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沙坦钾与螺内酯联合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2011-08-15袁文金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年9期
关键词:氯沙坦醛固酮拮抗剂

吴 波,袁文金

我院应用氯沙坦钾与螺内酯联合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4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09年5月—2011年 4月在我院住院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80例。冠心病诊断标准按照国际心脏病学会诊断标准;心力衰竭诊断标准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 (NY-HA)的心功能标准分级。所有患者的心功能均为Ⅲ~Ⅳ级。随机分组:治疗组 40例,对照组 40例。治疗组用氯沙坦钾 50mg,1次/d,并用螺内酯 20 mg,2次/d,(氯沙坦钾,商品名:科素亚,杭州默沙东制品有限公司生产,50mg/片);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 +螺内酯 20mg,2次/d。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持续应用强心、噻嗪类利尿剂及其他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 +氯沙坦钾 50mg,1次/d+螺内酯 20 mg,2次/d;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 +螺内酯20 mg,2次/d。3个月后,两组治疗前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量 (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用 Simpson法测左室射血分数 (LVEF),治疗期间避免使用其他可能对心功能有影响的药物。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心力衰竭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心功能Ⅱ级以上,能平卧,心悸、气短明显减轻,双肺啰音消失,水肿消失。有效:上述指标部分减轻。无效:心功能无改善或恶化。心功能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治疗组前后心搏量(SV)、心排血量 (CO)、心脏指数 (CI)、左室射血分数(LVEF)。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 SPSS 1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40例中,显效 19例 (47.50%),有效 18例 (45.00%),无效 3例 (7.50%),总有效率 37例(92.50%);对照组 40例中,显效 10例 (25.00%,),有效14例 (35.00%),无效 16例 (40.00%),总 有效率(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 1例出现头晕、无力,停用氯沙坦钾后缓解。

3 讨论

近年来,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RB)的应用,为心力衰竭的治疗揭开了新的一页,醛固酮拮抗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已得到循证医学的证实[1]。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血供不足引起的心肌结构和功能变化,导致心室充盈和射血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的异常激活在心力衰竭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2]。氯沙坦钾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 ARB,在受体水平完全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作用,而不影响缓激肽的代谢,调节醛固酮和利钠肽水平,防止心室重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阻止心肌纤维化,使心力衰竭症状缓解,降低死亡危险。但长期的 ARB使用也会引起醛固酮逃逸现象[3]。醛固酮是引起心肌重塑的重要因子,在心力衰竭和高血压时醛固酮引起持续性的钠潴留,使血容量增多,加重心脏负荷。螺内酯为有效的醛固酮拮抗剂,除保钾利尿外还能有效逆转心室重塑,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心肌纤维化。氯沙坦钾与螺内酯联用对整个 RAAS系统可产生完全的抑制作用和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在临床应用中需注意血钾的变化,尤其是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总之,氯沙坦钾与螺内酯联用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1 王文燕.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J].浙江临床医学,2009,11(5):87.

2 毋淑珍,赵洛沙.替米沙坦与雷米普利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心室重塑的影响 [J].医学研究杂志,2009,8:33-34.

3 张后民,熊刚.RAS阻断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醛固酮逃逸现象临床观察 [J].重庆医学,2009,38(12)176-177.

猜你喜欢

氯沙坦醛固酮拮抗剂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AAV9-Jumonji对慢性心力衰竭犬心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的影响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浅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肾上腺醛固酮瘤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
氯沙坦和赖诺普利降压、降尿酸作用的临床观察
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对改善透析患者预后的意义
IVF-ET拮抗剂方案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扳机后的黄体支持
氯沙坦对糖尿病雄性大鼠早期骨质变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浅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肾上腺醛固酮瘤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