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凤州古镇保护规划初探

2011-08-21杜郭莹赵堃宋伟

山西建筑 2011年34期
关键词:民居古镇遗址

杜郭莹 赵堃 宋伟

0 引言

凤州古镇,始建于秦朝,历史悠久,地处秦岭腹地,豆积山、南岐山南北贯穿,嘉陵江源头,风景秀丽,自然景观优美。地理位置险要,历史上多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现存重要历史遗址主要有:明代遗址文庙、城墙和民居,以及唐代遗址消灾寺、近代红色革命根据地遗址等。

论文以凤州古镇为研究对象,在对文化遗产概念的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和现场调查,对凤州古镇的历史价值进行重新认识和界定,对其保存现状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关遗址的保护目标、原则、方法和途径,制定了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并针对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需要,完成了凤州红色革命纪念馆的设计方案。

本论文主要结论有:凤州古镇保护的基础是对古镇的重新定位;凤州古镇的保护突出整体保护理念;凤州古镇规划设计是符合其保护理念的开发利用方式。

本论文的历史研究部分侧重于对凤州古镇历史遗迹的考证,主要包括对唐代、明代遗留的寺院、文庙、民居院落格局、建筑形式的确定,以及在历史沿革中的生存状态。本论文的历史研究部分通过对各个遗址的测绘与考察,将空间、物质实体落实到图纸上,力求准确地考证凤州古镇建筑组群的历史原貌,为进一步保护规划设计奠定基础。

1 现状调查

1.1 调查内容

1)凤州古镇建筑物保存情况,包括文物建筑、传统建筑、改建重建建筑。

2)街区环境,包括街区道路、院落格局、绿化等。

3)社会与经济情况,包括人口特征、居住生活水平、居民生活满意度、自豪感和对未来发展的意愿等。

1.2 调查范围

重点调查范围是凤州古镇,即“一纵两横”:东西走向一纵,南北走向两横。

2 现场考察

凤州古城现存老建筑数量较少,民居破坏较严重;文庙等公建保存较好,现场考察和建筑测绘的结果较能如实反映当时的面貌。

遗留的民居兼有清、关中窄院和民国时期建筑的特征,厚重质朴,独具风貌,具有当时同历史时期建造合院住宅的典型特征(见图1)。

图1 建筑细节

院落排列较整齐,灰砖灰瓦,对称布局,没有统一的形制。庭院布局以南北向为主轴,配置主要建筑,在主要建筑两侧和对面布置次要建筑,组合成封闭型的空间,所有建筑均为坡屋顶。

建筑为砖木结构。建筑根据平面形式可分为两种:传统形式的建筑、居民自建的建筑。传统形式的建筑采用抬梁式木构架,柱子四周包砖。木屋架跟传统做法相比简化很多,省略角背、垫板等构件。没有任何雕饰,统一刷深色油漆,简洁大方。部分民居老墙保留以前的土坯墙包砖。

规划区内的消灾寺、文庙、习仲勋旧居保存都较完整,消灾寺始建于唐代,遗址在豆积山山腰,地势险峻,民国时期曾一度遭受破坏,当地政府为保存其原貌,曾进行维修保护,近两年在该遗址处建立了佛教游览景区。

文庙保护较好,明代遗址保存完整,现存遗址周边环境优美,植物丰富。

仿古一条街,是该县城较重要的一条街(见图2),两边有少量明清遗留的民居,县政府要求在未来的规划中将其恢复原貌,作为该古镇重要景点。

图2 仿古一条街现状

3 保护开发规划研究方案

在对现状及历史进行详细调研、收集研究的前提下,进行了对凤州古镇的保护规划:本次规划范围豆积山以南、南岐山以北,安河以西,龙口以东,总规划面积5 749.9 ha,规划在保存古镇重要遗址的前提下,充分体现凤州的旅游特色,依据凤州旅游总体规划,着力将其打造成旅游服务基地,凤县的“第一门户”。

