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2011-08-22王红卫贾秀鹏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1年6期
关键词:核分裂包膜实性

王红卫,陈 洁,贾秀鹏

胰腺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endocrine tumors,PET)年发病率很低,国外文献报道为1/10万[1]。根据有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将PET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nonfunctioning pancreatic endocrine tumor,NFPET)。最近的一组统计资料显示,NFPET约占PET的85%[2]。本文收集宁波市第一医院1999—2010年9例NFPET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9例,男3例,女6例;年龄34~67岁,平均(55.0±10.7)岁。随访6个月~8年,平均(4.4±2.4)年。3例因上腹部不适,5例因体检偶然发现上腹部肿块,1例因头晕伴上消化道出血而就诊。CT检查:3例肿块位于胰头部,5例位于胰体,1例位于胰尾;5例为实性肿块,4例为囊实性肿块。其中7例影像学提示肿瘤血供丰富。

2 方法

手术切除标本均经10%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PAS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化抗体包括:抗糜蛋白酶(AACT)、波形蛋白(Vimentin)、突触素(Syn)、嗜铬粒素A(CgA)、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CK)、胰岛素(Ins)、细胞增殖因子(Ki-67),免疫组化抗体和SP免疫组化试剂盒均为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公司产品;按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每次染色设阴性及阳性对照。

3 结果

3.1 巨检 9例手术切除胰腺肿块标本,2例为灰白色、灰黄色,余为灰红色或暗红色,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5例有完整包膜,3例有部分包膜,1例无明显包膜。肿块直径1.8~7.0 cm,平均(4.5±1.1)cm。8例肿块切面为实性,质软,其中5例有出血;1例切面为囊实性,伴有出血。

3.2 镜检 9例中大部分肿块有厚薄不均匀的纤维包膜,部分肿瘤组织与胰腺有相互移行及穿插生长,1例包膜血管内见瘤栓。肿瘤细胞由形态相对一致的小圆形细胞构成,胞浆嗜酸性或嗜双色性,细胞核居中,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核异型性不明显。有5例核分裂相达到2~6个/10 HP,其余核分裂相未见。间质有丰富的血管,局灶出血,1例伴有大片坏死及神经侵犯。

3.3 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 9例中PAS染色、AACT、Vimentin、Ins均阴性,NSE、CK均阳性,8例Syn、CgA阳性。9例NFPET手术标本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结果见表1。

3.4 随访与预后 9例均术后随访,随访6个月~8年,平均(4.4±2.4)年,复发2例。1例患者4年后乳腺转移,7年后肝脏转移。1例患者6年后出现肝脏转移。9例NFPET病人临床资料、生物学行为及随访情况见表2。

4 讨论

NFPET发病率低,由于通常没有明显的内分泌紊乱症状,不伴有独特的激素综合征,但在血中或组织切片的免疫反应仍然显示激素水平升高,如胰多肽(PP)、嗜铬粒素A(CgA)、突触素(Syn)、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等[3]。NFPET由于没有因分泌不适当的激素而引起临床综合征,这些肿瘤发现往往较晚,常在体检时发现或因肿瘤增大引起压迫症状而引起注意,发现时多为巨大肿块。

表1 9例NFPET手术标本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结果

表2 9例NFPET病人临床资料、生物学行为及随访情况

影像学检查NFPET往往血供丰富,多呈囊实性肿块,边缘光滑,可见完整包膜,实性部分动脉期显著增强,高于胰实质,门静脉期增强程度明显减弱,略高于胰实质。多数NFPET巨检肿块分界清楚,有部分或完整包膜,肿块多为实性,局部可成囊性,肿块颜色取决于间质的数量、血管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坏死,但灰红色的实性团块最多见。大多数PET是高分化的,瘤细胞为形态相对一致的小圆形细胞,呈小梁状、腺泡状或实性片状排列,胞浆嗜酸性或嗜双色性,细胞核圆形,居中,染色质呈细颗状,核分裂像少见。部分肿瘤间质血管丰富,常伴有明显的出血,部分肿瘤间质较少,部分肿瘤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采用PAS染色瘤细胞胞浆通常没有糖原出现,确诊需结合Syn、CgA、NSE等神经内分泌标记。

NFPET首选手术治疗,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和病理分级作局部摘除、胰头十二指肠或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摘除等,手术切除率较高。即使是恶性病例,也有可能获得较长的术后生存期。一般认为,中位生存期为7年左右,积极的手术切除包括原发肿瘤和转移病灶或可以提高生存期。临床恶性生物学行为的NFPET,手术切除后辅以生长抑素类似物、α干扰素、络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

单根据组织学标准预测NFPET的生物学行为是困难的,需结合肿瘤直径、核分裂相、有无坏死、有无包膜血管神经侵犯、Ki-67阳性表达率等多个指标。少数无功能肿瘤是高分化肿瘤,显示良性或不确定行为。然而大约90%~95%是高分化癌,低分化癌不常见[4]。Ki-67阳性细胞大于2%,核分裂相计数大于2个/10 HP,或伴有血管神经侵犯及坏死,是NFPET不利的预后因素。NFPET血供丰富,要注意排除血行远处转移,转移和邻近器官的侵犯是明确的恶性证据,提示预后不良,核分裂相计数大于10个/10 HP见于低分化内分泌癌。NFPET的预后判断必须综合考虑,密切随访,因为转移可发生在原发病变手术切除后许多年,本组中例3的转移发生在术后第6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一些肿瘤标记物逐渐应用于对NFPET预后的判断,如CgA反映的是肿瘤的负荷,存在转移的晚期NFPET较早期病变明显升高[5]。如果能在血液中检测PP及CgA,对NFPET病人的术后随访可能更有帮助。

[1]Klöppel G,Couvelard A,Perren A,et a1.ENETS 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the standard of care in neuroendocrine tumors:Towards a standardized approach to the diagnosis of 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 and their prognostic stratification[J].Neuro⁃endocrinology,2009,90(2):159.

[2]Bilimoria KY,Tomliason JS,Merkow RP,et a1.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and treatment trends of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analysis of 9,821 patients[J].J Gastrointest Surg,2007,l 1(11):1460.

[3]Halfdanarson TR,Rabe KG,Rubin J,et a1.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PNETs):incidence,prognosis and recent trend to⁃ward improved survival[J].Annals of Oncology,2008,19(10):1727.

[4]江昌新.内分泌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99-201.

[5]Zatelli MC.Chromogranin A as a marker of neuroendocrine neo⁃plasia:an Italian Multicenter Study[J].Endocr Relat Cancer,2007,14(2):473.

猜你喜欢

核分裂包膜实性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肥料包膜材料使用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研究
超声在诊断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中的应用
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于细胞性纤维瘤5例临床病理观察
左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细胞性纤维瘤1例
51例子宫平滑肌肿瘤病理诊断标准的探讨
魔芋葡甘聚糖-乙基纤维素包膜尿素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儿童实性颈部异位胸腺的影像分析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4例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