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亚邮轮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2011-08-15鲍富元

红河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三亚邮轮码头

鲍富元,赵 芸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旅业管理分院,海南 三亚 572000)

三亚邮轮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鲍富元,赵 芸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旅业管理分院,海南 三亚 572000)

开发邮轮旅游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重要举措和特色活动,三亚作为天然的邮轮港口具备发展邮轮旅游的综合条件.邮轮旅游带动的邮轮经济对三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三亚邮轮经济发展依然面临着软硬件因素的制约.因此,通过对三亚邮轮经济发展所处内外部环境的SWOT分析,结合三亚自身条件,尝试探索适合三亚发展邮轮经济的新举措.

三亚;邮轮经济;SWOT分析

引言

邮轮旅游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至今,一直是国际旅游业中增长幅度最大的一项业务.由邮轮旅游拉动而发展起来的邮轮经济,对当地城市乃至周边地区、整个国家都有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邮轮经济是由于邮轮产业的运行和发展而推动和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多产业共同发展的经济现象.三亚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良的港口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便利的交通等,适宜发展邮轮产业.2006年,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专用码头竣工,邮轮试航成功,三亚邮轮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但同时,三亚邮轮经济也面临着一些发展瓶颈,综合研究三亚邮轮经济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能为更好更快地推动三亚邮轮经济发展开辟新的思路.

1 三亚发展邮轮经济的SWOT分析

1.1 优势

1.1.1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地理区位方面,海南是中国疆域最南端省份,紧邻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台经济发达地区,既有广大的内陆腹地,又能受到华南经济圈的辐射.从旅游版图上看,三亚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上可以通达香港、台湾、日本、韩国,南达南中国海、东南亚及印度洋,是远航南中国海及印度洋的必经之路,是国际环球邮轮东南亚交通“中转站”及航运补给线,拥有邮轮旅游航线十分优越的战略地理位置,在发展邮轮经济方面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

1.1.2 独特的旅游资源,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阳光、沙滩、海水、绿色和空气五大度假旅游要素俱全.3.4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聚集了我国所有旅游资源主类,96.8%的亚类,87.1%的基本类型,旅游资源的丰度之高、类型之全,在国内实属罕见.海滨有1928公里的海岸线,280个岛屿、68个海湾以及独特的珊瑚礁和红树林.地热温泉品种多、水质优,极富疗养价值;民俗风情资源方面,黎族文化丰富而独特.同时,建成了亚龙湾国家度假旅游区、南山文化旅游区等一批特色鲜明、内含丰富、档次较高的精品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成功举办世界小姐总决赛、海南岛欢乐节等国际国内大型旅游节庆活动,增强了海南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1.1.3 优越的港口设施

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现已投入并运营,已建成10万吨级邮轮码头,码头泊位长370米,码头平台长130米、宽12米,码头平台高出海平面以上4米.投入使用的还有一栋近万平方米、设有8个边检通道的现代化客运联检楼和可为码头配套的供水、供电、消防系统和大型停车场等设施,可一次性接待3000名国际游客入境,年接待游客能力可达到60万人次.此外,配套建设的还有国际会议中心、国际养生度假中心、国际游艇会、水主题公园、风情商业街,项目建成后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将成为亚洲面向中国沿海、日本、韩国、俄罗斯和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的国际邮轮始发中心.

1.2 劣势

1.2.1 邮轮产业发展起步较晚

三亚发展邮轮经济起步较晚,相关产业发展比较薄弱.上个世纪80年代已有邮轮造访三亚,但当时缺少邮轮码头,邮轮只能停泊在外海锚地,靠驳船接送旅客上岸旅游.建成的三亚国际邮轮港已在2006年投入并运营良好,但相关的软环境建设滞后.如与邮轮旅游消费相配套的服务体系和设施上不够完善;邮轮票务销售、船舶代理等业务方面的法律刚刚起步;通关环境有待改进;与其他的产业如餐饮、购物、酒店等协调性较低,以及没有足够为邮轮提供补给、处置废品和维护等配套服务.

