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管涔山林区发展现代林业的思考

2011-08-15贾向前

山西林业 2011年6期
关键词:林区林业森林

贾向前

(山西省管涔山国有林管理局, 山西 宁武 036700)

现代林业是相对于传统林业而言,它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基本内涵包括以资本、物质和技术等要素为基础,对传统林业进行升级和改造,以工业化的生产手段装备林业,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林业,以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支持林业,以科学的经营理念管理林业,最终实现林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展现代林业,从过程看是实现林业的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和产业化,从结果看是实现林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总之,发展现代林业,就是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林业的科学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林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当前,发展现代林业已经成为全国林业工作的主题和方向。管涔山林区是山西省林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维护全省生态安全的重要任务,走现代林业发展之路,对于推动林区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基本概况及现状

1.1 基本概况

管涔山林区地处山西省西北部、吕梁山脉北端,始建于1947年,是山西省直九大国有林区之一,属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林区下设14个国营林场,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范围纵跨忻州市的宁武、神池、五寨、岢岚、静乐、原平6县(市),经营面积 82 366.70 hm2,有林地 40773.30 hm2,活立木蓄积577.10万m3。境内森林茂密,树种以云杉、华北落叶松为主,被誉为“云杉之家”、“华北落叶松故乡”,有着山西省乃至华北地区林相保存最完好的天然林分。全局累计完成人工造林5万多hm2,封山育林4.0万多hm2,森林覆盖率达到52.90%,剩余的造林地1.40万hm2。

1.2 存在问题

一是管理体制不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以后,原有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林区工作重心转向了生态建设,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性质一直没变。十多年来,这种“企不企,事不事,工不工,农不农”的性质与地位,既不符合当今林业发展的要求,也不符合森林经营的长期性和连续性的特点,严重制约着林区的进一步发展。二是资金投入不足。林区近10年来基本靠为数不多的天然林资源保护经费生存。如2007年全局用于基本支出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天保工程财政资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省级转制补贴等共计1 285.20万元,除缴纳各项社会保险统筹补贴外,只有698.71万元可用于森林保护和林区、林场基本运转。经济困难严重影响了林区的后续发展。三是职工收入较低。2009年之前,职工的工资很低。离退休人员按2006年标准发放(生活补贴、取暖补助未执行),在职职工执行2001年的工资标准,护林员执行每人每月660元的岗位工资,有的职工每月只发给100元 ~300元的生活补助费。2007年在职职工平均年收入7 300元,仅为全省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34%。四是基础设施落后。由于投资不足,10多年来管涔山林区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更新维护,70%的林场办公用房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且陈旧简陋;50%的护林防火车辆不能正常运转;有5个林场、80%以上的管护站不通自来水,一线管护人员缺乏交通工具,巡护仍然靠两条腿、两只眼。林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现代林业的要求差距很大。

3 发展现代林业的有利条件

在分析管涔山林区的现状和问题的同时,也应当看到,管涔山林区作为省直九大国有林区之一,其生态区位、森林资源、人才技术等优势十分突出,在全省林业建设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可以说,发展现代林业,管涔山林区具备了“顺天时、占地利、得人和”的有利条件。

3.1 “顺天时”

发展现代林业既是一个历史趋势,也是一个历史规律。当前,全球把大力发展林业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党的“十七大”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生态兴省战略部署,并出台了《关于实施生态兴省战略,推进林业生态省建设的意见》。这些要求,都与发展现代林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无论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还是推进生态兴省,都离不开发展现代林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管涔山林区发展现代林业,可谓是大势所趋、恰逢其时。

3.2 “占地利”

管涔山林区发展现代林业具有独特优势。一是生态区位优势。其地处晋西北风沙危害前沿,是三晋母亲河——汾河的发源地,可以说是山西生态环境的主要保护屏障,是三晋母亲河的绿色守护神。二是林业资源优势。林区境内植被茂密,林分优良,森林亩均蓄积13 m3左右,有着全省乃至华北地区最精华的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有野生动物152种、野生植物560种,有着“动植物基因宝库”美称。森林旅游资源丰富,有万年冰洞、芦芽山、马营海天池、石门悬棺群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盛誉的森林旅游景点景观。三是人才技术优势。管涔山林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科技、管理人才。林区现有职工777人,其中,有高级职称的8人、中级职称的66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就占到职工总数的9.0%以上。这为发展现代林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3.3 “得人和”

全省上下形成了发展共识。首先,省委、省政府和省林业厅高度重视省直林区的发展,特别是对管涔山林区,在政策和资金等各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其次,发展现代林业得到了干部职工的响应。这几年,管涔山林区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林区职工收入持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大激发了他们参与发展现代林业的热情。第三,林区群众通过参与林区建设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随着国家和省级重点造林绿化工程的大规模实施,以及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广大群众从中获得了收益,认识到了管涔山林区的发展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实惠。全省上下形成了发展共识,期盼管涔山林区早日发展壮大,共享建设成果。

4 发展现代林业对策和建议

管涔山林区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在生态建设上有新提高,在产业发展上有新成效,在科技创新上有新突破,在制度管理上有新举措,才能把林区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4.1 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

一是要全面加快营造林步伐。要通过大力实施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和省级造林绿化工程,积极发展碳汇造林,用5年-10年时间,基本消灭林区的荒山荒地。二是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充分利用GPS巡护、森林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加强管林护林,提高管护成效。三是要积极开展森林分类经营,大力加强中幼林抚育和管护,努力构建布局优化、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林业生态体系。

4.2 建立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要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一是要大力发展骨干苗圃,依托林区种苗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骨干苗圃为支撑,引领和带动林区群众发展种苗产业。要用3年-5年时间,使种苗年生产能力达到6 000万株以上,成为全省最大的种苗基地。二是要加大森林旅游开发力度。加强与当地政府沟通合作,积极招商引资,尽快开发马家庄林场的标准林和潜流、秋千沟林场百里林海和漩涡崖瀑布等森林旅游景点,力争使森林旅游成为林区主要经济支柱。三是大力开发林下资源,建立基地,延长产业链条让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4.3 建立先进的科技支撑体系

一是要加强林区的现代化建设。这几年在现代林业建设方面管涔林区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离发展现代林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要按照省委省的政府要求,把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当地财政预算,进一步加强林区水电、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林区的现代化水平。二是努力提高林业生产科技含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提高林区干部职工的科技文化水平;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以标准化生产技术为统领,努力提高林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水平。

4.4 建立现代的管理制度体系

一是要建立适应现代林业的管理体制。林业是一项公益事业,必须实行公益事业型管理体制。要积极协调沟通理顺关系,逐步建立省级财政全额负担的公益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二是建立适应现代林业的政策制度。积极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进一步扶持发展壮大林业专业合作经济和行业协会等组织,提高林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强林区的市场适应能力。三是健全完善各项工作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起一整套比较完善的、适应市场的、可操作性强的工作规范和制度,为管涔山林区建设现代林业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林区林业森林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国有林区发展林下经济应处理好“三个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