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气管插管固定方法效果观察

2011-08-30

护理研究 2011年20期
关键词:全科插管气管

刘 燕

随着医疗设备的研发,呼吸机功能不断完善,机械通气已成为临床抢救治疗危急重症的重要手段,而气管插管是机械通气人工气道的首选方法[1-3]。作为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如何妥善固定气管插管,防止意外脱管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两种气管插管固定方法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A组为2005年8月—2007年8月318例机械通气病人,男208例,女110例,年龄18岁~76岁,机械通气5 h~118 h。B组为2007年 9月—2009年12月320例机械通气病人,男200例,女 120例,年龄18岁~77岁,机械通气 5 h~120 h。两组均为我院ICU病人,均经口腔行气管插管,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气管插管固定法 A组采用丝胶布固定法:取丝胶布2条(长25 cm~35 cm,宽1 cm),中间部分分别绕气管插管1周或2周行交叉固定,两端贴于病人面部,气管插管松动后及时予以重新固定。B组用纸胶布加棉绳固定法:先取纸胶布2条(长25 cm~35 cm,宽1 cm),同丝胶布固定法固定气管插管,再取1根棉绳(长40 cm~50 cm),中间部分外套1根空心橡胶止血带(长约 15 cm),绕过后颈部,松紧以能伸进 1指为宜,两端绕气管插管1周打死结固定,气管插管松动后及时予以重新固定。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见表1)

表1 两种气管插管固定方法效果比较 例(%)

3 讨论

机械通气时,意外脱管是气管插管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10.8%[4]。一旦发生意外脱管,会造成病人的再次伤害(如呼吸道损伤、重新插管、脑部不可逆低氧甚至造成病人死亡)及延长住院时间,气管插管固定不当是发生意外脱管的重要因素之一[5,6]。丝胶布因其质地坚韧、黏性大等优点,一般作为气管插管固定使用,而丝胶布固定法在临床应用中易出现以下问题:①由于气管插管刺激,病人口腔分泌物较多,易使丝胶布变湿,从而使黏性下降,引起气管插管松动,护士需密切观察,及时予以重新固定,增加了工作量。②护士日常工作繁忙,特别是ICU护士,有时气管插管松动,但护士因为工作繁忙或疏忽未能及时处理,造成气管插管移位或意外脱管,从而引起不良后果。③在揭取面部丝胶布时,因其黏性大,易造成面部皮肤损伤,特别是幼儿及女性病人,因其皮肤娇嫩,更易受损,有的甚至留下永久性瘢痕。

基于丝胶布固定法存在诸多缺点,我们采用了纸胶布加棉绳固定法,与丝胶布固定法相比,插管松动、意外脱管、面部皮损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优点:①纸胶布加棉绳双重固定气管插管,不易松动,减少了护士重新固定的次数,减少了工作量。②意外脱管的发生率降低,病人更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护士的负性心理压力减小。③纸胶布对皮肤刺激性小,病人感觉舒适,易于揭取,对皮肤损伤小,避免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通过对气管插管两种固定方法的临床观察比较,纸胶布加棉绳固定法明显优于丝胶布固定法,值得推广。

[1] 熊敏,郭秋旋,王国文.经口气管插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J].全科护理,2011,9(3B):667-668.

[2] 卢琼芳.气管插管吸痰后早期置胃管对窒息新生儿洗胃效果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9B):2382-2384.

[3] 张兰兰.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8(10A):2558-2559.

[4] 王晓弥,沈富女.气管插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1,35(3):433-434.

[5] 李叶戌子,郭小女.ICU气管插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2010,19(1):108-109.

[6] 李霜,李桂香,王慧娟,等.急诊气管插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09,7(10B):3682.

猜你喜欢

全科插管气管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