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知识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2011-08-15张自生

红河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图书馆学现象对象

张自生

(红河学院图书馆,云南蒙自 661100)

论知识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张自生

(红河学院图书馆,云南蒙自 661100)

文章通过对图书馆社会组织特性的认识,以图书馆概念的科学定义切入,从图书馆社会功能维度对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新的认识,提出了知识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的观点.

图书馆学;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知识信息服务;社会组织;图书馆社会职能

引言

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决定着图书馆学的研究范围、内容、布局、体系结构、学科性质、相关学科、研究方法等[1],是图书馆学的元问题[2],也是图书馆学的核心问题.20世纪20年代以来,我国图书馆学界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步.到2009年上半年,近百种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看法相继见诸刊物,各种观点互相碰撞,曾几度出现激烈的辩争.然而,尽管观点纷纷且论争激烈,但图书馆学对象问题仍然未得到彻底解决,图书馆学研究对象问题成了我国图书馆学诸问题中争论持续时间最长、提出的观点最多,但至今仍无定论的问题.

黄宗忠先生根据观点与图书馆的相关性,将目前的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成果与观点归纳为“图书馆说”与“非图书馆说”两大类[1].“非图书馆说”将图书馆学放在更大的知识平台上加以认识,从更广阔的视域来审视图书馆学,给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注入了新的元素.然而,“非图书馆说”最大的问题,就是从根本上忽视了图书馆学产生的社会基础,忽视了图书馆学与信息学、知识学等学科不同的特性,模糊了图书馆学与信息学、知识学的知识边界,使图书馆学的论域发生了移位.

图书馆学源于人类的图书馆现象,这是世界公认的客观事实.将图书馆学研究定位于人类的图书馆事业这一社会现象,这是“图书馆说”诸观点的共同之处,故“图书馆说”最接近图书馆学的本源.但是,由于“图书馆说”的这些观点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认识图书馆现象,故而对图书馆现象目前仍缺乏普遍的、宏观的认识.所以,我国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尚未取得公认的认识成果,图书馆学研究对象问题依然悬而未决,尚需继续进行深入探索,以从普遍的、宏观的图书馆社会现象中概括出最能表征人类社会图书馆现象的基本认识,从中提炼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1 作为知识信息服务组织的现代图书馆及其科学定义

1.1 图书馆的社会组织特性

组织是社会的细胞,现代社会由承担着不同社会角色的各种社会组织组合而成.美国社会学家布劳(Peter Michael Blau,1918-2002)、斯科特(W.Richard Scott,1932~),以组织运行受惠对象为区分标准,将社会组织划分为互利组织、服务组织、经营性组织和公益组织.服务组织是为人提供专业性的、良好的服务的社会组织,其组织决策的制定和实施不受利益驱动,而是以如何对受惠者提供最好的服务为决策标准,是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3]

知识是人类认识成果的结晶,既有的知识成果是进行新的认识、新的知识创造的原料.知识的继承性和非消耗性,注定了知识的不断增殖.而当知识增殖到人脑无法完全记忆时,我们找到了通过“外存储”方式解决知识记忆问题的最佳方案,并由此产生了记录知识信息的载体——文献.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与拓展,知识越来丰富,文献也越来越多,而知识的认识作用又促进了对知识信息的自觉利用,于是形成了“知识创造——知识利用”的无限循环.所以,文献的产生、发展始终与知识信息利用紧密相连.

人类日益增长的知识信息直接导致了文献的不断增长,使得个人要靠自己完全解决知识的外部存储问题已不可能.而对知识信息的利用是人的天性,并因此产生了对知识信息的共同需求.有共同的需求就需要相应的社会服务,为此,专门解决文献的存储及其知识信息利用的社会组织——图书馆便应运而生.可见,图书馆的产生、发展始终与人对知识信息的需求联系在一起.

如果说文献是记录人类知识信息的“硬盘”,那么图书馆就是人类知识信息利用的“磁盘阵列”,由此决定了图书馆具有与其他社会组织不同的特性:知识信息服务.知识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图书馆保存以及提供的是人人可共享并可免费获取的公开性的知识信息.数百年的近现代图书馆活动也充分证明,用户获取知识信息的过程也是免费的.因此,按照布劳和斯科特的观点,图书馆属于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服务组织.

