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行音乐演唱教学的合作意识训练

2011-08-15孟奇玉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6期
关键词:和弦流行音乐声部

孟奇玉

(沈阳音乐学院流行音乐系,辽宁沈阳 110004)

流行音乐演唱教学的合作意识训练

孟奇玉

(沈阳音乐学院流行音乐系,辽宁沈阳 110004)

从和音与合唱训练入手,论述了加强对流行音乐演唱学生的合作意识训练的重要性。指出应从感受带有和音的音乐开始,培养和音的基本概念,给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贯通和音的合作意识,重视合作时各声部的强弱和情感表现,最终达成即兴和音的能力。认为与乐队的合作同样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有效方法,让演唱学生加入到合奏之中,有助于端正学生对演唱的态度,提高演唱学生对音符和音乐功能走向的认识程度。

教学形式;合作意识;和音;乐队合奏

一、流行音乐演唱的教学现状

现今我国高校流行演唱教学往往重视的是演唱方法本身以及表演上的情感抒发,而忽略了教学形式的创新。长期以来,我们徘徊在“什么样的声音是好的、什么样的歌唱状态是好的、什么样的气息是扎实的”这样的问题之中不能自拔。当然唱法功力以及表演和情感抒发都是成为一名歌手必备的基础。但是一味追求这些而忽视了时代的发展就违背了“与时俱进”的观点。在流行音乐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培养歌手的独唱能力,也要培养歌手的伴唱和声能力。任何专业架构阴影下的教学活动之最后结果都与整体课程设置与指导有关[1]10。所以,教学上单一化的形式和方法将会导致流行演唱教学的天平失去平衡。

从流行演唱教学诞生以来,我们的教学形式始终停留在“卡拉OK”式教学模式上,从磁带到CD再到MD和MP3。而这些都是依靠唱片公司的官方发行和MIDI制作或是互联网下载来完成的。这样的教学虽然可以使学生在气息、咬字、感情等基本练习上得到锻炼,但在对歌唱理解的同时,却忽视了合作意识,孤立了歌唱,让歌唱与音乐分离,导致了学生们并不能更好地了解音乐,也没有达到教学的最佳状态。音乐教育是通过聆听、表演、即兴、创作和律动等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听辨能力的[1]15。我们可以尝试通过改变教学形式来提高音乐教学的更高层次,把音乐教育的中心价值与更宽广的人文教育目标联系在一起[1]91。这样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训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流行演唱是通过音乐和人声的结合来达到自身价值的,仅仅使用设备中播放的伴奏是不完整的教学方式,这会导致学生在演唱时缺乏对音乐本身的理解。一首完整的作品,需要人声与其他器乐共同合作来展现。成熟的音乐形式是现场演奏和演唱共同来完成,古典音乐是这样,流行音乐也是如此。而目前在教学中我们却忽视了这一点。当然这是受流行音乐演唱教学的发展时间所制约的。

二、和音与合唱的训练

和音与合唱训练有助于流行演唱专业的学生提高合作意识。这里讲的“和音”专指演唱时的和音技巧,作用是在伴唱和演唱组合以及无伴奏组合中,加宽人声的表现宽度而使主音人声更加饱满,或根据其复杂与谐和的程度,来表现作者的其他创作意图。其实,合音这种演唱形式,在欧美流行音乐中早就体现出了它的重要作用,在百余年的流行音乐史上,形式多样的和音组合在流行乐坛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在国际流行乐坛中可以看到很多以和音技巧高超著称的艺人组合,如老牌欧美组合the temptations(诱惑乐队)、BeeGees(比吉斯),还有今天还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Westlife(西域男孩),华语演唱组合黑鸭子合唱团,以及近年活跃在各种比赛中的自由人组合等。这些演唱组合的特点都在于其自身的和音技巧,和音的技巧和合作意识是他们在流行乐坛赖以生存的法宝。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进行和音的针对性练习,加强合作意识的练习。但和音练习对学生来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这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和声学以及视唱练耳的功底,而且在演唱时还需要将合作的精神贯穿整个表演。因此,在教学中加入不同形式的实践课程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是最佳的教学方式。

