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的题目 读着高兴

2011-09-01河南省安阳市第二实验中学456463郭振强

地理教学 2011年23期
关键词:温带分异山脉

河南省安阳市第二实验中学(456463) 郭振强

题目

(2011•上海)读美国本土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美国本土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在旧金山留学的小夏同学利用暑假驾车去美国东部旅游,沿途经甲、乙、丙地到达丁地;随后南下经纽约到达华盛顿,发现沿途自然景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小夏同学沿途观察到的自然景观变化反映了哪些地域分异规律?分别说明判断的依据,并分析引起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

评议

一天,同学们读到2011年上海卷,认为考查美国本土地域分异规律的试题是一道高水平的地理试题。出题的角度好,命题人提供了一幅“美国本土自然带分布示意图”,美国疆域辽阔,陆地环境中有明显的三大地域分异规律;读题时有亲近感,以暑假中驾车旅游的小夏同学的视角看沿途美国自然景观的变化,贴近生活,富有吸引力,我们学习的是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分析、解决问题需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地理知识储备,显性层面上是在考查美国本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隐性层面是对美国本土地形、气候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一种气候类型有与之相对应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有三种,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小夏同学从旧金山到华盛顿,跨越美国,沿途经过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所见自然景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旧金山位于太平洋东岸、美国西海岸,在30ºN~40 ºN之间。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形成地中海气候。小夏同学看到的是地中海气候区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景观。

美国的地形,明显地分为三个南北纵列带。西部为山地,属于大致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一部分,由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落基山脉等几列平行的高大山脉组成,有些山峰海拔在4000米以上,山脉之间分布着高原和盆地。高大的山脉,随着海拔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

小夏同学从旧金山到甲地,途中翻越了美国西部高山地区,由于海拔高度不同,水热状况也不同,所见自然植被随海拔高度上升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美国中部是广阔的大平原,东部是大致东北—西南走向的阿巴拉契亚山脉,海拔一般在1000~1500米。西部高大山脉的阻挡,使太平洋水汽只能影响沿岸,不能深入美国内陆;东部的山地海拔较低,对大西洋的水汽阻挡作用较小。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随着距海远近的不同,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由于受大西洋水汽影响程度不同,从沿海向内陆,干湿状况差异很大,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变化。

甲、乙、丙地位于40 ºN以北的中纬度地区,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小夏同学从甲地经乙地至丙地,由于逐渐接近海洋,水分逐渐增多,所见自然植被依次为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华盛顿、纽约和丁地位于大西洋西岸、美国东海岸的中纬度地区。由于所处纬度不同,热量条件发生变化,纽约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华盛顿纬度较低,加上墨西哥湾暖流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丁地纬度较高,加上拉布拉多寒流对沿岸地区降温减湿,形成了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小夏同学从丁地经纽约至华盛顿,随着纬度降低,热量有所增加,所见自然植被依次为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同学们感言:好的试题,读着高兴,一定会成为一直喜欢地理的动力源泉。

猜你喜欢

温带分异山脉
Facts of Yellowstone
尚代肯山脉高点风景
它,就在那里
人,山脉和海洋
重庆市臭氧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温带季节性分层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的时空演替
平泉县下营坊杂岩体分异演化及其成岩成矿
生态脆弱的温带地区草原生态移民分析——以甘肃省古浪县为例
冥王星上有一条山脉
变温带地下仓埋深对长期储粮过程粮堆温度影响的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