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木耳781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11-08-15姚水莲

食药用菌 2011年5期
关键词:耳片装袋培养料

姚水莲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食用菌技术推广站,福建 龙岩 364000)

毛木耳 781,朵大、肉厚、有光泽、抗逆性强、产量高,是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主栽的常规品种之一。但由于技术上欠完善,经济效益较低。为提高毛木耳781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增加生产效益,笔者通过生产实践,总结出以下高效栽培技术。

1 生长条件

1.1 温度 毛木耳781属中高温型品种,菌丝生长温度为8~37℃,最适温度为26~30℃,耳片生长发育温度为15~33℃,最适为18~25℃。

1.2 水分与湿度 毛木耳781菌丝生长,培养料的适宜含水量为60%~65%,耳片生长期间,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

1.3 空气 毛木耳781是一种好气性菌类,菌丝生长的基质要求透气性良好,耳片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氧气,在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高的条件下,耳片展开受到抑制,不能正常开片生长。

1.4 光照 毛木耳781菌丝生长期间,不需要光照,光照过强对菌丝生长不利,且易感染病害;耳基形成则需要光线诱导,在完全黑暗条件下不易形成耳基。

1.5 pH 毛木耳781菌丝生长的最适pH为5~7,在制作培养料时,须将pH调节至8~9。

2 栽培场所及季节选择

大棚、日光温室均可用来栽培。但要求栽培场所保湿、保温,通风性能好,便于遮阳。

根据龙岩市新罗区的气候条件,毛木耳781适宜在8~9月制袋,10~11月出一潮耳,次年3~5月出1~2潮耳。毛木耳781菌丝体长满袋后,温度适宜时才出耳,因此,菌袋可提早生产。

3 备料、配方与培养料配制

主料有阔叶树木屑、棉籽壳等,辅料有麸皮、黄豆粉、石灰、石膏等。推荐配方:①阔叶树木屑84%,麸皮13%,石膏1%,石灰2%;②棉籽壳92%,黄豆粉5%,石膏1%,石灰2%。其配制方法有2种。

(1)阔叶树木材用筛孔为1.2厘米的粉碎机进行一次性粉碎,淋水堆积发酵3~6个月,有条件的中途翻堆1~2次,备用。

(2)按配方比例称取木屑平铺在地面上,高50厘米,然后将辅料混合均匀后,均匀地撒在主料上。用翻堆机翻拌均匀,一边翻拌一边加水,使含水量控制在65%~68%,即用手捏料能流出5~6滴水。建堆发酵,堆高1.1米,共发酵18天,中途翻堆3次,分别在建堆后的第8天,第13天及第16天。每次翻堆的前一天在料面上每隔1米挖一个直径60厘米深至料底的大洞,以便于排出有害气体,且每次翻堆前视料的湿度情况决定是否补水。随着翻堆次数增加,堆高下降,由1.1米→0.8米→0.5米。经过18天的发酵,培养料的水分约在60%~62%之间,pH在6.5~7.0,无臭味,有菇香味。

4 装袋灭菌与接种

4.1 装袋灭菌 利用旋转式装袋机装袋,塑料袋的规格为17×36(厘米),厚0.045~0.050毫米。装料高20厘米,套上套环,塞上棉花,置于铁筐内,每个铁筐装12袋,上盖薄膜,以防棉塞受潮。

灭菌采用常压灭菌,灭菌时,当灶内温度达到100℃时,保持14~16小时 ,灭菌结束后,出炉冷却,料温降到30℃以下时即可接种。

4.2 接种 灭菌结束后,取出料袋冷却,当料袋温度降至30℃时,进行单头接种,接种时先把接种工具、菌种瓶等进行全面消毒,再去掉瓶口表层菌种,取下层菌种使用。接种时拔出料袋棉塞,用镊子夹取适量菌种放入套环口内,然后塞上棉塞。

4.3 发菌 接种后,菌袋直接进行墙式排放,让菌种萌发生长并长满料袋:将菌袋横着堆码起来,堆码成墙状,每袋间隔1厘米,码堆高12~15层,每层放两根竹片,起到牵引及隔离的作用,各排相距110厘米。发菌时,温度应控制在22~26℃,高于26℃时菌株易感染病害,低于20℃时,菌丝生长缓慢。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下,并做好遮光工作。发菌30~40天,菌丝体即长满料袋。

5 出耳管理

菌丝长满后再后熟10~15天,当日平均温度在20℃时就可开袋出耳。顺着套环边缘将袋口割掉,进入出耳管理。

5.1 诱导出耳管理 割袋后气温稳定在18℃以上时即可出耳,将耳棚四周的白薄膜放下,在地面上喷一次水,让袋口料面慢慢变干,7~10天料面与塑料袋的边缘就会形成1~3个耳基,保持地面潮湿,每天通风1~2次,每次5分钟,让耳基形成耳片。诱导出耳除了温度要适宜外,还要增加光照,使耳房内有充足的散射光。

5.2 耳片生长发育管理 耳基形成后,进入耳片生长阶段的管理。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温度控制:保持耳房内温度在15~25℃,温度低于18℃时,耳片生长缓慢。②湿度调节:耳片生长期间,保持相对湿度在75%左右,让耳片利用菌袋内的水分慢慢长大。当耳片长至6~8厘米时,让其自然干,直至像晒干一样。但耳头还保持潮湿,这时开始淋大水,每天2~4次,直至耳片完全吸透水后停止淋水,再重复以上管理2次后,耳片可长至15~25厘米,此时即可采收。③光照调节:耳片生长期间,光照强度对耳片颜色和厚度有较大影响。光照强,长出的耳片厚而大,呈紫黑色;光照弱,长出的耳片薄。④通风换气:耳片生长期间,要加强通风换气,保持耳房内空气新鲜。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浓度高,耳片分化受到抑制,会长出畸形耳。耳片完全展开时,要及时采收。选择晴天采耳。

利用这种大干大湿的管理,可使耳片厚而大,产量高;干耳发水率高,一般0.5千克干耳可发4千克湿耳,销售价格比其他干木耳高15%~20%;管理省工。利用发酵技术,开放式接种成品率可达96%以上,真正实现毛木耳高产高效栽培。

猜你喜欢

耳片装袋培养料
非比例多轴载荷耳片的疲劳分析方法
民用飞机耳片结构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
基于三维模型耳片接头几何参数敏感性分析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新型液动食用菌装袋机的设计要点与应用*
草菇出菇为何怪
不同含水量培养料栽培银耳期间料理化性状分析及对银耳质量影响初探
板栗的塑料薄膜袋贮藏技术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
含孔边套筒的厚截面复合材料接头耳片强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