和音训练的前提是对声部结构的认识与重视。这一点可以让学生重视视唱练耳课的学习,并与和音练习相结合。另外在教学上,教师要重视对集体的指导,而不是只为几个学生。这样,学生可以在争论或互相支援中形成集体性的学习主题[3],从而提高合作意识教学的质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学生进行和音和合唱练习。笔者认为:

第一,感受和音作品。首先可以在我们熟悉的并且带有和音的作品中选出任意一首,将和音部分的不同声部依靠听力记成谱子。将学生分组,先从两声部开始练习,然后循序渐进一直到多声部的练习,要求从不同角度来感受作品的和音部分。

针对记谱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可以采用模唱训练来改善和提高其记谱能力。然后按照学生的音色和音域,将他们划分在其适合的不同声部中进行练习。然后从二部合唱的练习开始,将一首单旋律歌曲处理为合唱具有实用意义,处理时要先考虑旋律声部安排,或是从某一声部进入,或是从高潮部分进入,根据需要安排不同的声部演唱[4],然后循序渐进地练习曲目难度。在学生分组练习期间,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随着和音能力形成,合作意识会逐渐提高。

第二,重视声音的情感协调。和音练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和音来表现音乐作品的情感,而不是单纯的强调音准。和音不单是增加作品中人声部分的宽度,使作品更加饱满,和其他乐器一样,它还是用来表现音乐、传递情感的手段,其最终目的是要表现整个作品。

我们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还要培养情感表达能力。在演出时要注意和音的情感以及声部强弱比例。如在伴唱时,感觉上伴唱的人声要在主音人声的后面,声音要小于主音人声。或是轻声吟唱,或是跟随主音人声像影子声音一般。再如多声部合唱时,要使低音声部、中音声部以及高音声部对比鲜明,又使声音听起来温和美妙,从而达到声部合唱的对立统一,让合作更加接近完美。

和音的情感与独唱不同,独唱的情感是来自于演唱者由内到外的表现,而和音的情感则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共同表现情感。这是合作意识的核心问题。如何让不同的学生表达同一种情感,需要增加学生们彼此的交流,可在课堂上采取轻松的教学方式,安排一些自由交流的时间,让学生们彼此建立更多的交流。

第三,在合作中培养学生即兴演唱能力。在流行音乐中较高层次的表演莫过于即兴演奏和演唱。演唱组合最高难度的则是无伴奏合唱形式,无伴奏合唱是指仅用人声演唱而不用乐器伴奏的多声部音乐表演方式[5],而在如今的教学中,这方面几乎是空白。这一空白可以在和音和合唱的训练中得到一定的弥补。这就需要学生首先对调式功能有相对较高的认识,教师可在日常练习中指导学生利用所学习的和声知识,自行将一段旋律加入双部或多部和声,然后分组进行演唱练习,如此循序渐进,直到提出固定的节奏形和调式功能,然后由各组担任各个声部的学生一起进行即兴和声训练。

即兴演唱的方法与即兴演奏一样,一般是三种,第一是和弦内音的即兴,第二是与和弦相关的调式音节的即兴,第三是将前两种结合起来有机灵活的运用。这要求学生对调式调性以及和弦有充分的认识和掌握。能熟练地唱出各种调式的音阶以及各种和弦的内音。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灵活使用,否则即兴演唱很容易“走调”。练习时可以先写出一段和弦连接,用钢琴给出和弦,在固定的和弦内进行和弦内音的即兴。如果是无伴奏演唱的练习,还要分别安排学生做不同声部,反复唱出和弦连接,再由不同的声部分别来进行即兴演唱。这是提高学生合作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

