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果榛丰产栽培技术

2011-08-15张宏霞

山西林业 2011年6期
关键词:榛树大果侧枝

张宏霞

(山西省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 山西 繁峙 034302)

大果榛也叫平欧杂种榛子,是四大坚果之一,是上世纪80年代由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利用我国平榛和欧洲榛杂交选育的品种,近年来在东北三省及华北部分省区逐步引种栽培。大果榛是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兼顾的优质的干果经济林树种,山西省近年来在灵丘县、五台山林区、潞城市等有小面积的引种栽培。为了促进生态产业化发展,提高大果榛栽培技术,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生物学特性

大果榛既有平榛抗寒、适应性强及优良风味的特点,又具有欧洲榛的大果、丰产、出仁率高的特点。大果榛在北纬32°~42°之间均可栽培,冬季能够抗-30℃低温,而欧洲榛只抗4°~-6℃低温;坚果个大,果重2.0 g~4.0 g,是平榛的2.0倍~4.0倍,出仁率达40%~50%;丰产性强,在中等土质条件下,3.0 a生开始结果,4.0 a~5.0 a生每株产量1.0 kg~2.0 kg,7 a生进入盛果期。每公顷栽植1 110株,可产干果2 220 kg~3 330 kg,每公斤市场价60元,可收入13万元~20万元,结果寿命可达60年;榛树为落叶大灌木,栽培树高为3.0 m~7.0 m,根系分布浅,地表以下4.0 cm~40 cm为集中分布区,根可产生根状茎,生产根蘖苗,所以可以自然更新复状,茎生枝生长旺盛,可形成强大的灌丛;雌雄同株异花,花期4月,果实成熟期8月下旬。

2 品种选择

大果榛品种选择要考虑丰产、果品优质、抗性强,在山西省北部地区还需特别考虑耐寒性,目前的品种主要是从辽宁省引进的,表现较好的有达维(84-254)、辽榛 3号(84-226)、辽榛 7号(82-11)、辽榛11号(84-69),玉坠、平顶黄、薄壳红逐步被淘汰。

3 苗木培育

选择土层厚度80 cm以上,具有灌溉、排水条件的肥沃中性土壤建圃育苗。大果榛育苗主要是培育根蘖苗,即榛树枝条产生不定根形成的无性系苗木。母树栽植第二年后,春季萌芽前要对母树留一主枝,对其分枝重剪,促发基部产生萌生根或根蘖枝,6月下旬基生枝长到50 cm~70 cm高,基部半木质化时,在离地面1.0 cm~5.0 cm位置用铁丝把枝条绑一圈,并涂抹生长素,然后用锯末与土混合将母枝的基生枝围住,要保持湿润;9月份落叶后,就可挖开围土,分株起苗。2a生每株母树可繁殖4株苗木,4a生母树可繁殖15株~22株高度60cm以上、基径0.70cm以上、侧根5条以上、具有4个饱满芽的一级苗。

4 栽培技术

大果榛耐旱抗寒,但也喜肥水,宜选择灌溉条件便利、沙壤土质的农耕地或坡地建圃,在土壤瘠薄、风干严重的地区生长不良。

4.1 栽植时间

在树木休眠期进行栽植,最好是在土壤刚解冻芽萌发前栽植,这一时期栽植成活率高,树体生长旺盛。可于晚秋时候,将苗木起回,进行窖藏,保持苗木湿润,防止发热烂皮而受损,保存到翌年春季栽植。

4.2 栽植密度

大果榛如果是在山地或土壤瘠薄的园地栽培,其密度可以大些,即选用2.0 m×3.0m的株行距,每公顷栽植1 665株。如果是在土壤肥沃、地势平坦的地方栽植应适当稀些,即选用3.0 m×3.0 m的株行距,每公顷栽植1 110株。目前大果榛管理采用少干丛状形,为求得早期高产,利于通风透光,树体生长快,多采用3.0m×3.0m、3.0 m×4.0 m的株行距。

4.3 挖坑栽植

为了利于大果榛的采光,栽植行以南北方向为宜,定植坑直径50 cm左右,深40 cm,每坑施入农家肥25 kg、过磷酸钙0.50 kg,然后肥上再填入10 cm厚的隔肥土,防止肥料发热烧根。苗木要在水中浸泡1.0 h后,并用湿沙盖住根系,使其充分吸水。栽植前将苗木根系剪去2.0 cm左右,露出新茬,利于生成新根。栽植时将苗木放入坑的正中,使根系舒展开,边盖土边轻提苗木使根系与土壤密接,切记不能深栽。榛子是浅根性树种,根系呼吸性强,若深栽缓苗期长,生长不旺。栽后立即浇水,并用50 cm见方地膜穿过苗干覆盖,有利于保湿保温,防止土壤板结,抑制杂草。栽后剪枝定干,定干高度30 cm~40 cm。

