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语言学哲学基础的思考

2011-08-15赵光存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客观主义心智隐喻

赵光存

(广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认知语言学哲学基础的思考

赵光存

(广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本文将体验哲学的相关理论和原则进行了梳理,并对体验哲学的一些想法进行阐述。本文分为两部分:一、关于体验哲学。阐述体验哲学产生的背景、体验哲学的观点和原则;二、对体验哲学的思考。包括:认识世界由外及内,由物到人、由直观到抽象再到直观,循环往复和体验哲学的相对性。

客观主义;非客观主义;体验哲学

一、引言

自希腊以来2 500年间的西方哲学都承认在外部世界存在一个客观真理。认识这个客观真理有两种方式,即经验论和唯理论。Lakoff & Johnson(1987, 1999)将这两学派的主要观点统称为客观主义哲学理论,并针锋相对地提出了非客观主义的体验哲学理论(王寅,2006)。本文首先对认知语言学哲学基础——体验哲学的相关理论和原则进行了梳理,然后对体验哲学的几点思考进行了阐述。包括:认识世界由远及近,由物到人、认识世界由直观到抽象再到直观,循环往复和体验哲学的相对性。

二、体验哲学简述

(一)体验哲学产生的背景

体验哲学产生之前,认识世界的方式是经验论和唯理论,即客观主义哲学理论。两者都坚持这样的观点:我们能得到关于世界的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区别在于如何获得这种真理。前者认为感觉经验是人的一切知识和观念的唯一来源,也就是说,我们关于世界的全部知识来自我们的感知,是由感觉能力所建构的。基于此,语言学家主张通过可观察到的语言事实和用法对其进行经验性分析。而唯理论则认为:只有先天具有的推理能力能给我们提供关于真实世界的知识,语言学家则主张把语言看作人的天赋才能的一部分,看作人类理性的表现,对语言进行心智性分析。王寅(2007)认为,许多观点都受到了客观主义哲学理论的影响,如:英美分析哲学、理性主义、经验主义的白板论、镜像观、二元论、自治观、天赋论、形式主义、非隐喻观等。

尽管经验论和唯理论两派相互争论,势不两立,但总结起来,他们都属于客观主义哲学。王寅(2007)将客观主义的观点和特征概括如下:(1)世界的范畴具有客观性和独立性。范畴划分,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一个概念形成的过程。范畴以及范畴之间是客观的,独立的,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无须考虑范畴的主体;(2)人类思维的分离性和镜像性。认为心智、思维要和人的身体相分离,同时认为客观世界可以镜像于人的思维、心智。(3)心智结构的非隐喻性和原子性。认为人的心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时候,是直接的,一对一的,像镜子映射客观事物,同时认为心智是根据规则构成的复合体,它的组合是符合逻辑的。(4)概念结构的符号性与对应性。概念即范畴的意义,是心智运作和思维过程的产物。概念结构与外界完全直接对应,人类的概念结构和语言系统可以用一套符号进行精确计算。(5)意义系统的固定性和组合性。意义系统是固定不变的,它客观地反映了词句和所指之间的关系。因此,外部的世界完全可以通过语言进行描述,意义完全可以通过其组成部分的意义和组合方式获得。

很显然,这样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完全把人的因素排除在外,显然是不妥的。人的心智、人的意识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可以说,客观世界的范畴化、概念化的过程中无不体现人类的智慧,无不烙上人类独特的识解方式。有时候,为了更为直观形象地认识世界,描述世界,我们不得不采用隐喻、转喻等机制。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也绝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可谓 100个读者会有 100个哈姆雷特。鉴于此,Lakoff & Johnson(1987,1999)提出了非客观主义的体验哲学理论。他们详细论述了与客观主义哲学的根本分歧,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观点,阐明了3条基本原则: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构成了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二)体验哲学的观点和三条原则

