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研究

2011-09-20戚文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年21期
关键词:依帕司多元醇还原酶

戚文群

(江苏省泰州高港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泰州,22532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呈逐渐增长的趋势。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超过4千万,居世界第2位[1]。而糖尿病肾病(DN)是其主要致死原因之一,也是造成终末期肾衰竭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在DN治疗方面,虽然已提出或正在尝试的针对病因学的方案较多,但目前尚缺乏满意的治疗手段。如何保护肾功能、减轻蛋白尿,是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观察了依帕司他对早期2型DN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型糖尿病患者57例,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均伴有近1个月内连续3次尿微量UAER为30~300 mg/24 h,肾功能正常(血Cr≤1331 mol/L,BUN≤7.1 mmol/L)。血压稳定于 120~140 mmHg/80~90 mmHg(1 mmHg=0.133 kPa,下同),无明显的心脑血管、肝、肾等疾患,无尿路感染、酮症酸中毒及近期使用肾毒性药物史。5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依帕司他组(观察组)30例,男 16例,女 14例,年龄(55.3±9.2)岁,病程(7.8±4.5)年;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7例,男 15例,女 12例,年龄(54.3±8.7)岁,病程(7.5±4.8)年。两组性别、年龄和病程均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均严格控制饮食,选用达美康、糖适平及二甲双胍,胰岛素等降糖药治疗,空腹血糖控制在7.0 mmol/L左右,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治疗期间不使用抗血小板、抗凝、调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药物。观察组加用依帕司他(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商品名唐林)50 mg次,3次/天口服,治疗4周;对照组仅给予一般常规治疗。治疗前后测空腹血糖(FPG)、血肌酐(Sc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UAER、血浆内皮素-1(ET-1)及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的变化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FPG、Scr,TG、TC、LDL-C、HDL-C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血肌酐的变化( ±s,μ mol/L)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血肌酐的变化( ±s,μ mol/L)

FPG TG TC LDL-CH HDL-CH SCR观察组 治疗前 7.21±1.52 1.92±0.67 6.60±1.57 4.15±1.31 1.08±0.17 89.1±33.7治疗后 7.23+1.35 1.94±0.59 6.14±1.31 4.60±1.42 1.05±0.21 89.3±30.5对照组 治疗前 7.41±1.39 1.87±0.65 6.62±1.56 4.56±1.20 0.99±0.21 88.7±32.3治疗后 7.32±1.23 1.93±0.57 6.25±1.31 4.29±1.12 1.01±0.33 89.2±31.5

2.2 两组治疗前后UAER、ET-1和NO的变化

观察组与治疗前比较,UAER及ET-1均显著降低(P<0.01),NO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经常规治疗后UAER、ET-1和NO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ET-1、NO、UAER的变化(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ET-1、NO、UAER的变化( ±s)

与治疗后比较P<0.01

组别 UAER(mg/24 h)ET-1(ng/L)NO(μ nmol/L)观察组 治疗前 148.2±13.7 88.7±22.1 41.1±16.9治疗后 104.8±10.3* 53.6±8.3* 54.9±18.3*对照组 治疗前 156.3±16.8 83.6±18.4 42.9±18.4治疗后 145.9±13.5 79.6±15.5 44.6±18.7

3 讨 论

DN为糖尿病所引起的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及肾小球微循环障碍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表现为肾小球高灌注状态,而高灌注的后果是蛋白尿生成,肾小球毛细血管切应力改变而形成病变至肾小球基膜增厚和系膜扩张,最终导致DN的发生[2]。加强早期防治是目前有效控制DN的关键。加速的多元醇代谢途径是DN的重要发病机制:二酯酰甘油重新合成增多,蛋白激酶C活性增强,转化生长因子β1产生增多,细胞外基质增加[3]。

依帕司他是体内多元醇代谢系统中重要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醛糖还原酶是山梨醇合成途径中的第一个酶,在糖尿病并发症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依帕司他为多元醇通路的限速酶,其通过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以减少山梨醇在细胞内的堆积,减轻细胞的肿胀。降低了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内压,减少细胞生长因子及炎性介质,减轻肾脏细胞的增殖及ECM 的积聚,起到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另外,依帕司他还可以减轻糖尿病个体的氧化应激,并抑制蛋白非酶糖化[4]。本文结果证实依帕司他可改善DN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达到降低蛋白尿的作用。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0.

[2]Agarwal R.Add on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ade with maxi—mized ACE inhibition[J].Kidney Int,2001,59(6):2282.

[3]Is O K,Tada H,KuboldK,et al.Long 2 term effect ofepaL-restat,an aLdose reductaseinhibitor,on the deveLopment ofincip ient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type 2diabetic patients[J].J Diabetes CompLications,2001,15(7):241.

[4]郑琪蓉,苏 青.依帕司他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6,25(11):876.

猜你喜欢

依帕司多元醇还原酶
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分析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巴斯夫推出全新聚醚多元醇产品 帮助减少车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基于植物油基多元醇的无溶剂型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的研究
普罗布考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西地那非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依帕司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初探
蓖麻油基多元醇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研究
发酵液中酮基还原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构建
基于生物质资源的化工多元醇生物炼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