1.2.2 缺乏邮轮相关人才

邮轮经济具有综合性特征,由航海、康乐、餐饮、海关、法律、通讯、医疗等众多部门组成,需要相关的专业人士来组织管理、协调运作.这要求邮轮的管理者既是通才,又是专才,然而这样的人才在我国极少.近年来,有高校开设新兴的旅游专业课程,但邮轮旅游课程的开设偏少,导致我国邮轮产业的专业人才稀缺.而且,国内邮轮码头的发展时间较短,缺乏熟悉国际邮轮码头经营管理、国际航运、口岸管理等国际管理人才.

1.2.3 国内游客的邮轮旅游需求不高

邮轮旅游对大多数的国内游客来说,还是个比较陌生的概念.根据歌诗达邮轮公司发布的数据,亚洲市场在全球邮轮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仅有5%,其中中国游客所占的比例则更少.新兴邮轮休闲娱乐的消费方式未被大众普遍接受,国内游客的邮轮消费理念还未形成.此外,邮轮旅游作为一项休闲产业,需要经济实力作为基础.尽管我国高收入人群比例逐年增加,但相对于一次航游费用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有能力参与者仍十分有限.

1.2.4 旅行社推广力度薄弱

国外的邮轮公司一般采用直销方式,而国内多数邮轮线路有旅行社代销,但往往旅行社缺乏对其精通的人员.邮轮旅游产品的特点是地域广、线路多、产品涉及邮轮型号以及每条船上的设施和餐食也不尽相同,因此对旅行社工作人员要求比较高.国内旅行社存在夸大邮轮的大小而忽略服务品质的问题,或者推行低价策略,重视对路线的介绍而忽略邮轮的设施和活动推荐,无法让消费者体会到邮轮旅游的精华.

1.3 机遇

1.3.1 国际邮轮公司积极开拓三亚市场

世界三大邮轮公司看好三亚邮轮经济,嘉年华邮轮公司的“歌诗达号”、皇家加勒比公司的“海洋迎风号”、丽星邮轮公司旗下的“天秤星号”先后首航三亚,开通航线,为三亚带来了大量的国际高端游客.2009年,三亚共接待132个航次国际豪华邮轮,接待游客逾30万人次,同比增长6倍以上,在邮轮停靠航次和出入境游客量方面超越上海、天津等地,跃居内地第一.

1.3.2 政府高度重视,出台邮轮新政

作为经济增长的新方式、新领域,邮轮产业越来越被国家所重视.2008年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促进我国邮轮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促进和规范邮轮产业发展”;2009年11月在三亚举办的中国邮轮产业大会,会上交通运输部宣布:外籍邮轮在我国境内可以实现多港挂靠;公安部发布方便中外邮轮游客出入境边防检查的四条新措施;海关总署宣布将通过立法项目,以明确海关对邮轮监管的具体模式及操作程序和要求,简化通关手续.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推进,国家还将赋予海南更加开放便利的配套政策,这必将对邮轮经济发展给予有力的支撑.

1.3.3 亚太邮轮市场崛起

邮轮旅游作为国际旅游市场上增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高端旅游产品,近年来一直保持着年均8%~9%的高速增长,远远超过国际旅游业的整体增长速度.在欧美市场已经趋近饱和的态势下,邮轮旅游热潮向亚洲市场发展是必然的趋势,亚洲和中国市场将成为邮轮产业的新增长点.国际市场上许多大型的邮轮公司,近几年纷纷进军亚洲和中国市场.据WTO预计,亚太地区将是未来邮轮市场发展最快的国家,预计可年产生10亿~15亿美元的消费金额,每年至少可创下100万人的搭乘人数.我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邮轮旅游发展空间巨大,为国际大型邮轮跨国公司普遍看好.

1.4 威胁

1.4.1 周边港口城市的竞争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是我国北方第一个国际邮轮母港,也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邮轮母港.总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初期开发面积70万平方米,目前一期建成投产的码头岸线长625米,水深-11.5米,可以同时停泊两艘大型邮轮,包括22万吨级邮轮在内的各种船型邮轮,客运大厦可同时为4000人提供出入境通关服务,年设计旅客通过能力达50万人次.预计到2015年,将接待国际邮轮100艘次,邮轮旅客将达25~30万人.

