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氯霉素单链抗体基因工程菌表达条件优化

2011-09-03四川理工学院边名鸿陈欲云

中国饲料 2011年20期
关键词:单链氯霉素外源

四川理工学院 边名鸿 左 勇 陈欲云

氯霉素(CAP)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抗生素,在各种动物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具有严重的毒副作用,长期微量摄入氯霉素不仅会使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多种菌株产生耐药性,而且会引起动物机体正常菌群失调,抵抗力降低,易感染各种疾病(袁耀辉等,2008)。氯霉素在食用动物中的残留,可通过食物链在人体中富集,能引起人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状白细胞缺乏症等疾病,因此,氯霉素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潜在危害。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相继禁止或严格限制使用氯霉素。我国农业部也已禁止使用该药(滑静等,2003)。但由于氯霉素抑菌效果好,价格低廉,常被违法使用。因此,探索灵敏、高效、快速的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具有现实意义。

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作为一种食品中残留药物的检测技术,因其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广泛应用于氯霉素残留检测上,国外已将此方法的试剂盒商品化。目前我国用于氯霉素残留检测的ELISA试剂主要来源于进口,价格比较昂贵,国内虽有一些采取杂交瘤技术生产抗氯霉素单克隆抗体的方法,但普遍存在着生产规模小、质量不稳定、生产成本高和难于放大生产等问题。基因工程单链抗体分子质量小,制备方法简单,能够通过基因改造来增强其亲和力和特异性,特别是易于放大生产 (沈倍奋等,2005),将其应用于ELISA检测中,则可以解决目前ELISA应用中的众多问题。本论文研究了基因重组单链抗体高效表达的影响因素,为下一步的研究和生产提供条件。

1 试剂与方法

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1.1.1 实验仪器 SW-CJ-IF型净化工作台 (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THZ-051型高精度数 控 摇 床 (SHENRGY BIOCOZOR公 司 );D-37520型台式冷冻高速离心机 (Thermo公司);垂直板电泳槽、恒流电泳仪、凝胶扫描分析系统(上海天能有限公司)。

1.1.2 实验菌株和培养基 抗CAP单链抗体工程菌BL21菌株,本实验室保存。

LB培养基:0.5%胰蛋白胨,0.5%酵母抽提物,1% 氯化钠。

1.1.3 试剂 Tris、HCl、IPTG、SDS、 丙烯酰胺、EDTA、β-巯基乙醇、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过硫酸铵、TEMED、溴酚蓝、甘氨酸、NaCl、NaAc 等均购自广州威佳科技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生长曲线的绘制 取保存菌种,以1%的接种量接种在2 mL的试管培养基中,37℃,200 r/min活化过夜。第2天以1%的接种量接种在100 mL的三角瓶培养基中,37℃,200 r/min进行培养, 分别在 0、1、2、3、4、5、6、7 h 取 1 mL 培养液,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OD600。以时间为横坐标、OD600为纵坐标,绘制工程菌的生长曲线。

1.2.2 诱导物的优化 取保存菌种,以1%的接种量接种在2 mL的试管培养基中,37℃,200 r/min活化过夜。第2天以1%的接种量接种在100 mL的三角瓶培养基中,37℃,200 r/min培养3 h后,分别加入IPTG、乳糖、别乳糖进行诱导,4 h后停止培养。各取100 μL菌液,5000 r/min离心5 min,弃上清。分别加入100 μL 2×上样缓冲液,100℃沸水浴煮沸5 min,12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进行垂直板电泳。

1.2.3 诱导时机的优化 取保存菌种,以1%的接种量接种在2 mL的试管培养基中,37℃,200 r/min活化过夜。第2天以1%的接种量接种在100 mL的三角瓶培养基中,37℃,200 r/min分别培养至1.5、3、4.5 h时,加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均诱导培养4 h后停止。各取100 μL菌液,处理方法与1.2.2中相同,进行SDS-PAGE检测。

1.2.4 诱导时间的优化 取保存菌种,以1%的接种量接种在2 mL的试管培养基中,37℃,200 r/min活化过夜。第2天以1%的接种量接种在100 mL的三角瓶培养基中,37℃,200 r/min培养至3 h加入IPTG诱导表达。从诱导0 h开始,分别在诱导 1、2、3、4、5 h 取样, 每次取 100 μL 菌液,处理方法与1.2.2中相同,进行SDS-PAGE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工程菌的生长曲线 在100 mL的三角瓶培养基中,工程菌在37℃,200 r/min的条件下生长,其OD600随时间变化如表1。

