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立哌唑、氯氮平合并碳酸锂治疗女性躁狂发作对照研究

2011-09-20唐小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年21期
关键词:平组躁狂症氯氮

徐 莹,唐小伟

(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江苏扬州,225001)

躁狂发作是临床常见的精神障碍,其典型的症状是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活动增多[1],具有反复发作、社会功能受损明显等特点。近年来第2代抗精神病药合并常规心境稳定剂治疗躁狂症被广泛使用。氯氮平联合碳酸锂是治疗急性躁狂症最为常用的组合之一,且氯氮平具有快速镇静效果能迅速控制急性躁狂症患者的症状[2]。阿立哌唑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有报道表明其适合于女性精神分裂患者的治疗,但少有其对于女性躁狂症患者的报道,因作者在的病区为女病区,作者进行了阿立哌唑联合碳酸锂和氯氮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女性急性躁狂发作的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2011年8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女性躁狂症患者。入组标准:符合CCMD-3中情感障碍中躁狂发作诊断标准;由法定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年龄l8~60岁;刚入院的患者;入院时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且入组2周前未曾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BRMS总分≥16分。排除标准:伴有严重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疾病者;实验室检查结果严重异常且有临床意义者;既往有物质滥用或依赖史者;对碳酸锂、阿立哌唑或氯氮平过敏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治疗中止标准:药物不良反应严重且无法耐受;在2周内症状几乎没有改善的;研究期内出现抑郁发作、自杀企图或其他严重疾病需中止治疗者;监护人要求中止治疗者;未能完成8周治疗者。

依照其住院顺序按照分段随机化方法分为2组。共入组64例患者,每组各32例。8周后共收集到完整资料64例,其中阿立哌唑组32例,年龄(29.4±8.4)岁,起病年龄(22.3±7.9)岁,总病程(77.4±52.1)月,发作次数(4.2±3.1)次,入组时BRMS评分(27.6±4.5)分。氯氮平组32例,年龄(28.9±8.3)岁,起病年龄(21.9±7.3)岁,总病程(79.2±49.6)月,发作次数(4.6±2.6)次,入组时BRMS评分(26.5±4.4)分。2组间一般资料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实验室检查:入组前行血、尿常规、生化、心电图、脑电图、脑诱发电位检查。

1.2.2 治疗方法:本研究为开放性对照研究,2组均用碳酸锂治疗,起始剂量0.5 g/d,1周内加至0.75~1.75 g/d,阿立哌唑组初始剂量5 mg/d,10 d内加至15~30 mg/d。氯氮平组初始剂量50 mg/d,10 d内加至200~500 mg/d。不联用其他心境稳定剂或其他抗精神病药,患者睡眠障碍无改善时可以合并艾司唑仑或氯硝西泮1~4 mg/d,出现静坐不能或锥体外系反应严重者合用普萘洛尔、苯海索。其他常见的不良反应可对症处理。

1.2.3 评定方法:疗效评定采用BRMS量表,不良反应评定采用副作用量表(TESS),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4、8周末进行BRMS和TESS评定。疗效评定为 BRMS减分率≥50%为有效。减分率计算公式:(治疗前分-治疗后分)/治疗前分×100%。在治疗期间每周查血常规、心电图1次,每2周查肝、肾功能。使用 TESS量表评价不良反应。评定由两名固定的主治及以上职称的医师完成,两名评估医师之间BRMS评分的一致性为r=0.85,评定 TESS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2。

2 结 果

2.1 2组BRMS评定结果

2组在治疗1周后起BRMS得分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BRMS评分比较(n, ±s)

表1 2组治疗前后BRMS评分比较(n, ±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1周末 治疗2周末 治疗4周末 治疗8周末阿立哌唑组 32 27.8(4.9) 17.7(4.2) 14.2(4.8) 12.8(4.4)7.6(4.4)氯氮平组 32 27.4(4.5)17.5(4.3)14.5(4.6)12.2(4.3)7.3(3.9)P 0.735 0.851 0.799 0.583 0.774

2.2 疗效

2组在治疗1周后起BRMS得分明显下降且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起效较快。治疗1周末、2周末、4周末和 8周末,阿立哌唑组的有效例数依次为6例、17例、20例、29例,而氯氮平组分别为7例、17例、21例、30例 。两组间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3 2组不良反应结果

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轻,均能耐受。不良反应率超过10%的有:静坐不能、心电图异常、便秘、肝功能异常。而氯氮平组则包括:心电图异常、便秘、头昏、嗜睡、恶心 、流涎 、血常规异常、血糖异常、体重增加等。阿立哌唑组的不良反应率少于氯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2组不良反应的比较[n(%)]

3 讨 论

心境稳定剂是治疗躁狂发作的基本药物,但有时效果不满意。在心境稳定剂的基础上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于治疗严重的躁狂发作效果比较满意。目前国内外一般都采用情感稳定剂加抗精神病药物作为治疗方案,既可以比较快地控制躁狂症状,还有预防复发、防止转相的作用。阿立哌唑主要通过对D2和5-HT1A受体部分激动作用及对5-HT2A受体具有拮抗的作用,因而有抗精神分裂症[3]和抗躁狂的作用。

在本次研究中,氯氮平组有快速镇静作用,能迅速控制急性躁狂症患者的高度兴奋、激惹、攻击暴力倾向等。而研究发现阿立哌唑组治疗躁狂症的疗效与氯氮平组相近,有效率为90.6%与氯氮平组的93.8%相近。且起效时间也较快,在治疗第1周末BRMS总分与其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在不良反应方面,氯氮平组的嗜睡、流涎、便秘、体重增加、白细胞降低和血糖异常等不良反应较明显。阿立哌唑锥体外系反应及抗胆碱不良反应较少,对内分泌影响较小或无(特别是血清催乳素),因而很少引起诸如发胖、泌乳、月经失调之类的症状,这对提高女性躁狂发作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本研究也支持这一结果。

[1]沈渔屯.精神病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35.

[2]刘铁榜,高 欢,沈其杰.氯氮平合并碳酸锂对急性躁狂症的治疗[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0,10(6):350.

[3]Fleshhacker W W.New developments in the pharmacotherapy of schizophrenia[J].J Neural Transm Suppl,2003:105.

猜你喜欢

平组躁狂症氯氮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氯氮平和氯丙嗪维持治疗的效果分析
利培酮、奥氮平、帕利哌酮对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腰围和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
碳酸锂联合卡马西平治疗躁狂症与碳酸锂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躁狂症的疗效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大鼠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躁狂症独立诊断的研究进展
整天太兴奋或患躁狂症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代谢的影响
博思清与氯氮平治疗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无抽搐电休克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