上海北外滩国际客运中心,总建造面积31万平方米,可同时停靠3艘8万吨级的国际邮轮或2艘10万吨级邮轮或4艘3万吨级的国际邮轮.正在建设的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规划岸线总长1500米,将新建2个大型国际邮轮泊位,可同时靠泊1艘10万吨级和1艘20万吨级的邮轮.二期工程计划增建2个码头,有望于2012年后建成.届时上海靠泊邮轮的专业码头数将增至8个,与北外滩国际客运中心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共同打造上海国际邮轮母港.

厦门国际邮轮中心包括客运码头和联检大楼.主体码头可停靠14万总吨的大型邮轮兼靠3万吨级集装箱货轮,另有2个3000吨级客运泊位和2个工作船泊位.国际邮轮中心按年旅客吞吐量150万人次和高峰旅客到达量3000人要求的国际客运站标准设计,主要为大型邮轮的停靠和厦金航线提供服务,其客运联检大楼可提供出入境一条龙服务.

香港的邮轮码头,最高排水量5万吨,可以同时停泊两艘大型邮轮或者四艘小型邮轮.2009年香港的邮轮旅客60万人次,目前,香港特区政府决定投资改建新的邮轮码头,首个泊位预计在2013年投入服务,届时新邮轮码头与现有海运码头共有四个可容纳世界最大邮轮及不同级别邮轮的泊位.

1.4.2 亚太其他区域的竞争

虽然亚洲邮轮市场份额在全球邮轮市场中份额偏低,但很多国家或地区却比中国发展邮轮经济起步早,比中国更有经验.亚洲邮轮市场主要分为两个区域:远东区域和东南亚地区.远东区域有韩国和日本的竞争,东南亚地区则有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竞争.以新加坡为例,新加坡邮轮发展在亚洲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其母港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80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10%~15%,被世界邮轮组织誉为“全球最有效率的邮轮码头经营者”.

2 三亚发展邮轮经济的对策

2.1 加大邮轮旅游宣传,培育邮轮消费市场

加大对邮轮旅游宣传力度,培育我国邮轮旅游市场,积极吸引、组织更多的国内游客参与进来,通过宣传让广大消费者认识邮轮旅游,消除陌生感.适时推出独具特色的精品航线以吸引大众.宣传中,相关政府部门的参与十分重要,一方面可加大影响力度,另一方面可增加游客的信任感.同时邮轮旅游属于休闲性质的旅游活动,宣传中引导游客深入理解其中文化内涵也是关键因素.

2.2 实施人才储备战略,培养、引进专业人才

我国邮轮经济刚刚起步,邮轮专业人才十分匮乏,必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起步阶段加强对邮轮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邮轮码头服务、邮轮旅游服务和邮轮市场营销等方面专业人才,可以引进国外的邮轮高级管理人才.同时健全本土的培训和教育体制,在相关高校和培训机构开设邮轮管理专业培训课程,邮轮企业也可与高校、政府联合,以政府为主导,以高校为基地,由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共同培养、培训专业人才,积极创造条件,选拔有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到邮轮经济发达国家学习、深造.

2.3 重视邮轮港口软、硬件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三亚邮轮码头仍需完善停泊设施,依靠港口周边资源,改善购物、餐饮、住宿、船舶维修以及其他设施的相关条件.其次,尽快建立、完善有关邮轮旅游发展的相关法规,建立区域间有效的协调机制,改进通关制度,运用现代化技术简化通关手续,缩短通关时间,提高效率和游客的满意度.此外,邮轮码头自身的服务水平和质量至关重要.可在客运联检大楼上营造舒适的环境,配备完善的医疗、救护设施,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机制.

