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实证研究
——以“全国生态文化村”可邑村为例

2011-08-15叶志英

红河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歌舞农家乐旅游业

叶志英

(云南省红河州民族研究所 民族经济研究室,云南 蒙自 661100)

山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实证研究
——以“全国生态文化村”可邑村为例

叶志英

(云南省红河州民族研究所 民族经济研究室,云南 蒙自 661100)

在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背景下,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具魅力的人文旅游资源,纷纷投入发展旅游业的大潮中,于是,如何加快山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是一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重大课题.探索加快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机制对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调查点弥勒县可邑村被命名为首批“全国生态文化村” 之一,成为云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自然村.它是典型的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其发展旅游业的经验对其他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可起到借鉴作用.

山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可邑村;发展

1 可邑村旅游业概况

可邑民族文化生态村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的红河州弥勒县北端,距弥勒县城21公里,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重要的区位优势.境内奇峰异石林立,山林面积达920亩,森林覆盖率近80%,生态保护较好.可邑村是彝族阿细支系聚居的山寨,聚居着724个阿细支人.可邑村彝族文化底蕴深厚,是蜚声中外的彝族歌舞—“阿细跳月”的发祥地之一和彝族史诗《阿细先基》流传最为广泛的地方.

可邑民族文化生态村于2002年开始创建,从2003年—2009年,实现旅游直接收入依次为6万元、12万元、16.8万元、19.88万元、21万元、35万元、40万元,七年来的旅游经济收益共计150.68万元.从发展旅游业以来,可邑村在人口和粮食产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七年间人均纯收入从2003年的1182元增加到4250元,人均旅游收入达561元,比2003年增加552元.其收益主要来源于接待20人以上的团队游客,收费标准按每人50元收取;少于20人的小型自驾游客则不予接待.

可邑民族文化生态村在2003至2009年间接待游客的人数依次为2000人、 4000人、5300人、4934人、6000人、7700人、10000人,七年来接待游客总数为40000余人次.游客主要是省内旅游团队居多.近两年来,到可邑村的旅游团队平均每天为20余人;外国游客人数大致占2.5%.客源信息依靠于旅游公司,没有建立客源信息系统.

目前,可邑村旅游产品的主要形式为寨门迎宾、歌舞表演如“阿细跳月”、阿细刀叉舞、阿细驱火妖等民族风情歌舞,其中尤以“阿细跳月”有名,以及参观陈列室的传统生产生活物件和图片、品尝风味饮食、敬酒和篝火晚会.另外,还设立了阿细传统竹编户、传统手工织麻户和三弦制作户作为定点,但他们制作的产品较少,很难买到特色传统工艺品;没有“农家乐”接待模式和专门的住宿点,因此游客用餐和观看歌舞表演后在天黑时便跟随旅游团队客车回县城住宿.可见,可邑村在住和购两个旅游要素上几乎是空白的.

可邑村旅游业是由村旅游管理委员会(以下称村管委会)来管理的,其由管理人员、接待队、厨房工作组三部分共60余人组成.其中的接待队分为三组人员,每组由6-7对男女青年组成,他们的平均年龄为30岁左右,受教育水平都为初中学历,担任接待者和表演者的角色,每组有一个队长,都为女性,三个队长除了接待和表演外,还担任着导游和主持人;厨房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制作饮食.从业人员都会用汉语和游客交流但发音不准,只有主持人(导游)的汉语水平较好.

2 可邑村发展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2.1 旅游开发处于初期阶段

旅游开发分为四个阶段,“有什么开发什么”的资源开发阶段、“人家干什么我干什么”的模仿开发阶段、“市场需要什么开发什么”的市场导向阶段、“开发什么推销什么”的引导市场阶段.四个阶段由低到高、依次推进.可邑村主要采取饮食服务、歌舞表演和篝火晚会的形式来开发,即“有什么开发什么”,甚至存在拥有资源却未被开发的现象;再从旅游者的消费内容分析,旅游产品主要由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组成.可邑村主要满足游客在食和娱两个要素的需求,导致旅游产品缺乏多样性.可见,可邑村的旅游开发还处于初期阶段.主要表现在:其一,传统工艺品未走向市场.目前,在可邑村很难买到特色传统工艺品,仅在陈列室能看到一小部分,但这只能满足游客观赏的需要,而不能购买回家作为纪念品;其二,旅游接待模式不适应市场需求.在可邑村,村管委会规定要达到20人以上的团队才组织接待,并且没有“农家乐”的接待模式,限制了自驾游客,也使想留宿的团队游客无所可居;三是歌舞表演内容单调.“阿细跳月”至高的地位逐渐掩盖了其他传统歌舞的光环,如栽秧舞、摘苹果舞、烟盒舞等传统特色原生文化,来可邑村多次的游客认为歌舞一成不变且单调,从而产生厌烦情绪.