王寅(2007)将体验哲学的观点总结如下:(1)主客观性和依存性。客观存在并非独立于人的意识,而是通过人的主观作用被认识,不能忽视人的因素。(2)体验性和互动性。心智与身体不分离,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基于人类实践性的体验,是身体和客观外界互动的结果。(3)隐喻性和完形性。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在心智对外界的识解过程中,借助隐喻、换喻等方式,拓宽了思维方式,增强了对客观外界的认识能力。心智具有完形性,不可分解为“建造构块”。(4)概念结构具有非符号性和建构性。由于概念结构不是与外界完全直接对应的,而是在对客观世界体验的基础上通过人的主观认识建构而成的,因而就不能像形式主义学派那样用一套符号进行精确运算,只能用诸如认知模型、识解等认知方式来描述人类的概念结构。(5)意义系统的模糊性和整合性。体验哲学认为意义是基于体验的心智现象,是主客互动的结果,具有动态性、相对性和模糊性,不能用简单组合和形式主义的方法通过符号运算而获得。意义主要是依靠原型范畴理论来限定的,运用整合方式对其进行描写。

王寅(2007)在《认知语言学》一书中写道:Lakoff & Johnson(1999)在合著的《体验哲学》一书中概括了体验哲学的三条基本原则,即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1)心智的体验性。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并不是外部现实客观的、镜像的反映,也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人们对客观外界感知和体验(特别是由感觉运动系统)的基础上通过认知加工而形成的。语言与现实之间存在思维或认知这一中间层次,如果不依靠范畴知识、概念结构和认知但方式就无法接近现实。即:语言-认知-现实。认知的过程是人的心智创造的过程,对信息进行整合、加工,重构,从而一步步接近对现实世界的认识。(2)认识的无意识性。人类的范畴是根据原型进行概念化的,基于原型的推理十分常见,占据了我们实际推理的很大比例,但不为我们所意识。就像我们在自己的文化圈中,无意识而从容地做着一些事情,但一旦走出这个自我的文化圈,到一个异文化的环境,这种无意识就会变为刻意的有意识的行为。我们会有意识地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在这种文化状态下得体有效。但一旦熟悉了这种异文化,并逐渐地适应了它,有意识的行为很快就会再次变为无意识。(3)思维的隐喻性。Lakoff & Johnson认为,隐喻的基本作用是从始源域将推理类型映射到目的域,大部分推理是隐喻性的。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正常方式,是人类所有的思维特征,普遍存在于全世界的文化和语言之中。隐喻具有体验性、自动无意识和抽象性等特点。

三、对于体验哲学的思考

(一)认识世界由外到内,由物到人

根据哲学的发展方向,人类在认识世界的时候,大体上是按照由外到内,由物到人的顺序的。先是经验论,唯理论,要么坚信通过感知经验认识世界,要么坚信“内省论”,“天赋说”,脱离感性认识,追求纯理性。这是客观哲学的两个极端,只有体验哲学能够辩证地解释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着力寻求语言背后的认知方式,它注重人的因素在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作用。因此,体验哲学的产生无疑是哲学史上的一大进步,它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语言符号的产生顺序是这样的:现实-认知-语言。现实代表着外部世界,是认知,人的心智体验和创造性的思维,将各种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进行范畴化、概念化,从而建构起一个秩序井然的意义系统,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或用声音,或以文字,或以各种非言语手段。人的成长过程也何尝不是如此。人一出生就会先认识自己身边的人,而不是自身。通过身边人的影响、反馈,自己的反思,觉悟,从而逐渐建构自己的身份。正如一句话所说的:人一生中最难的是认识自己。科学研究往往是先从了解自然规律,客观真理始,排除人的主观能动性,追求的是纯粹的真理,而后才逐渐研究人自身,因为很多答案就存在于自身的体验之中。古今中外,如中国的四大发明,《易经》,《本草纲目》等成就,以及西方几何学的产生,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正是生产生活的需要,以及带着对于客观世界的好奇,人们才不断地探寻自然规律,了解赖以生存的客观世界。然而西方的文艺复兴,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以及现代哲学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人的因素不能忽视。人的心智,思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的因素是无法回避的。主客观是相互依存的,客观存在不能独立于人的意识,而是通过人的主观作用被认识。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很显然是由外到内,由物及人,再推至对外部世界的描述和认识。