1.2 生长着的有机体的图书馆的变与不变

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图书馆自然也不例外.从图书馆自身看,作为其构成要素的文献的类型、数量在变,服务的方式、手段、对象在变,文献资源系统内部的知识信息在变……概言之,图书馆的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正如阮冈纳赞所言,“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作为一种机构的图书馆具有生长着的有机体的一切属性.生长着的有机体吐故纳新、改变大小及形成新的形状和结构”[4];从文化层面看,图书馆现象属于文化现象,而文化现象会因自我沉淀或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相互影响而随时间流变;从社会系统的角度看,图书馆是一个开放而且复杂的社会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有着广泛的、多层次的联系,并且会因其他社会系统的影响而改变.

然而,事物的“变”与“不变”是辩证的存在,任何发展变化的事物都有其不变的内核——事物的本质.或者说,事物的“变”总是依附于“不变”来进行.通过审视世界近代以来的图书馆现象,图书馆有两个基本职能:保存知识信息和提供知识信息服务.在图书馆的发展进程中,这两个基本职能既有“变”也有“不变”.在以印本文献为主流的时代,自然的、社会的诸多因素都会导致知识信息因文献载体的损毁而灭失,文献保全极为不易,故两个基本职能对所有图书馆来说同等重要.而在印本文献与数字文献并驾齐驱的今天或以数字文献为主导的未来,知识信息的保全因技术、设备的支持以及方法、手段的多样化而变得轻而易举,不要说一个图书馆的知识信息,就是人类全部知识信息的保全也并非难事.故对于大多数图书馆来说,保存文献信息的职能在未来将会淡化.可以预见,在数字时代,一大批图书馆将不再以保存文献信息为己任.而提供知识信息服务非但没有因互联网获取知识信息的便捷而削弱,反而借助网络平台得以延伸和加强.换言之,未来的图书馆可以没有保存知识信息的功能(由其他社会组织取代),但绝对不能缺少知识信息服务功能.因此,从普遍的、宏观的角度看,知识信息服务始终是图书馆不变的“基因”,是图书馆的内核.

1.3 社会组织角度的图书馆定义

图书馆学源于图书馆实践,是对人类图书馆现象的理性认识.所以,要弄清图书馆学是什么,首先要弄清图书馆是什么.为此,要对图书馆现象进行科学的认识,首要问题就是要对图书馆进行科学定义,即根据图书馆的特性,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对图书馆进行概念抽象.“定义=种差+邻近的属概念”,这是逻辑学为科学定义概念制定的逻辑模型.“种差”为被定义概念的特性,“邻近的属概念”为被定义概念的上一级属概念.“图书馆”这一概念的“种差”即前述的图书馆的社会组织特性——知识信息服务,“邻近的属概念”即与图书馆这一概念相邻的上位概念——服务组织.因此,按照逻辑学的定义规则,社会组织角度的“图书馆”的科学定义是:图书馆是为用户提供知识信息服务的服务组织.

2 从图书馆社会功能维度审视图书馆学研究对象

2.1 对图书馆现象的理性认识

科学是人类认识的总结,而认识的客体即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所以,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先于其存在并始终和学科发展息息相关的客观对象.图书馆学是对人类图书馆活动的总结,是人类图书馆现象认识的升华,属于程序性知识范畴.因此,图书馆实践是图书馆学的根基,脱离图书馆现象的图书馆学无异于空中楼阁.另外,从图书馆学的历史看,近现代图书馆是图书馆学的“培养基”,图书馆学从概念到命题再到完整理论体系的建立总是同图书馆现象形影不离,脱离图书馆现象讨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非但不客观,而且将完全改变图书馆学发展的方向.

前苏联的图书馆学者Γ•Κ•库兹明在《现代图书馆学的客体、对象和方法学》一文中指出,“图书馆学要研究的不是图书馆本身,也不是其图书馆员、读者、图书三要素的相互关系,而是图书馆内所发生的一切现象”[1].这就是说,图书馆学要研究的并不是具体的、微观的实体图书馆及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是普遍的、宏观的人类图书馆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人类图书馆现象进行全面的、历史的考察,从整体上把握图书馆现象并进行科学抽象,以实现从图书馆实践到图书馆学理论的飞跃.

