物同前组,将氧气雾化吸入面罩接上输氧管,调节氧流量6-8L/min。

两组均于术后第一天开始,每日两次,每次15min,疗程为5-7天。雾化吸入前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交待有关雾化吸入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雾化时患者均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40°;训练患者反复做深呼吸,使肺泡尽力张开,增强呼吸功能,使分泌物利于排出;雾化后协助患者翻身、叩背,促进排痰;记录从雾化开始时至结束后2小时内的咳痰量及24小时排痰总量。根据观察结果,对两组病人在咳痰量、排痰总量、血氧饱和度方面的不同进行比较、分析。

2.结果

两组患者的咳痰量、排痰总量、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表2。

表1 两组咳痰量、排痰总量比较(±s,m l)

表1 两组咳痰量、排痰总量比较(±s,m l)

组别例数咳痰量排痰总量超声雾化组25 19.400±2.849 80.600±4.852氧气雾化组25 43.933±5.431 86.800±3.144 t值-15.494-4.153 p值<0.05<0.05

表2 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变化分析、比较(x±s,%)

3.讨论

雾化吸入是临床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治疗手段,不仅可以稀释痰液、促进排痰,还可以消除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超声雾化中雾化药液通过超声波声能使药液表面张力和惯性受到损坏,成为细微的雾滴喷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通过雾化器使药液形成微小雾粒,吸入后进入气道深部,直接作用于细支气管、肺泡,达到治疗目的[1]。

3.1 两组患者咳痰量、排痰总量比较分析 超声雾化组在咳痰量、排痰总量上明显少于氧气雾化组。而不良反应明显多于氧气雾化组,分析原因:(1)超声雾化过程中,患者常出现胸闷、气促、紫绀、呼吸困难加重等不良反应而被迫终止雾化吸人,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氧气雾化作用柔和持久,刺激性较小,舒适度较好,病人容易耐受。(2)氧气雾化产生的雾粒直径为2μm-4μm,小于超声雾化微粒(直径在5μm以上)[2],同时有氧气作为动力,将雾化液吹入气道,随着患者的深吸气,雾化液可进入小气道,产生直接疗效,促进痰液稀释而排出。

3.2 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比较分析 患者雾化后在血氧饱和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氧气雾化吸入组SPO2明显高于超声雾化组。分析原因:(1)超声雾化的水蒸气含量大,水蒸气可把气体稀释,使氧气分压降低,氧气不能弥散到肺泡而造成患者缺氧[3]。超声雾化吸入时喷出的雾气具有一定的压力,能排斥口腔周围的空气进入呼吸道,使吸入气体的氧气压很低,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缺氧[4]。(2)氧气雾化吸入时以氧气为动力,雾化的同时,雾化吸入的同时还可以吸氧,能更好地改善通气不足、缺氧状况,降低肺动脉高压[5]。

3.3 两种雾化器使用方法的比较分析 超声雾化器一个病区数量有限,不能专人专用,每次使用完毕,管道装置均需清洗、消毒,方可再次使用,不但增加了护士工作量,还延长了工作时间,而且如储水罐和螺纹管消毒不到位,很容易引起交叉感染;氧气雾化器价格低,可一人一具,有利于减少院内交叉感染的机会,并且护士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病区内所有需要雾化吸入患者的操作,省时省力。

综上所述,氧气雾化吸入在排痰、纠正低氧血症、增加病人舒适度、防止术后肺部感染等方面均优于超声雾化吸入,且经济卫生,操作简单,是一种更有效,更容易被患者接受的方法。在雾化吸入过程中,加强病情观察和护理,可提高雾化吸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1]孙家俊.雾化吸入万托林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4):42.

[2]李弘,张智勇,花天放.不同方法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手术后血气分析的影响[J].上海护理,2003,3(4):8-9.

[3]金钰梅,张金花.持续超声雾化吸入对球麻痹患者氧饱和度的影响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8):626.

[4]刘志敏,王述平,李血冬,等.超声雾化吸入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6):371-372.

[5]李京红.三种雾化方式的比较[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4):10-11.

(责任编辑:朱友生)

R473.6

A

1671-752X(2011)01-0037-01

2010-11-24

姚静(1977-),女,安徽铜陵人,铜陵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护师。

猜你喜欢

雾化器血氧总量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与10省签约粮食总量2230万吨
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减少517万人
雾化器晾干装置的制作与使用
振动筛网雾化器与压力射流雾化器在雾化时间和雾化后残余量中的差异研究
为何化肥淡储总量再度增加
总量控制原则下排污权有效配置的实施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应用药物雾化器对气管插管患者进行气道湿化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血氧水平依赖MRI评估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损伤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