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导向教育缺位及其原因探究

2011-08-15周巨安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缺位职业指导导向

徐 莹,周巨安

(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1370)

职业导向教育缺位及其原因探究

徐 莹,周巨安

(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1370)

职业导向教育是帮助受教育者了解职业知识、选择未来职业、获取职业信息、解决常见职业问题的教育。目前,我国的职业导向教育处于缺位的状态,在学校层面和社会层面都有所表现,从历史、社会、学校、家庭等角度可以深入挖掘其中的深层原因。有必要明确职业导向教育的基本含义,通过认清当前我国职业导向教育缺位的表现,进一步揭示其中的深层原因。

职业导向教育;缺位;职业指导

一、把握准确含义——三个相似概念的辨析

职业,首先是人们为了谋生而进行的相对稳定的劳动,同时,职业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职业理想、职业选择、职业态度等贯穿人一生,并且与个人、家庭、社会休戚相关,因此职业导向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与职业导向教育相似的概念不少,例如职业教育、职业指导教育等,下面希望能通过对这三个概念的辨析把握职业导向教育的准确含义。

职业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我国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和黄炎培先生对职业教育的理解都是广义的,在《中华职业教育者宣言》中,黄炎培提出“职业教育之定义,是为‘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 如今国际社会也比较认同广义的定义,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准备教育、岗位培训、再就业培训。狭义的职业教育指在一定文化和专业基础上给予受教育者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的教育。

职业指导教育也不是新名词,早在1919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就成立了职业指导部,组建了职业指导委员会,开始组织职业指导工作。但在我国,“职业指导教育”作为正式概念提出则是在1994年,原国家教委《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纲要》中指出:职业指导教育是普通中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和专业,使学生实现自我设计,最大限度地提高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

职业导向教育与职业教育、职业指导教育虽有相通之处,但其区别又是显而易见的。职业导向教育是帮助受教育者了解职业知识、选择未来职业、获取职业信息、解决常见职业问题的教育,包括学校职业指导和社会职业指导两大部分。由此可见,职业导向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教育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前者注重知识的把握和观念的形成,后者则注重技能的培养;职业导向教育和职业指导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范围不同,两者在外延上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前者既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社会指导,而后者仅仅是学校对学生选择职业的指导工作。可见,这三个概念的含义是不相同的,通过辨析便可准确把职业导向教育的含义。

二、认清具体表现——中国职业导向教育缺位的表现

1.普通学校难容

虽然自国家教委提出“职业指导教育作为普通中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来已经有12年了,但是学校职业指导在普通中学,并没有真正落实推行。有的学校只是在原有德育课中增加一点职业导向的内容,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独立的职业导向课程,但地位相当尴尬:课时没保障,经常被占用;课程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效果甚微;课程内容现实性不足,更新速度跟不上实际,致使课程的作用大打折扣。国家的方针是正确的,学校也希望学生能接受职业导向教育,更好地把握,学生当然也希望如此,那么到底是谁的错呢?教育制度难辞其咎。学校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分数和升学是普通学校的首要任务,分数高了、升学率涨了就是学校的成绩,在如此教学方针的指导下,一切与考试无关的都是次要的,职业导向教育便是“与考试无关的”事情之一。走形式、走过场、敷衍应付基本上就是职业导向教育在普通学校的存在状态。

2.职业学校倾斜

职业学校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任务,所以无论职业技能培训,还是职业指导,都是比较重视的。以前职业学校备受冷落,被学生、家长视为低于普通学校的第二选择,近几年,随着社会对技工、高级技工的需要剧增,技术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就业前景等迅速提升,职业学校一跃成为热门选择,职业学校可谓遍地开花、门庭若市。冷眼看热点,不难发现红火的背后隐藏盲目的危机。此危机便是纯技术培养的倾向,从课程设置可以看出,课程的内容是很狭隘的,一旦进入一个专业的学习,例如机械制图,就只学习机械制图的课程,其他相关学科基本没有,相关职业能力的培养如社交能力、协调能力等就更是无一涉及,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这主要是急功近利惹的祸。如刚才提到的,职业学校从冷变热的迅速程度使其不免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只要学生毕业后能找到工作就行了,学生长远的个人发展、职业前途学校自然无心顾及。

