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主义视域下的理论心理学研究

2011-08-15葛鲁嘉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6期
关键词:实证主义心理学学科

邵 华,葛鲁嘉

(1.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2.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生态主义视域下的理论心理学研究

邵 华1,2,葛鲁嘉2

(1.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2.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分析了生态心理学的兴起与理论心理学的复兴,认为二者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和相似的时间背景,重点探索了在生态主义视角下的理论心理学研究。阐述了心理学的发展方向、研究对象的重新界定、研究方法的创新、心理应用的强化和学科建设等五方面的研究方向。

生态主义;后实证主义;理论心理学

一、理论心理学的复兴

科学心理学的哲学背景是实证主义。实证主义强调科学理论必须是普遍适用的规律,实验、量化等自然科学的方法是理论获得的唯一方法。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里一直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和整个80年代,定量法与定性法开始了“方法论大战”。到90年代初,双方求同存异,进入后实证主义(post positivism)时代。后实证主义强调实证方法和其他方法的结合使用,定量法不应被视为唯一的科学方法。根据研究对象的需要,以多元性的方法论去指导实际研究,这就是后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核心思想。

在心理学界,随着极端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行为主义学派的衰落,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出现了复兴与重振的势头,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无定型、兼容并包的具有边际型结构特征的“后实证主义”思想倾向[1]。对于任何一门科学来说,科学的理论都是指南针、是思维基础和思想工具。没有理论的指导,在面对新鲜事物时,就没有思维的基础和方向。对于心理学来说,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同样如此。正像有学者所说:心理学基本理论对于年轻的研究人类最复杂活动的心理学的发展和应用,是十分重要的[2]。

二、生态心理学形成的哲学背景

生态心理学的形成背景大约是在20世纪40—60年代的美国。哲学背景主要包括实用主义、现象学和反二元论思潮。

大多数实用主义者反对传统认识论中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分离的二元论观点,强调认识对象与认识活动不可分离。例如,普特南早期持功能主义观点,采用计算机模型模拟人的大脑。后来,他放弃此种观点,在研究中引进了社会环境因素,不仅仅在大脑的功能状态中寻找对认知活动的说明,而是综合了这两者。进而,他认为心灵不单单是一个器官,而是一个能力系统。他强调心灵与外部世界不是相互分割、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罗蒂的反二元论立场更加坚决,他竭力主张要抛弃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的区分,要突破内在之物和外在之物的区分,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排除那张把心灵与世界隔离开来的屏幕[3]。而现象学的整体主义思想亦通过格式塔心理学深深影响了生态心理学。

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包括层次观、整体观、系统观和协同进化观。生态心理学认为人与环境密不可分,强调研究人的现实行为和自然发生的心理过程。心理学的生态学研究取向认为认知不会发生在文化背景之外[4],而是在人所从事的各种活动的基础上,心灵和世界的共同生成。由此看来,生态学研究取向所强调的是人与环境的动态交互过程。生态学方法论的基础就是生态交互论,即强调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

三、生态主义视域下的理论心理学研究审视

有学者指出,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包含元理论和实体理论两方面的研究。心理学的元理论研究包括心理学的学科问题、心理学的方法论、心理学的基本框架三个方面[5]。元理论的研究对于理论心理学的发展来说是更为迫切的。葛鲁嘉亦指明理论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功能,即对当代心理科学发展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具体体现在四方面:构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强化心理学的基础研究;促进心理学的理论创新,搭建心理学的创新平台;推动心理学的学科统一,提供心理学的统一前提;强化心理学的应用,实现心理学的社会价值[6]。

1.引领当代心理学的发展方向,促进心理学统一

心理学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文化的对立与争执是心理学界探讨的热点,是现代心理学发展尚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实际情况。探讨和解决这一问题,对于心理学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心理学的生态学取向主张研究人的现实行为和自然发生的心理过程,将心理现象与整个环境联系起来进行考察,而不是单单研究实验室中“价值无涉”的人的心理。生态学取向的研究依然采用具有科学性质的方法,只不过从实验室走向了真实生活,具有很高的生态学效度。因此它既具有科学主义精神,又有人文主义精神,可以缓和两大取向的对立。

2.研究对象的重新界定

对于研究对象的界定,生态心理学与传统流派最大的区别就是在对动物(包括人)和环境的重新界定基础之上,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定位在人或有机体与环境的交互关系之上[7]。科学心理学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心理现象”,认为可以像物理学研究物理现象一样去研究心理现象。心理学研究中的所谓心理现象是建立在一个重要的研究预设之上的,那就是客体与主体或客观与主观的分离。这已引起无数批判,人的心理活动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时刻变化的,是非常容易受外界各种环境因素影响的。因此生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关系”,是真实环境中的动态系统。葛鲁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心理生活,所谓的心理生活建立在两个基本设定上,一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彼此统一,二是生活者是通过心理本性的自觉来创造心理生活。心理生活就是自觉的活动,就是意识的觉知,就是自我的构筑[8]。这种界定具有很明显的生态学意义。我们站在生态主义思想的高度,就可以把诸如本土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等的研究对象进行统合,那就是“关系”或“系统”的研究。

3.研究方法的创新

生态学对心理学的最大的影响就是提供了一种方法论基础。实证主义作为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几度引起心理学的危机,因而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抨击。作为科学心理学哲学背景的实证主义科学哲学都已经走到了尽头,为什么心理学领域的现象却依旧是唯实证论呢?研究方法要为研究对象服务,而心理学领域却似乎是本末倒置的,这不得不令人反思。但是我们也不是要全面否定实证的方法,而陷入另一个极端。生态学方法为这种矛盾提供了一个融合的平台。生态心理学的研究,是在同样的研究领域中,通过改进了的技术、方法、思路和新技术、方法,得出研究成果。生态学方法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同时又具有真实性即生态效度。