2.4 加强区域合作,共同发展邮轮经济

邮轮经济是规模经济,必须依托周边地区资源,共同开发邮轮旅游市场.通过加强国内区域合作,对国内各区域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分别以天津、上海、厦门、三亚为邮轮母港,辐射各自周边区域市场,形成邮轮经济的协调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和开发.三亚还应加强与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的合作,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是亚太地区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而且邮轮经济发展比较早,积累了丰富的发展邮轮经济的经验,加强与该地区的合作将有利于三亚走上发展邮轮经济的快车道.

2.5 推动邮轮经济产业链建设和发展

邮轮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与其成熟的产业链密不可分.邮轮公司要与邮轮停靠地的旅游景点合作,旅游、观光、购物、餐饮等一系列服务要配合默契,使游客能切实享受到实惠.所以,三亚旅游经济的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要均衡配套发展,为邮轮经济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持.

2.6 积极开发针对游客需求的邮轮旅游产品

对国内游客,针对中国居民连续性的闲暇时间短,收入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等特点,可以适当推出短天数的航线,这样的航线在价格上一般较容易被接受,除了航线设计之外,船上相关服务设施及娱乐活动的安排也要符合游客习惯,如派出专业领队提供中文翻译、中文船员须知、中文菜单等.对国外游客,他们一般具有比较丰富的旅游经验,以及强烈的消费习惯,所以不但需要翻译流利的接待人员,同时也需要具备客源国背景知识,尊重游客的消费和文化习惯的服务人员.

结论

国家政策的支持、各地财政的投入,使得国内许多沿海港口城市纷纷兴起了建设邮轮客运中心的热潮,同时三亚发展邮轮经济面临着机遇、挑战和优劣势,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扬长避短,在宣传推广、人才储备、软硬件建设、产业链延伸、产品开发等层次齐头并进,共同推动三亚邮轮经济的快速发展.

[1] 俞斯佳,孙姗.从头认识邮轮经济[J].上海城市规划,2005,(2):28-32.

[2] 杨敏,陈娟.中国邮轮旅游市场开发问题及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2):96-97.

[3] 孙亮亮.厦门港发展邮轮经济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8:37-39.

[4] 董观志,孟清超,秦浩.中国邮轮经济发展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3):8-9.

[5] 张锋,林善浪.国际邮轮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中国港口,2008,(8):25-27.

[6] 崔婷婷.我国邮轮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J].港口经济,2009,(6):55-57.

[7] 刘艳.天津邮轮旅游市场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4):71-72.

[8] 李玉华.上海开发邮轮旅游的SWOT分析[J].特区经济,2010,(6):47-48.

[9] 王柏玲,李晓蕙,李琳.对当前我国发展邮轮旅游产业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商贸,2010,(5):152-153.

[10] 潘勤奋.我国邮轮经济发展对策[J].综合运输,2007,(7):25-27.

[11] 黎章春,丁爽,赖昌贵.我国邮轮旅游发展的可行性分析及对策[J].特区经济2007,(9):175-177.

[12] 于得全.大连邮轮母港竞争力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8:26-28.

[13] 姜秀敏.上海邮轮经济发展的潜力研究[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06:8-9.

The SWOT Analysis of Sanya Cruise Economy

BAO Fu-yuan, ZHAO Yun
(Tourism Department, Sanya College of Hainan University, Sanya 572000, China )

Developing the cruise tourism is the important measurement and special activit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ainan international traveling island, and Sanya has the integrated conditions of developing cruise economy.Cruise economy promoted by the cruise touris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anya economy, but the cruise economy of Sanya faces a serise of problems.Thu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enviroment through SWOT and puts forward the new strategies develop the cruise economy in Sanya according to its own capacities.

Sanya;cruise economy; SWOT analysis

F29

A

1008-9128(2011)04-0055-04

2011-03-31

鲍富元(1982-),男,河南洛阳人,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电子商务、酒店管理.

[责任编辑 自正发]

猜你喜欢

三亚邮轮码头
全自动化码头来了
大型邮轮建造中的消防安全风险及对策
邮轮经济的“冷”与“热”
海南三亚之旅
安发 豪华邮轮梦想启程
『贵州小三亚』——罗甸
前往码头
在码头上钓鱼
三亚的海
三亚加快污水处理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