3.高等院校误解

在高等院校,职业导向教育等同于毕业生就业指导课,总体的感觉就是学生快毕业了,学校才匆匆忙忙地开几次大型讲座。内容无非就是就业态度、面试技巧、推荐工作的步骤、就业协议的签订等等。这些内容对学生有用吗?有用。但足够吗?显然不足。这些内容只是职业导向教育中极小的一部分,充其量只是应急教育。一直以来,高等院校在对学生的职业导向方面,只重视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把职业导向教育等同于毕业生就业指导课,而忽视对其他年级学生的职业导向教育。事实上,对其他年级学生的职业导向教育与毕业生比起来,能收到的效果更明显。随着高等院校越来越重视通才教育,课程内容也日趋广泛化,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比知识授予更重要,毕业生择业时的职业选择更多,专业不对口已是平常之事,所以进入大学后应该进行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职业理想,学习职业知识,了解职业信息,做好了这些准备以后,待到毕业时才能胸有成竹。然而做好这些准备需要专业的指导,高等院校应当担负起责任来。

4.政府部门忽视

在职业导向教育的推行过程中,政府必须扮演领军的角色。一者,对于学校而言,政府的政策是指南针;二者,对于社会机构而言,政府的支持是定心丸。目前,政府没有发挥这两方面的作用。教育部门没有设立专门机构对学校职业导向教育进行管理,使之教育目标和内容不明确,学校无所适从,只好应付了事。同时,对于社会职业指导,政府也没有大力支持。其实,社会职业指导是职业导向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学校职业指导的扩展和延续,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自20世纪初开始社会职业指导工作以来,一直视之为学以致用、人尽其才的重要手段,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力保证。政府为其大开方便之门,制定专门法律进行保障,对重点项目进行财政支持,引导全国各地建立职业指导网络。我国政府应当学习别国的成功经验。

5.专业人员缺乏

进行职业导向教育需要专业教育人员,他们不但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还需要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同时全方位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观察能力、指导能力等。例如,美国国家职业指导协会要求专业职业指导员必须具备以下10个方面的能力和学识:①职业发展理论;②个人和群体指导技能;③个人和群体评估;④信息和资源;⑤项目管理和实施;⑥咨询;⑦特殊群体指导;⑧监督;⑨道德和法律;⑩研究和评价。美国全国有300多所学院和大学开设了指导与咨询硕士学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然而目前在我国这种专业教育人才还是稀缺的,所以推行职业导向教育总是力不从心。同样的政策由不同的人推行,效果往往大相径庭。专业教育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我国职业导向教育缺位的关键点,反过来看,专业教育人才的培养也是我国推进职业导向教育的突破口。倘若突破这一关键点,我国职业导向教育便可打开一片新天地。

6.德育无力兼顾

德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德育不仅是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是社会公民教育的内容,即具有学校和社会两个层面。从这个角度来看,德育与职业导向教育有共通之处,因此有的人欲将职业导向教育放到德育中去,使之成为德育内容的一部分。然而,德育的本质决定了这是走不通的。德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的内容是思想品德,其中当然包括职业道德,但是职业道德只是职业导向教育的一小部分内容,所以德育与职业道德有相通之处、重合之处,但并不可相互等同,德育的本质决定了其无力兼顾职业导向教育。职业导向教育必须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体系进行建构。

以上六方面表现中,前三方面从学校层面分析,三类学校即普通学校、职业学校、高等院校,其职业导向教育缺位的表现各不相同,也各有不同原因;后三方面从社会层面分析,政府、人员、德育都不同程度上地造成了缺位现象。在这些表现的背面还有什么深层原因呢?这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否则职业导向教育缺位问题无法根治。