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人-环境交互作用原则,研究的具体技术、策略和方法包括广泛取样、自然条件下的情境取样(ESM)、准实验设计和现场实验设计、个体特质研究法和一般规律研究相结合、纯粹的自然观察和生态学调查法等。且强调各种方法的组合使用,强调方法与对象的契合性。生态学方法在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影响越来越大。例如,婴幼儿动作发展的特点、规律、速度等是与所处环境密切相关的,因此不应该脱离环境孤立地研究;人的认知也不可能发生在环境之外。

4.强化心理学的应用

关于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关系问题,国际理论心理学协会主席、南非著名心理学家法尔玛格尼(Rachel Joffe Falmagne)指出:人们往往存在一种误解,认为理论心理学只关注理论问题,很少关注实践问题,研究结论也不能直接应用到实践中。但事实上,理论心理学与实践是紧密相联的。这是因为:首先,从理论心理学的概念看,研究实践问题是理论心理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心理学理论既包括“理论的理论”(即元理论),也包括关注具体领域的实体理论。后者是通过自下而上的研究获得的理论,即从具体的心理学实验、实践中获得的理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直接关涉到心理学的实践问题。其次,理论心理学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帮助人们解决实践问题。理论心理学的元理论研究所关注的人性、身心关系、方法论等抽象问题,看似与实践相去甚远,但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看法往往构成了实践者进行实践的理论前提或理论预设,在实践者意识不到的情况下对其实践产生着实实在在的影响。理论心理学应该对这些理论前提与预设进行澄清,将实践者进行实践的潜在、隐晦的理论变成外在、显明的理论,改变其不良理论前提与预设,以更好地指导人们的实践[9]。因此,理论心理学与实践密切相关。

前面已述,生态学强调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强调心理学研究的真实性和生态学效度。这种研究会不会加强理论和实践的关联呢?答案是肯定的。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未必能推广到现实生活中,因为它脱离现实环境不具备生态学效度或生态学效度很低,那么它的研究对现实生活和实践是没有指导的,是没有实践意义的,只是理论上的说辞。而理论心理学并不是与实践相脱离的,那么生态主义取向下的理论心理学研究正符合了这个要求,必定会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5.促进学科建设

物理学是科学心理学效仿的榜样,科学心理学的目标是要把心理学建设成为像物理学一样的纯粹的自然科学。而大多数生态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但不是科学主义心理学家所认为的像物理化学一样的自然科学,而是一门描述的、自然历史的、生态的科学。科学并不是中性的事业,他无处不渗透着人的价值和主观因素。这种对学科性质的定义也缓和了科学心理学和人文心理学关于学科性质的争论,且具有一定说服力。

生态学除了影响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之外,还对心理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产生着影响。在生态主义视域下,在生态哲学背景下,心理学和其他相关学科、心理学主干学科和各分支学科之间都构成一个整体,动态的、相互关联的、共同发展的整体。正像有学者所说:心理学可以借助其他学科的力量如生态学、人类学、自然科学、文化学等等,来充实和发展自己。心理学的发展也会给其他学科的发展带来契机。对于心理学主干学科来说,各分支学科不仅是心理学的枝叶更是它庞大的根系,它需要通过各分支学科向其他学科汲取营养,以找到自身主干理论发展的契机、动

力[10]。

[1]霍涌泉,刘华.心理学理论研究的范式转换及其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4):111-117.

[2]陈家耀.《理论心理学问题探新——潘菽心理学思想研究》评介[J].心理学动态,1995(4):57-59.

[3]涂纪亮.实用主义认识论观点的演变[J].哲学研究, 2006(1):53-58.

[4]GalottiK M.Cognitive psychology in and outofthe laboratory[M].Cple Publishing Company,Washington,D. C.1994:27.

[5]叶浩生.论理论心理学的概念、性质与作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3):58-61.

[6]葛鲁嘉.理论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功能[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1-5.

[7]易芳.生态主义的理论审视[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4.

[8]葛鲁嘉.心理学视野中人的心理生活的建构与拓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8(1):40-44.

[9]法尔玛格尼.理论心理学不关注实践问题是误解[N].光明日报,2009-08-19(006).

[10]夏凌翔.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心理学的发展前景[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61-62.

Theoretical Psychology in Perspective of Ecologism

S HAO Hua1,2,GE L ujia2
(1.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s,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China;2.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Jilin University,Jilin 130012,China)

The rise of ecological psychology and the revival of theoretical psychology have a common basis and similar time background.Focusing o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tudy on theoretical psychology in perspective of ecologism,the research directions of the following aspects are expounded: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the redefinition of the study,the innov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s.

ecologism;post-positivism;theoretical psychology

G 447

A

1008-9225(2011)06-0105-03

2011-07-24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2512262)。

邵 华(1981-),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黑龙江大学讲师,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葛鲁嘉(1956-),男,辽宁沈阳人,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田懋秀】

猜你喜欢

实证主义心理学学科
包容性法律实证主义、法律解释和价值判断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分析实证主义、法律现实主义和法律方法的未来
美国逃奴案审判中的法律实证主义——以首席大法官莱缪尔·萧的判决为例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自杀论》研究方法分析——运用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