在辅导即兴演唱练习时可以进行同步录音,反复给学生们听,对比每次录音的异同,建立学生们的固定音符即兴,这在开始学习即兴演唱时是很有好处的,建立了固定音符的即兴,会在短期内让学生们完成简单的即兴演唱,这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

三、与乐队合作意识的训练

电声乐队是由流行音乐中常使用的几种乐器,如吉他、键盘、贝斯、爵士鼓等乐器组成的乐队形式,根据需要有时也加入弦乐、萨克斯以及小打击乐等。流行器乐的教学分为器乐学习和合奏练习两个部分。前者是练习演奏的技巧,而后者是练习合作。要做到合作意识的有效培养,就必须在教学形式上发生改变。流行演唱的教学可以通过与电声乐队的合作学习来提高其自身的合作意识,让学生们融入音乐并有机地结合到音乐之中。

第一,要正视自己在音乐表现中的位置,提高演唱的觉悟性,明白乐队并不是为演唱服务,而是乐队与演唱者共同表现整首音乐作品。要使学生明白自己本身也是一种乐器,使用自己的声音来完成作品,不能将乐器与人声的作用分开看待,这是合作意识的前提。同时要求演唱的学生对每一样乐器都有较专业的认识,感受乐队中每一种乐器的音乐魅力和音乐表现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们在合作中的主观兴趣,从而提高这种练习质量。

第二,提高演唱学生对音符和音乐功能走向的认识程度。一名优秀的歌手要具有对音乐本身的理解力,而在视唱练耳的基础课程上只能机械地认识和弦以及其功能走向,并不能对其娴熟掌握。在与乐队的合作练习中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在与乐队合作教学时,要让演唱的学生手中也有作品的总谱,在课上反复对着谱子与乐队练习。这样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深刻理解音符和整个作品的功能走向,加深对音乐本身的理解。

第三,这种合作训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力从而提升演出效果。除了在宏观上加深了解作品的结构、段落和动机,在微观上对作品的和弦色彩、邻音与经过音的使用都会有很大的帮助。这种练习无论在原创歌曲或歌曲的二度创作上都会激发其创作潜能,让歌手的表演更加精彩。

四、结 语

合作意识训练的提高,不仅可以实现其本身的合作,而且还可以提高流行音乐演唱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基础课程与其相关专业能更好地结合,从而实现人才多元化。当然实行这样的教学形式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在乐队辅助流行音乐演唱练习时不同专业的教师调配问题、学生自身音乐素质的高低不同问题、和音和合唱训练课的流行音乐演唱的专用教材等问题。相信在未来的教学环境中,演唱的合作意识一定会受到重视而更大限度地应用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

[1]陈雅先,马达.当代音乐教育哲学论稿[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2]尤静波,潘永峰,梁钰琦,等.和音演唱训练教程[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1:2.

[3]杨秋仪,吕忠福.中外音乐教育比较[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43-245.

[4]陈国权.合唱编配[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41.

[5]刘郎,马成.合唱与合唱指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

Cooperation Consciousness Training in Teaching of Pop Music Singing

M EN G Qiyu

(Department of Popular Music,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Shenyang 110004,China)

From the training of accord and chorus,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cooperation consciousness training of the students of pop music singing is discussed.It points out that,the training should begin with the training of feeling the music with accord to cultivate the basic concept of accord;the students could be divided into small groups to practice,to form the cooperation consciousness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strength of each voice part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and finally have the ability of improvisational accord.Collaboration with band is also an effective way to develop students’awareness of cooperation.Attending the band accompaniment lessons will make the students of singing have a correct attitude toward singing,and improve students’understanding of notes and music.

teaching form;cooperation consciousness;accord;band accompaniment

J 642.1

A

1008-9225(2011)06-0088-03

2011-10-02

孟奇玉(1974-),女,辽宁沈阳人,沈阳音乐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王 颖】

猜你喜欢

和弦流行音乐声部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