古凤州开发保护规划,在以旧做旧、遵从自然的基本理念下,立足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和谐,尊重自然,展现人文,揭示古凤州文化的精髓。

整个古凤州规划将分为:三区一轴两街。

空间结构以豆积山、南岐山、嘉陵江为依托,规划区域整体东西走向,划分为三大空间区域,以豆积山上消灾寺为基准点,形成贯穿于东西的宗教文化轴线及宗教文化区,以及保持原有风貌的古城区和体现嘉陵江水域风貌的山水园林区。功能分区,分为三大特色功能区,宗教文化区,古城区,山水园林区,红色为古城墙。

一轴:以消灾寺为发展主轴线的宗教文化轴。

两街:以古凤州原有民居为主风格的仿古购物一条街。以回民聚居为主西北特色风格的回民一条街。

三大功能分区,一轴线,两街,既各成特色又相互联系,以景观视线通道、旅游道路规划为联系纽带,有机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各功能区内部又可划分为若干小功能板块,板块之间密切配合,协同凸现主体功能。

在整体布局上,本着顺应地形、景观开合有致的原则,从生态构景,旅游服务等方面进行设计,从景观、道路、建筑、植被等不同角度来突出景区功能和特色,将主、辅景点有机结合起来,规划依东西走向用地布局设计。

宗教文化区,分为萧寺晨钟,莲花广场,居士林,荷塘月色,天然居以及大型停车场,并在豆积山上设立祈福钟,使每一位游客都可以静在其中,感受佛道出世、入世的静谧意境。

萧寺晨钟,嘉陵江以北,豆积山上,在原遗址旁,建佛家修行基地,通过“曲、静、险、幽”,建造修行圣地,对原有遗址进行保护。

莲花广场,直径60 m,面积16 453.1 m2,中心为大型喷泉,喷泉中央塑观音圣象,花瓣中设置绿地和小型广场,休息座椅,花瓣周围设置各种活动器械,广场东北角设置小型公厕,东南角设置商铺,车辆从正门进入,绕广场一圈,进入迎宾楼后,进入大型停车场。

居士林,分为餐饮区、修行区,供游客和居士到这里修行。

高级别墅区,大型的房地产开发,分为高层居住区和别墅居住区,绿化率高,使每一位游客体会到世外桃源的感觉,远离纷扰。

停车场,可停数百大小车辆。

古城区,分为生态居住小区,文庙保护区及红色遗址保护区,仿古一条街以及回民街。

生态居住小区,主要是对古城区中原有的村庄进行重新设计,保留原有古镇肌理和保护较好的民居,但在设计中加入太阳能、地热能等现代的科技手段,打造生态型的古镇民居。

仿古一条街,保留明清原有街道肌理及古民居,再以当地的古建民居形式为主,进行复原,恢复原生态风貌,主要以小商业为主,建造明清时期的买卖场景,住宿结合餐饮等,极具凤州特色。

回民街,特色小商业,设计各种回民小吃、小物品,体现西北特有文化。

山水园林区,包括唐皇行宫和体现嘉陵江特有风格的山水景观。

唐皇行宫,在唐明皇休息地建造唐皇行宫,设置接待、居住、餐饮、娱乐场所,使游客感受独特的文化体验。

山水景观,融合入唐风格行宫,建造仿唐的亭、台、楼、阁,依山傍水,体现皇家园林格调。

规划根据不同分区的主题,划分为以下风格,仿唐的古建筑风格,建筑色彩以红色、黑色为主色;仿明清建筑风格以及当地民居风格,以古朴为主,建筑色彩以灰蓝色、灰色为主。

[1]段 婷.西安七贤庄的保护研究与实践[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王 娟.西安开通巷的保护研究与实践[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窦林吉.七彩凤县[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8.

[4]陈丽华.小城镇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5]浦善新.走向城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民居古镇遗址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INDUSTRIAL EVOLUTION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辽上京遗址
民居智库
古镇之旅
古镇——镇远古镇
同里古镇
奇趣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