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肾明目汤治疗玻璃体混浊临床观察

2011-09-12王晓洁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年9期
关键词:岁者点状明目

王晓洁

(北京市普仁医院眼科,北京 100062)

玻璃体混浊是眼科多发病,而且以近视眼患者较为多见。由于玻璃体本身无血管,其营养全靠房水及脉络膜等组织供给,新陈代谢甚微,故该病顽固难愈。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多用碘制剂、抗生素或配合皮质类固醇等,严重者可用玻璃体切割手术,但疗效均不理想。我院自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此疾以来,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案选择58例(95眼)均符合玻璃体混浊诊断标准[1],且属肝肾亏虚证诊断标准[2],并用裂隙灯和检眼镜检查,必要时用0.25%托吡卡胺扩瞳,可见玻璃体混浊呈点状或棉絮状,严重者可见片状条索状或色素点状。其中,男性21例29眼,女性37例66眼;年龄最大者79岁,最小32岁,平均55.3岁 ±1.32岁。年龄分布为30岁 ~40岁者2例,41岁 ~50岁者14例,51岁 ~60岁者22例,61岁 ~70岁者16例,>71岁者4例。主诉黑影呈点状者25例,呈丝状者11例,点状伴有丝状者12例,点状加圆圆状4例,网状或蟹脚状2例,块状或片状4例。第1次就诊主诉黑影存在时间,最短者1d,最长者近15年。屈光情况:对本组中42例病员进行屈光检查,小于 -200度者7例,-200~-400度者13例,-400~-600度者11例,大于 -600度者11例。B超检查:本组病例中有32例做眼球 B超检查,发现玻璃体混浊者26例,26例中伴有不同程度玻璃体后脱离者15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49只眼)和对照组29例(46只眼),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1)生理性飞蚊症,角膜混浊,斑翳,白内障影响视力者;(2)葡萄膜炎或眼内炎或眼底病变急性期;(3)屈光不正:±5DS者;(4)高血压者(收缩压大于160mmHg,或舒张压大于90mmHg);(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性改变者;(6)有肝肾功能异常及血液系统严重疾病者;(7)过敏体质者;(8)精神病患者;(9)肝肾亏虚外的其他证型。

2 治疗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安妥碘注射液2ml进行肌肉注射治疗,每日1次。治疗组给予补肾定睛丸每日1剂,基本方:熟地黄 15g,楮实子 10g,菟丝子 15g,枸杞15g,菊花 10g,丹参 12g,黄芪 15g,磁石 30g,昆布20g,茯苓10g,牛膝10g。每日1剂,水煎分 2次温服。2组治疗前后均作视力、眼底镜及玻璃体B超检查,并均以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

2.2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显效:混浊基本吸收,原发病变已控制,症状消失,视力进步;有效:混浊部分吸收,症状减轻或视力略有增进;无效:混浊程度无变化,症状无好转。

2.3 结果

2.3.1 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治疗结果及疗效比较(%)

2.3.2 视力改善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2组视力改善情况比较(%)

3 讨论

玻璃体混浊是指玻璃体呈尘状、丝状、絮状、条索状、云片状混浊,患者可见眼前形态不一的黑影飞舞飘移[3]。患者往往自觉视力有不同程度的妨碍和不适感,严重者可致失明。一般来说,其治疗效果,与病人的发病时间有关。一般发病时间愈短,疗效愈为显著,发病时间愈长,疗效就愈差,与职业无关。

本病属中医学“云雾移睛”、“视瞻昏渺”、“蝇翅黑花”范畴,乃为瞳神疾患中医眼科之云雾移睛。《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对其病因、病机、发病特点是这样描述的:“云雾移睛证,谓人自见目外有如蝇蛇、旗旆、蛱蝶、绦环等状之物,色或青黑粉白微黄者,在眼外空中飞扬撩乱。仰视则上,俯视则下也。乃元府有伤,络间精液耗涩,郁滞清纯之气而为内障之证……盖瞳神乃先天元阴之所主,禀赋五脏之精华,因其内损而见其状。”由此可见,本病多因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或湿热循经上犯阻滞气血,最终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气血瘀滞形成玻璃体混浊,特别是老年人,年老精亏,或病久耗伤精血,不能上荣,目失充养,神膏混浊,神光衰微,致眼前黑花飞舞,从而影响视力,治宜滋补肝肾。补肾明目丸中以熟地黄、枸杞子、菟丝子、楮实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丹参活血通脉;磁石性味咸寒,与枸杞子、女贞子、菊花同用,可补益肝肾,聪耳明目;昆布消痰软坚,有助于软化和消散眼中之混浊物,以达明目除雾之效;茯苓淡渗利湿,以泻肾浊,清除神膏之混浊;牛膝引药下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还具有扩张血管,改善眼部供血,促进眼部代谢作用[4];昆布含碘,可帮助眼中病变物吸收[5]。诸药合用,共奏滋养肝肾、袪翳明目之效,因此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深入研究。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09.

[2]曾庆华.中医眼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92.

[3]彭广华,李志杰,李 辰.现代眼科治疗学[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98.

[4]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503.534.

[5]李景德.日本研究活血化瘀的动态[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6,8:15-16.

猜你喜欢

岁者点状明目
明目养胃食荠菜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某住宅楼的混凝土点状爆裂原因分析
清心明目上清丸中9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浅谈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的描述
UPLC-Q-TOF法分析双丹明目胶囊化学成分
UPLC-Q-TOF-MS法分析双丹明目胶囊入血成分
皮损点状切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瘙痒症43例
数据表达的准确性
数据表达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