2.2 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未充分体现

文化内涵是民族旅游业的灵魂,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内容.可邑村的壁画和陈列室展示的物品的文化内涵没有充分传递给游客;《阿细先基》和“阿细跳月”等音乐舞蹈中蕴含的传说故事,传扬的精神文化不为游客所知;还有刺绣等传统工艺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依然被严实地包裹着.这是由于忽视了文化的展示性.

2.3 旅游管理和服务滞后

旅游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是旅游业的生命线.由于可邑村旅游业尚处于开发初期,旅游管理和服务存在滞后的问题.管理人员缺乏,组织管理水平跟不上,从业人员知识层次偏低,没有充分体现角色和价值,如导游没有充分发挥出窗口作用.服务水平不高,在服务气度、修养和文明素质方面体现得不够好,服务观念和态度有待改进.突出表现为缺乏具有较好的市场管理经验的管理人才,缺乏受过专门培训的导游,尤其是缺乏外语导游等.体现在对旅游物品的管理摆放不整齐、清洁度不高;时间安排不合理;对旅游环境卫生的管理不严格,致使村中环境卫生、村容村貌形象欠佳,和普通农村环境无太大差别,影响了旅游整体形象;在旅游信息管理上,客源信息依靠于旅游公司,没有建立旅游信息化管理系统,这将限制了客源规模、旅游收益和旅游市场开放性的程度,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2.4 创业资金匮乏

资金短缺是经营旅游业最大的瓶颈.开办“农家乐”、家庭手工作坊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村民的经济条件有限,虽然政府和村管委会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在实际工作中,贷款难,扶持资金少,流动资金难于筹措,社会资本流入困难,创业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可邑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5 从业人员的主体意识尚待提高

由于受教育水平不高、长期与外界缺少联系等原因,从业人员的主体意识处于低级阶段,不能意识到自己对客观世界的驾驭支配地位,导致主体实践活动的盲目性和自发性.他们为了获得接待收入只会被动地服从安排,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存在服务质量不高,维护旅游整体形象上自觉意识不强等状况;有经济条件的村民没有开办“农家乐”和手工作坊的创新意识.

3 可邑村旅游业发展的思路

3.1 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

3.1.1 促使传统工艺品成为旅游购物品

运用CS战略即消费者满意战略的旅游名牌产品开发来指导旅游产品的开发.CS战略要求企业按照市场第一,顾客第一的原则,建立富有活力的企业组织.旅游购物品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购买的,对旅游者具有实用性、纪念性、礼品性的各种物质形态的商品.刺绣、编织和制作三弦等最具潜力和特色的传统工艺是可邑村开发旅游购物品的重要对象,具有文化性、观赏性、纪念性等特点.传统工艺中的手工艺品是民族旅游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让游客不仅能观看、领略,而且还能购买回家纪念、收藏、馈赠.例如阿细刺绣服装、家庭装饰物品、小挂包、有“阿细跳月”图案的装饰画等.

3.1.2 形成村管委会和家庭旅游接待优势互补的接待创新模式

在目前有限的条件下,村管委会和家庭旅游接待优势互补的创新接待模式在解决自驾游客和团队游客的住宿需求上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现实性.鼓励有经济条件的村民开办“农家乐”,采取村管委会和“农家乐”相结合的方式.这既能有效解决自驾游客因人数少而不予接待的问题,又能满足希望和阿细人同吃同住游客的愿望.村管委会负责接待人数较多的旅游团队,提供饮食和歌舞表演等服务,而住宿则可以与“农家乐”联系,分批住在“农家乐”中;而自驾游客可以到“农家乐”,获得饮食和住宿服务,对于观赏歌舞表演的需求,可把自驾游客组成团队形式,由村管委会提供表演.