三、探寻其中根源——我国职业导向教育缺位的深层原因

1.统分统配制度遗留影响

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实行的行政指令性计划,个人无条件服从国家分配,学生毕业后由劳动部门负责分配就业,这就是统分统配制度。只有在一些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大城市,才有“劳动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在毕业班中开设一些简单的就业指导课,对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和要求进行初步指导。”(钱育祚 徐纯赤《从学校到工作——劳动就业准备》2001年7月第1版第107页)但即便是这种就业指导课,充其量就是上岗前指导,因为学生没有选择职业的余地。因此,人们对职业选择完全没有概念,如今,虽与计划经济时代已相隔二十多年,但职业观念依然甚为薄弱,从而对职业导向教育有所忽视。所以统分统配制度下形成的忽视职业选择、职业导向的思想,一直影响至今,这不可说不是我国职业导向教育缺位的历史原因。

2.劳动专业化程度不高

20世纪80年代,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开始,一直到20世纪末,我国的经济增长形式以粗放型为主,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了产业结构的大半江山。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职业往往不需要劳动者拥有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同样,人们要转换职业也比较容易。正因为劳动专业化程度不高,人们职业选择的自由度极高,所以社会上没有产生对职业导向教育的迫切需要。20世纪末,我国经济发展开始转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占据主流,从而迫切需要职业导向教育。

3.推行难度大

职业导向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在学校设置一两门职业指导课程或在社会上设立几个职业指导机构这么容易,有几个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专业教育人员、社会配合、经费支持。例如,在某一社区建立职业指导机构,必须配备固定的专业教育人员,企业要充分配合社区机构的工作,政府要给予经费支持、技术指导。另外,地区发展不平衡也加大了推行职业导向教育的难度,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尤其贫困地区,农民几乎没有其他职业选择,推行职业导向教育在农民看来,似乎是无必要之事,所以他们极可能不理解,从而增加推行的难度。

4.学校封闭性强

一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中,学校应该是与社会保持相当距离的地方,学生的任务是学习知识,工作那是走回校园后的事情,所以学校的封闭性很强。这种封闭性,一来淡化了学生对职业的向往,二来阻碍了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导向教育,如到企业参观、实践等。因此,如果学校要顺利推行职业导向教育,必须打破至少是削弱其封闭性。另一方面,社会职业指导机构要做好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衔接工作,也必须加强与学校的联系。

5.家庭民主观念淡薄

家庭对青年的职业观念、职业追求产生最直接的影响,长辈的文化背景、职业、经历、观念等对青年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青年形成职业观念、确立职业追求、选择职业、解决职业问题的过程,家庭内的民主是往往是树立正确观念、做出适当行为的重要保证。我国的一部分家庭仍然是家长主导,家长希望孩子依自己设定的方向走,而不充分尊重孩子的观点、选择。从而,尽管学校、社会对青年进行了职业导向教育,但家庭影响抵消了大部分的学校影响和社会影响,因此使职业导向教育功亏一篑。

综上所述,职业导向教育是帮助受教育者了解职业知识、选择未来职业、获取职业信息、解决常见职业问题的教育。目前,我国的职业导向教育处于缺位的状态,在学校层面和社会层面都有所表现,从历史、社会、学校、家庭等角度可以深入挖掘其中的深层原因。职业导向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针对当前缺位的原因,真正落实推行职业导向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更是人全面发展的迫切需求。

[1] 钱育祚,徐纯赤. 从学校到工作——劳动就业准备[M].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2] 周蕖. 中外职业技术教育比较[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 吕育康. 职业教育新论——广义职业教育论与中国教育大转变[M].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G71

A

1008-7427(2011)02-0022-02

2010-12-20

广州松田职业学院民办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改革与实证研究(编号:GSZK22009A003)课题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缺位职业指导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保证学生睡眠,学校家庭社会都不能缺位
“偏向”不是好导向
监督“裸官”,监察法何时不再缺位?
打造新媒体产品,这些基本功不能缺位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试论如何提升职业指导效果和效率
二缺位KeGGin型硅钨杂多酸催化的(Z,Z,Z)-3,6,9-十八碳三烯环氧化反应研究