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牙科患者心理因素对治疗的影响

2011-09-22曹天艳

大理大学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牙科口腔科心理特点

曹天艳

(大理白族自治州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云南大理 671000)

牙科患者心理因素对治疗的影响

曹天艳

(大理白族自治州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云南大理 671000)

目的:通过对口腔门诊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对策,以寻求临床上医患更好地合作。方法:通过对568例患者的自我评价及医师临床操作中的实际观察进行综合调查分析。结果:568例患者中有不同程度的牙科畏惧症患者占43%~48%,不良心理行为导致无法完成操作的占2.7%。结论: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关系,帮助患者克服不良心理,积极配合医师,以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心理因素;牙科畏惧;口腔治疗

随着医学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对口腔疾病的认识及对口腔健康的要求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和疾病所产生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同时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在口腔科就诊患者中,人们对牙科往往持有一种畏惧心理,称牙科畏惧症(Dental fear,DF)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指患者对牙科诊治过程所持有的忧虑、紧张或害怕的心理以及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甚至躲避治疗的现象〔1-4〕。这种对牙科所持有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直接影响患者与医师的合作。本研究对我所就诊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以利于口腔医师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6年到2009年在我科就诊的初诊患者568人,其中女性347人,男性221人,年龄3~85岁,平均年龄46.3岁。

1.2 方法 对就诊患者先由其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在临床操作过程中,采用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过程,通过语言、动作行为及面部表情来调查分析,将其心理行为分为:①正常反应;②牙科畏惧症;③神经质。

1.3 评判标准 正常反应:主动合作,无紧张害怕,表情自如,行为自然,呼吸平稳,与医师配合良好;牙科畏惧症:稍感紧张或害怕,表情不自在,四肢不能自然放置,基本配合治疗;神经质:非常紧张不安,四肢不停扭动,呼吸急促,全身僵硬,有很强的拒绝反应并逃避治疗,医师无法进行操作。

2 结果

分别将568名患者按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进行调查。结果见表1,2。

表1 不同性别患者心理反应情况

表2 不同年龄段患者心理反应情况

3 讨论

在口腔科诊治中,有效处理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口腔科医师的重视。Scott等〔5-7〕对牙科畏惧症的原因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方面:患者的心理认知、治疗过程及医源性因素,而心理方面是首要的因素。作为医师采用合适的语言和情感与患者交流,发现和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及紧张情绪,建立医患之间相互理解、尊重和信赖关系是极其重要的。

调查显示,口腔科就诊患者中约43%~48%的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牙科畏惧症,有2.7%的病人因自身原因或是痛阈太低,非常紧张,医师无法完成操作,即所谓的“神经质”。对这类患者,首先要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配合药物,一定要在无痛条件下尝试治疗。从性别来看,男性患者DF发生率比女性高,可能是因为男性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比女性差,还有一个原因是男性对牙体的完整性及美观的追求没有女性高。

从年龄来看,18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年龄越小,DF发生率越高,与医师的合作性越差;18~55岁之间的成年人,随年龄的增加,DF的发生率逐渐降低,这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经验的积累和知识不断丰富而引起的差异;55岁以上的老年人因自身的性格特点各不相同,在牙科治疗时心理特点也各不相同,口腔科医师应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采取不同的措施。口腔治疗患者中,因儿童和老年患者较多,心理特点比较典型,现就这两类病人的心理特点作如下分析。

儿童心理特点有共性之处:①依赖心理。现在的儿童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家长过分宠爱,造成儿童依赖性很强,独立性和适应能力差,再则儿童生病亦引起家长的焦虑不安,从而造成儿童情绪波动、哭闹,拒绝治疗。根据不同年龄,采取相应措施。对学龄患儿,医师应先问病史,向家长交代治疗方案,稳定患儿情绪,并劝其家长在诊室外等候,患儿因无家长陪伴,家长情绪变化对患儿影响减少,从而容易合作,接受治疗;对学龄前幼儿患儿,家长可以在治疗椅旁陪伴,但应事先告知家长尽量不要讲话,以免影响患儿情绪。医师应态度亲切和蔼,语气温和,用患儿能理解的语言,耐心地向患儿讲述治疗的必要性,鼓励患儿勇敢地接受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适当地分散其注意力,尽量减少治疗时间。医师亲切友好态度,给患儿留下良好印象,再次复诊时,患儿多数表现较好,能够积极配合治疗;②畏惧心理。此类患儿表现为精神紧张、恐惧,尽管牙痛剧烈,甚至吃不下饭也不愿就医,勉强就诊时极力躲避开医师所持的任何器械,为了逃避治疗,隐瞒病情。对这类患儿,医师应用温和的言语予以鼓励。同时医生动作娴熟,能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取得患儿的信任。相反,动作粗暴,频繁致痛的操作,或操作时间过长,都会增加患儿的恐惧和哭闹,从而失去对医师的信任、配合,导致就诊失败;③勉强心理。这类患儿由于牙痛或口腔疾病而哭闹,在家长说服动员下勉强来医院就诊。对这类患儿,应耐心解释,分散其注意力,或让其看其他患儿的治疗,相互模仿,从而使患儿能够合作,配合治疗;④好奇心理。此类患儿多无牙痛体验,有强烈的好奇心理,平时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善于思考,反应敏捷,父母文化程度较高。一般进入诊室后情绪稳定,注意观察诊室的一切,对医护人员无恐惧表现,主动交谈,经医生解释清楚治疗目的和作用后,能主动配合完成治疗。