(二)认识世界由直观到抽象再到直观,循环往复

以语言符号的产生为例。Peirce将符号进行了三分,即象似符(icon)、标志符(index)和象征符(symbol)三种。但语言是一种特殊的、高级的符号。语言符号不可能是复制的、标志的、象征的,甚至不可能是简单信号的。巴甫洛夫认为语言符号是信号的信号,是第二信号。第一信号是现实的具体信号,它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具体刺激;第二信号是现实的抽象信号,是词语构成的刺激,它通过思维通过概念再达到现实。这种与人类思维紧密联系的语言符号已经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王德春,2001)。由此,语言发展的过程可见一斑,即:“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源于具体事物。我们可以做出大胆的假设,语言产生之初,或许是象似性占多数,然后随着表达的需要,或者语言发展的规约化,这种理据逐渐变弱,然后,很难再追溯它理据的根源。再加上通过隐喻、转喻等手段,语言表达变得迂回复杂,表达和所指不再一一对应了,意义和所指之间的关系,变得逐渐模糊,动态化。1+1不再等于2,而是大于2。语言符号,信号的信号,经过一次次的投射,直观的意义变得很抽象,表现力增强了,但理据性变弱了。以汉语“皇冠”为例,这种事物本身是直观的,但通过人的心智体验,通过心智和现实的互动,结合实际的语用背景,和历史文化因素,“皇冠”被赋予了抽象的意义。该词就带上了“权力”、“权威”、“尊严”等色彩。而这些意义显然比“皇冠”本身抽象多了,增强了它的表现力。另外我们还可以用抽象的词汇去描述具体的事物,从而加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三)体验哲学的相对性

王寅(2006:24)对体验哲学的定义是这样的:一门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作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Herder在 1772年的名著《论语言的起源》一书中,从人类的体验和认知角度阐述了语言的起源问题,他(1999) 说:“有 100 ,000 条根据,证明语言源出于人类心灵,证明语言是通过人的感官和知觉形成的! 有无数的事实证明,在所有的民族、国度和环境里,语言都萌芽于理性之中并随着理性的成长而成熟起来! 谁能对世界各民族的这一普遍的心声充耳不闻?!”;“一切观念都只能通过感觉形成,不可能存在任何独立并先存于感觉的观念。语言是理性的映像。”的确,体验哲学与客观主义哲学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它是认知语言学产生的哲学基础。其实,客观主义哲学理论也有它可取的一面,要不,它也不会有那么长的生命力。如果一味强调人的心智、思维在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作用,就会走向玄学的境地。是的,语言不是天生的,但是人类的大脑的确非常特别,其中的运作机制到底是怎样的,目前还是一个谜。所有的语法都漏水,体验哲学也是如此。其实,王寅教授(2005)在《认知语言学中值得思考的八个问题》一文中就对认识的无意识性、隐喻等问题提出了质疑。所以,体验哲学也应该是相对的,不能绝对化。正如王寅老师反复强调的“现实-认知-语言”的语言符号进展顺序,现实、认知、语言三者,有一定的顺序,但也是互动的,循环的。三者同等重要,绝不能顾此失彼,造成体验哲学一枝独秀的窘境。

四、结语

本文阐述了体验哲学产生的背景、对体验哲学理论进行了梳理,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对于体验哲学的几点思考。作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必然的。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化自然的拓宽,人类在继续探索客观世界的同时,开始把目光转向研究人本身,试图通过对人的思维、体验、心智的研究探寻更广更深的科学规律。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人类是以语言为载体,并通过人自身的体验、心智为中介,以概念化、范畴化等为手段,不断深化对现实的认识。

[1] Herder, J. G. 1772. 论语言的起源[M]. 姚小平译. 商务印书馆,1999.

[2] 王德春. 论语言单位的任意性和理据性——兼评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J]. 外国语,2001,1.

[3] 王寅. 认知语言学中值得思考的八个问题[J]. 外语研究,2005,4.

[4] 王寅. 认知语言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H0

A

1008-7427(2011)01-0077-02

2010-09-11

猜你喜欢

客观主义心智隐喻
塑造心智教师 构建心智课程 长春市朝阳区宽平小学校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书评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甘露珠宝 匠心智造,创新引领未来
社会危害性判断标准问题研究
试论德里达解构方法论(策略)的矛盾性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生命尊严的确立和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