5 土、肥、水管理

大果榛早期可与低秆作物间作,如花生、豆类等。成年后的榛树,土壤管理包括深耕和中耕除草。深耕在晚秋结合施基肥进行,一般深度掌握在20 cm左右。中耕除草在生长季节浇水后进行,中耕过程中要去除表土板结,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除去杂草可以节省土壤养分、水分,减少病虫害发生,每年进行3次~4次,还应及时除去母株周围不需要的基生枝。

如果土壤肥沃,定植当年不必追肥,如需追肥于7月中旬、8月中旬分两次进行,每株追肥150 g~300 g复合肥或施30 kg农家肥。由于榛树根系浅,一般呈水平状伸展,施肥方法可采用树周围呈放射状开沟法,沟深15 cm~25 cm,沟长随树冠大小而定,同时浇水。新梢停止生长后,叶面喷施1次0.30%的磷酸二氢钾,促进枝芽成熟,提高树体抗寒性和越冬性。要视土壤水分状况及时浇水,特别要注意春季浇水保活、促缓苗。每年的“五水”不能少:即催芽水萌芽前结合施肥进行;在干旱年份花期浇水以调节湿度,增加座果率;座果水在花后7 d浇,以减少落果;促果水在果实膨大期结合追肥进行;封冻前浇封冻水,以增强树体抗寒能力,使之安全越冬。

6 整形修剪

6.1 整形

榛树一般高度控制在3.0 m~5.0 m之内。目前榛树生产中采用的树形有3种:少干丛状形、单干形、多干丛状形。结合工作量和结果量,采用少干丛状形为宜。留3个~4个基生枝做主枝,并斜生伸向不同方向。主枝上着生侧枝,侧枝上着生营养枝和结果枝,整体形成自然开心树形。第一年定植1 a生苗,苗木本身往往不具备3个基生枝,因此应重剪苗干,留干20 cm左右,以促进基生枝萌发,次年选留主枝。第二年选3个~4个不同方位的基生枝做主枝,剪留枝条的2/3,剪口留饱满芽、外侧芽,其余基生枝从基部剪掉。第三年轻短截已选留的主枝的延长枝,每个主枝选留2个~3个侧枝,并轻短截,形成开心树冠,主枝上从地面到40 cm高的枝从基部剪掉,及时除去萌蘖枝。第四年继续短截各级主侧枝的延长枝,使树冠继续扩大。主侧枝的延长枝一般在8月初就对其进行拧枝、轻剪、喷施矮状素等方法,抑制徒长,使枝条充实、粗壮。

6.2 修剪

未结果幼树和结果初期树都应扩大树冠。对各主侧枝的延长枝进行轻短截,剪掉其长度1/3。对于过长的延长枝应中度短截,以防止下部发生“光杆”现象。内膛小枝不剪。盛果期树各主枝的延长枝要轻剪,剪掉其长度的1/3或1/2,促进其发生新枝。剪掉树冠内膛的细弱枝、病虫枝、下垂枝,其余短枝一律不剪,留做结果母枝。为了增加花量,提高产量,对中庸枝、短枝不修剪,只轻短截各主侧枝的延长枝,反之,为了促进强壮枝生长,恢复树势则应重剪发育枝,短截部分中庸枝以减少开花量。需短截的枝条,应重视夏季修剪,夏剪方法对于调节养分合理分配尤为重要。榛树结果寿命长,为了延长其经济年限,需对老树更新复壮,对骨干枝进行回缩重剪,在3级~5级枝上进行重剪,促进新枝生长。榛树萌蘖力强,需要及时剪除萌蘖枝。春季修剪时间以3月为宜,对较大的剪口要涂沫石蜡等,以防止枝条失水抽干。

猜你喜欢

榛树大果侧枝
花光卉影
榛子遗传改良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营养成分研究
大果桑葚的栽培技术与综合利用
桓仁县平欧杂种榛子金龟子幼虫防治试验
不同树势的榛树对修剪响应的研究
西红柿侧枝什么时候疏除好
西红柿侧枝什么时候疏除好
榛树病虫害防治措施简介
青花菜侧花球留几个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