老年患者心理特点:①记忆力和智力退化。表现为言语不清、反应迟钝,对医师的操作不理解,导致不能与医师较好地配合。对这类病人医师应向陪同的家属解释治疗的必要性及方案,由他们向病人解释清楚;②性格固执、爱唠叨,对医师不完全信任。对待治疗有自己的一套认识,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坚持自己的治疗要求而不能与医师很好的合作。对这类患者医师应耐心细致解释操作要求,可以以其它病人进行示范,切忌缺乏耐心,大声训斥病人,这样往往会使病人更加紧张而适得其反;③脾气暴躁,我行我素。医师说话或操作中稍有懈怠或疏漏便会感到不满而大发脾气,对医生横加指责。对这类病人医师应尊重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操作时应轻柔、准确,语言亲切;④感情脆弱,意志薄弱,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希望治疗时有亲人陪伴在旁边,这类患者往往性格温顺、胆小敏感,对待治疗方案没有主见,较易与医师配合。医师接诊这类病人时应语言亲切、态度和蔼,与患者充分交流,使其树立对治疗的信心,并对其表现给予肯定、赞扬,以使患者受到鼓励,继续接受治疗。

总之,医患之间的心理行为因素对口腔治疗成败的影响十分关键,医师在接诊过程中的语言、行为往往会影响病人对治疗的信心。作为一名优秀的口腔科医生不仅要有良好的医疗技术,高尚的医德,还应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加强心理学及口腔行为科学知识的学习,并尊重爱护患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及抑郁情绪,获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使患者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1〕于海洋,蔡炜,江帆,等.大学生中牙科畏惧症与人格焦虑症的相关性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5,23(1):43-45.

〔2〕史俊南.现代口腔内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59.

〔3〕吴友农.概述牙科畏惧症〔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1997,7(3):199.

〔4〕广张辉,张大华,朱伟.成人牙科畏惧症的临床调查〔J〕.广东牙病防治,2002,10(2):280-281.

〔5〕Scott D S,Hirschman R.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dental anxiety in adult〔J〕.J Am Dent Assoc,1982,104(1):27-31.

〔6〕Kanegane K,Penha SS,BorsattiMA,etal.Dentalanxiety in an emergency dental service〔J〕.Rev Saude Publica,2003,37(6):786-792.

〔7〕Maggirias J,Lcoker D.Five-year incidence of dental anxiety in an adultpopulation〔J〕.Community D entHealth,2002,19(3):173-179.

(责任编辑 张 焕)

Im pact of the Dental Patients'Psychology on Treatments

CAO Tianyan
(Dali Institute of Schistosomiasis Control,Dali,Yunnan 6710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 good way to improve doctor-patient cooperation by analyzing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dental clinic patients.Methods568 self-assessments by patients were investigated and clinical operations by doctors were analyzed.ResultsForty-three to forty-eight percents of 568 patients showed dental fear and anxiety in varying degrees.2.7%patients showed unhealthy psychological behavior which led to unfinished operation.Conclusion:Psychological counseling,together with a better communication of doctor to patient,would help patients overcoming dental fear and anxiety and ensure a smooth operation.

psychology;dental fear and anxiety;dental operation

R782

B

1672-2345(2011)02-0058-03

2011-01-11

曹天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口腔内科研究.

猜你喜欢

牙科口腔科心理特点
牙科手术
三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牙科膜片力学性能对比研究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口腔健康宣教对洁牙患者牙科焦虑心理的影响
牙科界茅台来了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
掌握学生心理特点 有效开展写字教学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安全护理管理在口腔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