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市儿童牙病病人就医行为的调查分析

2011-09-20刘素君王世超吴友农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1年9期
关键词:牙病龋病乳牙

刘素君,王世超,吴友农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牙科,江苏南京210029)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1]表明:我国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66%,龋均3.50,12岁学生恒牙患龋率28.9%,龋均0.54;12岁学生牙龈出血检出率57.7%;但是其治疗率并不理想。只有了解患儿就医行为,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口腔健康教育。为此,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来我院儿童牙科就诊的患儿或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以期有针对性的开展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0-04来我科就诊的3~12岁儿童和患儿家长,共调查423例。为较全面了解儿童牙病患儿1年以内未就医的原因,另选择市内3所中等规模幼儿园向237名3~6幼儿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

1.2 调查内容

问卷设计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有关就医行为的相关内容,并经过我科预调查修改制定。调查内容包括就医原因,末次就诊接受的口腔治疗项目,过去1年内没有就医的原因。

1.3 调查方法

患儿治疗完毕后,由作者对患儿或家长一对一当面询问记录,并记录治疗项目。在复诊的3~6岁、6~岁、12~岁3个年龄段中随机抽取各5%的患儿,再次就诊时重新回答相同的问卷,分析两次调查中项目的一致性。对3~6岁过去1年内未就医的原因采用向幼儿园家长问卷调查的方法。

1.4 统计处理

同份资料双轨录入建立数据库。经逻辑检查、核对后,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对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表1~3)

共进行问卷调查423例,男207例,女216例;其中3~6岁组(学龄前儿童)63例、6~岁组(小学生)233例、12~岁组(初中生)127例。3个年龄组复诊儿童问卷调查的一致率分别为87.50%、91.67%和85.71%。向幼儿园家长发出问卷237份,回收216份,回收率91.14%。

表1 患儿就医原因构成比 (%)

表2 患儿末次就诊内容 (%)

表3 3~6岁儿童过去1年内未就医原因 (n,%)

3 讨论

儿童牙病的患病率高,治疗率低,沈家平等[2]调查5岁年龄组儿童的龋病充填率仅为2.24%。从就诊情况看,以牙疼就诊的儿童占多数,为56.26%,口腔有问题时再去医院占17.26%,而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主动接受口腔预防保健的儿童较少,分别为8.75%和6.62%。牙外伤的发生率达5.44%,以6~12岁的学龄儿童占多数。患儿末次就诊接受的口腔治疗主要是拔牙和龋病治疗,分别为29.08%和27.42%。3个年龄段中,6~12岁儿童拔牙的比例比另两组高,除此年龄段为儿童替牙期间外,与食物的精细、咀嚼功能的下降、乳牙牙根吸收不足有关,因此应鼓励儿童多食粗纤维,多咀嚼,不但有利于乳恒牙替换,也有助于儿童口腔颌面部的生长发育。值得注意的是23.64%的患儿没有治疗,可能原因是相当一部分患儿不合作,家长只能暂时放弃治疗,或龋损严重仅存残冠残根后希望暂时保留。作预防措施的仅有11.35%,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的仅1.42%。

调查幼儿家长216例的结果有78.24%的儿童1年内没看过牙,72.78%的家长认为儿童的牙没问题、18.93%认为牙坏得不严重,还有11.83%认为要替换。另据王一均等[3]的调查,睡前吃甜食、父母文化程度、最近一次看牙间隔时间和由母亲照顾儿童日常生活与儿童患龋相关。这些更说明了加强儿童和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

[1]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24.

[2]沈家平,王林,陈宁,等.江苏省5~74岁自然人群龋病的现况调查[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12):1283-1287.

[3]王一均,沈家平,周红艳.江苏省5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流行病学及相关因素研究[J].口腔医学,2000,27(5):268-271.

猜你喜欢

牙病龋病乳牙
儿童恒牙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乳牙龋坏需要治疗吗
龋活跃性与年轻人龋病严重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
牙病竟会导致勃起功能障碍
乳牙
儿童口腔龋病易感性研究进展
小孩为什么会掉牙
滚蛋吧,牙病君!
“乳牙”更要好好呵护
您的牙齿健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