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2011-08-15武春云

山西建筑 2011年12期
关键词:清孔灌注桩泥浆

武春云

0 引言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测定桩位→埋设护筒→桩机就位→钻孔(设泥浆池制备泥浆、泥浆循环清渣)→清孔→安放钢筋骨架→灌注水下混凝土。

灌注桩属于隐蔽工程,但由于影响灌注桩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对其施工过程每一环节都必须要严格要求,对各种影响因素都必须有详细的考虑,如地质因素、钻孔工艺、护壁、钢筋笼的上浮、混凝土的配制、灌注等。若稍有管理不慎或控制措施不严,就会在灌注过程中发生质量事故,小到塌孔、缩颈,大到断桩报废,给工程项目造成巨大损失,进而也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工程进度。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并严格控制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尽量避免发生事故及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以利于工程的顺利进行。

现就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1 灌注桩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

1 )初灌未封底。桩底沉渣量过大,使初灌不能正常泛浆,或导管距孔底太远,初灌量不够没有埋住导管。造成这种原因是检查不够认真,清孔不干净或没有进行二次清孔。认真检查,采用正确的测绳与测锤;一次清孔后,不符合要求时,要采取措施:如改善泥浆性能,延长清孔时间等进行清孔。在下完钢筋笼后,再检查沉渣量,如沉渣量超过规范要求,应进行二次清孔。导管底端距孔底高度依据桩径、隔水阀种类、大小而定,最高不超过0.5m。

2 )导管堵塞。灌注时间过长,而上部混凝土已接近初凝,形成硬壳,而且随时间增长,泥浆中残渣将不断沉淀,从而加厚了积聚在混凝土表面的沉淀物,造成混凝土灌注极为困难,导致堵管,尽可能提高混凝土浇筑速度,开始浇混凝土时尽量积累大量混凝土,产生极大的冲击力可以克服泥浆阻力。快速连续浇筑,使混凝土和泥浆一直保持流动状态,可防导管堵塞;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匀速向导管料斗内灌注,如突然灌注大量的混凝土导管内空气不能马上排出,可能导致堵管,若管内空气从导管底端排出,可能带动导管拔出混凝土面。混凝土的质量是堵塞导管的主要原因,必须把好质量关,混凝土和易性不好或离析使石子聚集在一起流动性差,导致堵管。导管使用后应及时冲洗,保证导管内壁干净光滑。如发生堵管在导管上部可用钢筋疏通,在下部提取导管上下振击。

3 )导管漏水。导管使用前须做密封试验,灌注前检查导管是否有漏水、弯曲等缺陷,发现问题要及时更换。在灌注过程中发现漏水应加快灌注速度,并加大混凝土埋深,使管内混凝土超出漏水处。

4 )导管拔出混凝土面。导管提漏有两种原因:a.当导管堵塞时,一般采用上下提振法,使混凝土强行流出,但如果此时导管埋深很少,极易提漏。b.因泥浆过稠,在测量导管埋深时,对混凝土浇筑高度判断错误,而在卸管时多提,使导管提离混凝土面,也就产生提漏。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测定已灌混凝土表面标高出现错误,导致导管埋深过小,出现拔脱提漏。特别是灌注后期,易将泥浆中混合的坍土层误认为混凝土表面。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程用规定的测身锤测量孔内混凝土表面高度,并认真核对,保证提升导管不出现失误。如误将导管拔出混凝土面,必须及时处理。孔内混凝土面高度较低时,终止浇筑,重新成孔。

孔内混凝土面高度较高时,可以用二次导管插入法,导管底端加底盖阀,插入混凝土面1.0 m左右,导管料斗内注满混凝土时,将导管提起约0.5 m,底盖阀脱掉,即可继续进行水下浇筑混凝土施工。由于要克服泥浆对导管的浮力,混凝土面较深时,不宜采用。此方法使用时,必须由有经验的工程师现场指导,导管长度、吊预制混凝土球阀铁丝长度、铁丝抗拉强度、混凝土面实际位置等数据,必须事先正确确定。

提升导管要准确可靠,灌注混凝土过程中随时测量导管埋深,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5 )导管被混凝土埋住、卡死。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是一个重要的施工指标。导管埋深过大,以及灌注时间过长,导致已灌混凝土流动性降低,从而增大混凝土与导管壁的摩擦力,加上导管采用已很落后而且提升阻力很大的法兰盘连接的导管,在提升时连接螺栓拉断或导管破裂而产生断桩。导管插入混凝土中的深度应根据搅拌混凝土的质量、供应速度、浇筑速度、孔内护壁泥浆状态来决定,一般情况下,以2 m~6 m为宜。

6 )钢筋笼上浮。当灌注到钢筋笼底部时,应缓慢放料,尽量减小埋深,减小对导管的冲力。

7 )混凝土拌和不符合要求。混凝土配合比中水灰比控制在0.5~0.6,砂率应在40%~50%,粗骨料最大粒径应小于40 mm,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 cm~20 cm,要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易性,用料上优先采用中粗砂,级配较好的卵石,矿渣硅酸盐水泥,避免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混凝土和易性与水泥品种、砂率有极大的关系,砂率小,粗骨料级配不好,搅拌出的混凝土极易离析,影响水下浇筑混凝土质量。在灌注中出现的种种事故有很多都和混凝土质量有关,所以一定要把好混凝土的质量关。