3.1.3 突出歌舞表演特色的同时丰富其内容

观看、了解彝族阿细人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是旅游者的重要目的之一,通过传统歌舞表演,游客能从中得到一些关于彝族的生产生活信息.如果歌舞表演内容越多,反映的文化也越丰富.特色鲜明的歌舞表演虽然是彝族文化中的精髓,但也仅仅是文化中的一个部分,只有在突出特色的同时,让表演的内容更加丰富,充分展现出异彩纷呈的传统歌舞文化,这样才能长期吸引游客.

3.2 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发展旅游业的必然要求.如今,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不仅追求休闲、观光、享受,而更加注重旅游产品的文化展示性.因此,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时,应高度重视深挖文化内涵,注重具有彝族阿细文化底蕴的自然资源和民俗风情资源的文化展示性.一是需要发挥从业人员的窗口作用特别是导游和主持人的作用,每展示一项旅游产品时,把介绍文化内涵作为必要内容,让游客能了解每一项旅游产品所蕴含的民间传说、故事、宗教信仰、图腾崇拜等文化;二是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民族文化知识的培训.村传承协会应建立培训计划,定期对从业人员的民族文化知识进行培训,提升文化软实力.

3.3 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要以游客满意度为基准,一是要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培训.需制定专门的培训制度,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学知识培训,对服务人员进行旅游知识培训如礼仪知识、英语知识和民族文化知识培训等,培养具有管理才能的管理人员和具有接待知识和熟知本民族文化知识的人才;二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任人唯贤的选人用人制度、公开透明的财务制度、合理的旅游流程安排、开放的旅游信息管理系统和有序的物品管理制度等,形成科学协调的管理机制.三是注重从业人员服务意识的提高.以人性化服务为方向,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3.4 突破资金约束,多渠道筹集创业资金

要丰富旅游产品,搞活旅游业,就必须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突破资金约束,多渠道筹集创业资金.一是深化旅游业改革开放.政府应发挥引导、牵头和组织作用,宣传投资优惠政策,放宽旅游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支持民营和中小旅游企业发展;二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税收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形成民族旅游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文件,广泛宣传,吸引社会资本流入;三是加强金融信贷服务.金融部门应设立民族旅游业发展的贷款专项资金,给予村民小额贷款,加大信贷投入,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贷款利率.

3.5 提升从业人员的主体意识

实践是靠意识来指导的,只有逐渐提高人们的主体意识,才能提升参与旅游业的能力.通过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和文化素质,让他们清楚认识到自己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化被动服从为主动服务意识,积极维护旅游整体形象,提升服务质量;积极参与旅游业建设,有经济条件的村民可以开办“农家乐”或手工作坊.

总之,要加快山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就需不断地思考“如何加快发展旅游业?”这个问题,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形成促进旅游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机制,实现旅游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1] 张金鹏.云南发展专题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2] 郝大海.社会调查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 郑航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 马晓京.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再认识[J].广西民族研究,2002,(4):77-83.

[5] 刘晖.民族旅游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与可持续发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39-43.

On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Mountainous Minority Areas——A Case Study of the National Eco-Cultural KeYi Village

YE Zhi-Ying
(Honghe Nationality Research Institute, Mengzi 661100,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econd venture in tourism of Yunnan Province, Mountainous minority areas with unique natural resources and unique charm of the humanity travel resources, have participated i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Hence, it has been a big issue with chance and challenges on how to develop the tourism in mountainous minority areas.It is significant to explore the tourism developing mechanism in the mountainous minority areas so as to promote the better-and-faster tourism.KeYi village of Mile county,as a typical mountainous minority area, has been subtitled one of the “National Eco-cultural Village”, the only village awarded specially in Yunnan Province, will provide some good experiences for the other mountainous minority areas to develop tourism.

mountainous minority areas; Tourism; KeYi village; development

F59

A

1008-9128(2011)04-0095-03

2011-06-10

叶志英(1980-),女(傣族),云南弥勒人,研究实习员,硕士 .研究方向:民族经济.

[责任编辑 自正发]

猜你喜欢

歌舞农家乐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农家乐里去休闲
杜鹃花红农家乐
欢迎来咱农家乐
莲花池畔歌舞飞扬
歌舞欢庆“三月三”
让农家乐再乐起来
歌舞爷爷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实现新引领
一起歌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