图书馆的发展史充分证明,图书馆始终与人类的知识创造、知识利用紧密联系在一起.知识既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结晶,又是对世界进行新的认识以及进行知识创新的信息平台,正是知识的认识作用促进了知识信息的保存与利用,并使图书馆有了存在的社会价值和不断发展的社会动力.图书馆现象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它有形的状态之中潜伏无形的观念,有形的图书馆千姿百态,无形的图书馆文化亦多姿多彩.或者说,世界的图书馆既有发展水平的差异,又有文化特质的不同.但是,如果认真审视人类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世界图书馆具有着共同的社会存在价值,那就是保存知识信息与提供利用知识信息(知识信息服务).因此,保存知识信息与提供利用知识信息是所有图书馆的共同特性,这就是对图书馆现象的理性认识.

2.2 从现代图书馆社会功能维度审视图书馆学研究对象

通过对图书馆的科学认识,我们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知,应当从图书馆的社会组织特性以及它的社会价值进行考察,即从图书馆的社会功能维度来探寻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对于图书馆保存知识信息与提供知识信息服务这两个基本职能,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知识信息服务是图书馆不变的特性,并确定它是图书馆的核心问题.如果把知识信息服务的功能放在图书馆的具体环境中加以考察,它仍然也是最重要的.

首先,从图书馆的社会行为分析,知识信息搜集、知识信息整序、知识信息服务是图书馆社会行为的三大要素,并且三位一体,共同支撑图书馆发挥它的两个基本职能.搜集知识信息,是为了更好的提供读者利用知识信息.而对知识信息进行整序,也是为了使读者更加方便快捷地利用知识信息.所以,知识信息搜集、知识信息整序最终归结到知识信息服务.另外,在知识信息服务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知识服务水平,往往要收集读者的需求信息并反馈到搜集知识信息的环节,也要根据读者利用知识信息的变化对整序的方法、手段等进行更新与调整.所以,知识信息服务又促进了知识信息搜集、知识信息整序等功能的发展;其次,从图书馆的构成要素分析,在藏书、读者、馆员、建筑、设备等现代图书馆的“五要素”中,藏书即知识信息服务的资源平台,读者是知识信息服务的对象,馆员是知识信息服务直接或间接的执行者,建筑、设备是知识信息服务的物理平台,它们都与知识信息服务直接关联,是知识信息服务的构成要件.或者说,是知识信息服务这根“绳”将图书馆诸要素编织成为一个完整的“图书馆结”,才使图书馆能够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能;第三,从图书馆活动内部的矛盾关系分析,藏与用是现代图书馆最主要的矛盾,而这一矛盾正是通过知识信息服务行为体现出来的.也就是说,没有知识信息服务,就没有藏与用的矛盾.

结语

综上所述,为用户提供知识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主要特性,也是图书馆最主要的社会职能.知识信息服务是现代图书馆之魂,离开知识信息服务,图书馆就失去了社会存在价值.作为人类图书馆现象认识结晶的图书馆学,其研究核心应当是图书馆现象中最为关键的、最具代表性的、最能体现图书馆社会存在价值的东西.从图书馆社会功能维度审视现代图书馆现象,知识信息服务是现代图书馆的核心,是图书馆知识信息整序、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属.因此,知识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学的内核,是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1] 黄宗忠.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定义、功能的新思考(上)[J].图书馆论坛,2003(6):4-12.

[2] 王子舟.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历史误读[J].图书馆,2000(5):1-4.

[3]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38.

[4] (印度)阮冈纳赞,夏云等.图书馆学五定律[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308.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is Research Object of Library Science

ZHANG Zi-sheng
(Library of Honghe University, Mengzi 661100, China)

This paper Based on 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brary, discussing the scientific definition of library, re-recognizing the research objects of library science from the View of Social Function, puts forward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actually is the nature research object of library science.

library science; research objects of library science;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social organization; the social function of the library

G25

A

1008-9128(2011)04-0092-03

2011-06-02

张自生(1962-),男,云南建水人,副研究馆员,云南红河州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 .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责任编辑 姜仁达]

猜你喜欢

图书馆学现象对象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寂寞与喧嚣:当代图书馆学研究现状剖析
中国图书馆学之当下:反思与瞻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