8 )桩顶空心。产生桩顶空心的因素有:导管插入混凝土中的深度较大,混凝土坍落度小,桩顶空心呈不规则漏斗形,其深度、位置与导管拔出时的位置、桩顶混凝土状态有关。导管埋得太深,拔出时底部已接近初凝,导管拔出后混凝土不能及时充填,造成泥浆填入。桩顶空心灌注结束前导管插入混凝土中深度不超过6.0 m;灌注结束后,导管拔出混凝土之前,导管上下活动几次,幅度不超过50 cm,或者用机械、人工振捣桩顶混凝土,时间不超过20 s,尽可能缩短灌注时间,避免使桩顶混凝土产生假凝现象,降低桩顶混凝土的流动性。

9 )桩身有夹渣、夹泥、蜂窝。浇筑过程中,须不断测定混凝土面上升高度,并根据混凝土供应情况来确定拆卸导管的时间、长度,以免发生桩身夹渣、夹泥、蜂窝事故。使混凝土面处于垂直顶升状,不使浮浆、泥浆卷入混凝土是防治夹渣、夹泥、蜂窝的关键。

2 桩基事故的常用处理方法

常用方法有接桩,补桩,补强,扩大承台(梁),改变施工方法,修改设计方案等。下面结合事故发生的原因分别介绍几种方法的应用情况:

1 )接桩法。当成桩后桩顶标高不足,常采用接桩法处理,方法有以下两种:a.开挖接桩。挖出桩头,凿去混凝土浮浆及松散层,并凿出钢筋,整理与冲洗干净后用钢筋接长,再浇混凝土至设计标高。b.嵌入式接桩。当成桩中出现混凝土停浇事故后,清除已浇混凝土有困难时,可采用此法。2)补桩法。桩基承台(梁)施工前补桩,如钻孔桩距过大,不能承受上部荷载时,可在桩与桩之间补桩。3)钻孔补强法。此法适用条件是基身混凝土严重蜂窝,离析,松散,强度不够及桩长不足,桩底沉渣过厚等事故,常用高压注浆法来处理,但此法一般不宜采用。高压注浆补强,桩身混凝土局部有离析、蜂窝时,可用钻机钻到质量缺陷部位下一倍桩径处,进行清洗后高压注浆。桩长不足时,采用钻机钻至设计持力层标高;对桩长不足部分注浆加固。4)扩大承台(梁)法。a.桩位偏差过大,原设计的承台(梁)断面宽满足不了规范要求,此时采用扩大承台(梁)来处理。b.考虑桩土共同作用,当单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可用扩大承台(梁)并考虑桩与天然地基共同分担上部结构荷载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扩大承台(梁)断面宽度的同时,适当加大承台(梁)的配筋。5)改变施工方法。桩基事故有些是因为施工顺序错误或方式工艺不当所造成,处理时一方面对事故桩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另一方面要改变错误的施工方法,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a.改变成桩施工顺序。如桩布置太密不便施工时,可采用间隔成桩法。b.改变成桩方法。如成孔桩出现较大的地下水时,采用套管内成桩的方法。6)修改设计。a.改变桩型,当地质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符时,造成桩基事故,可采用改变桩型的方法处理,如灌注桩成桩困难时,可采用打预制桩。b.改变桩位,灌注桩出现废桩或遇到地下管线障碍时,可采用改变桩位方法处理。c.上部结构卸荷,有些重大桩基事故处理困难,耗资巨大,只有采取削减建筑层数或用轻质材料代替原设计材料,以减轻上部结构荷载的方法。

在河运高速公路第五分部K15+769大沟大桥的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施工技术人员通过首件产品的施工总结出如下施工方法,并责成专人对桩基施工全过程进行记录,从而避免灌注桩质量问题的出现。

1 )现有拌和站出料能力及罐车运输能力能保证连续浇筑不中断。2)灌注混凝土时,随时用测绳检查混凝土面高度和导管埋置深度,可以控制导管埋深,防止导管提漏或埋管过深拔不出而出现断桩。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全程记录。3)封底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配合储料斗进行,打开储料斗仓门混凝土拌和物下落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加速向储料斗卸料,保证储料斗不断料,此种方法可以保证有效封底。4)混凝土灌注的桩顶面标高要高出设计桩顶约1 m,可以截桩头后混凝土不夹泥及松散混凝土。5)根据成桩周期,合理安排钢筋笼的加工时间,以免存放时间过长,在钢筋笼加工成笼后进行遮盖,防止钢筋生锈。6)在钻孔过程中,要经常测量复核桩基中心位置。7)时刻注意泥浆比重,杜绝向孔内直接加水调节泥浆和清孔。8)钢筋笼四周加焊钢筋支撑在护筒上,以防止钢筋笼骨架偏位。

3 结语

钻孔灌注桩的整个施工过程属隐蔽工程项目,通过钻孔灌注桩工程的施工实践,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要保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现场管理人员要有高度责任心,只有这样桩基的质量控制才能得到保证。桩基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导致一些常规质量问题的出现,必须从施工过程中通过实时观察,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才能尽可能地避免潜在隐患的发生。因此,桩基质量的潜在风险,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技术上的管理从而来达到预防及补救的目的。

[1] 赵志缙,应惠清.建筑施工[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2] 张忠亭.钻孔灌注桩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 赵志远.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问题及措施[J].山西建筑,2009,35(21):212-213.

猜你喜欢

清孔灌注桩泥浆
桥梁桩基处理泥浆固化技术应用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泥浆分离施工技术研究
一种灌注桩超灌混凝土提前处理工装的应用
无人能挡的“泥浆怪物”
长护筒旋挖灌注桩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浅谈旋挖机成孔水下混凝土灌注桩中二次清孔的重要性
钻孔灌注桩泥浆上返流速对清孔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建筑旋挖桩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探讨
砼灌注桩避免断桩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