表1 工程菌生长的OD600变化

以时间为横坐标,OD600为纵坐标绘制的生长曲线如图1。

图1 工程菌生长曲线

由图1可以看出,工程菌的生长规律在1.5 h进入对数生长早期,3 h进入对数生长中期,4.5 h进入对数生长末期,6 h开始进入稳定期了。

2.2 诱导物的优化 对于构建的抗CAP单链抗体基因工程菌BL21,使用三种诱导物进行诱导表达后,与空白宿主菌比较,在分子质量大约为28 kD处均有一新增条带,如图2所示。此大小与抗CAP单链抗体的理论大小相一致,判断为单链抗体目的蛋白。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三种诱导剂的诱导效果不同,使用IPTG作诱导剂,外源蛋白的表达量最高,扫描显示高达45%,其他两种诱导物的表达量分别为25%和35%,相比较IPTG的效果较好。

2.3 诱导时机的优化 基因工程菌生长和外源蛋白的表达是一种矛盾,外源蛋白的表达会影响工程菌自身的生长,所以选择合适的诱导时机对获得高的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表2和图3中可以看出,培养3 h进行诱导,外源蛋白的表达量扫描显示达43%,菌体的生物量OD600值为4.010;培养1.5 h进行诱导,外源蛋白的表达量扫描显示高达52%,菌体的生物量OD600值为3.212;培养4.5 h进行诱导,菌体的OD600值为4.450,外源蛋白的表达量扫描显示只有33%。外源蛋白的总产量既与外源蛋白表达的百分比有关,也与工程菌的生物量有关,需从相乘的角度综合考虑,因此选择培养3 h后进行诱导表达较优。

图2 不同诱导物对蛋白表达的影响

表2 不同诱导时机下菌体的OD600

图3 不同诱导时机对蛋白表达的影响

2.4 诱导时间的优化 外源蛋白在宿主菌中的积累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一般会随着时间的进行,从零开始逐渐增多,直至达到一峰值,有些工程菌会维持峰值不变,有些会随着时间的进行,由于菌体内蛋白酶的作用,外源蛋白的表达量会转而降低。因此筛选出合适的诱导时间对获得高产、控制发酵进程有重要意义。 本试验中,抗CAP单链抗体基因工程菌诱导3 h的蛋白表达量为 35%,诱导4 h为 45%,诱导5 h为 40%,如图4。因此把诱导时间定为4 h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图4 不同诱导时间对蛋白表达的影响

3 讨论与小结

基因工程产品的表达优化对于工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表达优化,可以为发酵生产提供良好的工艺条件,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顾娟等,2010)。外源蛋白表达的影响因素较多,有培养基、培养温度、诱导物的种类、诱导物的浓度、诱导时机、诱导时间等,其中诱导物的种类、诱导时机、诱导时间是较为重要的三个影响因素(边六交等,2006)。本实验就此三个主要因素,对抗氯霉素单链抗体的高效表达进行了研究。实验中发现,三个因素均对表达有较大影响,最终选取IPTG作为诱导物、接种后培养3 h进入对数生长中期开始诱导、诱导4 h结束作为高效表达的优化工艺。

[1]边六交,杨晓燕,樊钰虎,等.重组鼠源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的发酵表达优化及纯化[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6,37(5):314 ~ 317.

[2]顾娟,劳勋,金明飞,等.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突变体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自诱导表达优化[J].微生物学通报,2010,37(5):726 ~ 731.

[3]滑静,于同泉,孙英健,等.动物牲食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的研究进展[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报,2003,20(12):36 ~ 37:.

[4]沈倍奋,陈志南,刘民培.重组抗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1~37.

[5]袁耀辉,李锋,柴春彦,等.动物性食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技术进展[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8,6:5 ~ 7.

猜你喜欢

单链氯霉素外源
具有外源输入的船舶横摇运动NARX神经网络预测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外源污染过程与控制研究室
一种氯霉素高灵敏消线法检测试纸条的制备
逐步添加法制备单链环状DNA的影响因素探究*
单链抗体的开发与应用
外源钙对干旱胁迫下火棘种子萌发的影响
外源添加皂苷对斑玉蕈生长发育的影响
婴幼儿慎用氯霉素眼药水
抗IL-13全人源单链抗体的筛选、可溶性表达及鉴定①
HPLC法同时测定氯柳酊中氯霉素和水杨酸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